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敏C-反应蛋白和C-反应蛋白的测定对SARS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 (hs -CRP )和C -反应蛋白 (CRP)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诊断价值。方法 SARS病人 2 0例、细菌性肺炎病人 2 0例、健康对照 2 0例 ,血清hs -CRP和CRP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全自动定量测定。结果 hs -CRP和CRP测定结果分别为 :健康对照组 (0 6 9± 0 6 2 )mg/L和 (4 4± 0 9)mg/L、细菌性肺炎组 (10 79± 1 36 )mg/L和 (98 0± 2 8 9)mg/L、SARS组 (3 16± 3 72 )mg/L和 (11 0± 9 6 )mg/L。三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SARS病人和细菌性肺炎病人早期血清hs -CRP和CRP均升高 ,但细菌性肺炎病人升高更加显著 ,比SARS组分别增加 2 4倍和 7 9倍 ,对SARS与细菌性性肺炎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医院聚集性感染的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目的 初步探讨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流行规律、发病特点、临床特征、治疗及预防。方法 分析我院聚集性感染的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SARS患者 96例 ,男 2 0例 ,女76例 ,年龄 16~ 6 2岁 ,其中医务人员 90例 ,占 93 8% ,均受感染于同一社区患者 ,同期发病。潜伏期1~ 2 0d ;初始体温 (38 3± 0 6 )℃ ,最高体温 (39 2± 0 6 )℃ ;持续发热 (9 0± 4 2 )d。主要症状有乏力、咳嗽、少量咳痰、畏寒、头痛、全身酸痛、肌痛。X线胸片显示肺部病变以双侧、中下肺野为主。6 7 7%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鼻导管吸氧状态下最低脉搏血氧饱和度为 (94 8± 3 1) %。6 8 8%患者使用甲泼尼龙 ,初始剂量为 (6 7 3± 2 8 2 )mg/d ,最大剂量为 (82 4± 30 5 )mg/d ,持续使用时间 (4 9± 2 4 )d。痊愈出院 95例 (99 0 % ) ,住院时间 8~ 4 7d。结论 SARS发病可呈医院聚集性 ,起病急 ,进展迅速 ,X线胸片显示以双侧肺部受累为主 ,适时使用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生素、丙种球蛋白、α 干扰素、抗病毒药物等在内的综合治疗可能有助于减轻病情或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3.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心肌损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通过对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心肌酶变化的研究 ,探讨SARS患者的心肌损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依据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临床诊断标准 (草案 ) ,选择SARS患者 37例和健康体检者 35例 ,检测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AST、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结果 SARS组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AST(单位均为U/L)明显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2 85 4 9± 2 6 6 2 1比 10 6 71± 4 3 38;388 5 6± 198 80比 2 0 0 83± 4 4 86 ;71 0 3± 36 14比 2 9 4 3± 8 89,P值均 <0 0 1) ;死亡者均值较存活者高。SARS组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阳性率高于对照组 ,P <0 0 5。病理显示心肌细胞局部变性。结论 SARS患者易合并心肌损害 ,临床收治该病患者时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密切监测心脏功能 ,对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初探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Li XW  Jiang RM  Guo JZ 《中华内科杂志》2003,42(6):378-381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对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病情的影响。方法 定期观察我院自 2 0 0 3年 3月 2 6日至 5月初收治的SARS病人 30例 ,病程均为 3周以上。统计激素治疗的时间和剂量 ,观察治疗前后CD+ 4 、CD+ 8、CD+ 3 T淋巴细胞计数 ,以及电解质、血象、血清白蛋白变化。结果 激素治疗前 2 7例患者CD+ 4 、CD+ 8、CD+ 3 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 (个 / μl ) 4 0 1± 2 0 3、340± 187、75 6± 383。30例中 2 9例使用甲泼尼龙治疗 ,2 4例剂量为 80~ 16 0mg/d ,最大剂量为 10 0 0mg/d(入我院前 )。应用激素后血白细胞升高 (P <0 .0 1) ;血K+ 、Na+ 、Cl-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血糖升高 (P =0 .0 1) ;血清白蛋白明显下降 (P <0 .0 1) ;较大剂量的激素可明显抑制CD+ 4 、CD+ 8、CD+ 3 T淋巴细胞的水平 ;3例重症病例在大剂量激素应用下出现二重感染。结论 SARS病人在病程早期免疫功能已受到抑制 ,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明显加重这一抑制 ,并使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 (血糖升高、血清白蛋白下降 ) ,进一步导致病情加重 ,病人在后期易出现严重继发感染 ,因此应严格掌握激素适应证 ,不宜大剂量使用。  相似文献   

5.
太原地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太原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和转归进行探讨 ,为防治SARS提供经验和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本院所收治的 6 3例SARS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6 3例SARS患者中 ,平均年龄 (35 .1± 14 .4 )岁 ,有明显接触史 36例 ,呈聚集发病 2 2例 ,医务人员感染 3例。平均潜伏期 (6 .2± 3.1)d ,太原市 4月份发病人数最多占 73% ,2 0~ 4 0岁年龄段发病者占 5 9.4 %。临床上以发热 (98.4 % )、咳嗽 (80 .95 % )、末梢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低于正常为主 (88.9% ) ,病后 1周内胸片呈渗出性改变者占 92 .3% ,以双肺、双下肺及右下肺受累最多见 (6 6 .7% ) ,平均住院 (11.6± 5 .9)d时胸片显示炎症开始吸收 ;住院 (2 2 .9± 6 .7)d时炎症基本吸收。 6 3例中 ,重型 14例 (2 2 .2 % ) ,死亡 6例 (9.5 % )。结论 SARS呈明显的聚集发病现象 ,以近距离接触飞沫传播方式为主 ,临床以发热、白细胞总数正常或低于正常、胸片渗出性改变为特点。  相似文献   

6.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脑脊液中谷氨酸水平增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肌萎缩侧索硬化 (ALS)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兴奋性氨基酸 ,特别是谷氨酸的毒性作用有关。我们分析比较了ALS病人和神经系统健康的受试者脑脊液中谷氨酸的水平 ,以探讨由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毒性”是否在ALS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1 对象和方法 :(1 )ALS组 :共 1 5例 ,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34~ 75(50 3± 1 2 2 )岁 ,病程 0 3~ 3 0 (1 6± 0 9)年。诊断符合“EIEscorial”标准。 (2 )对照组 :2 0例神经系统正常的腰麻手术患者 ,男 1 2例 ,女 8例 ,年龄 34~ 70 (46 6± 1 0 5)岁。所有受试者均于 8∶0 0~ 9∶0 0采用常规腰穿…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的血清抗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水平。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法检测与SARS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 ( 64名 )、健康对照者 ( 4 97名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 ( 119例 )及SARS康复者 ( 4 6例 )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抗体滴度用吸光度 (A)的常用对数值 (lg)表示。结果 SARS康复者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为 0 0 7± 0 13 ,显著地高于其他 3组。医护人员组IgG抗体滴度为 -1 18± 0 2 0 ,显著地高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组及健康对照组。在健康对照组中 ,2 0 0 3年 5月在北京取血样 ( 163份 )的血清IgG抗体滴度为 -1 61± 0 13 ,显著地高于SARS发病以前的 2 0 0 1年的北京血样 ( 180份 )抗体滴度 -1 76±0 2 5和 2 0 0 3年 5月非疫区的山东血样 ( 154份 )的抗体滴度 -1 95± 0 44。在社区获得性肺炎 ( 119例 )中 ,细菌性肺炎 ( 90例 )的抗体滴度为 -1 99± 0 3 1,与传统非典型肺炎抗体滴度 -2 0 5± 0 2 3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与SARS患者密切接触者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升高 ,其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北京首批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Jiang TJ  Zhou XZ  Zhao M  Zhou ZP  Jiang SC  Ye WH  Li YG  Zhao JM  Mao YL  Ma W  Qu F  Wang Y  He J  Nie WM  Zhang YH  Xie YX  Yan HY 《中华内科杂志》2003,42(6):369-372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临床特征 ,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以北京地区首批 34例SARS患者为研究对象 ,观察其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 ,并对 1例死亡患者尸检。结果 患者年龄平均 (33 4± 13 4 )岁 ;潜伏期 2~ 14d ,中位数 4d。发热 (10 0 % )、心悸 (91 7% )、肌痛(79 2 % )、头痛 (70 8% )、腹泻 (73 9% )、咳嗽 (5 8 3% )为主要临床表现。初诊时白细胞计数平均 (4 6± 1 4 )× 10 9/L ,淋巴细胞平均 0 2 7± 0 11,淋巴细胞绝对计数 (1 2 3± 0 4 6 )× 10 9/L ,6 8 4 %病例低于正常。ALT、乳酸脱氢酶、血沉水平升高者分别占 76 2 %、2 8 6 %、4 7 8% ,血清铁、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者分别为 6 3 2 %、38 1%。 32例有胸部X线检查异常 ,2例CT扫描发现异常。尸检 :肺脏和淋巴组织受累明显。多因素分析显示 ,不良预后独立影响因素是高龄。结论 发热、淋巴细胞和血清铁降低及胸部影像学检查可早期诊断SARS ;年龄为该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病病人在应用降压药物的基础上辅助应用通心络胶囊对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 86例老年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44例在口服硝苯地平 (心痛定 )控释片 3 0mg/d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每日 9粒 ,口服 ,共 12周 ;对照组 42例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 3 0mg/d口服。观察两组病人血压控制及尿微量蛋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①12周后治疗组降压总有效 3 5例( 79.5 % ) ,而对照组总有效 2 4例( 5 7.1% ) ,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 ;②治疗组 3 8例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下降 ( 18.1± 2 .1)mmHg及( 10 .8± 1.3 )mmHg ,而对照组 3 7例分别下降 ( 10 .6± 1.4)mmHg及 ( 5 .7± 0 .6)mmHg ,治疗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 <0 .0 5 ) ;③ 12周后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下降值为 ( 2 .9± 0 .3 ) μg/ml,而对照组为 ( 1.2± 0 .1) μg/m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④生活质量定量观察 :治疗前后体力健康、精神健康、总体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的改变 ,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应用降压药物的基础上辅助应用通心络胶囊对老年高血压病病人血压控制良好 ,尿微量白蛋白减轻 ,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外周血B1细胞、B细胞数量及CD4 0 表达在病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用三色流式细胞技术对 162例SARS临床诊断病例外周血B1细胞 (CD+ 19CD+ 5 )数、B细胞 (CD+ 19)数及B细胞CD40 的平均荧光强度 (CD4 0 MF)进行检测并与 3 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组患者及 3 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B1细胞数、B细胞数及CD40 MF作比较。结果 SARS临床诊断病例B细胞总数为 ( 2 92± 181)× 10 6 /L ,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 ( 2 0 0± 65)× 10 6/L(F =6 17,P <0 0 5) ,但显著低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 ( 3 59± 168)× 10 6 /L(F =6 2 8,P <0 0 5) ;在病程的 11~ 2 0天B1细胞数为 ( 2 4± 14 )× 10 6 /L ,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的 ( 3 9± 2 0 )× 10 6 /L(F =4 2 3 ,P <0 0 5) ;病程的前 10天CD4 0 MF为 ( 9 8± 1 6) ,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的 ( 12 6± 4 4) (F =5 13 ,P <0 0 5)。SARS重症组与轻症组B细胞数分别为 ( 3 4 7± 156)× 10 6/L及 ( 2 68± 2 11)× 10 6/L ,两者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F =7 11,P <0 0 1)。结论  ( 1)SARS患者外周血B细胞、B1细胞的数量及CD40 MF的表达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其中B细胞数量与SARS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 2 )B细胞、B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临床免疫学和病毒学特点 ,研究SARS发病的免疫学相关的机制 ,并评价其与病程的关系。方法 我们随机选择 3 3例SARS患者 ,对他们临床发病全过程进行了观察 ,并应用流式细胞技术、PCR方法、ELISA等方法 ,对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DC细胞亚群、应用RT PCR和ELISA方法对血浆中病毒的基因和抗体进行了动态分析。并分析患者发病过程中上述免疫学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与SARS病程进展之间的关系。同时对 2 5名健康志愿者进行检测 ,以分析相关的数据作为对照。结果 与健康人群相比 ,进展期的轻症SARS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 (NK )细胞水平分别为 0 .3 67± 0 .3 0 5、0 .3 12±0 .2 77、0 .2 0 7± 0 .159。重症患者分别为 0 .2 62± 0 .175、0 .2 3 2± 0 .184、0 .189± 0 .157。特别显著的是SARS发病过程中I型树突状细胞 (DC1)和Ⅱ型树突状细胞 (DC2 )数量降低幅度最大 ,轻症患者DC1和DC2细胞数量分别为 1.3± 0 .5、1.0± 0 .2 ,而重症患者外周血的DC2为 0 .0 56± 0 .0 7。在恢复期 ,外周血中的CD4和CD8淋巴细胞接近正常水平的 80 %~ 85%之间 ,但是NK细胞仅为正常水平的65%左右。而DC1细胞上升的幅度最大 ,到第 7周达到 2 0 .461± 2 .59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检验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肝肾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 :15例肝硬化肝肾综合征随机分二组 ,特利加压素治疗组 (1mg每 12h 1次 ,共 5d) 8例 ,对照组 (螺内酯 80mg +呋赛米 4 0mg ,日 3次 ,共 5d) 7例。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 ,特利加压素组SCr浓度 (μmol/L)显著降低 (由2 5 4 .0 7± 5 3.5 2降至 10 2 .6 6± 2 1.0 5 ) ,CCr(ml/min)显著增加 (由 33.74± 8.4 1增至 10 5 .2± 9.82 ) ,2 4h尿量 (ml)显著增加 (由 6 81.4 3± 2 9.4 9增至 2 2 5 3± 393.2 3) ,对照组上述指标仅轻度改善。二组组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本研究证实 ,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肝肾综合征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弥漫增生性狼疮性肾炎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Li L  Wang H  Lin S  Et Al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7):476-479
目的 多中心、前瞻性观察吗替麦考酚酯 (MMF)治疗弥漫增生性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全国 9家医院共收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75例 (男 1 3例 ,女 62例 ) ,均经肾活检确定为活动性弥漫增生性狼疮性肾炎 (LN IV) ,年龄 (31 0± 1 0 1 )岁 ,病程 (38 9± 52 5)个月 ;其中经正规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无效者 2 6例 ,复发者 2 1例 ,初治患者 2 8例。治疗方案采用激素联合MMF。MMF起始剂量为 0 5~ 2 0g/d ,随访时间≥ 6个月。 38例治疗后行重复肾活检 ,并进行急性指数 (AI)、慢性指数 (CI)、免疫球蛋白 (Ig)及补体沉积半定量评分。结果 MMF平均起始剂量 (1 2 6±0 30 )g/d ,治疗 3、6个月时MMF平均剂量分别为 (1 2 1± 0 30 )g/d、(0 95± 0 33)g/d。治疗 3个月狼疮活动分数 (SLE DAI)由 1 6 9± 6 7降为 8 1± 4 8(P <0 0 1 ) ,血红蛋白由 (92± 2 1 )g/L升至 (1 1 2± 2 8)g/L(P <0 0 5) ,尿蛋白由 (4 2 4± 2 66)g/d降至 (2 1 8± 3 75)g/d(P <0 0 5) ,血清白蛋白升至 (35 3±6 9)g/L(P <0 0 1 ) ,肾功能明显改善 ,无活动性尿沉渣 ;治疗 6个月尿蛋白继续下降至 (1 54± 1 60 )g/d ,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继续升高。血清A dsDNA抗体阳性及低补体血症患者比例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原老年慢性肺心病因呼吸道感染致重度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3d和 10d对减轻气道阻塞、改善气体交换和症状的效果。 方法  78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Ⅰ组 (3 9例 )仅前 3d静脉滴注地塞米松 0 2mg/kg ,1次 / 12h ,随后 7d改用生理盐水 ,Ⅱ组 (3 9例 )前 3d静脉滴注地塞米松 0 2mg/kg ,1次 / 12h ,随后 3d为0 1mg/kg ,1次 / 12h ,最后 4d为0 1mg/kg,1次 /d。治疗期间 2组患者均口服相同剂量的舒喘灵、氨茶碱、必嗽平和西咪替丁 10d ,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前、治疗 3d、10d后分别测定肺功能、动脉血气 ,并观察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的变化。 结果 治疗 3d ,Ⅰ组 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 )、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分别为 (3 5 9± 7 6) %、(44 4± 5 8)mmHg、(46 1± 5 8)mmHg ,Ⅱ组分别为 (3 4 8± 7 3 ) %、(45 0± 5 7)mmHg、(46 9± 5 0 )mmHg ;治疗 10d后 ,Ⅰ组 3项指标分别为(3 6 7± 7 6) %、(45 6± 6 1)mmHg、(44 8± 5 2 )mmHg ,Ⅱ组分别为 (42 0± 7 1) %、(49 7± 6 3 )mmHg、(41 7± 4 2 )mmHg ,与治疗前比较均为P <0 0 1。治疗 3d时 ,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FEV1%、FEV1/用力肺活量 (FVC)比值、PaO2 、PaC  相似文献   

15.
重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现对我们ICU收治的6例重症SARS病例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经验作回顾性分析。对象与方法 病例的基本情况,见表1,其中第1例为广东省首例SARS ,于2 0 0 2年11月16日发病;所有患者恢复期血清SARS CoV抗体IgG均为强阳性。表1 重症SARS患者一般情况序号性别年龄(岁)潜伏期(d)既往病史1男45不详无2女5 0 13支气管哮喘3男5 1不详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4男42 3慢性支气管炎5男3 47无6男5 7 9无  机械通气治疗:使用麻醉气管插管法,先后使用镇静剂咪唑安定0 0 4…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经桡动脉与股动脉入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TRA pPCI与TFA p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2 0 0 0年 9月至 2 0 0 2年 8月期间 ,2 0 8例 [男性 159例 ,女性 49例 ,平均年龄 (58 9± 11 9)岁 ]发病在 12h内的AMI患者 ,随机分为TRA pPCI组 10 6例 ,TFA pPCI组 10 2例。比较两种入径 pPCI各操作时程和疗效及术后出血、血栓 /栓塞和血管并发症 ;观察桡动脉痉挛发生率并评价药物预防和解痉效果。并随访比较TRA pPCI组术后 1个月双侧桡动脉内径和血流速度及桡动脉血管并发症。结果 TRA pPCI组和TFA pPCI组各 2例患者因入径血管困难而交叉调组。TRA pPCI组PCI处理病变血管 10 6支 ,其中完全闭塞病变 2 8支。TFA pPCI组PCI处理病变血管 10 2支 ,完全闭塞 3 4支。两组患者在桡 /股动脉穿刺时间、指引导管置入时间、病人到达医院至球囊开始扩张时间、总pPCI时程无明显差异 [(18 3± 3 3 )s比 (16 9± 4 2 )s ;(6 0± 1 6)min比 (5 8± 0 9)min ;(45 3± 19 6)min比 (42 8± 2 2 7)min ;(49 2± 2 4 1)min比 (46 5± 2 6 4)min ,P均 >0 0 5]。两组一次入径血管穿刺成功率、梗死相关动脉 (IRA)开通率和PCI成功率亦相似 (93 4%比 96 1% ;10 0 %比 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老年人重症急性胆管炎 (acutecholangitisofseveretype ,ACST)的应用价值。 方法  40例老年ACST患者 ,根据手术方法分为急诊手术组和内镜组 ,各 2 0例。从围手术期多方面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结果 急诊手术组治愈 15例 (75 % )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 (6 5± 1 8)d ,并发症发生 12例 (60 % ) ,死亡 5例 (2 5 % ) ,再治疗 15例 (75 % ) ,全组总治疗时间平均 (45 0± 11 9)d ;内镜组分别为 19例 (95 % )、(3 5± 1 2 )d、3例 (15 % )、1例 (5 % )、18例(89% )及 (2 3 0± 3 5 )d。两组比较 ,治愈率和再治疗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其他均显示内镜组明显优于手术组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内镜治疗具有微创、有效、序贯的特点 ,是治疗老年人ACST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8.
索他洛尔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索他洛尔对控制国人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合适剂量和安全性。方法  2 0个医疗中心入选 2 4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用索他洛尔治疗 ,剂量从 80 m g/ d开始 ,根据具体情况 ,适量渐增 ,最大剂量不超过 2 40 mg/ d。观察临床疗效及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指标。结果 完成疗程观察者共 2 1 2例 ,男性 1 2 6例 ,女性 86例 ,平均年龄 (5 6 .2± 9.6 )岁。服药时间平均 (1 0 .5 9± 4.6 3)周。治疗后 3周的有效率 :80 m g/ d者 (2 1 2例 )为 5 7% ;1 6 0 m g/ d者 (91例 )为 81 .3% ;2 40 m g/ d者 (2 4例 )为 87.5 %。发生副作用者共 9例 (4.4% ) ,包括心动过缓 5例 ,头晕 1例 ,左束支阻滞 1例 ,乏力 2例。服药后 6周 ,心率平均下降 1 4 % ,有 6例因心率 <6 0次 / min而停药。对血压影响较小 ,但有 2例因收缩压降至 90mm Hg (1 m m Hg=0 .1 33k Pa)而停药。服药后校正 QT间期从 (0 .389± 0 .0 2 0 ) s增加至 (0 .42 1±0 .0 30 ) s(P<0 .0 5 ) ,但 QT间期离散度从 (73.5 3± 4.0 0 ) s降至 (5 3.90± 37.5 0 ) s(P<0 .0 1 )。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索他洛尔是一种控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药物 ,副作用小 ,安全性较好 ,剂量推荐为 80~1 6 0 m g/ d,亦可用至 2 40 mg/ d,疗效发生于 1~ 3周内 ,持续用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区250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等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地坛医院 2 50例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 5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 (3 6± 16)岁 ,男 110例 (44 0 % ) ,女 14 0例 (56 0 % )。潜伏期平均 (8± 7)天。主要临床表现 :发热 (10 0 0 % )、咳嗽 (72 8% )、乏力 (70 0 %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低者占 2 7 2 % ,淋巴细胞比例降低者占 64 2 %。CD+ 4和CD+ 8计数降低者分别占 91 4%、80 6%。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低于 97%者162例 (64 8%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升高者 45 2 % ,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升高者 2 9 4% ,乳酸脱氢酶 (LDH)升高者 42 1% ,肌酸激酶 (CK)升高者 18 3 %。恢复期血清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IgG阳性率 69 9%。采用综合治疗 ,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激素及免疫增强剂。需要呼吸支持者 196例 ,气管插管或切开机械通气支持治疗者 8例 ,重症患者 81例 (3 2 4% ) ,死亡 2 5例。结论 SARS传染性较强 ,中青年人群患病为主 ,有特征性临床表现 ,采用综合治疗 ,多数患者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在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中 ,心肌内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心肌局部血流量及侧支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  17条杂种犬 ,结扎第一、第二对角支和第一、第二钝缘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冠状动脉结扎 2 0min后 ,治疗组 (n =9)在梗死边缘区心肌 5点注射2 0 0 μgbFGF ,对照组 (n =8)以相同的方法注射生理盐水 2 0 0 μl。在冠状动脉结扎之前、结扎即刻、结扎后 3h、7d及 2 8d使用非放射性彩色微粒子测量心肌局部血流量。试验终点观察侧支血管密度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心肌注射 2 0 0 μgbFGF后 ,梗死区心外膜心肌局部血流量明显增加 :冠状动脉结扎 3h治疗组心肌血流量为 (36 4 0± 2 0 4 ) % ,对照组为 (32 32± 3 0 7) % ,P <0 0 5 ;7d后治疗组为 (5 6 30± 3 4 9) % ,对照组为 (35 6 8± 1 6 2 ) % ,P <0 0 1;2 8d分别为 (70 6 2±3 17) % ,(46 2 0± 2 5 8) % ,P <0 0 1。与之相似 ,治疗组梗死边缘区心外膜心肌血流量也明显增加 :冠状动脉结扎 7d治疗组为 (6 8 0 6± 2 6 9) % ,对照组为 (5 3 94± 2 2 7) % ,P <0 0 1;2 8d治疗组为(79 74± 4 6 1) % ,对照组为 (6 1 84± 4 5 2 ) % ,P <0 0 1。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梗死区血管密度 :治疗组为 (7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