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小儿消化道磁性金属异物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小儿普外科收治的6例误食磁性金属异物患儿临床资料,并检索万方、中国知网及PubMed数据库(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中相关儿童误食磁性金属异物的文献进行复习,总结患儿临床特征、治疗方法、转归及预后。结果本院6例患儿发病年龄2~6岁,误食磁性金属异物数目为2~11颗。3例无症状,3例有不同程度腹痛、呕吐不适。1例经肛门自行排出磁性金属异物;5例经手术取出磁性金属异物,其中2例行肠修补或肠吻合根治术;2例先行肠造口术,后行肠造口闭合术;1例术中见消化道无损伤,将异物推至结肠自肛门取出。共检索到10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报道47例患儿,其中4例吞入磁性金属异物1颗(均经肛门自行排出);3例一次性吞入多颗(≥2颗),1例经肛门自行排出,2例经内镜下取出;40例分次吞入多颗,4例经内镜下取出,36例经手术取出;28例详细记录了发病时间,9例发病时间≤2 d者中,合并消化道穿孔2例;19例发病时间>2 d者中,合并消化道穿孔17例;35例就诊时有腹痛、呕吐,12例无症状;腹部体征阴性38例,腹部压痛7例,腹胀2例;合并消化道穿孔34例,其中5例为单部位穿孔,29例为多部位穿孔(≥2个)。36例手术患儿中,2例术中发现消化道未穿孔,均通过切开小肠壁取出异物;合并腹腔感染10例,合并部分肠管坏死1例,肠梗阻2例,单纯消化道瘘25例,合并胃、十二指肠、小肠穿孔共30例(27例行肠修补或肠吻合根治术;3例行肠造口术,后行造口闭合术),合并结肠穿孔4例(4例均行肠穿孔修补或肠吻合根治术)。所有患儿预后良好。结论小儿误食单颗或一次性误食多颗磁性金属异物大多可自行排出或经内镜下取出,分次吞食多颗磁性金属异物经肛门自行排出的可能性非常低,需及时通过内镜或手术将异物取出。发病时间超过2 d将增加合并消化道穿孔的概率。合并胃、十二指肠、小肠及结肠穿孔者可行一期肠穿孔修补或吻合术,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根据穿孔部位肠壁情况及手术医师经验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在儿童不同年龄阶段,对于幽门以下消化道异物处理及预防办法.方法 回顾我院2011年6月到2014年6月间因吞食异物,异物位于幽门管或以下消化道且内镜治疗无效,外科经保守或手术治疗好转的16例患儿(11男5女).结果 16例患儿平均年龄66月龄;手术治疗9例(56%),保守治疗7例(44%);有意吞食异物(年龄>1岁)为31%(5/16);异物类型包括胃石3例、钢针4例,磁铁2例,温度计碎裂2例,坚果类3例,刀片1例等;腹部X平片及CT阳性率81% (13/16);病史中可问诊到异物吞食史为75% (12/16);因消化道穿孔需要急诊手术的5例,穿孔部位以回盲部为主(磁石类引起两处以上穿孔),其中直接入PICU的1例;平均住院时间9.13d.结论 (1)对于磁石类型异物,一旦确诊为双极磁石,建议手术干预为主,已经穿孔的患者,其穿孔数目及肠段应反复探查全肠段后再确定,穿孔部位往往呈跳跃性,无规律性.(2)误食钢针等尖锐异物,除按时评估患儿体征变化外,应间隔6~8h复查腹部平片等检查,及时更改治疗策略.建议<1岁儿童,不建议喂食坚果核仁类食物.建议使用电子体温计,玻璃水银体温计使用需谨慎.(3)加强儿童心理治疗,特别青春期前的心理健康应注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误吞多枚磁性异物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31例误吞多枚磁性消化道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中,男23例、女8例,中位年龄2岁10月,其中0~3岁占58.1%;吞入至就诊时间5 h~60 d。误食磁铁数目2~24枚,中位数5枚;最常见的异物类型为巴克球(87.1%)。4例患儿无消化道损伤,27例(87.1%)出现消化道多发穿孔,穿孔部位2~8处;小肠为最常见穿孔部位17例,其次为胃穿孔及食管-胃穿孔均5例。27例穿孔患儿中6例无异常临床表现,出现腹痛症状14例、呕吐11例、发热5例、腹胀4例。27例患儿均经消化内镜或手术顺利取出异物,内镜取出异物10例;手术取出异物21例,其中9例为胃镜无法取出或不能完全取出,而转外科手术治疗。6例上消化道穿孔患儿,旷置穿孔部位、肠内营养后痊愈;其余21例经手术修补穿孔。1例患儿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二次手术后痊愈,余患儿随访至今无并发症。结论误食多枚磁性异物可致消化道多处穿孔等严重损伤,消化内镜与外科手术联合,可提高异物取出成功率、降低合并症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特殊类型异物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4年12月本院住院诊治的20例特殊类型异物病例资料。结果17例经气管镜取出,其中5例在支气管下经Hopkines钳直视下取出,3例经气管切开口取出。结论小儿呼吸道特殊类型异物,形状特殊,有些异物锐利,如带珠钢针、鱼骨、鸡骨,取出过程中要防止刺破气管、支气管而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严重并发症及正确处理并发症,有些体积大,经声门难以取出的异物,应先行气管切开术,然后经气管切开口取出异物。  相似文献   

5.
例1男,5岁11个月,因"阵发性腹痛伴呕吐无便1 d"入院。入院查体: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胃蠕动波,全腹软,右下腹部偏中有压痛;腹部X线立位平片提示"不完全性肠梗阻,消化道异物"。经与家长共同反复追问病史,患儿承认约在10 d前有磁铁吞入史,吞入的为可粘附临时车牌的强力磁铁,吞入个数说不清,将腹部X线正侧位片与实物仔细对照,确定为3枚磁铁吸附一体(图1)。一天后复查X线片,异物位置无变化,遂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于右下腹空肠、中位小肠及乙状结肠末端聚集并粘连,可触及金属异物位于此聚集肠管中,各肠管间炎性粘连,分离粘连肠管,见紧密吸附的磁铁已将夹在其间的肠壁及系膜压迫成坏死、菲薄、透明的薄膜样结构,其边缘已与正常组织大部分分离,造成肠壁圆形缺损(图2)。  相似文献   

6.
消化道异物是指经口摄入滞留在消化道内无法吸收的物体,是儿童常见急诊状况之一,对儿童健康造成较大危害。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一般可以明确诊断,特殊异物需要CT及内镜诊断。内镜治疗是消化道异物的首要诊疗手段,但对内镜治疗失败、合并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手术也是必要的治疗措施,应综合分析异物性质、大小、滞留时间、术中情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泌尿生殖道异物患儿的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4月至2013年5月我们收治的泌尿生殖系统异物患儿临床资料.共32例(男15例,女17例)患儿,平均年龄7.9岁.异物位于膀胱7例,阴道15例,尿道8例,阴茎根部皮下1例,阴囊内1例.异物种类多样,进入体内方式以患儿自行置入最常见(28例,87.5%),存留时间最短半天,最长逾1年.经X线摄片诊断12例,B超或联合摄片诊断10例,CT/MRI或联合B超诊断7例,体查诊断2例,内镜检查诊断1例.结果 所有患儿均完整取出异物,治愈出院,随访期内正常排尿.结论 X线摄片及B超为诊断的首选方法,联合CT或内镜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率.临床确诊或高度怀疑泌尿生殖系统异物的患儿应尽早手术,需根据异物的种类、位置及感染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内镜为首选,开放手术亦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加强对儿童的看护、教育,正确引导儿童的好奇心,可以预防泌尿生殖道异物.  相似文献   

8.
消化内镜在儿童消化道异物治疗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镜和结肠镜在儿童消化道异物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对89例小儿消化道异物患儿作了内镜检查和治疗。结果 65例患儿在内镜直视下成功取出各类型异物,无一例有并发症。所有患儿均未全身麻醉或静脉麻醉。结论 应用内镜处理小儿消化道异物,安全可靠,有效,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型腹腔镜下小儿肠道内异物取出术的可行性,并总结手术经验及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患儿施行腹腔镜肠道内异物取出术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均于腹腔镜下成功取出肠道内异物,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52min;出血5~10mL;术后2~4d恢复进食;术后无肠瘘、肠漏、腹腔感染积脓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小儿肠道内异物取出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支气管异物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治作用,提高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31例的临床资料,以及分析纤维支气管镜下发现。发现异物时查明其所在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根据异物种类、部位及周围情况选择不同方法。结果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31例。年龄11个月~10岁,其中11个月~3岁27例;病程1 h~3个月。25例为右侧支气管异物,6例为左侧支气管异物。食物性异物29例,其他异物2例。X线检查仅5例确诊异物。经纤维支气管镜成功取出异物21例,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10例经硬镜取出。病例治愈。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术是明确诊断及治疗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部位小儿消化道异物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7年3月诊治的104例消化道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儿异物种类、好发年龄,排出体外方法等进行全面分析.104例中,男66例,女38例;年龄6个月~14岁.消化道异物停留部位:食管上段14例、中段12例、下段20例,胃内9例,小肠15例,回盲部5例,结肠22例,直肠6例,全消化道1例.所有患儿均行X线检查确诊,疑难病例行CT检查辅助确定治疗方案.结果 本研究中,1~3岁发病率最高,为45.2%(47/104).消化道异物留存时间:最短8h,最长3个月.吞入异物种类以金属性异物最为多见(77例),其次为植物性异物(17例)和化学性异物(10例).104例患儿中86例自行排出,18例行手术治疗.所有患儿住院期间均未出现并发症,出院后随访2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 对于消化道异物患儿,应及时就诊,并根据消化道异物类型、部位及临床表现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2.
婴幼儿回盲部肠重复畸形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回盲部肠重复畸形在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上的特点,以期减少误诊,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9例回盲部肠重复畸形临床资料,发病时间2h~3个月。结果该组病例术前全部误诊,2例误诊为肠梗阻,3例误诊为阑尾炎,2例误诊为肠套叠,2例误诊为美克尔憩室。全部病例均手术开腹探查,证实为回盲部肠重复畸形,给予切除回盲部病灶,行回结肠吻合术,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婴幼儿肠重复畸形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多以并发症就诊,术前诊断困难,往往与其它畸形合并存在。对于该类患儿行B超,腹部平片,钡餐及99m/Tc综合检查可以提高诊断率并可以相互鉴别。一经诊断,即予以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总结纤维支气管镜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治作用。 方法对2000 08—2005 07在贵阳市儿童医院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断的气管支气管异物为42例。年龄9个月至10岁,其中<3岁37例(88.1%)。病程2h至3个月。位于Ⅱ级以下支气管36例(85.7%),30例(71.4%)为右侧支气管异物,6例(14.3%)为左侧支气管异物。食物性异物38例(90.5%),小塑料制品异物4例。仅8例可通过X线检查确诊异物。X线表现:肺炎、肺不张、支气管阻塞征等。经纤维支气管镜成功取出11例异物,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22例经硬镜取出,9例行开胸术,全部病例治愈。 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术是明确诊断及治疗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异物吸入6 5例的肺部并发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探讨小儿异物吸入肺部并发症的特点。方法65例年龄6mo~lla,误诊在5d以上。全部患儿作了X线摄片检查。64例经支气管镜检查并取出异物.1例自行咳出异物。结果65例患儿肺部并发症为:肺气肿22例,气管纵胎移位17例,肺不张14例.肺炎11例,肺脓肿1例。病程3mo以上者,常有2种以上并发症。误诊的病种有哮喘、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肺结核等。结论小儿异物吸入误诊"以上即可出现肺部并发症。尽早取出异物是防治其肺部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吞食磁力珠致胃肠道损伤的临床特点、致病机制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30例吞食磁力珠致胃肠道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范围为1~10岁,患儿年龄为1岁的占33.33%(10/30),3岁以下占63.3%(19/30),6岁以下占80.0%(24/30)。所有患儿中26例有磁力珠接触史,其中13例吞食时间明确,吞食数目2~24枚。起病时间为数十分钟到数天不等,多在吞食数小时后发病。病程最短3 h,最长的3个月余。早期可无明显不适,逐渐出现腹痛、呕吐等,也可始终无明显症状。腹部X线片显示多个同等大小的圆形高密度影,呈串珠状或团状分布,动态观察可见位置固定,一般无膈下游离气体征象。根据磁力珠所在部位、是否出现胃肠道穿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通过胃镜取出的6例均有胃黏膜水肿、溃疡等。腹腔探查的24例中,均有胃肠道穿孔或瘘形成,其中致2处损伤17例,3处损伤1例,4处损伤2例,6处损伤2例,5处损伤1例,8处损伤1例;6例在胃肠道间同时夹有肠系膜,致肠系膜穿孔,3例在胃肠道间夹有没有磁力珠的其他肠管致该段肠管肠壁穿孔;2例同时出现肠扭转,1例同时出现腹内疝;1例发现合并有回肠梅克尔憩室。胃镜取出异物的6例,2个月后复查胃镜示胃损伤恢复正常。开腹手术取出的24例,消化道功能恢复后予进食;十二指肠、结肠肠管内置蘑菇头乳胶管引流的均在术后2~3周拔除引流管;结肠造瘘在术后3个月行关瘘手术。1例术后出现伤口感染,1例术后3个月出现肠粘连遂行二次手术。所有患儿的治疗均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儿童吞食磁力珠危害极大,应及时采取外科干预措施,尽早争取胃镜下取出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气道异物取出术围术期发生呼吸系统严重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63例行硬质支气管镜气道异物取出术患儿,根据术中及术后24 h内是否发生呼吸系统严重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非并发症组,并通过比较两组患儿既往史、术前呼吸道感染率、异物存留时间、异物种类、手术时间、麻醉效果等差异,分析儿童气道异物取出术围术期发生呼吸系统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入选263例患儿中31例发生呼吸系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1.8%。单因素分析提示,与未发生并发症的患儿比较,发生呼吸系统严重并发症患儿的术前呼吸道感染率更高,异物存留时间更长,手术时间更长,麻醉效果不佳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麻醉效果不佳(OR=11.07,95%CI:3.16~38.75)、术前有呼吸道感染(OR=2.99,95%CI:1.04~8.59)、手术时间越长(OR=1.07,95%CI:1.00~1.14)是儿童气道异物取出术围手术期发生呼吸系统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对于麻醉效果不佳、术前合并呼吸道感染、手术时间长的患儿,需警惕气道异物取出术围手术期发生呼吸系统严重并发症,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 1991~ 2 0 0 1年共收治儿童体内深部非金属异物32例 ,均行手术治疗 ,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32例中男 2 1例 ,女 11例。年龄 4~ 14岁 ,平均 8.5岁 ,病程 3个月~ 9年 ,平均 11.3个月。农村儿童 2 7例 ,城市儿童 5例。下肢 2 1例 ,上肢 7例 ,腹股沟及腹壁 3例 ,头部 1例。异物为玻璃 17例 ,竹木等 8例 ,医源性异物 (粗丝线、棉球等 ) 4例 ,泥砂等异物 3例。曾行窦道搔刮、换药冲洗等 9例 ,行手术取出部分异物 7例。并窦道长期不愈者 2 7例 ,无窦道者 5例。术前X线检查异物显影者 1例 ,B超阳性示 1…  相似文献   

18.
小儿下呼吸道异物误诊哮喘九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呼吸道异物好发于儿童。在否认异物吸入史及X线检查无异常发现时,常易误诊。我科于1999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9例患儿,临床误诊为哮喘。8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发现为支气管异物,1例五官科手术时发现声门下异物。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气管、支气管异物252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我科从 1988年 1月~ 1997年 12月共收治 5 5 8例气管、支气管异物 ,其中误诊 2 5 2例 ,现分析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材料  2 5 2例误诊中男 15 9例 ,女 93例。年龄 5个月~ 14a。 2a以内 181例 ,占 72 %。农村儿童 176例 ,占 70%。误诊时间 3d~ 2a ,3~ 10d 143例 ,11~ 2 0d 5 4例 ,2 1~30d 2 2例 ,30d以上 33例。二、方法 经查体或X线片检查后 ,除 2例年长儿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外 ,余患儿在局麻或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检取出异物或直接喉镜下取出异物。结  果误诊疾病种类 :支气管肺炎和支气管炎 2 0 6例 (82 % ) ,其他…  相似文献   

20.
婴幼儿误吞异物很常见,但误吞磁性异物不多见,我科2008~2011年收治了2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我科收治消化道磁性异物患儿2例,均为女孩,年龄分别为3岁和4岁. 二、临床诊治经过 1例主诉为间断性腹痛伴有呕吐2d,检查身体腹部稍膨隆,脐右下方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块物,肠鸣音正常.腹部立位X线平片显示L5椎体偏右水平不规则形状高密度影,怀疑是金属异物.异物吞入情况不详,其父母陈述家中无此形状的玩具部件,根据形状怀疑为两枚部件粘连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