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晏勇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0):110-111
目的探讨于口腔修复前先通过施行牙周整复术达到修复后前牙牙周美观的效果。方法将口腔科行固定修复患者病历中按固定修复前是否施行牙周修复术作分类,从两类病历中随机各抽取30份病历。对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经3年随访观察,行牙周整复术后的患者其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行固定修复前不做牙周整复术患者(P<0.05)。结论牙周整复术通过修整牙龈和牙槽嵴,有效的解决牙龈颈缘不协调,牙槽嵴的形态对固定义齿修复后前牙牙周美观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在我院口腔科进行口腔修复前行牙龈和牙槽嵴整修手术的46例患者(治疗组)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并与未行牙周整复术的(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结果经随访分析,治疗组的46例患者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在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能够使提高修复固定的质量,增强患者牙龈美感。  相似文献   

3.
<正>口腔修复指通过医学修复以实现口腔正常生理功能恢复的目的,主要包括对缺齿、残根等的处理和通过应用人造材料对牙周、颌面组织损伤以及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进行修复等,是口腔医学的重要分支~([1])。临床工作中,进行过口腔修复治疗后,个别牙齿错位、牙龈颈缘失协调性、牙槽嵴形态紊乱以及由于修复体光泽度差异或外形缺损等导致齿列修复后欠美观发生率较高。人们在进行口腔修复治疗时希望能得到的不仅仅是恢复单纯性的咀嚼功能,还希望能在保证咀嚼功能的前提下尽量保证相当程度的外观美观,这无形中也就增加了其对治疗方案、操作医师的要求标准~([2])。牙周整复术即指针对患者牙龈、牙槽在进行口腔修复的同时对其进行一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腔前行牙周修复后进行整复术的15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取术后随访观察的方法进行研究。实验组的15例患者首先进行牙槽嵴修整后,再对其进行固定修复,最后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记录相关数据。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都获得了较好的美观满意度,跟踪1年随访后显示,实验组仅1例患者由于牙龈萎缩最后再进行了牙龈瓷修复术,另外的14例患者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满意率高达93.3%;对照组5患者因为牙龈萎缩后在进行了牙龈瓷修复术,10例患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满意率为66.7%,两组疗效比较得出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结论本研究显示在对口腔修复前进行牙周整复术,后再进行口腔修复固定术,这样能较好的提高口腔修复固定的临床疗效,从而增加牙周的美观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考察牙周整复术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00例行固定修复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实验组的患者进行牙周整复术,而对照组患者则进行常规口腔修复。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方法后的治疗效果,进一步对相关指标进行χ2检验统计学比较分析,如果P<0.05,则说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可靠。结果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3年的随访观察,其结果可以发现,实验组对于口腔修复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该组总得治疗有效率为94%,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6%。进一步统计学分析发现,二者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手术过程中对牙槽嵴和牙龈行整复术并进一步进行固定修复,该手术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牙龈颈缘不协调和牙龈萎缩的发生,从而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因此牙周整复术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美容和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寻求有效恢复缺失牙和缺损牙相关功能同时兼顾美观的方法逐渐受到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关注。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问题得到有效解决~([1])。口腔修复主要包括牙冠修复和牙周组织修复两部分,且牙周组织的修复对牙齿修复后口腔健康至关重要。有报道称~([2]),在行口腔修复术时,相应的给予牙龈、牙槽嵴修整术对于提高口腔修复效果具有显著作用。因此,该文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固定修复患者探讨冠修复术联合牙龈、牙槽嵴修整术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药实践》2016,(3):181-182
目的:探讨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口腔科实施固定修复的患者14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观察组(73例)临床给予牙周整修术,对照组(73例)临床未选择牙周整修术给予治疗。对比两组完成治疗后在修复疗效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对患者实施3年的随访发现,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26%,对照组为58.9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口腔修复患者,临床选择牙周整修术能够获得显著治疗效果,对完成牙龈修整手术以及牙槽嵴修整手术后的患者实施固定修复术治疗,在治疗牙龈萎缩症状以及牙龈颈缘不协调症状等方面能够获得显著治疗效果,凸显牙周整修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孙焕军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4):163-163
目的:探讨用牙龈瓷修复牙龈萎缩和牙槽嵴塌陷的效果。方法:选取31例患者,采用牙龈瓷修复牙龈萎缩部位和牙槽嵴塌陷处。经过3年随访,综合评价修复效果。结果:31例患者,4例失败,成功率为87%。结论:采用牙龈瓷修复牙龈萎缩和牙槽嵴塌陷处的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在实施口腔修复术前进行牙周整复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8例接受牙周整复手术治疗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牙周整复手术;治疗组在进行牙周整复手术前实施口腔修复。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在实施口腔修复术前进行牙周整复手术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整复手术在口腔修复前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间于本院接受牙周整复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口腔修复术,治疗组则在口腔修复术前行牙周整复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恢复时间(6.9±1.8)d,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9.1±1.4)d,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复整满意率91.1%,对照组患者的复整满意率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可有效解决牙龈萎缩及牙龈颈缘不协调等问题,提高牙周美观满意度,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熊永生 《江西医药》2014,(12):1517-1519
目的:评价牙龈与牙槽嵴修整手术在牙齿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病例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10月于我院接受牙齿修复治疗的68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取牙冠修复术进行治疗,试验组在牙冠修复术前,对患者先进行牙龈、牙槽嵴修整术。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整体美容效果,修复满意度情况及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整体美容效果满意度为97.1%(33/34),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整体美容效果满意度为76.5%(26/34),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整体美容效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61,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恢复良好率为94.1%(32/34),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恢复良好率为76.5%(26/34),两组恢复情况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07,P=0.0399)。结论患者在口腔修复前进行牙龈与牙槽嵴修整手术,可以很好的保护牙龈,提高修复固定的质量,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当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到我院行口腔修复的患者当中抽取4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遵循患者自愿的原则随机对其中22例不行牙周整复术直接实施口腔修复(对照组),另22例在修复口腔前实施牙周整复术(研究组),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在修复优良率上,研究组为91%(20/22),对照组为72.7%(16/22),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应修复,研究组中出现牙龈萎缩的有2例,对照组中出现牙龈萎缩的有6例。以上病例均转为牙龈瓷修复整形。结论在口腔修复当中运用牙周整复术,可以对修复与固定质量进行显著提高,使患者的牙龈更具美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牙冠延长手术后桩冠行牙体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26例共33颗牙体缺损至龈下2~5mm的患牙在消除牙龈炎症后行牙冠延长手术恢复患牙的生物学宽度。将患牙的牙槽嵴顶根向休整至根方的3mm,于手术后6周进行桩核冠修复。修复后6个月和12个月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牙冠延长术8周后患牙牙周情况较好,进行桩冠修复。最终修复完成6个月和12个月后,所有患者自觉良好,对美观和咀嚼功能较满意。临床检查牙龈无增生,修复体无松动、无叩痛。X线片中牙周和根尖未见异常,牙槽骨无进行性骨吸收。结论对缺损至龈下2~5mm患牙进行牙冠延长术结合桩冠修复治疗,可取得较满意的美观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现代人对美的认知,越来越多的人进一步关注口腔美学,其中前牙缺失对口腔整体美观度影响较大。种植修复是此类牙列缺损的常规修复方法。单个上前牙种植修复时,其牙龈生物学类型对于种植后龈乳头的重建即是否消除牙龈黑三角具有很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88例上前牙单个牙缺失患者,对其牙龈生物学类型进行测量,并对薄龈和厚龈患者种植修复后牙龈乳头重建效果进行记录,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口腔修复中应用牙周整复术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78例口腔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患者自愿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口腔修复前进行牙周整复术,对照组则直接进行口腔修复,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功能评分、外观评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应用牙周整复术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保证修复后牙齿的功能以及美观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实施口腔修复的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试验组患者术前实施牙周整复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有助于改善患者牙周的美观程度,提高口腔修复的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按扣式附着体在口腔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校附属医院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收治口腔科行义齿修复的患者85例,采用按扣式附着体进行义齿修复,随访1年,对比修复前后患者固定、咀嚼、及并发症情况,探讨分析按扣式附着体在口腔义齿修复中的临床效果。结果随访1年与随访半年患者在美观、舒适、咀嚼力、稳定性方面反映趋于良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10例患者(11.8%)出现了牙龈局部充血炎性反应、软垢附着于患牙修复体及附着体相对处咬合面断裂等并发症。结论按扣式附着体在口腔义齿修复中,生物吻合性好,义齿修复效果好,患齿咀嚼、美观性好,有利于保护患者基牙和牙槽嵴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应用口腔种植修复法治疗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牙列缺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固定义齿修复治疗,观察组接受口腔种植修复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龈沟出血指数(SBI)评分、牙龈指数(GI)评分、菌斑指数(PLI)评分、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美观...  相似文献   

19.
陈克 《中国处方药》2014,(7):105-106
目的:探讨老年残根残冠伴牙列缺损经覆盖义齿修复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老年残根残冠患者的146颗患牙,采用短基牙单层金属顶盖覆盖义齿修复。结果对患牙修复1年观察发现,1颗金属顶盖脱落,经重新粘固后稳定;所有患者对修复后的义齿的稳定性,咀嚼效率等感到满意,X线片显示,患者牙槽嵴未见明显吸收,牙龈牙周无明显炎症发生。结论采用单层金属顶盖覆盖义齿对残根残冠进行修复,可以使义齿的固定、稳固和支持得到加强,明显减缓了牙槽骨的吸收。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科学》2017,(15):199-201
目的对比观察口腔种植修复和传统固定义齿修复对于牙列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行口腔种植修复,对照组行传统固定义齿修复,完成治疗1个月后来我院复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显效率、平均综合评分(固定功能、咀嚼功能、舒适度、美观度、满意度)、牙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和显效率、平均综合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LI、GI、SBI指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临床疗效更佳,更有助于保护牙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提高咀嚼功能和舒适度,不影响美观,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