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目的研究HLA—A、B和DRB1基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8名临床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血样,采用rSSO HLA流式磁珠分型方法进行HLA—A、B和DRB1基因定型.统计DR患者HLA—A、B和DRB1三个基因座的基因频率;并引用以往本实验室调查的汉族健康对照人群的HLA基因频率数据,采用Woolf法计算相对危险度值。结果48例DR患者中。HLA—A、B基因频率的分布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DR患者HLA-Ⅱ类DRB1基因.DRB1*01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DRBI*12基因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人群,计算RR值分别为5.32和0.34。结论DR患者HLA—A、B基因频率分布与正常对照人群无显著差异,但HLA—DRB1基因与DR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广东地区CML患者中HLA-A,B,DRB1的表达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调查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中HLA—A、B、DRB1基因多态性的表达,探讨HLA与CML之间的可能关联,采用DNA扩增基础上的反向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杂交(PCR—RSSO)技术,对广东地区293例CML患者和随机同期采集的406名汉族健康献血者的HLA—A、B、DRB1位点进行基因多态性分型,并对2组间基因频率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显示:CML组HLA—A*24基因频率为15.53%,显著低于对照组22.09%(RR=0.63,P=0.005),HLA—B*13基因频率为10.41%,与对照组6.74%相比则显著增高(RR=1.68,P=0.016),HLA—DRB1*14基因频率为7.51%,与对照组11.89%相比显著降低(RR=0.58,P=0.008)。结论:HLA—A*24、HLA—DRB1*14在广东地区CML患者中表达较正常人明显减低,HLA—B*13在广东地区CML患者中表达较正常人明显升高。HLA—A*24、HLA—DRB1*14是否为广东地区CML患者的保护性基因标记及HLA—B*13是否为其易感性基因标记尚需进一步研究明确.  相似文献   

3.
南方汉族人群白血病患者与HLA基因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三种白血病患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DRB1基因的遗传相关性,研究分析对三种类型白血病有易感作用和保护作用的HLA基因。方法以2116例骨髓库的造血干细胞健康捐献者作为正常对照组.124例白血病患者分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粒)、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急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急非淋)三个病人组,分别比较病人组及正常对照组的HLA—A、B、DRB1位点的基因频率,通过X^2检验、显著性差异及疾病的危险率(RR/值)的计算,找出病人组与HLA的相关性。结果49例急淋患者中.HLA—A11、B18、B39的RR值分别为1.894、4.0502、2.558;37例急非淋患者中.HLA—B*4001+(B60)RR值为0.0842,明显低于1,HLA—DR9的RR值为2.3165;38例慢粒患者中.HLA—B54、DR4的RR值分别为2.9865、1.9251,HLA—A11的RR值为0.3069,明显低于1。结论研究表明HLA—A11、B18、B39基因与急淋相关联,有易感作用;HLA—B60、HLA—DR9与急非淋相关联,HLA—DR9有易感作用,HLA—B60有保护作用;研究还发现HLA—A11、B54、DR4与慢粒相关联,HLA—B54、DR4有易感作用.而HLA—A11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易感性与HLA等位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分型技术对46例CML患者进行HLA—A、B、DRB1基因分型,并与7418例健康对照的分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CML患者HLA—A^*30、B^*45、B^*81、DRB1^*09基因频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HLA—A^*03、DRB1^*12、DRB1^*13基因频率降低(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HLA—A^*30、B^*45、B^*81、DRB1^*09等位基因与CML相关,HLA—A^*03、DRB1^*12、DRB1^*13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南方汉族HLA—DQA1基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实验组收集60名临床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P)患者的血样.对照组为52名健康的志愿捐血者血样.采用rSSO HLA流式磁珠分型并辅以PCR-SSP方法进行HLA—DQA1基因定型.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HLA-DQA1的基因频率.采用Woolf法计算相对危险度值。结果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均检出了10种DQA1等位基因.检出的等位基因频率最高的为DQA1*0102:实验组DQA1*0501的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计算RR值为2.73。结论南方汉族中DQA1*0501的基因可能为DRP的易感性标志.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安徽地区人群中白血病的易感性与HLA—A、B、DRB1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联。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对安徽地区140例慢性髓系白血病(CML)、84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IJL)、9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IJ)患者以及916名健康的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了HLA基因分型,分别比较了病人组及正常对照组的HLA—A、B、DRB1位点的基因频率,通过x。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CML患者A2、A11、B58、DR9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DR7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AIJIJ患者A11、B13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ANLL患者A24、B58、DR9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HIA—A2、A11、B58、DR9是CML的易感基因,DR7是其拮抗基因;HLA—A11、B13是ALL的易感基因;HLA—A24、B58、DR9是ANLL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山东鲁西地区汉族人群HLA—A、B、DRB1座位高分辩水平的基因多态性特点。方法采用PCR—SBT对647例山东鲁西地区汉族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进行HLA—A、B、DRB1座位高分辨分型,直接计数法计算各等位基因频率。结果本研究共检出HLA—A、B、DRB1等位基因139种,其中,常见基因为HLA—A*02:01(0.097372)、A*11:01(0.165379)、A*24:02(0.156105);HLA—B*13:02(0.084235)、B*51:01(0.072643)、B*40:01(0.065688);HLA—DRB1*15:01(0.139104)、DRB1*07:01(0.138331)、DRB1*09:01(0.125966)。结论山东鲁西地区汉族人群HLA—A、B、DRB1座位高分辨水平等位基因表现为高度多态性特点,常见基因的种类和频率分布与中国北方汉族近似,与中国南方汉族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安徽合肥地区汉族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DRB1基因频率的分布特征。方法应用PCR—SSOP和PCR—SSP基因分型技术,对合肥地区1174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血样进行HLA—A,B,DRB1基因分型,并用统计学方法对基因型频率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结果共检出61个基因,合肥地区HLA—A,B,DRB1位点基因频率最高的分别为A*02(37.3%),A*11(20.8%),A*24(17.8%);B*15(13.8%),B*40(17.6%),B*13(11.3%);DRB1*15(16%),DRB1*09(15%),DRB1*04(14%)。发现了A*34和B*15中的B*95等在中国人群中比较罕见的基因。结论合肥地区汉族造血干细胞捐献者HLA部分位点的基因频率呈现出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IA—DR和HLA-DQ单倍型在深圳地区结核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PeR—SSP技术对146例深圳地区肺结核患者及146例健康志愿者的HLA—DR的31个等位基因和HLA-DQ基因的8个等位基因行分型,比较两组间各等位基因频率(GF)和单倍型频率(HF)并计算其优势比(OR)。结果:肺结核组DRB1*1601—1605/1607—1608、DRB1*040101-44位点的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其GF比和OR分别为14.39%VS8,59%、19.33%vs10.86%、1.85V82.08;DR4-DRIM和DRl6-DRB5单倍型频率在两组人群间有显著差异,肺结核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其OR分别为2.35,2.97。结论:DR4-DRB4和DR16-DRB5单倍型频率在两组人群间的显著差异可能分别是由DRB1*040101—44(DR4)和DRB1*1601—1605/1607—1608(DR16)在两组间的显著性差异造成,后两者可能是深圳地区结核病发病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0.
中医瘀血体质与HLA—Ⅱ类基因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中医瘀血体质与HLA—Ⅱ类基因(DPB1、DRB1、DQB1)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SBT(sequence—basedtyping)分型方法对正常体质、瘀血体质人群样本进行DPB1、DRB1、DQB1基因分型。比较组间各等位基因表型频率(PD并计算相对危险度(RR)。结果:与正常质组比较,瘀血质组DRB1*15011、DRB1*04051、DQB1*05021表型频率显著降低(P=0.04、0.01、0.05);DRB1*1405、DRB1*14071、DQB1*03032、表型频率显著升高(P=0.04、0.02、0.02)。结论:HLA基因与中医体质类型有一定关联,为中医体质的免疫遗传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