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从超临界CO_2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特征和国内外超临界CO_2萃取修复污染土壤技术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超临界CO_2萃取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超临界CO_2萃取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展望了超临界CO_2萃取修复污染土壤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介绍了超临界流体精馏装备基本构成与操作,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精馏技术、精馏技术与其它技术耦合在天然产物的分离纯化中的应用,探讨了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精馏技术大规模应用未来应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张恒 《江苏化工》1989,(1):29-32
本文介绍了超临界 CO_2的基本特性及萃取技术的概念与特点,并着重介绍超临界 CO_2革取法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用超临界CO_2萃取天然香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阐述了用超临界CO_2萃取天然香料时处于超临界状态的CO_2特性、萃取方式及其工程开发的特点,举出实例。对于用超临界CO_2萃取天然香精香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俊秀 《广东化工》2006,33(4):69-72
本文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CO2萃取虎杖中有效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用超临界CO_2萃取中药虎杖中有效成分(白藜芦醇苷、白藜芦醇和大黄素)的可行性。采用了不同的虎杖预处理方式,并在不同的萃取条件下,用超临界CO_2对虎杖中的有效成分进行萃取研究。考察了各实验因素对超临界CO_2萃取效果的影响,并得到了较好萃取效果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木香挥发油。探讨了压力、温度、CO_2密度对挥发油收率的影响,研究了萃取的最适宜条件。对水蒸汽蒸馏法与超临界萃取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超临界CO_2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夹带剂浓度对白芍总苷萃取率的影响,并用正交实验法进一步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萃取压力对白芍总苷的萃取影响最大,夹带剂浓度影响最小。因此,超临界CO_2萃取白芍总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150min,夹带剂浓度是85%。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流体与膜过程的耦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与膜过程的耦合技术的研究进展和最新研究成果。将超临界CO_2萃取与纳滤过程相耦合,可以不经历压力、温度和相变循环而使CO_2循环利用,从而降低过程能耗、减小操作费用。将纳滤过程与超临界CO_2萃取相耦合,可以对萃取收率和选择性独立调控,使它们分别达到最佳值,从而实现对萃取物在高收率条件下达到精细分离的目的。将超临界CO_2引入高粘性液体的超滤过程,会在不提高温度和无需引入化学剂的情况下,大大降低流体粘度、增大透过流率、提高过滤效率、减小过程能耗,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超声波强化超临界CO_2萃取香薷籽油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_2流量、萃取时间)分析基础上,运用BBD设计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出了因变量二次回归方程,萃取压力26 MPa,萃取温度52℃,CO_2流量25 L/h,萃取时间为3.5 h。实验证明,香薷籽油萃取率可达32.68%。  相似文献   

11.
颜鑫 《化肥设计》2012,(5):23-26
论述和对比了联醇工艺中原料气脱硫所采用的栲胶脱硫工艺、ADA脱硫工艺、PDS脱硫工艺、氧化锌脱硫工艺、氧化铁脱硫工艺、活性炭脱硫工艺、铁钼加氢转化法脱硫工艺、有机硫水解脱硫工艺的技术原理和工艺特点;提出了将湿法脱硫与干法脱硫工艺进行合理组合,并结合有机硫水解装置的脱硫工艺选择理念;总结了“3次脱硫2次转化”脱硫工艺在联醇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金矿含氰废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介绍了金矿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及新的处理技术,并结合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对碱性氯化法、SO2-空气氧化法、臭氧氧化法、电解氧化法、过氧化氢氧化法、Helmo法、离子交换法、酸化-挥发中和法、硫酸锌法、微生物处理法、自然降解法进行分析评述。  相似文献   

13.
传统数据驱动的过程监测方法主要基于历史数据和统计学知识建立,往往忽视了对过程机理的考虑。基于预测残差的过程监测方法则通过数据驱动的回归模型实现对局部过程机理的近似,在预测残差的基础上建立监测模型实现了对过程偏离更好的识别。但其建立回归模型实现对局部过程机理的近似时主要基于数据,很少考虑具体流程信息。作为流程信息的一种表现形式,流程拓扑结构常被用来提取变量间的进程与因果关系,如果在建立回归模型时结合流程的拓扑结构,则可使得所建立的回归模型中包含一定的流程信息,使其对局部机理的近似更为准确。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流程拓扑信息的统计过程监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流程的拓扑结构,提取变量间的进程与因果关系,建立回归模型实现对局部过程机理的近似。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预测残差的过程监测模型,实现对过程偏离的监测。该方法被应用于某连续重整装置的过程监测中,结果表明其监测效果要优于基于主元分析和基于预测残差的过程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1,4-丁二醇生产工艺技术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秀丽 《化学工程》2006,34(7):67-70
论述了1,4丁-二醇的用途及工艺技术,其中生产方法主要分为Reppe法、Davy-M ckee法、M itsub ish i Chem ical法、Lyondell法。重点介绍了改良Reppe法技术特点,并分别对ISP工艺、BASF工艺及DUPONT工艺的专利技术特点进行介绍和比较。此外还介绍了1,4丁-二醇最新工艺进展。针对目前我国资源结构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建设1,4丁-二醇项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江平 《大氮肥》2006,29(4):231-234
介绍KBR净化器工艺TM与凯洛格节能流程、布朗深冷净化流程工艺比较,探讨KBR净化器工艺TM为适应东方1-1气田高含氮、高二氧化碳、低热值原料天然气生产合成氨,在"传统流程改进型"工艺和"非传统流程"工艺的基础上,降低吨氨能耗所作的工艺过程及设备改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TV法(栲胶法)、MSQ法、KCA法、PDS法、GTS法进行了比较和综合评价,认为湿法脱硫从改良ADA法向新法过渡,宜以选择PDS法或GTS法为优.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抚顺石化公司某化工厂水处理中产生的污泥问题,本文对原有的污泥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进,原工艺与改进工艺在处理后污泥各项指标的比较中,新工艺完全强于原工艺,而且新工艺能够使污泥含水率下降到97%,解决了污泥体积超负荷的问题。并且改进工艺一年可以比原工艺节约资金85278.6元。因此,表明改进工艺不仅在技术上可行,而且在经济上也可行。  相似文献   

18.
羰基合成工业分离提纯CO技术主要有纯氧(富氧)焦炭法、变压吸附法、膜分离法、深冷法、COSORB法,分别简单介绍了这几种方法的原理及流程。  相似文献   

19.
晏波  邵伟锋 《中国涂料》2012,27(8):33-40
总结了黑色耐高温铁酸锰颜料生产工艺研究过程,包括前驱体制备、煅烧工艺、研磨工艺,表面包膜工艺、表面改性工艺、易分散微细化工艺等。  相似文献   

20.
蒋旭  厉彦忠 《当代化工》2014,(3):413-415,419
介绍了空气循环与氮气循环流程的空分设备的三种流程形式,通过具体计算详细对比了空气循环单泵流程、空气循环双泵流程和氮气循环单泵流程三者在氮气透平压缩机是否能做、下塔抽氮气量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下,能耗与投资的优劣势,同时提出了针对产品规格的流程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