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分别采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查法对2 000例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对比2种方法的结果,并分析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产生假阳性的原因。结果检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管型和小圆上皮细胞的敏感性分别为99.2%,99.3%,94.7%和95.1%;检测上述成分的假阳性率分别为5.8%、6.1%、10.4%和4.6%;粘液丝、结晶、细菌、酵母菌、小圆上皮、脂肪滴和卵磷脂小体可能影响到UF-1000i对尿有形成分的检测。结论 Sysmex UF-1000i可以有效的检测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当尿液中上述干扰成分呈阳性或增多时,显微镜镜检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UF-100尿沉渣分析仪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的影响因素,寻找导致其测定假阳性结果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分别采用UF-100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查法对1000例临床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分析引起UF-100尿沉渣分析仪测定假阳性的原因。结果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管型假阳性率为7.3%,粘液丝是引起其假阳性的最主要原因;红细胞假阳性率为11.9%,一定量的结晶、细菌和酵母样菌易被仪器错误报告为红细胞;白细胞的假阳性率为5.9%,小圆上皮细胞、滴虫和大量细菌是引起白细胞假阳性的主要原因;小圆上皮细胞的假阳性率为2.0%,白细胞是导致其计数假阳性的常见原因。结论因多种因素可以影响UF-100尿沉渣分析仪对尿液有形成分的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因此,应用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有形成分只能作为一种初步筛查方法,当尿液病理成分检测结果提示增多,同时上述干扰成分亦呈阳性或增多时,沉渣镜检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使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白细胞及小圆上皮细胞假性升高的主要原因。方法随机收集门诊尿液标本,分别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进行检测,对2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导致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白细胞及小圆细胞假性升高的影响因素。结果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的假阳性率为12.58%,导致假阳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小圆上皮细胞(69.6%)、细菌(12.8%)、扁平上皮细胞(8.0%)和脂肪滴(6.4%);检测小圆上皮细胞的假阳性率为4.6%,导致假阳性的因素主要包括白细胞(67.9%)、脂肪滴(15.5%)和滴虫(11.9%)。结论当尿液病理成分增加时,多种因素可以影响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对白细胞和小圆上皮细胞的检测结果,因此应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只能作为初步筛查方法,显微镜镜检仍然是尿沉渣检查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UF-10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两种方法检测尿中管型结果差异的原因.方法 采用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对200份新鲜晨尿标本进行尿沉渣分析,并同时对每一标本进行显微镜镜检,采用t、χ2检验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份标本中UF-10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检出阳性93例,显微镜镜检检出阳性62例,假阳性率为28.26%,二者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联合可将检测灵敏度提高至96.77%(P<0.05).结论 UF-10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尿液管型时干扰因素较多,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结果.临床工作中应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以提高检出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Sysmex UF-1000i)、AX-4030全自动尿液化学分析仪(AX-4030)及手工光学显微镜3种仪器进行尿液有形成分检测比较其性能。方法采用以上3种仪器方法分别对2 086例尿液标本中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和管型(CAST)进行检测,并分析3种仪器检出阳性率的差异敏感性。结果 Sysmex UF-1000i、AX-4030及显微镜3种仪器检出RBC、WBC、CAST阳性率分别为Sysmex UF-1000i:20.4%、20.8%、6.4%;AX-4030:23.6%、16.5%(无CAST检测);显微镜:15.2%、18.6%、2.4%,3种检测仪器比较RBC、CAST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ysmex UF-1000i及AX-4030都不能完全替代尿沉渣手工显微镜检查这一"金标准",应3种方法联合使用才能确保尿液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尿液干化学、有形成分检查和显微镜镜检结果的综合分析,探讨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小圆上皮细胞及管型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异,制订合理的显微镜复检规则。方法随机选取1 380例患者新鲜中段尿液标本,分别用Sysmex UF-500i尿沉渣分析仪、不离心显微镜镜检进行有形成分分析、用US-200尿干化学分析仪进行尿液干化学分析,并对红细胞,白细胞、小圆上皮细胞及管型的检测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1 380份标本复检率为42.7%,以管型复检为主,小圆上皮细胞次之,红细胞复检率最低。结论 UF-500i尿沉渣分析仪复检率较高,只能作为一种筛查工具。实验室有必要建立适当的显微镜复检规则,以保证尿液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Sysmex UF-1000i和朗迈UriSed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结果的一致性,并与标准人工镜检进行比较,评价两种仪器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的性能差异。方法随机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六医院住院患者的尿液标本192例,分别用朗迈UriSed和Sysmex UF-1000i尿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同时用显微镜对192例标本进行观察计数红细胞、白细胞、管型,以人工镜检结果为标准,对两种仪器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Sysmex UF-1000i、朗迈UriSed两种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中红细胞与人工镜检符合率为88.54%、85.42%,灵敏度为82.50%、85.00%,特异度为90.13%、85.53%;白细胞与人工镜检符合率为86.46%、90.10%,灵敏度为85.87%、96.74%,特异度为96.74%、87.23%;管型与人工镜检符合率为86.46%、83.85%,灵敏度为64.29%、78.57%,特异度为90.24%、84.76%。Sysmex UF-1000i和朗迈UriSed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细菌、结晶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1、0.905、0.923、0.466、0.517、0.680(P0.001)。结论 Sysmex UF-1000i与朗迈UriSed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有形成分准确性较高,Sysmex UF-1000i特异度较高,朗迈UriSed灵敏度较高,两种仪器有很好的检测相关性,均可用于临床,配合使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Sysmex UF-500i全自动型尿沉渣分析仪在红细胞(RBC)检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采用Sysmex UF-500i和显微镜两种方法分别对该院门诊患者870份新鲜尿液标本进行RBC检查和计数,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Sysmex UF-500i检测尿RBC阳性率为30.0%,显微镜镜检阳性率为24.0%,两种检验方法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ysmex UF-500i检测尿RBC会出现假性结果,结晶、真菌孢子、细菌群是导致假阳性的主要因素,而破碎RBC和影形RBC则是导致假阴性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临床上采用Sysmex 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RBC时,需结合显微镜镜检以避免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显微镜检测为金标准,评价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尿管型的结果.方法:收集患者的尿标本364份,用UF-10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与显微镜分别检测尿液中尿管型,然后将两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UF-10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尿管型的敏感性95.4%,特异性74.1%,阳性预测值61.2%,阴性预测值97.4%,假阳性率为18.1%,假阴性率为1.4%,准确率80.5%.结论:多种因素可以影响UF-10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对尿液管型的检测结果.因此,应用UF-10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尿液管型只能作为一种初步筛查方法.当仪器提示管型阳性时,应进行显微镜复检,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UF-1000i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简称UF-1000if分析仪)显微镜复检规则.方法 随机选取1 500例患者新鲜尿液标本,分别用UF-1000i分析仪、尿沉渣计数盘对进行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用N-600尿干化学分析仪进行尿液干化学分析,并对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UF-1000i分析仪主要指标的检测结果均存在一定的干扰因素,导致不同程度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结论 UF-1000i分析仪对有形成分的检测仅为过筛试验,有必要建立显微镜复检规则,从而保证尿液常规检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Cobio XS和Sysmex UF-1000i2种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白细胞的可靠性。方法选取红细胞和白细胞在高、中、低3个不同浓度水平的尿液标本在Cobio XS和Sysmex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测定2台仪器的重复性。将新鲜血标本稀释戍不同的浓度,测定2台仪器的稀释线性。收集住院患者尿液标本176份,以FAST-READ102沉渣计数板结果为标准,统计2种仪器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结果Cobio XS尿沉渣分析仪经人工校正后高、中、低值3水平的白细胞重复性变异系数为5.53%、6.29%、4.21%,红细胞变异系数为3.47%、4.98%、3.32%。Sysmex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白细胞的重复性变异系数为2.74%、2.31%、2.90%,红细胞变异系数为1.75%、1.26%、1.39%。Sysmex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红细胞在7~10210个/μL线性范围内的相关系数为0.9999,Cobio XS尿沉渣分析仪红细胞在4~5300个/μL线性范围内的相关系数为0.9993。Sysmex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红细胞白细胞的假阳性率分别为43.8%和20.5%,Cobio XS尿沉渣分析仪分别为3.4%和11.4%。Sysmex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红细胞白细胞的假阴性率分别为0.6%和0.6%,Cobio XS尿沉渣分析仪分别为1.7%和1.7%。结论Cobio XS和Sysmex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均有良好的稀释线性。Sysmex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的重复性较Cobio XS尿沉渣分析仪好,Sysmex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红细胞白细胞的假阳性率明显高于Cobio XS尿沉渣分析仪,假阴性率稍低于Cohio XS尿沉渣分析仪。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UF-10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细菌信息对临床尿路感染(UTI)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16例临床疑似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样本,分别采用UF-10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和尿液细菌培养及鉴定,比较两者结果。结果 216例临床诊断为尿路感染患者的UF-10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细菌数量检测阳性率为38.0%(82/216),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1.0%(67/216),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经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UF-10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细菌检测诊断尿路感染的敏感度为69.0%、特异性为82.9%、假阳性率为17.1%、假阴性率为31.0%、阳性预测值为73.2%、阴性预测值为79.8%、诊断符合率为77.3%。结论 UF-10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简易、快速,细菌检测有助于及时辅助尿路感染临床诊断,可作为临床筛查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王延群  公衍文 《检验医学》2011,26(12):858-860
目的探讨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简称UF-1000i)对尿液中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和管型(CAST)检测的敏感性。方法对1 054例患者的尿液分别用UF-1000i、URISys-2400全自动干化学分析仪(干化学法)及Diasys R/S2005定量分析工作站(镜检法)3种方法进行分析,并比较3种方法对RBC、WBC、CAST的检测敏感性。结果 UF-1000i检测RBC、WBC、CAST的阳性率分别为20.6%、20.3%、6.7%;干化学法检测出RBC、WBC的阳性率分别为24.5%、17.9%;镜检法检出RBC、WBC、CAST的阳性率分别为16.9%、20.5%、2.2%。3种方法RBC、CAST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BC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F-1000i不能完全取代尿沉渣镜检,建议3种方法联合应用以减少检验误差,提高尿液分析质量。  相似文献   

14.
毛志刚  王霞  金咏梅  熊明  郑沁  粟军 《华西医学》2014,(6):1092-1095
目的 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定量检测尿沉渣白细胞(WBC)和细菌计数作为快速筛检泌尿系统感染指标的可行性。 方法 2013年8月-12月分别用定量细菌培养法和UF-1000i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218例疑似泌尿系统感染患者清洁中段尿标本。 结果 218例尿沉渣标本中尿液细菌培养阳性标本为65例,以尿培养阳性为金标准制作ROC曲线,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WBC和细菌计数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9和0.894;最佳约登指数的WBC和细菌计数的临界值分别为≥31.0/μL和≥38.8/μL。以此为临界值其WBC计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3%和80.4%,阳性似然比为3.99,阴性似然比为1.11;细菌计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3%和80.6%,阳性似然比为4.30,阴性似然比为0.80。 结论 以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31.0/μL和细菌计数≥38.8 /μL为临界值作为无创性检测指标,在早期筛检泌尿系统感染,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尿液培养,以及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Sysmex 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大肠埃希菌L型细菌计数的特点。方法氨苄西林诱导大肠埃希菌成L型,观察细菌L型的菌落、形态、染色特点;配制一定菌液浓度,并用培养法验证配制菌液的实际浓度;用 Sysmex UF-500i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已知菌液浓度菌液进行细菌计数;比较大肠埃希菌L型理论浓度与Sysmex 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细菌计数结果的差异。结果氨苄西林极易诱导大肠埃希菌成为L 型,细菌L 型形态、染色与细菌型有极大不同;Sysmex UF-500i全自动尿液沉渣分析仪测定大肠埃希菌L型细菌计数结果远低于理论浓度。结论大肠埃希菌不稳定L型与相对稳定L型在Sysmex 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细菌计数结果,与细菌型计数不同;由于细菌的聚集性,所测定的细菌个数远低于实际细菌数;为了准确得出尿沉渣细菌计数结果,最好在临床用药前送检尿液标本。  相似文献   

16.
王学涵  吴丽萍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0):1223-1224,1226
目的评估UF-1000i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细菌检测性能和筛查尿路感染的价值。方法尿沉渣分析仪以流式细胞技术作为测定原理,对非离心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和细菌等进行定量测定;针对细菌的测定就尿定性检查中的亚硝酸盐反应及培养检查尿路感染之间的相关性;使用UF-1000i细菌散点图模型对区别杆菌和球菌的可能性进行研究。结果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对细菌测定的灵敏度为95.2%,特异度为70.2%,测得细菌尿液中亚硝酸盐阳性率为15.2%,细菌培养后以大肠杆菌最为多见,通过细菌散点图模型培养出细菌杆菌的一致率为94.7%,球菌的一致率为82.5%。结论通过细菌散点图分布的不同可以大致判定细菌是杆菌还是球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UF-1000i尿液沉渣分仪析检测尿红细胞(Red Blood Cell, RBC)影响因素。方法对住院病人400例晨尿标本同时进行UF-1000i尿液沉渣分仪析检测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分析两者结果的差异。结果400例受检标本中,UF-1000i检测RBC阳性144例,阳性率36.0%,显微镜检测的RBC阳性131例,阳性率32.8%,尿沉渣分析仪RBC检测结果与镜检结果比较存在假阳性。两种方法检测RB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5714,P&lt;0.01)。结论当尿液中细菌集簇分布、酵母菌污染、存在草酸钙结晶等可引起UF-1000i尿液沉渣分析仪尿RBC检测结果假阳性,应通过显微镜镜检来纠正其对尿RBC检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罗氏Roche Cobas 6500全自动尿液分析流水线与Arkray AX-4030、Urisys 2400、Sysmex UF-1000i尿液干化学、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结果之间的可比性。方法分别对Cobas u601与Urisys 2400尿液干化学检测性能,Cobas u601与Arkray AX-4030、Urisys 2400抗维生素C的干扰能力评估;比较Cobas u701与KOVA人工镜检计数在尿液有形成分检测差异,比较Cobas u701和Sysmex UF-1000i检测透明管型(Hya)、尿细菌计数(Bac)、病理管型(Pat)及结晶(Cry)的结果差异;比较Cobas 6500系统与Arkray AX-4030、Sysmex UF-1000i联合检测时的周转时间(TAT)差异。结果 Cobas u601与Urisys 2400尿液干化学9个参数检测结果的比对符合率均超过90%;Cobas 6500携带污染率为0%,未发现携带污染且未受到维生素C的干扰。在尿液有形成分检测中,Cobas 6500与镜检标准对照,阴阳性符合率均较高。结论 Cobas u601、Cobas u701与其他仪器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较高,在检测重复性、携带污染率、抗维生素C干扰方面较好,Cobas 6500尿液分析仪能提高检验科日常TAT。  相似文献   

19.
三种方法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中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UF-1000i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与干化学方法、手工显微镜检查尿中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的符合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UF-1000i 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分别检测996例尿液标本中RBC、WBC,将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分别以RBC、WBC超过25和30个/μL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