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例医疗纠纷案例的法医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疗纠纷死亡案例的法医病理学特点,强调尸检对于解决医疗纠纷的重要性。方法对四川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2002年1月-2008年12月193例医疗纠纷案件中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统计研究分析。结果①男性多于女性,10岁以下儿童及20~60岁中青年人群所占比例较其他年龄组高;②纠纷医院、科室多见于二级医院和外科;③尸检案例中,临床诊断死因不明者41例,临床诊断和法医病理死因诊断符合率74.8%。法医病理检验查明死因者139例,未发现明确死因者13例。死因明确的案例中,病理性死亡118例,以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最多见,非病理性死亡21例;④136所医院医疗过程中存在过失行为,以二级医院比例最大。医疗过失行为以技术过失居多,其次为责任过失。结论尸检对于医疗纠纷的鉴定具有重要价值,医院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需提高对尸检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杨建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1):5153-5153
2005—02—28全国人大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司法医学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我区2005-10正式成立了司法医学鉴定中心,司法医学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业性问题进行鉴定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包括法医病理鉴定、法医临床鉴定、法医精神病鉴定、法医物证鉴定和法医毒物鉴定。现就4a来如何做好司法医学鉴定的举证工作,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日趋完善和法律知识的不断普及,每个公民的法制意识也在不断加强,结果因死因争议需完成法医学尸检与鉴定的案件也逐年增多。法医工作实践表明,法医病理学技术在死因争议的法医学鉴定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实践经验,对特殊法医病理学技术在死因争议法医学鉴定中所起的作用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心脏手术相关医疗纠纷的临床及法医学特点,并就发生原因进行剖析及提出相应防范措施。方法对2002年1月-2011年12月四川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受理的四川省各级医疗机构发生的17例与心脏手术相关的医疗纠纷法医学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心脏手术相关医疗纠纷中,12例进行了尸体解剖死因鉴定,死亡原因有心脏传导系统出血,术后感染,低心排量综合症、肺动脉高压、失血性休克致死等。其余5例加上尸体解剖2例在内共7例进行了医疗过错鉴定,存在的医疗过错包括术前检查不完善,告知不充分,手术操作不细致,术后观察、处理不足,医疗记录不完整等。结论心脏手术相关医疗纠纷与术后并发症关系密切,医护人员应重视对心脏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尸体解剖对解决心脏术后死亡引起的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法医鉴定医疗纠纷45例回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组案例选自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法医学教研室鉴定的案例,时间自2000年2月~2004年12月,共45例,所有案例均为法院委托。对所有案例的鉴定资料(包括委托书、病历资料复印件及相关鉴定资料等)进行分类汇总后,制定统一表格,逐一登记,再进行统计学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告2例椎体粉碎性骨折合并椎管内骨性占位的案例并通过复习相关文献提高其影像诊断及法医学鉴定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具体案例的临床资料、影像表现、法医学鉴定,并通过文献总结椎骨的解剖解构特点及作用,分析椎体粉碎性骨折合并椎管内骨性占位的影像特征及法医学鉴定。结果:对患者进行X线、CT、MRI检查,CT、MRI检查更容易发现患者椎体粉碎性骨折合并椎管内骨性占位的影像学特征,对法医学鉴定具有重要价值。结论:椎体骨折不仅需要X线检查,同时更应进行CT检查及MRI检查,最大限度地发现粉碎性骨折合并椎管内骨性占位并及时给予临床治疗及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7.
刘珂  龚道银  代号  刘敏 《华西医学》2013,(4):551-553
目的从法医学角度探讨儿科医疗纠纷案件特点及成因。方法对四川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2002年1月-2011年12月受理的184例儿童死亡并进行尸检的儿科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医学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儿科医疗纠纷呈逐年升高趋势,年龄以新生儿为主,死因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临床-尸检符合率低(55.23%),医疗过错率高(60.47%),且两者呈负相关。结论儿科医疗纠纷临床.尸检符合率比所有年龄段人群低,医疗过错率比所有年龄段人群高,且呈现出临床-尸检诊断符合率越低,医疗过错率越高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过敏性休克发病急骤,难以预见,成为近年来引起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客观、科学、严谨和准确的法医学鉴定至关重要。当前过敏性休克死亡的法医学诊断主要是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结合死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观察和生化指标检测做出诊断。由于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和病理学形态没有特异性,也缺乏特异性的生化指标,过敏性休克的法医学鉴定仍然是一大难题。本文通过探讨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机制,对目前过敏性休克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下一步的研究作出展望。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机械性暴力致颅脑损伤的类型、特点及其法医学鉴定。方法:对山西省长治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2006年以来150例颅脑损伤案例的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性别、年龄、损伤原因、损伤类型等方面进行归类、统计。结果:男性伤者居多,其中以21-4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居首,特点是多发伤高于任何单一部位损伤,其中以多发头皮损伤及颅骨损伤居多。结论:机械暴力致颅脑损伤常表现为多发性和复合性,形式复杂,类型多样,损伤严重,导致的病死率高,其并发症的诊断应掌握诊断标准,并注意与相关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疗纠纷法医鉴定的特点,启示医务人员在防范医疗纠纷时应注意相关义务。方法:对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法医学教研室2000~2003年进行的33例医疗纠纷法医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法院委托鉴定的目的和审理案件的着眼点在于确定医疗行为有无过失,以及该过失和医疗不良后果之间有无因果关系,决定医疗机构是否承担赔偿责任的标准是过失责任原则。结论:为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应认真履行注意义务和告知义务。  相似文献   

11.
医疗纠纷法医鉴定28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法医学角度探讨医疗纠纷的成因并提出相关防范措施。方法:对2000年~2005年四川大学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鉴定的共288例医疗纠纷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结果:近年来医疗纠纷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有医德医风问题、医疗技术或设备不过关、医务人员的失职或失误等。低级别医疗机构医疗纠纷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外科、妇产科等科室医疗纠纷所占比例较高。结论:通过增强医德修养,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强化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改善医患关系等措施,能够减少医疗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12.
法医在临床法医学鉴定中,遇到的情况是复杂的,存在的问题也是很多的。其中有来自病历诊断方面的问题;有在鉴定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有关鉴定时限的问题;有关致伤物的推断问题等。如果这些问题不引起注意,并加以及时纠正,势必影响鉴定质量,甚至会导致错误的结论,给侦查、诉讼和审判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下面笔者就在临床法医  相似文献   

13.
由外伤导致的小儿急性脑梗死在法医学鉴定实践中并不常见。我们遇到小儿外伤后急脑梗死1例,现将该类案件的临床法医学鉴定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医疗事故鉴定制度改革的再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纠纷目前已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涉及医疗纠纷的法律、法规之间的相互矛盾,相关证据制度的不完善,使医疗纠纷案件难以处理,息诉服判率较低。归纳起来处理医疗纠纷有“五难”,即鉴定难、立案难、举证难、质证难、判决难、而这其中问题最突出的当数鉴定问题。本文就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法律性质、行业保护主义对鉴定结论的影响、鉴定人及鉴定材料的真实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百草枯中毒死亡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探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的损伤机制。方法对2010年1月一2013年12月涉及百草枯中毒的3例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对比急慢性百草枯中毒死亡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学改变。结果百草枯中毒的临床及病理表现主要是以肺为靶器官的多器官损伤,急性中毒死亡者肺损伤主要为肺水肿及肺透明膜形成,慢性中毒死亡者肺损伤主要为肺透明膜形成及广泛肺间质纤维化。结论临床上应加深百草枯中毒表现及损伤机制的认识以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治。而法医学鉴定应结合案情、临床资料、毒物分析及解剖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而得出正确的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以“4P”医学模式为指导,构建以公众健康教育与非药物干预为应用场景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疾病知识图谱。 方法 整合骨关节炎和KOA相关指南、专家共识、书籍、文献、医学网站等多种来源知识,检索时间为资源库建立至2021年1月。采用人工与计算机智能化相结合的方式标注并建立实体本体与关系本体,将疾病知识图谱以图数据库可视化呈现、Web端表示,建立公众可参与的KOA疾病知识查询、应答的途径。 结果 该研究构建了以疾病概述、临床症状、临床诊断、预防与康复指导、治疗等为一级知识框架的KOA疾病知识图谱。该图谱包含206种实体类别的KOA疾病知识本体及20种实体间关系的关系本体,形成了226条知识点的联接。 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KOA疾病知识图谱强调以疾病预防与康复指导为重点的知识教育与健康指导,旨在提高公众的KOA相关知识及其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临床意外死亡18例尸检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临床意外死亡原因,合理解决医疗纠纷,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1991年1月~2008年2月资料完整的18例尸体解剖检验(尸检)病例的死亡原因、法医学鉴定结果及诊治过程进行分析.结果:18例均经尸检明确死亡原因,综合法医学和医学会鉴定结果,医院负主要责任4例,其中误诊、漏诊2例,治疗失误2例;医院负次要责任4例,其中误诊、漏诊2例,治疗失误2例;医院负轻微责任或免责10例.结论:尸检是判断临床诊断正确与否,解决学术分歧、医疗纠纷及司法争议的重要手段,大力提高尸检率可促进医学发展,合理解决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在病理诊断、病理解剖和司法医学鉴定中遇到16例人工流产引起子宫破裂案例。现结合临床、病理尸检和切除子宫的大体标本和组织学观察以及会同司法医学鉴定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疗纠纷病人死亡原因,分析死亡所发生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对65例不明死因的尸体进行系统解剖与病理学检查,部分做了法医学毒物分析。结果在65例尸检中,病理性死亡52例,心血管系统疾病最多,其次为呼吸系统疾病,其中猝死占42例。结论尸体解剖为医疗纠纷的判断提供了医学科学依据,而且丰富和发展了临床医学知识,对提高诊疗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由司法机关调查被鉴定人既往精神状况的相关材料与鉴定的医学诊断结论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析2002年~2003年我院完成的130例精神医学司法鉴定案例的调查材料与鉴定医学诊断结论的关系,并按刑事案、民事案及被害案分为三组进行比较。结果 130例被鉴定案例中刑事案105例,民事案8例,被害案17例。三组案例既往精神状况调查材料均来自不同方面,以被鉴定人的亲属为主要来源。民事案组的调查材料来自邻居、同事与司法机关的比例最低,且一致性也最低;刑事案与被害案两组的调查材料多来自邻居、同事与司法机关,其调查材料与鉴定结果一致性较高,三组材料来源的差别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孤证仅有5例。结论 虽然调查所得既往精神状况材料在多数情况下可信,且与鉴定检查所见相符而被采纳,但其中部分案例的调查材料也存在相互矛盾和不确定性及孤证等问题,在鉴定过程中应正确、客观、合理地评价来自各方的调查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