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观察无水酒精注射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H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中晚期肝癌均在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基础上加门静脉癌栓内无水酒精注射术(PEI),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TACE加门静脉癌栓PEI后3年生存率为29.5%;治疗后门静脉癌栓总有效率为71.8%(56/78)。治疗前后患者肿瘤大小及血中AF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TACE加PEI治疗中晚期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双介入法治疗肝癌门静脉癌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双介入法治疗肝癌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方法对25例不能手术的肝癌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于TACE治疗5~7d后,在CT引导下经皮门静脉穿刺向癌栓内注射无水酒精碘化油乳液。结果25例中PVTT消失率24%(6/25),缩小率48%(12/25),有效率72%(18/25)。肿瘤缩小率88%(22/25)。AFP转阴率80%。治疗后门脉情况发生明显改善:DSA间接门静脉造影见门静脉延迟显现时间明显缩短、门脉主干或分支充盈缺损减小或消失,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患者1、2、3年生存率76%(19/25)、40%(10/25)、24%(6/25)。结论TACE联合经皮门静脉穿刺注射无水酒精碘化油乳液治疗肝癌门静脉主干癌栓可降低患者门静脉压力,预防肝内转移,提高疗效,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经皮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目前被认为是中晚期肝癌。也就是说不能外科手术切除的肝癌的首选疗法之一。有些报道及教材把肝癌合并门脉癌栓或动静脉瘘的病人列为栓塞治疗的禁忌症,这样就有很多病人失去了治疗的机会。笔者从1999年5月起共对39例中晚期肝癌合并门脉癌栓或动静脉瘘的病人进行了肝动脉栓塞化疗的治疗观察,只要根据病人癌栓的大小、部位及肝动脉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其疗效是可观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11ACE)联合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无水酒精注射(PEI)治疗原发性肝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6月-2010年10月对30例不能手术治疗的HCC合并PVTT患者行TACE联合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PEI治疗。结果1个疗程治疗后行CT检查示:PVTT消失或缩小5例,占16:7%,癌栓未增大17例,占56.7%;25例AFP值升高患者中19例AFP值下降,占76%;随访0.5、1、2年生存率分别为86.7%(26/30)、53.3%(16/30)、10.0%(3/30),全部病例未出现出血、气胸、胆漏、肝功能衰竭、针道种植转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TACE联合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PEI治疗HCC合并PVT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机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治疗的有效性,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FEP-BYO2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机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50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门静脉癌栓的血流变化,癌栓回声改变及癌栓大小的改变以及患者肝功能、腹水变化情况等.结果 50例患者经治疗后门静脉内癌栓回声增强,癌栓大小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门静脉血流改善,腹水减少,肝功能指标好转.结论 用FEP-BYO2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具有安全无创、疗效确切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手术联合化疗组、单纯手术组和单纯化疗组,通过对比各组临床疗效及生存率,探讨手术联合化疗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手术联合化疗组术后缓解率和术后1、2、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能耐受手术者实施手术治疗,切除原发灶和取出癌栓,术后行肝动脉和(或)门静脉化疗栓塞术,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动脉低剂量中西化疗药物肿瘤血管热灌注及栓塞治疗和门静脉中西护肝药物灌注治疗相结合对小肝癌合并严重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小肝癌合并严重肝硬化患者9例,采用以榄香烯为主的节段性肝动脉热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小肝癌;采用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行食管胃底静脉栓塞和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并经导管-药盒系统行复方丹参注射液等中西护肝药物门静脉区域性灌注治疗。结果9例患者小肝癌瘤灶得到较好控制,AFP水平下降;食管胃底静脉栓塞和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操作成功;门静脉区域性中西护肝药物灌注治疗后门静脉压力下降(12±3.5)cmH2O,肝功能显著改善。结论肝动脉和门静脉途径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可作为小肝癌合并严重肝硬化有效的姑息性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微波凝固联合双重血管介入治疗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治疗效果。方法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再实施PMCT和SPVE手术。结果肝肿病为毁损坏死率85.3%,门脉癌栓消融有效率76.0%,年生存率62.5%。结论该法疗效优于保守治疗。对这类病人实施积极有效治疗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HCC)经门静脉、肝动脉双重介入治疗使肿瘤缩小后切除的疗效及意义。方法3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肿瘤直径8.0~20.0cm,平均10.2cm)在超声引导下行门静脉化疗及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观察肝功能,AFP,各肝叶体积及不良反应,并择期手术切除肿瘤。结果手术前肿瘤平均直径缩小至4.9cm,末次TACE距手术时间为1~3个月,平均1.6个月。25例AFP阳性中9例转正常。30例患者中,行肝段、联合肝段或肝部分切除25例,左半肝切除4例,左外叶切除1例。切除肿瘤中各有60%~100%坏死,其中12例100%坏死。1、3、5年生年率分别为80%、68%、59%。结论术前经门静脉、肝动脉双重介入治疗可为一期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二期手术机会,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对预防转移、延迟复发、改善预后有肯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肝细胞癌(下称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是目前肝癌外科治疗的棘手问题。1982年~1990年我院对5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病人实施了肝切除加癌栓清除术。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39~65岁。病程1.6~6个月。全组病例均有肝区稳痛伴体重减轻和乏力,3例肝肿大,全组皆无黄疸和腹水,肝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B型超声和/或CT检查均提示肝癌合并门静脉左支(4例)或右支(1例)癌栓,其中3例癌栓向门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门静脉化疗(PVC)泵置入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TACE+PVC组58例和TACE组36例。TACE+PVC组采用超选择TACE联合PVC术治疗,TACE组单纯采用超选择性TACE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TACE+PVC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8%、43.1%、3.4%,高于TACE组的44.4%、16.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PVC泵置入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1998年底我院开展了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门静脉介入术的治疗,联合其他肝癌综合序贯疗法,有效地延长了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63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中,17例(A组)行肝癌切除加门静脉癌栓取栓术,术后再加大网膜静脉双插管灌注化疗;其余46例(B组)行非手术治疗,包括射频治疗24例、无水酒精注射14例、介入治疗8例。结果 A组术后1、2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5.2%、41.2%、23.5%,明显高于B组的45.7%、28.3%和0%(P<0.05)。结论与非手术治疗比较,手术治疗能相对延长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生存时间,方便术后使用大网膜静脉插管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3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肝癌手术切除+癌栓切除或取出+术后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组(A组),肝癌手术切除+癌栓切除或取出治疗组(B组),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组(C组)。结果 A组中位生存期17个月,术后0.5、1、3年生存率分别为92.1%、64.6%和19.1%。B组中位生存期12个月,术后0.5、1、3年生存率分别为58.3%、41.7%和7.1%。C组中位生存期5个月,术后0.5、1、3年生存率分别为37.0%、15.9%和0。各组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切除和门静脉取栓术是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能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集超声(LIFU)治疗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对24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癌栓的体积大小,回声和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患者肝功能、腹水、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HIFU治疗后24例患者门静脉癌栓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或消失,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不同程度提高。结论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安全无创,疗效肯定,有一种治疗门静脉癌栓的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外科治疗及价值.方法 对48例HCC合并PVTT的患者行肝切除 门静脉癌栓清除术,术后予以辅助化疗.结果 癌栓全部取出,无手术死亡,术后1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2.9%、12.5%.结论 选择性地对HCC合并PVTT的患者行肝切除 门静脉癌栓清除术和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并延长其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肝移植术后27例随访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00年9月至2005年1月进行的27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肝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79.2%、57.1%、51.4%,存活时间最长达46个月,6个月、1年和2年的无瘤生存率为58.3%、37.1%及37.1%。结论 如果没有肝外远处转移,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是一种有效的姑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DDS泵门静脉化疗(PVC)联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预防术后肝癌和门静脉癌栓复发的价值。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61例有手术指征的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切除肿瘤并取癌栓后A组行TACE,B组行经DDS泵PVC联合TACE。随访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月、1年、2年无瘤生存率及累积生存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月、1年、2年无瘤生存率及累计生存率B组均高于A组。术后6月、1年时两组无明显差异;术后2年时两组对比具明显差异。结论对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而言,手术切除肿瘤并取癌栓后行经DDS泵PVC联合TACE较单行TACE可有效提高其远期无瘤生存率及累计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导管植入125I粒子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2014年收治的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患者20例,TACE治疗后1W,在彩超引导下对门静脉脉癌栓行经导管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根据扫描确定术前计划,计算放射粒子数量,确定肿瘤区域,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6个月后局部病灶评价完全缓解(CR)2/20,部分缓解(PR)13/20,无变化(NC)5/20,有效率为75%(CR+PR)。6个月、12个月、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5%(17/20)、55%(11/20)、25%(5/20)。结论:彩超引导下经导管植入125I粒子联合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脉癌栓,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DDS泵门静脉化疗(PVC)联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预防术后肝细胞肝癌和门静脉癌栓复发的价值。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97例有手术指征的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切除肿瘤并取癌栓后A组行TACE、B组行经DDS泵PVC,C组行经DDS泵PVC联合TACE。随访三组患者术后6月、1年、2年无瘤生存率及累积生存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月、1年、2年无瘤生存率及累计生存率C组均高于A组,B组。术后6月、1年无明显差异;术后2年具明显差异。结论对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而言,手术切除肿瘤并取癌栓后行经DDS泵PVC联合TACE较单行经DDS泵PVC或TACE可有效提高其远期无瘤生存率及累计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