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农村妇女孕期体重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为农村孕妇的体重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禹城市人民医院产一科住院分娩的单胎妊娠农村初产妇896例,按孕前体重指数(BMI)分为孕前消瘦组(≤18.5kg/m~2)、孕前体重正常组(18.5kg/m~2BMI24kg/m~2)、超重组(24kg/m2≤BMI28kg/m~2)、肥胖组(≥28kg/m~2);按孕期体重增长分为体重增长适宜组及体重增长过度组。分析各组孕妇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孕前超重组与孕前体重正常组比较,孕期体重增长过度组与孕期体重增长适宜组比较,均显著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产后出血、巨大儿的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超重与孕期体重增长过度是导致农村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孕妇的体重管理,降低妊娠不良结局发生。  相似文献   

2.
妇女孕前身高、体重及孕期体重增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69,自引:0,他引:69  
目的探讨妇女孕前身高、体重及孕期体重增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584例单胎初产妇,测量孕前身高、体重和孕期体重增加情况,计算体重指数(BWI),并随访妊娠结局。根据孕妇身高确定新生儿出生体重标准。结果与正常体重孕妇相比,高体重孕妇的妊高征、手术产、高体重儿发生率及低体重孕妇的低体重儿发生率显著增加。结论孕前体重和孕期体重增长,是新生儿出生体重增加及孕妇发生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前体质指数(BMI)及孕期体重增长(GWG)与妊娠合并疾病及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门诊定期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3541例足月单胎初产妇的临床资料。将产妇按孕前体质指数(BMI)和不同孕期体重增长(GWG)分组,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与妊娠合并疾病及结局的关系。结果:孕妇孕期体重平均增加(16.0±4.9)kg,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3341.6±425.9)g,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分别占2.1%及5.1%。根据IOM推荐孕期GWG分组,GWG过低、过高组孕妇与正常孕妇的巨大儿、剖宫产数、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超重、肥胖能增加妊娠期糖尿病(OR=2.7,2.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5.4,OR=7.7)、巨大儿(OR=1.6,OR=8.9)、剖宫产(OR=1.4,OR=1.7)的发生风险,而GWG过高增加剖宫产的发生风险(OR=1.5)。结论:孕前BMI不仅影响妊娠合并疾病的发生,也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临床上应特别重视孕前宣教及体检,建议育龄期妇女达到合适的体质指数后怀孕。孕期过度体重增长增大了不良妊娠结局(巨大儿、剖宫产)的发生率,临床上可参照IOM推荐体重增长范围进行孕妇体重控制,加强孕期的健康教育和体重随访。同时建议利用大数据多方调研,得出适合中国各地区的孕期体重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孕妇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有助于指导孕妇孕期体重控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12月在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成功分娩的608例孕前正常体重的单胎产妇,按孕期增重率R值分组,比较各组的年龄、妊娠结局和新生胎儿体重指数,观察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的变化趋势。结果:孕前正常体重的孕妇中,孕期增重率R值为20~40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孕期增重率R值低于20或高于40。结论:合理控制孕前体重和孕期增重率能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孕妇孕期营养状况,了解孕期营养状况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6年1月至2008年4月间对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的800例正常孕妇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共734例按要求合格完成调查,记录了其中571例孕妇人组时(<孕20周)、孕26~27周、孕35~36周的多个营养素指标、妊娠结局,分析彼此间关系.结果 (1)孕妇文化程度越高,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科学性越高(P<0.05).734例孕妇中,39.2%(288例)的孕妇营养知识不足,44.4%(326例)营养知识匮乏,营养行为不良者占48.8%(358例).对1927份孕期膳食结构问卷分析发现孕期每天均有奶类、鱼贝类或豆类摄入者分别占52.2%、34.3%、29.5%.(2)入组时只有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在不同体重指数(BMI)孕妇中存在差异,BMI越高甘油三酯越高(P<0.01).此外,随孕周增加,血清铁蛋白和叶酸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甘油三酯,胆固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1).(3)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20周前BMI呈正相关(r=0.23,P<0.05),入组时BMI过高是新生儿出生体重异常的危险因素(OR=4.051,95%CI:1.085~15.117,P<0.05),且剖宫产率显著高于BMI低下或正常者(60.3%与29.4%和34.7%,P<0.05).孕期孕妇血清铁蛋白水平越低,产后出血量越多(P<0.05).结论 孕前及孕期合理控制体重,孕期加强营养知识指导,增加奶类、鱼贝类及豆类食品的比例,控制高脂高糖饮食,注重红色动物性食物摄入,全程补充叶酸、铁和钙,避免血脂过高,可能降低异常体重儿、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7  
目的 探讨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将 1998年 6月至1999年 6月间在我院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 32 2 5例足月单胎初产妇按孕前体重指数分为低于标准体重、标准体重和高于标准体重三组 ,并随访其妊娠结局。 结果  (1)高于标准体重组孕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 (32 .1% ) ,明显高于标准体重组 (18.0 % )和低于标准体重组 (2 0 .0 % ) ,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 5 ) ,而低于标准体重组和标准体重组孕产妇间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则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2 )新生儿体重与三组孕妇的孕期体重增长具有直线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 r分别为 0 .5 96 ,0 .32 8和 0 .2 49,P值均 <0 .0 1)。(3)低于标准体重组和标准体重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 18kg时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10 .5 % ) ;而高于标准体重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 9kg时 ,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率就显著增加 (2 0 .2 % )。 结论  (1)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是妊娠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2 )孕妇的体重增长对新生儿的体重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3.孕前体重指数不超过2 4,孕期体重增长适宜者 ,可获得良好的妊娠过程和结局。  相似文献   

7.
早产是一严重影响围产儿结局的疾病,目前发病原因不清。大多数研究资料证实,早产具有发病高危因素,其中早产史、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史、妊娠期并发症史、高龄妊娠、低体重指数(BMI)以及肥胖孕妇、营养不良等是早产的高危因素。如何早期识别高危因素是防治早产的关键。在围孕期及早孕期通过病史询问可以识别早产的高危因素,是降低早产发生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加与巨大儿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的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4年1月至2014年3月住院分娩的单胎、妊娠满37~41周、无并发症及慢性疾病初产妇的临床资料共1 085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体重标准,所有病例按产妇孕前体重指数(BMI)分为低体重组BMI18.5kg/m2、标准体重组BMI 18.5~24.9kg/m2、超重组BMI 25~29.9kg/m2、肥胖组BMI≥30kg/m2四个组;孕期体重增加分为低于IOM标准,符合IOM标准,超出IOM标准三组。采用χ2检验法比较各组、各变量间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孕前低体重指数孕妇占17.42%,孕前标准体重指数孕妇占72.72%。超重及肥胖孕妇占9.9%,其中1.4%达到肥胖标准。超重及肥胖组巨大儿的发生率随孕期体重增加而升高(P0.01)。孕期体重增加符合IOM标准时,仍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随孕前BMI的增加,巨大儿的发生率大幅度的增加(P0.01)。结论随着孕前BMI及孕期体重增加的增加巨大儿的发生率增加。提示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孕前和孕期体重管理有助于预防巨大儿的发生、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9.
孕期体重增长与妊娠结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孕前与孕期的营养状况直接关系着妊娠结局,对母婴的健康亦有重要影响。很多研究表明,在反映孕妇怀孕期间营养状况的各种指标中,孕期体重增长值与婴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故可以用来预测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孕期体质指数增加与新生儿体重的关系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孕妇体重增加与胎儿生长发育及新生儿体重有密切关系。在研究了正常孕妇孕期体重增加模式的基础上 ,为进一步研究正常体质指数的孕妇在孕期中体质指数的增加与新生儿体重的关系 ,我们选择了 15 0 5例孕前至孕 12周时体质指数为正常的孕妇 (BMI:16 .75~2 3.71kg/ M2 ) [1 ]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研究这组孕妇体质指数的增加与新生儿体重间的关系。一、资料和方法1.资料来源 :1995年 1月 1日至1995年 12月 31日在本院进行产前检查、分娩的孕妇 ,资料完整 ,且在孕前至12周体质指数为正常的病例。孕妇身高及体重均由专业人员测定并登记 ,BMI计…  相似文献   

11.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体重指数变化与围产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妊娠前体重指数(BMI)及妊娠期体重指数增幅与围产结局的关系。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门诊行常规检查并确诊为GDM的238例患者,按妊娠前体重指数分为正常组(18.5≤BMI<23)、超重组(23≤BMI<25)、肥胖组(BMI≥25),按早孕至终止妊娠前BMI的总增幅,分为A组(BMI总增幅<4),B组(4≤BMI总增幅≤6),C组(BMI总增幅>6),比较分析各组间围产结局的差异。结果肥胖组子痫前期、早产发生率均(26.0%,32.7%)显著高于正常组(11.9%,8.3%)及超重组(10.8%,1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孕妇胎儿窘迫发生率(8.3%)显著低于超重组(23.5%)和肥胖组(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子痫前期(10.4%)、羊水过多(10.4%)、胎膜早破(10.4%)、胎儿窘迫(11.3%)和早产(8.0%)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22.2%,23.8%,25.3%,30.2%,3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胎膜早破发生率明显高...  相似文献   

12.
孕期体重管理模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体重管理模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孕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筛选我院门诊建卡且无内外科合并症的孕妇1637例,孕妇自主选择固定的医生进行孕期保健,并分别纳入按体重指数管理组和按体重增幅管理组,前瞻性研究两种体重管理模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按体重增幅管理组713例,按体重指数管理组924例,两组孕妇年龄、孕次、产次、身高、孕前体重及产检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孕期体重增长均控制在预期范围内。按体重指数管理组早产发生率5.95%,按体重增幅管理组早产发生率9.9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体重指数管理组足月低体重儿的发生率0.46%,按体重增幅管理组足月低体重儿的发生率1.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按体重指数管理组发生率13.6%,按体重增幅管理组18.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巨大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先天畸形、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按体重增幅管理相比,按体重指数管理可以减少早产、足月低体重儿和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孕前超重及肥胖对孕期体质量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分娩足月单胎孕妇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期体质量变化及妊娠结局等资料,比较孕前超重、肥胖孕妇与孕前体质量正常孕妇的孕期体质量控制情况及妊娠结局,多因素分析孕前超重及肥胖对孕期体质量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纳入超重孕妇496例(超重组),肥胖孕妇44例(肥胖组)以及体质量正常孕妇(对照组)540例,超重、肥胖及对照组的孕前BMI分别为26.3(2.0)kg/m^2、31.3(2.9)kg/m^2及20.7(2.5)kg/m^2。超重、肥胖组的孕期体质量超标比例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3.9%、72.7%及41.3%),超重及肥胖组孕妇的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及剖宫产风险均高于体质量正常孕妇。超重及肥胖组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高于正常组[分别为(3 528.0±397.4)kg、(3 562.6±417.6)kg及(3 387.8±384.5)kg,巨大儿比例也呈升高趋势(分别为12.3%、15.9%及5.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前超重(OR=3.071,95%CI:2.345~4.022)及肥胖(OR=5.113,95%CI:2.507~10.431)是孕期体质量超标的影响因素,同时对子痫前期(P<0.001)、妊娠期糖尿病(P<0.001)、剖宫产(P<0.05)及巨大儿(P<0.05)风险均有显著影响。结论:孕前超重及肥胖不仅显著影响孕期体质量控制结局(尤其是孕期体质量超标风险),同时对包括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巨大儿风险在内的妊娠结局也影响显著;孕前体质量控制对于超重及肥胖的育龄妇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增加与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进行正规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孕妇423例进行研究,分析孕期体重增加与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C组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高于A组和B组,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剖宫产率及巨大儿的发生率高于A组和B组,C组及B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高于A组,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C组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孕期体重增加过高可导致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适当控制孕期体重增加可改善母婴妊娠结局,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产妇孕期增重及妊娠结局情况,为孕期保健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镇江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至12月分娩的3801例单胎产妇,比较经产妇与初产妇的年龄、孕龄、孕前体重、孕期增重(GWG)、分娩信息等临床资料。结果:经产妇的年龄、孕次、孕前BMI、新生儿体重高于初产妇,孕龄、GWG低于初产妇(P均0.05)。经产妇巨大儿和早产的发生率高于初产妇(P均0.05)。孕前高体重产妇(孕前BMI≥24.0kg/m2)中,经产妇GWG达标率高于初产妇(P0.05)。孕前正常体重的产妇(18.5kg/m2≤BMI24.0kg/m2)中,经产妇低体重儿、早产发生率高于初产妇(P均0.05)。结论:经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需做好孕期保健指导,应重点关注体重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对超重或肥胖孕妇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0年7月在北京妇产医院产科门诊初次就诊孕妇进行PCOS史的筛查,将55例体重指数(BMI)≥24PCOS合并妊娠的单胎孕妇作为研究组,将对照组按年龄及孕前BMI和研究组进行2:1配对,即110例符合条件的非PCOS孕妇被纳入对照组,随访两组的妊娠结局到分娩。多胎妊娠、原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甲状腺功能异常、心脏病、肾脏病等慢性疾病者未纳入本研究。结果 BMI≥24PCOS孕妇早产的发生率(20.0%)明显高于对照组(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产后出血等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S没有增加超重或肥胖孕妇GDM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他不良围产结局发生的危险,但早产发生的危险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7.
妊娠合并哮喘14例分娩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哮喘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1992年1月至2000年9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妊娠合并哮喘病人14例,对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选取同期住院分娩的孕妇56例作为对照组,对孕妇并发症,围生儿并发症,分娩方式及住院时间围生儿预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哮喘组孕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哮喘组低体重儿,早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哮喘组剖宫产率及住院时间高于对照组。结论:妊娠合并哮喘可致多种母儿并发症,孕期应加强对哮喘病情的监测,积极治疗,以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育龄期妇女合理的孕期体重增长值(GWG)范围,并研究GWG与不良妊娠及结局的关系。方法:整群抽取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孕妇(6640例),选择有良好出生结局的单胎足月无合并症孕妇(4462例),分析其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取增重分布的四分位数为推荐的适宜GWG范围;通过χ2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GWG在推荐范围外与母婴不良妊娠及结局(5464例)之间的关系,并以此验证本推荐范围是否合理。结果:孕前体重过低(BMI18.5 kg/m2)、正常(18.5 kg/m2≤BMI24.0 kg/m2)、超重(24.0 kg/m2≤BMI28.0 kg/m2)、肥胖(BMI≥28.0 kg/m2)孕妇适宜的GWG范围分别为:14.5~21.0 kg、14.0~20.0 kg、12.0~19.0 kg、10.0~16.0 kg。在GWG过高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产程异常、剖宫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危险性高于GWG正常组,采用母亲年龄、孕前BMI、孕周、产次、吸烟史及饮酒史调整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GWG过低组,孕妇新生儿窒息、出生缺陷、低出生体重的危险性高于GWG正常的孕妇,调整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体重过低、正常、超重、肥胖孕妇适宜的GWG范围分别为:14.5~21.0 kg、14.0~20.0 kg、12.0~19.0 kg、10.0~16.0 kg,GWG在此推荐的适宜范围内,可以获得较好的出生结局,此推荐范围可作为孕期妇女的体重增重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有、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胎儿生长受限(FGR)孕妇的临床特点及围生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38例非胎儿畸形的FGR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其中母体有合并症及并发症25例[FGR(A)组],母体无合并症及并发症13例[FGR(B)组].对两组孕妇一般情况、孕期病史、超声检查情况及分娩结局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FGR(A)组合并症及并发症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首位(72.0%,18/25).②两组孕妇仅孕前体重指数(BMI)、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异常比例及剖宫产率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期增重、产前BMI值和终止妊娠孕周等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FGR(A)组中16例孕期采用宫内辅助治疗,FGR(B)组中5例采用宫内辅助治疗.④两组总胎儿丢失率为10.5% (4/38),FGR(A)组丢失胎儿3例,其母体均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FGR(B)组因脐带扭转胎死宫内终止妊娠1例.⑤FGR(A)组活产新生儿出生体重2051.82±359.43 g低于FGR(B)组2385.42±446.03 g(P=0.024);两组新生儿平均随访至出生后15.08月,均尚未观察到脑瘫、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非胎儿畸形的FGR的母体合并症及并发症中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常见原因,其可能导致胎儿脐动脉血流S/D异常、手术产发生率升高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等,及时、恰当地进行宫内辅助治疗,与无合并症及并发症FGR孕妇一样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孕前超重及肥胖对孕期体质量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分娩足月单胎孕妇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期体质量变化及妊娠结局等资料,比较孕前超重、肥胖孕妇与孕前体质量正常孕妇的孕期体质量控制情况及妊娠结局,多因素分析孕前超重及肥胖对孕期体质量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纳入超重孕妇496例(超重组),肥胖孕妇44例(肥胖组)以及体质量正常孕妇(对照组)540例,超重、肥胖及对照组的孕前BMI分别为26.3(2.0)kg/m~2、31.3(2.9)kg/m~2及20.7(2.5)kg/m~2。超重、肥胖组的孕期体质量超标比例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3.9%、72.7%及41.3%),超重及肥胖组孕妇的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及剖宫产风险均高于体质量正常孕妇。超重及肥胖组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高于正常组[分别为(3 528.0±397.4)kg、(3 562.6±417.6)kg及(3 387.8±384.5)kg,巨大儿比例也呈升高趋势(分别为12.3%、15.9%及5.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前超重(OR=3.071,95%CI:2.345~4.022)及肥胖(OR=5.113,95%CI:2.507~10.431)是孕期体质量超标的影响因素,同时对子痫前期(P0.001)、妊娠期糖尿病(P0.001)、剖宫产(P0.05)及巨大儿(P0.05)风险均有显著影响。结论:孕前超重及肥胖不仅显著影响孕期体质量控制结局(尤其是孕期体质量超标风险),同时对包括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巨大儿风险在内的妊娠结局也影响显著;孕前体质量控制对于超重及肥胖的育龄妇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