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0 毫秒
1.
通过对北京市常规储存和充氮储存条件下大豆原油过氧化值和酸值的跟踪检测,使用线性回归和动力学方程对不同储存条件下大豆原油储存3年时的品质做出了预测。结果表明,常规储存的大豆原油储存3年时的过氧化值约是入库时的2.3倍,酸值约是入库时的1.1倍;充氮储存的大豆原油储存3年时的过氧化值约是入库时的1.3倍,酸值约是入库时的1.1倍。由此确定了北京市油脂储存入库品质的要求为过氧化值不大于2.0 mmol/kg,酸值不大于2.0 mgKOH/g,为油脂出库品质指标的估算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北京市地方储备油储存轮换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26 ℃条件下,不同水分含量(10%、12%、14%)大豆充氮气调(氮气浓度96%~98%)与常规贮藏60 d大豆品质指标和霉菌的变化情况。试验表明:充氮气调对抑制大豆发芽率下降,油脂酸值、过氧化值升高有一定效果。当大豆水分含量为10%,充氮对发芽率影响显著;当大豆水分含量为12%,充氮对发芽率、油脂过氧化值影响显著;当水分含量为14%,充氮对油脂过氧化值影响显著,对发芽率、油脂酸值影响极显著。充氮对大豆粗脂肪含量、霉菌菌落总数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26℃条件下,不同含水量(10%、12%、14%)大豆充氮气调(氮气体积分数96%~98%)与常规贮藏60 d大豆品质指标和霉菌的变化情况。试验表明:充氮气调对抑制大豆发芽率下降,油脂酸值、过氧化值升高有一定效果。当大豆含水量为10%,充氮对发芽率影响显著(P0.05);当大豆含水量为12%,充氮对发芽率、油脂过氧化值影响显著(P0.05);当含水量为14%,充氮对油脂过氧化值影响显著(P0.05),对发芽率、油脂酸值影响极显著(P0.01)。充氮对大豆粗脂肪含量、霉菌菌落总数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秦绍昆 《中国油脂》2022,47(2):143-147
油脂在储存过程中,其品质指标易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将大豆原油和菜籽原油储存于室外地上和埋于室外地下的钢制储罐,定期取样测定油脂的水分及挥发物、酸值、过氧化值、色泽、挥发性成分、脂肪酸组成、反式脂肪酸含量、氧化稳定性及甾醇和维生素E含量,考察不同储油方式对大豆原油和菜籽原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储油温度变化较小,基本在11~27℃之间,地上储油温度变化较大,最高接近45℃,最低接近0℃;地上、地下储油中均未检出反式脂肪酸,储油方式对油脂水分及挥发物、色泽、脂肪酸组成影响较小;储存12个月时,地上、地下储存大豆原油酸值升幅分别为83.3%、12.5%,地上、地下储存菜籽原油酸值升幅分别为86.4%、19.0%,地上、地下储存大豆原油过氧化值升幅分别为243%、218%,地上、地下储存菜籽原油过氧化值升幅分别为219%、167%;地下储油的氧化稳定性优于地上储油,地下储油对部分重要挥发性成分和甾醇、维生素E等油脂营养成分的的保留效果优于地上储油。总的来说,地下储油是良好的油脂品质保鲜技术,不但能控制氧化速率,对营养价值及风味的保持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5.
以优质大豆为原料,通过35 d的短期储存实验,考察了不同储存水分(10.58%、15.23%、20.17%)和储存温度(20℃、25℃、30℃)对大豆中粗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霉菌总数、大豆油脂品质和脱脂豆粕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储存温度和储存水分下储存35 d后,大豆中的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不发生明显变化;但高温、高水分储存条件极易使大豆发生霉变,霉菌总数快速增加,最高达到1.09×105CUF/g;大豆油脂的酸价和过氧化值明显升高,最高分别达到5.21mgKOH/g和3.70 mmol/kg,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稍有降低,降低幅度最大为5.01%;脱脂豆粕的KOH蛋白质溶解度明显降低,可以从最高的90.03%下降至最低的59.72%。  相似文献   

6.
氮气在油脂储藏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小虎  杨光 《中国油脂》2007,32(6):67-68
针对植物油的性质和引起酸败的原因,探讨了控制和延缓油脂氧化酸败的方法。对油脂储存的3种方法进行了概述,并对充氮储油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实践证明,充氮储油技术是一种高效、安全、经济的储油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温度、不同储藏方式下储藏花生仁提取油的品质进行对比。试验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和储藏时间延长,油的色泽变化不明显,酸值、过氧化值和羰基值上升趋势明显;与常规对照组比较,充氮98%气调组制油品质变化相对缓慢,充氮90%气调组效果不明显。在25℃以下储藏,各组试样的品质变化缓慢;在高温下储藏,充氮98%气调组在30℃下能延缓花生的酸败速度,但在35℃即使充氮效果亦不明显。因此,建议花生仁储藏温度不宜超过30℃,配以低温或气调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将浓香花生油置于室外自然环境中的钢制储油罐,分别采用常规储存、添加叔丁基对二苯酚(tertiary butylhydroquinone,TBHQ)储存、充氮储存18个月,每月定期取油样,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及气相色谱-嗅闻仪对花生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定量检测和风味嗅闻评价,并检测其酸价、过氧化值和VE、甾醇含量,研究不同储存条件对花生油风味及综合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浓香花生油中共分离鉴定出9类64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其中吡嗪类和醛类占挥发性风味成分总量的一半以上,这两类挥发性风味成分构成了浓香花生油特有的坚果香味、烧烤味、甜香味等基础风味。花生油经常规储存、添加TBHQ储存、充氮储存18个月后,吡嗪类物质相对含量从36.42%分别降低至16.33%、21.92%、27.02%,醛类物质相对含量从23.82%分别增加至24.61%、2.26%、17.52%,花生油的坚果味、烘烤味、甜香味及总体风味等明显减弱,酸败味增强;与常规储存相比,添加TBHQ和充氮储存均能有效延缓花生油特征风味物质、VE、甾醇的损失,将保质期分别延长至18个月以上和10个月;但添加TBHQ储存的花生油中检测出了TBHQ分解产物——叔丁基对苯醌。因此,充氮储存花生油不仅可以避免抗氧化剂添加对油脂的污染,也可以达到保质保鲜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黄羽肉鸡冷鲜储存过程中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黄羽肉鸡在冷鲜储存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研究了不同储存温度(-1℃和4℃)下黄羽肉鸡理化参数和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和4℃储存过程中,鸡肉p H值、水分活度和水分含量的变化是先下降后上升。在-1℃条件下,储存第6 d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含量达到16.34 mg/100 g,变成二级鲜肉;储存第10 d达到22.40 mg/100 g,肉已变质。在4℃条件下,储存第4 d TVB-N的含量达到15.94 mg/100 g,变成二级鲜肉;储存第6 d TVB-N的含量达到24.91 mg/100 g,肉已变质。两种储存温度条件下粗脂肪与蛋白质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值随氧化程度的加深而不断上升。在鸡肉色泽方面,在两种储存条件下,其亮度(L*)先上升后下降,红度(a*)逐渐下降,而黄度(b*)逐渐上升。说明-1℃比4℃储存能更好地保持冷鲜鸡肉品质。根据各参数之间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确定以TVB-N、p H、TBARS值、水分活度、水分含量为主要检测指标,以色泽、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为参考指标,应用于冷鲜黄羽肉鸡在储存过程中品质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实验采用同一品种大豆,在20℃下储藏。研究大豆在散装、布袋包装、PE包装、PVC包装这4种条件下大豆的水分含量,游离脂肪酸含量,脂肪氧化酶酶活,油脂酸值在储藏期内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PVC包装条件下的大豆品质最佳,此包装的大豆水分含量较稳定,水分活度低水解反应缓慢;能够延缓大豆品质的劣变。且PVC包装下的大豆游离脂肪酸、油脂酸值含量最小,脂肪氧化酶酶活性最低,对于保持大豆储藏品质有明显的优越性。其次是PE包装大豆品质较好,散装大豆品质最差。布袋包装大豆略优于散装大豆,但远远不如PVC包装和PE包装的大豆品质。  相似文献   

11.
霉变大豆对毛油质量及精炼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霉变后,其中营养物质含量减少,籽粒变色变味,某些微生物分泌的毒素还可能使籽粒感染上毒素。用含有霉变豆的大豆进行油脂浸出,会对浸出毛油质量以及油脂精炼效果产生不良影响。本课题用霉变豆含量不同的大豆样品进行浸出,并对所得浸出毛油依次进行水化脱胶和吸附脱色,分别测定不同样品浸出毛油、脱胶油、脱色油的酸价、过氧化值、色泽、磷脂含量等指标,由此分析研究霉变大豆对毛油质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含量霉变大豆对毛油质量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霉变大豆对毛油质量、精炼效果都产生不良影响,其影响程度随霉变豆含量的增加而显著。  相似文献   

12.
霉变大豆对豆粕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玉兰  李燕  汪学德 《中国油脂》2006,31(12):17-20
大豆霉变后,营养物质含量减少,籽粒变色变味,某些微生物分泌的毒素富集在大豆上可能使籽粒感染上毒素。通过对霉变大豆含量不同的大豆样品和豆粕样品进行油脂含量、粗蛋白含量、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尿素酶活性、色泽和气味等质量指标的测定,分析和研究霉变大豆对豆粕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霉变大豆含量的增加,豆粕粗蛋白含量有所升高,豆粕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降低,豆粕尿素酶活性降低,豆粕颜色灰暗无光泽,霉变味加重。由此得出。用豆粕蛋白质含量作为评价霉变大豆加工所得豆粕质量的指标是不合适的,而采用豆粕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作为评价指标更为合理。这一结果应在大豆油脂生产和豆粕贸易中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3.
对品质受损大豆加工产品质量的研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品质受损大豆及其加工产品的主要质量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研究品质受损大豆对其加工所得油脂和豆粕质量的影响,并对其加工价值作出评价。检测结果显示品质受损大豆油脂含量和粗蛋白含量的指标并未降低,其加工所得浸出毛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升高、色泽加深、水化脱胶和脱色效果变差,由此造成油脂精炼损耗的增加及产品得率的降低,此外,品质受损大豆加工所得豆粕粗蛋白含量的指标升高、尿素酶活性降低、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显著降低、颜色灰暗无光泽、霉变味加重,豆粕质量达不到国家饲用豆粕的质量标准。因此,品质受损大豆对其加工产品质量和产品得率都造成不良影响,其受损程度及加工价值不能仅用原料大豆的质量指标进行评价,而应结合其加工产品质量和生产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破乳方式对粗酶水相提取大豆油过程形成的乳状液回收油品质影响和所得水解蛋白风味,分别对等电点法、添加CaCl2法、Alcalase酶法、加热破乳方式回收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并以溶剂浸提油为对照样。结果表明,各破乳方式所得油的色泽、酸价、过氧化值、皂化值、碘值均低于溶剂浸提油,破乳油中,等电点法破乳油酸价最高,达0.83 mg/g,其次是加热破乳油,CaCl2和Alcalase酶法破乳油的酸价最低,仅为0.52 mg/g;加热破乳油过氧化值高于其他破乳油,达0.85 μg/g,CaCl2和Alcalase酶法破乳油的过氧化值最低,仅为0.62 μg/g。各破乳油色泽、皂化值和碘值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破乳油脂肪酸组成与溶剂浸提油相同,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均在84%以上,符合国际法典委员会推荐的食用油标准。因此,破乳油的品质均优于溶剂浸提油,而CaCl2和Alcalase酶法破乳油的品质最好。粗酶水解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与原料大豆相近,尽管仍具有苦味,但苦味值低于Alcalase酶解蛋白,因此粗酶水解蛋白仍然保持大豆蛋白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滤油粉对大豆油煎炸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一级大豆油为研究对象,对其早期煎炸过程中的酸价、色泽、极性组分等3项评价指标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变化趋势,并对煎炸后的食材进行了风味差异性对比的感官评价实验。结果随着煎炸时间的增加,使用了滤油粉后,一级大豆油的酸价、色泽、极性组分都呈现下降的趋势。此外,使用滤油粉的大豆油所炸制出来的的食物在风味上并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滤油粉能改善大豆油在煎炸过程中的部分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一些大豆油含特殊杂质和色素,在脱色过程中白土用量过高,成品油氧化稳定性差。为了防控大豆油制取和精炼过程中色泽加深,降低白土用量,可采取不同的措施:预处理过程中调整参数让部分色素固化,浸出过程中采取多级过滤,降低蒸发和汽提温度,改造汽提塔结构以减少加工色素;精炼过程依据小样实验取得毛油品质数据调整操作参数,对部分脱色设备进行改造。生产精炼包装油按酸价(KOH) 0. 05 mg/g,色泽Y5~6/R0. 5~0. 6;散装油酸价(KOH) 0. 07~0. 08 mg/g,色泽Y7/R0. 7。储备大豆油和酸价(KOH) 2~3 mg/g毛油的脱色白土消耗量在原17~24 kg/t的基础上平均降低30%,包装油的货架期也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7.
收集储备大豆原油在储存过程中酸值和过氧化值的数据,分析其在储存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豆原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变化规律相同,酸值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呈缓慢线性增长,年变化值在0.2~0.4 mg/g,过氧化值随着储存时间延长呈平稳慢慢上升趋势,其变化值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在外部温度和氧气突然增加时过氧化值迅速上升,当达到一定值后分解下降。  相似文献   

18.
Decolorization of vegetable oils by membrane processing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embrane decolorization studies of chlorophyll added sunflower oil and crude soybean oil were conducted in a batch membrane cell using two polymeric composite membranes (NTGS-2100 and NTGS-1100), and one polyethylene microfiltration membrane (PE-30). NTGS-2100 membrane could remove up to 96% and 72% chlorophyll from the undiluted and oil-hexane (50 wt%) solutions, respectively. Permeate oil flux was very low when undiluted oil was used as feed, but improved many fold by diluting with hexane. NTGS-1100 membrane gave higher permeate flux compared to NTGS-2100, but showed reduced rejection. Absorbance spectra of crude soybean oil and the permeate in the 350-550 nm range showed a greater degree of decolorization by polymeric composite membranes. PE-30 membrane showed insignificant rejection of color compounds. The permeate of conventionally bleached soybean oil showed a reduction in extinction coefficients at 232 and 270 nm, indicating possible rejection of dienes and trienes by the composite polymeric membranes. The membrane process was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color compounds in crude vegetable oils besides offering many advantages over the conventional process.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浓度蜂胶提取液对鲜猪肉的保鲜效果。以猪肉的感官指标、挥发性盐基氮值、色差a*值作为判定标准比较不同浓度蜂胶提取液在不同处理方法(涂抹、浸泡)和贮藏温度下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蜂胶提取液浓度为0.015g/mL时采用涂抹法,对猪肉的保鲜效果最好,在37℃条件下可保鲜贮存24h,在0~4℃条件下可保鲜贮存12d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对大豆油适度精炼和精准加工提供参考,对精炼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大豆油的返酸、返色程度以及一级大豆油中磷脂、残皂、不皂化物等组分对其返酸、返色程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原油返酸和返色程度均最高,中和油最低;磷脂含量越高,大豆油返酸、返色程度越深;不皂化物含量越高,越有助于延缓大豆油返酸、返色;含皂量对大豆油返酸影响不显著,但会影响大豆油返色。综上,在大豆油生产中应控制磷脂含量和含皂量,减少不皂化物的损失,以延缓大豆油返酸、返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