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微波固相合成谷氨酸锌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谷氨酸钠和氧化锌为原料,研究了在固体状态下,通过微波辐射一步快速合成谷氨酸锌,并对其合成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配体物质的量比为1.2∶1,引发剂量为12 mL,微波时间为150 s,微波功率为500 W,在此条件下合成的谷氨酸锌螯合物的螯合率为83.02%。同时采用红外光谱对产品结构进行了分析确认,试验结果表明,制得的为谷氨酸锌内络盐,其中谷氨酸质量分数为63.28%,Zn质量分数为26.43%,在水溶液中,谷氨酸锌非常稳定;生理条件下,产品溶解性优于ZnO和ZnSO4.H2O。  相似文献   

2.
以谷氨酸钠和氧化锌为原料,研究了在固体状态下,通过微波辐射一步快速合成谷氨酸锌,并对其合成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谷氨酸钠和氧化锌摩尔比为1.2:1,引发剂量为12mL,微波时间为150s,微波功率为500W,在此条件下合成的谷氨酸锌螯合物的螯合率为83.02%.同时采用红外光谱对产品结构进行了分析确认.  相似文献   

3.
以L-组氨酸与硝酸锌为原料制备L-组氨酸锌螯合物,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曲面法对L-组氨酸锌螯合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螯合条件:反应温度为50℃,pH为5,L-组氨酸∶Zn(NO3)2·6H2O为2∶1。在此条件下螯合率理论值为93.22%,验证实际螯合率为93.19%。通过比较螯合反应前后的红外光谱图证明了组氨酸锌螯合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L-天门冬氨基酸锌螯合物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L-天门冬氨基酸和硝酸锌为原料合成L-天门冬氨基酸锌螯合物.以螯合率为指标,运用正交设计实验对影响L-天门冬氨基酸螯合锌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出最佳的反应条件为:温度60℃,pH6,原料配比(氨基酸与金属元素的摩尔比)1:1,并通过络和滴定测定了其螯合率,红外光谱对产品结构进行了分析确认.  相似文献   

5.
微波固相合成蛋氨酸锌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营养添加剂。本实验以氯化锌和蛋氨酸为原料,利用微波固相的方式合成了蛋氨酸锌螯合物,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配体摩尔比:2∶1,微波加热时间:240s,引发剂水添加量:12%,反应物粒度140目,碳酸钠添加量:20%。产品得率90.13%。经红外光谱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蛋氨酸锌的组成为Zn(Met)2。  相似文献   

6.
丝素肽与锌螯合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丝素蛋白水解物中的多肽与锌离子合成制备多肽-锌螯合物的工艺条件,探讨了反应液的pH、多肽液与锌的质量比、多肽浓度、锌盐来源、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螯合反应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获得螯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反应液pH6,多肽与锌的质量比2:1,多肽液浓度0.05g/mL,反应温度50℃.此条件下,锌的螯合率为86.54%,螯合物得率为84.5%.  相似文献   

7.
为开发安全易吸收的补锌制剂,提升蚕蛹的利用价值,通过酶解蚕蛹蛋白制备蚕蛹肽,并将其与锌螯合生成肽锌螯合物。以锌螯合能力为指标,确定蚕蛹肽的酶解制备工艺及蚕蛹肽锌螯合物的制备工艺,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扫描电镜、元素分析仪、粒径分析及红外光谱等技术对螯合前后的样品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酶解制备蚕蛹肽的条件为碱性蛋白酶加酶量为1%、pH8.0、温度50℃、酶解时间6 h,该条件下的螯合率达58.05%;肽锌纳米粒的最佳制备条件为肽锌质量比1:0.5、pH6.5,温度55℃,时间20 min,此时螯合率达72.63%;添加硫酸锌后,紫外光谱与荧光光谱强度的减弱显示Zn2+与蚕蛹肽成功的发生了结合,所得蚕蛹肽-锌螯合物为粒径71.99 nm的纳米粒子,表面呈均匀的颗粒状结构,锌相对含量达37.46%,肽链中的-COOH、-NH2和-C=O是锌离子与蚕蛹肽的主要结合位点。综上,蚕蛹是制备肽锌螯合物的良好原材料,这为丰富有机锌补充剂资源库和蚕蛹综合利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鸡胚蛋为原料,通过分步酶解法制备鸡胚肽。以螯合率及螯合物得率为指标,利用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制备鸡胚肽锌螯合物,通过小鼠免疫器官胸腺和脾脏质量指数探究鸡胚肽锌螯合物的免疫调节功能。结果表明,先用碱性蛋白酶后用胰蛋白酶将鸡胚蛋进行酶解,在螯合温度70 ℃,鸡胚肽与锌的浓度比为2.3:1,pH为8,螯合时间2.2 h的条件下,鸡胚肽与锌元素的螯合率最高,为48.98%±0.35%,此时螯合物得率为38.04%±0.26%,得率较高且稳定。按照此方法制备的富锌鸡胚肽能使胸腺和脾脏的质量指数明显增大,说明通过双酶酶解制备的鸡胚小肽与锌元素的螯合物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功能,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鸡胚肽锌螯合物在食源性螯合肽免疫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花生蛋白水解物和锌离子制备肽锌螯合物的工艺条件,以螯合率为评价指标,考察肽与锌的质量比、反应pH、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螯合反应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法确定花生肽-锌螯合物的制备工艺。最佳工艺条件:花生肽-锌质量比4∶1、反应体系pH 6.0、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锌的螯合率为57.04%。  相似文献   

10.
分析牡蛎肽氨基酸组成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并以牡蛎肽为原料、硫酸锌为锌源对牡蛎肽锌螯合物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通过测定锌离子螯合率和螯合物得率衡量螯合效果。结果表明,牡蛎肽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 u的组分高达92.34%,富含谷氨酸和天冬氨酸这两种酸性氨基酸及其酰胺;保证螯合率及得率的最佳螯合条件为:肽与硫酸锌质量比为20∶1,肽浓度为0.06 g/m L,反应温度为50℃,沉淀剂乙醇为5倍反应液体积,p H5.33,反应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锌离子的螯合率为89.55%±0.23%,螯合物得率为56.64%±0.55%。  相似文献   

11.
实验研究了微生物法制备松仁肽-锌螯合物及抗氧化性质,利用松仁粕为原料制作培养基,选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s-45为发酵菌种,以硫酸锌为锌源,运用微生物法进行螯合,微生物将大分子的松仁蛋白分解为小分子肽的同时与锌离子螯合,以硫酸锌的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pH 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对螯合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螯合率为指标,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为:硫酸锌添加量为0.6 g,时间为50.36 h,温度为38.46℃,pH值为7.41。得到最佳螯合率90.60%。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对松仁肽-锌螯合物、松仁肽、VC等物质的不同浓度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率、还原能力、羟自由基清除率等3个指标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松仁肽-锌螯合物的抗氧化性均高于松仁肽,并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呈现量效关系,由此可以初步判断松仁肽-锌螯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为生产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锌补充剂,提高鲐鱼暗色肉的附加值,本研究将鲐鱼暗色肉寡肽与锌进行螯合。以鲐鱼暗色肉蛋白肽(相对分子质量小于3 000)为原料,采用超声法制备鲐鱼暗色肉肽螯合锌。以螯合得率和螯合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与响应面结合的方法,对螯合工艺进行优化,并对螯合物进行氨基酸、能谱分析。结果表明,最佳螯合工艺条件为:螯合时间51 min、螯合温度72℃、肽锌质量比1∶2、肽质量分数5.35%、螯合pH值7.9时,在该工艺条件下测得肽锌螯合得率与螯合率分别为55.86%、65.12%,与模型预测值相符。本研究为锌螯合物的制备以及鲐鱼暗色肉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生产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锌补充剂,提高绿豆的附加值,本实验将绿豆多肽与锌进行螯合,以螯合能力为指标,采用单因素与响应面结合的方法,对螯合工艺进行优化;运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方法比较螯合前后结构的变化;并利用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测定肽锌螯合物中锌离子的生物利用率。结果表明:制备肽锌螯合物的最佳条件为肽锌质量比6.20∶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83 min、反应pH 6.3,在此条件下螯合率达到52.19 mg/g;光谱分析表明,多肽的氨基、羧基与酰胺基参与了反应;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显示多肽与螯合物在表面微观结构和结晶程度上均有较大改变;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研究表明肽锌螯合物中锌离子的溶解率和透析率均显著高于无机锌盐。实验综合表明生成了一种新型螯合物,且螯合物锌离子的生物利用率较高,具有潜在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米糠蛋白酶解物锌螯合物的制备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米糠蛋白酶解物的制备方法、米糠蛋白酶解物与锌质量比和pH对螯合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优化螯合物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米糠蛋白酶解物锌螯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为:米糠蛋白酶解物的制备方法为胃蛋白酶结合中性蛋白酶法,米糠蛋白酶解物与锌质量比2:1,pH8.0,此条件下螯合物得率和螯合率分别为94.93%和94.85%。  相似文献   

15.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11):142-147
研究酪蛋白锌的螯合工艺参数,并对其结合位点进行解析,为新型微量营养素锌补充剂的开发提供借鉴。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的方法,对锌添加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3个因素进行螯合工艺参数优化。通过红外光谱、固体核磁~1H和~(31)P MAS NMR解析酪蛋白锌螯合物的结合位点。结果表明:酪蛋白与Zn(CH_3COO)2中金属离子锌的最佳螯合条件是,在含200 mg酪蛋白(质量浓度5%)反应体系中,205 mg Zn的添加量、15.6℃反应温度、19 min反应时间条件下,酪蛋白锌螯合物中锌的质量可达到13.025 mg。酪蛋白组分中丝氨酸磷酸残基的羟基是酪蛋白与锌离子进行螯合反应的主要位点,同时锌离子与酪蛋白在其游离氨基上或是在其周围发生了配位反应。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配合饲料中必需添加的饲料添加剂蛋氨酸、赖氨酸、硫酸铜及硫酸锌作为原料,进行螯合反应,合成了四种单项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并对螯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螯合反应的螯合率均可达到≥98%(纯品),并且还制成了螯合物产品的预混合饲料;上述四种螯合物的结构及理化性质的实测结果基本上与理论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为开发安全高效且易吸收的补锌剂,利用碱性蛋白酶酶解和乳酸菌发酵相结合的方法制备生物活性肽,并以此多肽制备了酪蛋白肽锌螯合物。采用光谱法对螯合物结构进行表征,利用体外消化模型和Caco-2细胞实验对其胃肠消化特性及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制备酪蛋白肽的最优条件为酶解pH为9、碱性蛋白酶添加量为0.3%(w/v),乳酸菌发酵时间为12 h,此时反应体系中多肽含量为142.39±0.95 mg/g,对锌的螯合率为31.41%±0.97%。与锌螯合后,酪蛋白肽表面的致密结构遭到破坏,形成疏松的状态;光谱学分析表明,Zn2+能与酪蛋白肽上的活性基团进行结合,螯合位点为羧基氧、羟基氧和氨基。体外模拟消化结果显示,酪蛋白肽锌螯合物在消化过程中锌溶解性优于硫酸锌;在胃肠消化后酪蛋白肽锌螯合物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提升了26.19%±3.30%和71.96%±7.06%,而铁还原力下降了36.26%±2.80%;同时,在消化过程中肽锌螯合物的β-转角与无规则卷曲含量减少,β-折叠结构增加,Zn2+起到了维持多肽结构...  相似文献   

18.
以罗非鱼下脚料蛋白水解液为原料,经过超滤处理后,对锌蛋白盐的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最佳螯合条件为:pH6.0,80℃,14min,配位比为1.5∶1,ZnSO4为锌源,此条件下,锌的螯合率为68.12%.并采用红外光谱对锌蛋白盐进行定性分析,结果显示,氨基的特征吸收峰发生了红移,初步证实了螯合物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米糠蛋白制备米糠肽-铁锌螯合物的工艺。方法 以米糠蛋白为原料,优化米糠肽-铁锌螯合物制备工艺。以亚铁离子与锌离子的螯合率和水解度为评价指标,考察蛋白酶种类、反应物质量比、温度、时间及pH值对米糠酶解产物铁锌螯合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JMP软件进行定制试验设计,确定米糠肽-铁锌螯合物的制备工艺。结果 碱性蛋白酶较适宜制备米糠肽-铁锌螯合物,其最佳螯合工艺条件为时间70 min、温度70 oC、反应物质量比3:1、pH 5.0;在此条件下,其产物亚铁离子螯合率达到38.29%、锌离子螯合率达到57.2%,与预测值接近。结论 本研究采用米糠肽同时螯合铁锌2种金属离子,不仅可以充分吸收米糠肽的营养成分,提高消化率,发挥其降血压、降血脂、抗氧化等功能特性,还可以同时补铁、补锌,对人体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带鱼鱼糜为原料,研究带鱼蛋白多肽和亚铁离子的螯合工艺条件。分别以螯合反应p H、螯合温度、时间、Fe Cl2溶液与酶解液体积比、抗坏血酸添加量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单因素实验进行螯合率测定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显示,螯合反应的最佳工艺参数为p H6.9,温度29℃,螯合时间30 min,Fe Cl_2溶液与酶解液体积比为1∶50,抗坏血酸添加量为酶解液质量的0.1%,该条件下得到的螯合率为80.46%。红外图谱研究表明,螯合前后结构发生改变,证明带鱼蛋白多肽和亚铁离子确实形成新的螯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