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SARS发病及流行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SARS发病及流行趋势,研究SARS发病与流行特征及相应预防措施对疾病流行的影响,为预防与控制SA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北京市及山西省累计发病数据,并绘制出SARS流行曲线.结果对上述地区发病人数进行拟合,各地曲线拟合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预测值与实际值符合,无显著性差异.从SARS流行曲线推算出各地发病高峰及时间分布,预防措施对疾病流行曲线有明显影响.结论 Logistic回归模型对SARS流行的拟合效果好,可用于理论上探讨预防措施对SARS发病及流行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逻辑信息法的SARS流行环境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根据2003年上半年我国SARS流行的地域与时空特征,分析SARS流行与相关环境因素的关系.方法 基于逻辑信息法,利用GIS的空间分类与空间分析功能,并结合统计学方法 ,对影响SARS流行的环境因素进行筛选与确定,计算相关程度及疫情等级.结果 SARS流行与所选21个环境因素不同程度地存在相关性,其中人发钾含量偏低(0.723)与人口流动性大(0.634)影响较大;对10个行政区的预测结果 与实际疫情吻合率达87.5%.结论 SARS流行与某些环境因素有关,基于GIS技术和逻辑信息法的SARS流行环境因素分析与预测是可行的、可信的.  相似文献   

3.
自2002年11月16日广东佛山市发生首例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例至2003年5月底,短短数月时间,SARS在我国部分城市和20余个国家及地区开始流行,在流行的国家及城市均有综合性医院暴发SARS的报告.医院内传播是SARS流行初期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医护人员是主要的受感人群.  相似文献   

4.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诊的由变种冠状病毒引起的新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在诊治SARS的定点医院中,医护人员成为SARS医院感染的主体,因而分析SARS流行期间医护人员的感染状况对制定有效防范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某院SARS流行期间医护人员的SARS医院感染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SARS流行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2~6月,加拿大经历了两波SARS流行.通过分析,第二波SARS流行与放松了对SARS的预防措施有关,特别是放松了预防医院内病人之间、病人和医护人员之间、病人和探视者之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103例SARS病人愈后心理状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底~2003年上半年间,SARS在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流行,特别是在我国广东省、北京等地区暴发流行[1~4],造成全社会的恐慌.为了解SARS病人康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本文于2003年5月对广州市区治愈的SARS病人进行心理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任何传染病的流行和暴发都离不开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SARS正是借助了这个传播链条在人群中传播,并在人口聚集地造成暴发流行.北京市怀柔区的大部分SARS确诊病人主要通过以王某为传染源的传播链感染,造成在医院及患者家庭中流行.现将传播流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SARS是21世纪首次全球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新发传染病.在SARS流行初期,许多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对其流行特点与规律知之甚少.为了防治SARS,大家通过继续医学教育,如自学、查阅资料、办班培训,在电视媒体、网络上交流信息等途径进行学习,了解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防治经验,在实践中边干边学边总结,以适应防治形势的需要,为防治SARS 做出了贡献.SARS防治的实践充分证明,继续医学教育对做好防病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 (SARS)流行前后医务人员锻炼时间、休息时间和心理状况 ,为今后防治SARS或类似传染性疾病提供借鉴。 方法 采用现场填写调查表法。 结果 SARS流行时 ,医务人员睡眠时间、体育锻炼时间均显著少于流行前或流行后 (P均 <0 .0 1) ;心理紧张人数显著多于流行前或流行后 (P均 <0 .0 1)。 结论 SARS流行时 ,医务人员锻炼和休息需要督促和指导 ,他们的心理状态亦需要被了解和调整  相似文献   

10.
太原市336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山西省太原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太原市2003年3月23日到5月15发生的SARS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描述性分析.结果期间太原市常住人口中临床诊断病例336例,疑似病例484例.疑似病例中转为确诊病例253例,其余排除.临床诊断病例中18例死亡.SARS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9.55/10万、0.51/10万和5.34%.流行期间可划分为输入扩散期、上升期、高峰期、低谷期、下降期和终止期6个阶段.SARS病例的年龄构成男性以20~49岁为主,女性为20~59岁为主;各类职业中医务人员74(22.02%)、学生(13.9%)、干部职员(12.2%)、离退人员(10.42%)和工人(9.52%)占前5位;SARS病例以迎泽区为中心,向四周扩散,距离越远,疫情越轻.在SARS流行期间各阶段,新发病例有明确接触史的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整个过程共有62.69%的病例无明确接触史.提示SARS病例有在潜伏期传染的可能,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结论太原市SARS病例的传播和流行符合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其病死率与全国其他流行区相似,但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1.
SARS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方法在科学认识SARS,并进行相关知识培训的基础上,建立和落实正确的SARS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和制度. 结果科学的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可有效地控制SARS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高危人群. 结论在SARS流行期间正确制定和落实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和制度,可防止和减少SARS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SABS发病及流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比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SARS发病及流行趋势,研究SARS发病与流行特征及相应预防措施对疾病流行的影响,为预防与控制SA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北京市及山西省累计发病数据,并绘制出SARS流行曲线。结果 对上述地区发病人数进行拟合,各地曲线拟合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预测值与实际值符合,无显著性差异。从SARS流行曲线推算出各地发病高峰及时间分布,预防措施对疾病流行曲线有明显影响。结论 Logistic回归模型对SARS流行的拟合效果好,可用于理论上探讨预防措施对SARS发病及流行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SARS流行状况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掌握、熟悉SARS流行病学,为预防SA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世界SARS病毒的流行资料,分析、比较2002/2003年与2003/2004年两次SARS流行特征.结果 2002/2003年SARS仅数月波及全世界31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发生病例8 437例,死亡872例,病死率10.34%(9.69%~10.99%),显示出SARS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聚集性、致死性、广泛的地域性.而2003/2004年的SARS表现仅为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发生病例16例,死亡1例,病死率是6.25%(0.00%~30.00%),虽然两个年度病死率相似(二项分布,P=0.4965),但2003/2004年病例与死亡绝对数极少,显示出较弱的传染性、局限性和有限的地域性.结论 2002/2003年的SARS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聚集性、致死性和广泛的地域性,显示出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控制难度.而2003/2004年的SARS具有独立性、局限性、有限的地域性,显示出较弱的传染性.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临床确诊SARS病人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临床确诊SARS病人流行病学特点、治疗与转归、住院费用,以及公共应急体系建设等进行分析,了解SARS的流行和发病规律,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关的防治对策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和单因素、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381例SARS病人流行规律、流行特点、以及SARS预后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SARS流行除与天气、环境、接触方式等有一定关系外,与职业、年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等也有一定关系。结论只要掌握了SARS的流行规律和流行特点,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应急防治体系,SARS不但可防、可控,而且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5.
定量评价SARS干预措施效果的传播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建立一种可以用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干预措施效果定量评价的传播动力学模型。方法根据SARS流行规律,以传染病SEIR流行模型为基础,增设病例管理人群和控制措施相关参数,从而建立起SARS的传播动力学模型。以北京市2003年SARS流行为实例,说明所建模型在干预措施效果定量评价上的应用。结果所建立的模型可以随时调整干预措施相关参数。通过干预情景假定,可以模拟各种干预措施情况下SARS的流行过程,从而对干预措施效果做出定量评价。实例研究发现,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北京市2003年SARS流行过程;北京市2003年4月20日前后采取的措施对SARS疫情控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结论所建立的SARS流行模型是可靠和稳定的,可以用于SARS干预措施效果的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为全国5个未出现SARS疑似病例及临床诊断病例的省份之一.作为旅游大省,其周边与多个省区、国家接壤,外来人口流动规模大,SARS流行期间防治任务严峻.由于SARS病原学诊断尚未在临床工作中实际开展,对SARS的诊断工作,迄今仍只能依赖临床的经验性诊断.这对非SARS疫区的医务人员来说,由于缺乏经验,工作难度明显加大.非疫区基层单位在SARS诊疗工作中主要存在下述问题.  相似文献   

17.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一种新型的传染病.为此,北京市石景山区建立了预防控制措施,对SARS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的调查、预防、控制、治疗.现就北京市石景山区2003年SARS流行病学特征作一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广东省两次流行的SARS冠状病毒(SARS—CoV)进行分子水平的溯源分析,为进一步研究SARS冠状病毒提供分子生物信息学资料。方法:对GenBank登录的SARS冠状病毒和SARS样冠状病毒(SARS—like CoV)核酸序列进行了分析,以Breda病毒为外组,构建了SARS冠状病毒和SARS样冠状病毒系统进化树,并进行单核苷酸变异分析。结果:发现两次SARS自然流行的病毒可分为两个明显不同的聚类;第二次流行时从人类中分离的SARS冠状病毒和从果子狸等动物中分离的SARS样冠状病毒可分为两个基因型,两型的主要鉴别依据是病毒的全基因组变异而非Spike基因序列。结论:前后两次SARS自然流行病毒可能以不同的特性感染人类而不是简单的重复。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对第二次流行时的SARS冠状病毒进行分子水平溯源分析的结果表明,分离自前2例指标患者的病毒基因序列与来自果子狸等动物的SARS样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存在较大的差异。提示第二次流行的SARS冠状病毒由果子狸等动物传染人的论据不足。  相似文献   

19.
SARS的暴发流行对我国现行的公共卫生体系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暴露了许多薄弱环节,迫使人们在SARS暴发流行后的平静期冷静的思考,并果断的决策,调整布局,以增强公共卫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SARS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分析可能的原因,为防止SARS医院感染提供借鉴. 方法对2003年SARS流行期间SARS专病病房收治的 213例患者,住院期间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213例SARS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1人次,共46例次;本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4. 55%;明显高于我院常年医院感染率(P<0.01);调查病例中抗菌药物使用率达94.00 %;激素使用率69.10%.病原菌培养阳性13例,占本组医院感染41.94%,共查到致病菌株76株, 真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条件致病菌、耐药菌占有较高的比例. 结论 SARS流行期间患者合理用药,对防止医院感染特别是条件致病菌引起的二重感染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