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摘 要 目的:了解2015~2017年上海市松江区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合理用药总体情况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上海市松江区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4 000张门诊处方信息,参照WHO/INRUD处方指标要求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指标,统计并客观评价合理用药问题。结果: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均值为2.08种;静脉注射剂使用百分率为7.0%;基本药物使用百分率98.33%,合格处方百分率为98%;3年平均抗菌药物占药品总收入比例10.3%,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8.45%;门诊就诊患者抗菌药物用药频度为110 110,CAGR为-4.92%;门诊就诊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0.56,CAGR为-1.50%;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百分率为12.56%,CAGR为1.23%,抗菌药物监测指标中除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百分率呈正增长外,其余指标均呈负增长。结论:松江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方质量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明显提高,但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2.
李天平   《中国药业》2012,21(14):1-3
目的 分析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后四川省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情况的变化,为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后门诊处方各50份,进行门诊患者药物合理使用评价分析;随机抽取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同期住院病历各20份,进行住院患者药物合理使用评价分析.结果 门诊病历基本药物使用率在制度全面实施后均达到了100%,且每张处方的平均用药品种数下降;抗菌药物使用率降低,且其中注射剂型和联合使用比例均下降;注射剂和激素使用百分率亦呈下降趋势;处方通用名使用率升高,不规范处方使用率下降.住院病历的合理用药水平有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降低,抗菌药物多联使用比例下降,超药品说明书剂量使用情况明显好转.结论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各项指标均呈现改善的趋势,但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宣传培训仍需加强,管理水平仍有待提升,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应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本院门诊用药处方指标现状,评价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方法应用WHO基本药物行动委员会合理用药国际网络编著的《医疗单位合理用药调研方法与指标》和本院制定的《门诊用药情况调查表》对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下半年处方指标调研数据汇总后求其平均数进行分析。结果与2007年下半年相关指标相比较,2008年下半年平均总药费上升37.7%;抗菌药物处方数下降57.9%;注射剂处方数下降14.7%;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上升37.6%;平均每张处方药品总数下降24%;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下降58.7%;注射剂使用百分率下降9%;平均每张抗菌处方药物金额上升5%;使用药品通用名百分率上升12.9%。结论通过院行政干预以及临床药学的不断展开,抗菌药物的使用趋于合理,但总药费、平均每张抗菌处方药费偏高。规范使用药品通用名等其他一些指标还有待于进一步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落实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对我院门诊注射剂、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我院2013-2015年门诊所有处方、注射剂处方、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检索全部门诊药品、急诊科药品销售情况,计算出普通门诊药品销售情况,分别统计普通门诊、急诊注射剂、抗菌药物品种出库情况;对2013-2015年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的注射剂和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的抗菌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急诊注射剂使用比例符合WHO对发展中国家医疗机构门诊药品合理利用制定的注射剂使用比例标准,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40%;门诊注射剂、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比例变化趋势与处方比例一致,但注射剂销售金额比例明显高于处方比例;3年注射剂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中,辅助用药占比较大;3年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中,注射剂占比较大。结论我院门诊注射剂、抗菌药物处方比例较为合理,但注射剂中辅助用药比例偏高且费用欠合理,抗菌药物注射剂日均费用偏高,提示我院合理用药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药学干预前后医院儿科门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处方,对处方用药合理性进行点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参照WHO/INRUD(合理用药国际网络)选择性用药指标调研方法(SDUIS)设置调研指标,对干预前、后进行干预效果分析。结果:药学干预前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65种,注射剂使用百分率为27.13%,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为82.95%,抗菌药物费用占处方总费用百分率为61.63%,无指征输液现象普遍;干预后平均用药品种数为1.2种,注射剂使用百分率为16.15/%,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为80.21%,抗菌药物费用占处方总费用百分率为63.19%,干预效果明显。结论:采取药学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儿科门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处方注射剂使用百分率、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等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实施《处方管理办法》后南通地区二级医院的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南通地区12家二级医院2007年6~12月各月某日30张(共计2520张)普通门诊处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该地区普通门诊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1种,抗菌药物应用比例为37.0%,注射剂应用比例为21.2%,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比例达78.6%,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比例为80.0%,每张处方平均用药金额约为101.3元。结论:处方评价工作对于提高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水平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医院门诊处方合理用药进行国际指标调研分析,了解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08年第4季度每月5个工作日的门、急诊处方并进行统计评价分析。结果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6.73%,注射剂使用率为11.15%,基本药物处方百分率为75.35%,单张处方金额主要集中在100~500元之间(占58.04%),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单联为主(占78.06%),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处方占所有抗菌药物处方的11.28%。结论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抗菌药物的选用还需进一步规范,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儿科门诊用药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1月~12月全年处方共计1 200张.统计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基本药物使用率、含注射剂处方所占百分率、抗菌药物使用处方百分率、抗菌药物与中药注射剂联用处方所占的百分率,结合有关规定进行讨论分析.结果 注射剂应用百分率为45.0%,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3.12种,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百分率为55.0%,抗菌药物与中药注射剂联合应用的百分率为23.0%,基本药物使用率为36.5%.结论 制定干预措施,加强政策宣传,切实做到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9.
邓彩霞 《安徽医药》2010,14(12):1496-1498
目的监测和评价我院门诊用药的现状,为我院持续改进、合理用药工作提供参考信息。方法所用的处方来源于我院2009年9~12月份,每个月随机抽查一日的处方(正常工作日),统计基本药物的处方数、药品通用名、处方金额、抗菌药物、注射剂的百分率等,从中抽查不合格处方进行点评。结果本院门诊处方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3.14种。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99.31%,处方的平均金额为98.22元,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1.23%,其中成年人使用抗菌药物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88%,儿科使用抗菌药物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5.11%。使用一联抗菌药物,占抗菌药物总处方85.34%。使用二联抗菌药物,占抗菌药物14.29%。使用三联抗菌药物,占抗菌药物0.31%。注射剂的使用率为27.82%。门诊处方合格率为94.08%,不合理处方为5.92%。结论通过处方点评,提高了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特别是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水平,为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武宁  杨洪伟 《中国药房》2014,(4):303-305
目的:比较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前、后合理用药情况,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安徽省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09年6月、2010年6月及2011年6月的处方各100张,对其进行合理用药的分析,包括平均处方用药数、抗菌药物处方使用比例、抗菌药物处方使用种类、抗菌药物处方注射剂使用比例、注射剂处方使用比例等指标。结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述5项指标均有所下降,但仍存在使用药品商品名、激素使用比例没有变化、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及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上升等问题。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合理用药,但对存在的问题需进一步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牙周科门诊处方合理用药状况,为实施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牙周科2009年1~10月门诊处方进行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调研和分析,并对处方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应诊不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占83.27%;平均用药品种数1.22种;抗菌药物使用率10.03%,占总药费的14.67%;注射剂使用率77.56%,占总药费的39.67%;基本药物使用率87.68%;平均处方金额17.23元;药物使用以局部麻醉药、消毒防腐药、抗菌药物和抗炎镇痛药为主;抗菌药物使用以阿莫西林和甲硝唑为主。结论:我院牙周科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2.
上海郊区二级医院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调研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了解上海市郊区二级医院合理用药状况,探讨促进合理用药水平提高的措施。方法:随机选择上海市郊区6家二级医院6个月的门诊处方和一个月内的门诊就医患者,现场调查WHO推荐的合理用药指标。结果:处方指标中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7种,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为43%,针剂的使用比例为25.4%,医院药品目录使用比例为66.6%。患者关怀指标中平均就诊时间为8.67min,药品平均调配时间为24.9s,药物标示完整率为89.2%,患者了解药品正确用法率为88·3%,患者对医疗全过程的满意率为79.2%。结论:上海市郊区二级医院处方平均用药数、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偏高,合理用药水平有待提高,医师、药师对患者的交流关怀有待进一步加强。使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来评价和比较不同医疗单位用药状况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监督和管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3月门诊处方2435张。对其中的抗菌药物处方逐一审核,对其使用种类、注射剂使用情况、各种类处方所占比例、使用是否对症、联合使用、使用方法是否合适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某院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为19.06%,使用频率排序前5位的分别是第3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硝基咪唑类、第1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注射剂处方64张,占总抽检处方数的2.6%,其中使用频率排序前3位的分别为:头孢唑肟钠粉针、甲硝唑注射液和哌拉西林,舒巴坦粉针。不对症和联合不当处方共109张,占总抽检处方数的4.41%。使用方法不当处方共18张,占总抽检处方的0.73%。结论:该院门诊抗茵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还需要进一步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14.
漯河地区5家医院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漯河地区医院用药现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和合理用药国际网络制定的合理用药国际指标,选择漯河地区五家不同等级医院(A、B、C、D、E,其中A是漯河市中心医院,为三级医院;B是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C是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B、C为二级医院;D是源汇区人民医院,E是召陵区人民医院,D、E为一级医院)2009年1-5月门诊处方各500张,采取多中心、随机、平行试验方法,对合理用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主要处方指标中平均用药品种数2.55种,抗菌药物平均应用比率是32.8%,注射剂使用率是17.4%。患者关怀指标中,平均就诊时间是8.7min,平均药品调配时间是33s,实际药品调配率100%,药物标示完整率是93%,患者了解用药方法率95%。结论: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注射剂使用率在不同级别的医院差别明显,三级医院明显低于一级医院,需要加强一级医院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教育、管理、监督等干预措施。医生、药师对患者交流关怀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12月和2008年1月、2月儿科门诊处方6540张,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抽查处方6540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为3868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9.1%,其中口服给药占使用抗菌药物的37.7%,静脉给药占62.3%。单用1种抗菌药物(包括与抗病毒药合用)的处方为3 589张,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92.8%,二联用抗菌药物处方为280张,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7.2%,无二联以上抗菌药物处方(但不包括与抗病毒药合用)。结论: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应注意静脉给药比例偏大、细菌耐药性问题等,需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新疆伊犁州奎屯医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和点评,以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2011年1—12月处方106 519张进行质量控制,每月随机抽取100张门诊处方,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标准进行点评,对用药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处方平均用药2.15种;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98.8%;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为25.07%;注射剂使用率为26.59%;基本药物使用率为100%;处方平均金额为147.26元。结论: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药品通用名使用率、基本药物使用率、处方平均金额等方面符合合理用药标准;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等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情况。医院应加大管理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我院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现场调研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关爱武  李玲  盛琳  张黎明 《中国药房》2007,18(25):1994-1995
目的:评价我院门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结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合理用药指标,选择我院6个月门诊处方和门诊就医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我院处方指标中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15种,抗菌药物应用率达24.68%,注射剂应用率达10.25%,基本药物应用率为97.4%;患者关怀指标中患者平均就诊时间为3.8min,药品平均调配时间为25s,实际药品调配率达100%,药物标示完整率达95%,患者了解药品正确用法率达85%。结论:我院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抗菌药物应用比例均较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合理用药指标来评价和比较医疗单位的用药状况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研我院急诊科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处方,探讨患者年龄与药物使用评价的相关性,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依据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利用自行编制的处方评价系统对我院急诊科2008年全年不同年龄患者的处方进行评价。结果:急诊患者因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外伤就诊居多,18~45岁年龄段为我院急诊患者的主体。患者年龄与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平均每张处方金额及注射剂使用百分率呈正相关,与抗茵药物使用率和OTC药物使用率基本呈负相关。结论:采用国际指标评价用药合理性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加强对急诊科患者用药教育,有利于降低抗茵药及注射剂的使用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我院滨江院区门诊处方进行点评,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我院滨江院区2013年7-12月门诊处方7840张,对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汇总与分析。结果:7840张门诊处方中,患者平均年龄为(45.32&#177;21.26)岁,男女比例为1.04∶1;平均每张处方用药2.13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2.10%,注射剂使用率为15.03%,基本药物使用率为39.46%,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100%,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124.36元,中成药使用率为19.17%;处方合理率为94.68%。在不合理处方中,不规范处方占44.36%,用药不适宜处方占52.28%,超常处方占3.36%。结论:我院滨江院区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应加强用药监督、干预、考核,以降低药品费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