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在最小二乘法的基础上,对呈二次曲线状的信号,提出二次曲线拟合滤波方法,并着重从理论上推导了回归模板(即滤波算子)及其噪声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讨了一种为二次变换的动视点的等视角变换,该变换能把直线或二次曲线变换成二次曲线或直线。文中对变换的基本性质、直线与二次曲线以及二次曲线与二次曲线的对应关系作了较详细地论述。  相似文献   

3.
载流二次曲线平面上任一点的磁场计算比较复杂.本文用极坐标方程讨论载流二次曲线对轴线任一点产生的磁场,给出计算公式,并在APPLEIIe计算机上用辛普生法进行数值积分,描出其分布曲线。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求二次曲面切平面方程及二次曲线切线方程的简单方法并证明了该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依据基本原理对抛物线的主轴,圆的主轴及除圆外的有心二次曲线的主轴用几何法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的“二次曲线法”是在“线性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一种动力分析方法。特点是在时间步长Δt内用二次曲线拟合动力反应的速度和加速度时程曲线。与“线性法”相比,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可减少时间步长的划分,提高运算速度。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二次曲线切线的几何性质,给出了二次曲线切线的几何作图方法,以及二次曲线切线的几何性质的若干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确定不同位置二次曲线间透射变换条件和作圈方法。根据研究结果,便可将各类二次曲线变换成人们所需要的任意位置和尺度的其它二次曲线,从而为二次曲线透射变换成预想半径的圆提供了方便条件。  相似文献   

9.
简述二次曲线透射变换为圆的原理和作图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以二次曲线焦点为透射中心,把二次曲线变换为予想的任意半径圆的最简单作图方法。这就为解决有关二次曲线及二次回转面的画法几何作图问题提供了方便条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九点二次曲线的形成原理,建立起一种直线与二次曲线的对应关系,论述了实现直线与二次曲线对应的具体方法,分析讨论了对应二次曲线的某些性质和特点。最后举例说明了它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截交与圆锥曲线的关系,提出了圆锥曲线典则方程的求解方法,定性、定量地解析了圆锥曲线的参数和各类圆锥曲线的演变与圆锥、截平面各参数的关系。为进一步完善相关理论提供了新方法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二次曲线共分三类:中心曲线、无心曲线和线心曲线.本文给出4个命题.命题1给出判断二次中心曲线及求解二次中心曲线中心坐标的偏微分方程;命题2给出判断二次无心曲线的偏微分方程;命题3给出判断二次线心曲线的偏微分方程.根据这3个命题,归纳出二次曲线的中心命题:二次曲线具有中心的充要条件.举例说明命题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圆锥形细管中恒温定常气流的状态方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气体在圆锥形细管中保持恒温定常流动状态时入流速度的容许范围,并分别讨论了当入流速度充分小或充分大时管内及出口处气流的速度和气体的密度状况。  相似文献   

14.
利用对偶锥的概念,将线性规划的对偶规划等概念引入到锥规划中,给出了一般锥规划对偶规划的表示形式,证明了这样定义的对偶规划具有对称性.利用对偶锥,线性规划和锥规划的对偶规划有相同的表示形式,且这种定义方法具有广泛性.  相似文献   

15.
给出Lyapunov引理的一个构造性证明,利用它证明了矩阵方程AX+XA=B的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并且找到它的唯一解。给出Lyapunov引理在锥优化问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论述在没有给出圆锥曲线图形的条件下,过该曲线外任一点,向它作切线和作与给定直线平行的圆锥曲线的切线的问题,并且探讨求解给定直线与该曲线相交点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将非单调技术与锥模型拟牛顿信赖域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锥模型的非单调拟牛顿信赖域方法。讨论了锥模型信赖域子问题中参数γk在不同情况下的选取,证明了利用所构造的参数γk,在一定条件下,尤其是当目标函数值非单调时,校正公式中Bk+1,仍保持正定性。数值实验表明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锥模型的拟牛顿型信赖域方法中的水平向量的选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无约束优化问题的锥模型的拟牛顿型依赖域方法的求解,主要讨论水平向量的选取,并给出了数值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该取法一般比二次模型及献[2]中的取法有效。  相似文献   

19.
运用图示法与解析法,就圆锥表面截交线中椭圆长轴为定长时,椭圆中心及椭圆短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圆锥表面截交线的作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运用图示法与解析法,就圆锥表面截交线中椭圆长轴为定长时,椭圆中心及椭圆短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圆锥表面截交线的作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