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彭光玲  陈靓  李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7):2491-2493
目的观察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胎盘组织液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就诊的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予以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胎盘组织液治疗,对照组仅予以枸地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停药4周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4周后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胎盘组织液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性高,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王焕玲  程伟  韦艳芹  王于斌 《系统医学》2024,(1):149-152+156
目的 分析针对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 CU)患者采用枸地氯雷他定药物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CU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参照组(n=50)口服氯雷他定片,观察组(n=50)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对比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治疗效果、慢性荨麻疹症状积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 IgE)、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 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水平分别为(92.24±7.93)U/mL、(25.36±2.94)ng/L、(20.26±3.67)ng/L,低于参照组的(115.95±13.68)IU/mL、(30.98±3.81)ng/L、(26.45±4.7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03、8.258、7.330,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参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中药熏蒸联合枸地氯雷他定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药熏蒸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7、14、28d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观察组7、14、28d总有效率达80%、96%、98%高于对照组的56%、62%、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9例患者复发率为8.16%,对照组36例复发率为30.56%,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熏蒸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显著,复发率低,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地洛他定与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过敏性鼻炎患者57例,其中研究组30例口服地洛他定(5mg/片),每日1次,每次1片;对照组27例口服氯雷他定(10mg/片),每日1次每次1片。两组疗程均为14d,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8.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研究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研究药和对照药分别为16.7%和11.1%,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地洛他定片治疗过敏性鼻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胡卫彬 《临床医学》2010,30(11):86-87
目的评价复方甘草酸苷片加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治疗儿童荨麻疹的效果。方法将168例慢性荨麻疹儿童分成两组,观察组72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75 mg,每日3次;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1.25~2.5 mg,每日1次。对照组96例口服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每日1次。两组治疗均为4周,治疗后2、4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结束时症状、体征总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Ρ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7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加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柴胡温胆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8%,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柴胡温胆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性高,可供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西替利嗪滴剂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1年8月间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试验组40例给予西替利嗪滴剂1次/d,10mg/次;对照组40例给予氯雷他定1次/d,10mg/d,均连续服用28d。分别于用药后第7、28天随访,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治疗7、28d有效率分别为72.5%、87.5%,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7.5%、8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0,0.081;P〉0.05)。结论口服西替利嗪滴剂或氯雷他定10mg/d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相似,但滴剂剂量调整更准确,在慢性荨麻疹缓解期的维持减量阶段应用更方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血清总IgE水平的影响。方法按数字列表法将2012~2013年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2周为1个疗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的有效率和血清总IgE水平变化。结果①观察组第1疗程治疗有效率为81.67%,第2疗程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75.00%,两组比较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第1疗程、第2疗程血清总IgE水平分别为(132.38±29.58)IU/ml、(76.5±19.04)IU/ml,较对照组的(153.31±30.45)IU/ml、(106.38±21.19)IU/ml改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起效快,血清总IgE水平降低明显。  相似文献   

9.
叶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0):7330-7330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2片、3次/d联合地氯雷他定片5 mg,1次/d,4周为一疗程;对照组单独服用地氯雷他定片5 mg,1次/d,疗程相同。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71.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优于单用地氯雷他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枸地氯雷他定与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荨麻疹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胶囊治疗,每日一次,每次8.8 mg;对照组采用依匹斯汀胶囊治疗,每日一次,每次10 mg,两组患者连续用药28 d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46/50),与对照组90.00%(45/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耐受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地氯雷他定、依匹斯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口服药剂,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疗效显著,患者治疗期间耐受性较好,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用药习惯,适当选用.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264-1265
目的探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甙片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60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和雷公藤多甙片联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复发率及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和睡眠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别不明显(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得分和睡眠质量得分无明显差别(P>0.05);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得分及睡眠质量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枸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甙片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进行治疗不但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降低复发,且还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且不良反应少,是安全而理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联合应用甲泼尼龙片和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过敏性紫癜,并与传统方法相比较,探讨甲泼尼龙片和地氯雷他定片的疗效,提高过敏性紫癜的治愈率。方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采用口服甲泼尼龙片8 mg,每日3次(逐渐减量);口服地氯雷他定片5 mg,每日1次;雷尼替丁胶囊0.15 g,每日2次;对重型、极重型则加用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 mg[1~3 d后改为口服甲泼尼龙片8 mg,每日3次(逐渐减量)]。腹痛者肌肉注射654-2针10 mg,每日1次或口服胃复安片10 mg,每日2次。对照组36例,采用口服强的松片10 mg,每日3次(逐渐减量),雷尼替丁胶囊0.15 g,每日2次。对重型、极重型则加用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 mg[1~3 d后改为口服强的松片10 mg,每日3次(逐渐减量);]腹痛者肌肉注射654-2针10 mg,每日1次或口服胃复安片10 mg,每日2次。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6.67%,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痊愈率为62.07%,有效率为93.1%。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我们采用甲泼尼龙片联合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过敏性紫癜取得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氯雷他定分散片联合重组干扰素α1b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7例,口服氯雷他定分散片10mg,每日1次,肌注重组干扰素α1b注射液10μg,每周2次;对照组36例,采用单口服氯雷他定分散片10mg,疗程8周。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停药2周再观察病情有无反复。结果治疗组疗程优于对照组(P&lt;0.05);不良反应治疗组3例,对照组2例;治疗组复发率亦比对照组偏低(P&lt;0.05)。结论氯雷他定分散片联合重组干扰素α1b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复发率少。  相似文献   

14.
刘铮 《临床医学》2016,(4):21-22
目的探究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深圳市第七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接诊的120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单用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具有良好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配进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地氯雷他定和雷尼替丁,对照组单用地氯雷他定,疗程均为14d,疗程结束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64%和75.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药物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具有良好的疗效,而且疗效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吴学敬 《临床医学》2009,29(6):93-95
目的评价地氯雷他定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患者84例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镐例。对照组仅给予地氯雷他定片5mg口服,每晚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法莫替T20mg,口服,每晚1次。两组患者连服4周,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2A周末及停药后第4周末观察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第1、2、4周末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停药后症状总积分均上升,但停药4周后。两组患者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优于单用地氯雷他定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雷公藤和地氯雷他定联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收集180例样本,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90例,试验组应用雷公藤(10mg口服,3次/d,28d)联合地氯雷他定(5mg口服,1次/d,28d)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地氯雷他定(5mg口服,1次/d,28d)。结果治疗第7天试验组有效率为69.77%,对照组为54.02%;第14天试验组有效率为82.56%,对照组为59.77%;第28天试验组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为72.41%。两组疗效比较,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主观生活质量评估:在治疗14d后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和睡眠情况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28d后DLQI、睡眠情况和日常活动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173例完成病例中13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为8.14%,对照组为6.9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药6周后进行随访和复诊,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雷公藤联合地氯雷他定比单纯应用地氯雷他定疗效好,停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张婕  李玲 《系统医学》2023,(21):151-154
目的 探讨慢性湿疹患者接受润燥止痒胶囊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2月期间涟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慢性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接受润燥止痒胶囊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干扰素-γ(interferon γ, IFN-γ)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0,P=0.043)。治疗后两组IFN-γ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湿疹患者接受润燥止痒胶囊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提升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飞行人员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40名患病飞行人员进行治疗研究,实验组(n1=76)采用地氯雷他定片5 mg顿服,同时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治疗,1次/d,每个鼻孔各2喷;对照组(n2=64)单纯采用地氯雷他定片5 mg顿服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两周。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其中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6.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2.81%。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767,υ=1,0.005P0.01)。结论两种治疗方案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一般可采用单纯口服地氯雷他定片治疗,对于症状较重的或者对于疗养期间的患病飞行人员,应采用联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9):1650-1651
探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选择的110例患者均为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变应性咳嗽患者。按照双色球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单纯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止咳效果,并从发生恶心、头痛、肝肾功能异常、血常规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比较两者的安全性。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51例,对照组4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总计发生2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应性咳嗽的情况比较特殊,联合使用枸地氯雷他定和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