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孔树脂纯化艾叶总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型号大孔树脂纯化艾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以静态饱和吸附量、洗脱量、静态洗脱率为考察指标,比较了5种大孔树脂,以总黄酮的转移率和含量为指标对树脂吸附工艺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所比较的5种大孔吸附树脂中,AB-8树脂具有最佳的吸附及洗脱参数,其最佳工艺为:上样液浓度为4.42mg·mL^-1,上样液pH值为4.0,用70%乙醇以3mL/min速度洗脱。总黄酮转移率约为82%,其含量约为64%。结论AB-8树脂综合性能较好,适合于艾叶中总黄酮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2.
大孔树脂分离治伤灵口服液中芍药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D101大孔树脂对治伤灵口服液中芍药苷的吸附性能及分离纯化的工艺参数。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芍药苷含量,通过考察pH值对吸附的影响、吸附容量、洗脱剂选择及其用量等因素对芍药苷分离纯化的影响,确定工艺参数。结果D101大孔树脂对芍药苷的适宜交换吸附条件为pH=4,最大上柱量以芍药苷计为3.661mg·g^-1树脂,水洗除去杂质,洗脱剂为40%乙醇溶液,用量为8个柱体积(BV)。结论D101大孔树脂能提高芍药苷纯度,为芍药苷含量测定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3.
丹参中丹酚酸B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目的对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比较两种大孔树脂的吸附能力和洗脱能力。方法以丹酚酸B为考察指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了丹参药材在6倍量水时的最佳提取时间以及丹参提取液在两种大孔树脂吸附工艺中的最大吸附量和最佳洗脱条件。结果丹参水煮提取时间以40min时,丹酚酸B含量最大。AB-8型大孔树脂最大吸附量是16.8mg·g^-1,最佳洗脱浓度是50%的乙醇,最佳洗脱体积是4BV;1400型树脂的最大吸附量是17.2mg·g^-1,最佳洗脱浓度是60%的乙醇,最佳洗脱体积是5BV。结论利用大孔树脂精制丹参水溶性成分,在有效地保留丹酚酸B等有效成分的同时,可有效减少丹参提取物中非酚酸类及杂质的含量,有利于提高制剂载药量。为丹参水溶性成分新制剂的工业化生产应用确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半枝莲中黄酮类成分为分离对象,进行大孔树脂分离工艺优化和分离研究。方法采用溶剂提取法对半枝莲中有效成分进行提取,以其总黄酮的含量为指标,比较4种不同种类大孔树脂(D1400,HPD-100,D101,NKA-2)的吸附性能。并选择吸附性能最优的大孔树脂分离半枝莲中的黄酮类组分,结合HPLC进行分析检测。结果采用70%乙醇水溶液提取(药材溶剂比为1∶8),得到理想的出膏率11.67%(g/g)。UV法测定结果表明,半枝莲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含量较高18.34%(mg/g)。D101树脂对总黄酮的吸附率最高52.9%(mg/mg)。结论半枝莲中黄酮类成分含量较高,采用D101型大孔树脂分离能够达到理想的吸附效果,总黄酮成分主要集中在大孔树脂分离的20%乙醇水溶液洗脱组分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大麻科植物汉麻果胶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 以总黄酮静态饱和吸附量、静态洗脱率为考察指标,对8种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工艺条件进行筛选.结果 D-101树脂具有最佳的吸附及洗脱参数,其最佳工艺为:上样浓度0.6 g生药/ml,以10倍去离子水、10倍70%乙醇依次进行洗脱,流速为2 ...  相似文献   

6.
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大孔树脂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类有较好吸附性能的有机高聚物吸附剂。近年来,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已广泛用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工艺,且越来越多的用于中成药制备工艺。本介绍大孔吸附树脂的性能、分离原理、吸附和解吸作用的影响因素及树脂的预处理和再生。并总结近年来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制剂工艺改革中和中药制剂质量控制预处理中的应用。在中药制剂工艺中,使用该技术可以简化工艺,降低成本,使产品的收率和质量明显提高;在中药制剂质量控制预处理中,该技术可有效地除去某些干扰成分,对中药质量控制有良好效果。为大孔吸附树脂在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分离和复方制剂的纯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何首乌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以静态饱和吸附量、洗脱量、静态洗脱率为考察指标,比较了7种大孔树脂,并对HPD500树脂的动态比上柱量、比吸附量、比洗脱量进行了考察,以二苯乙烯苷转移率和纯度为指标对树脂吸附工艺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所比较的7种树脂中,HPD500型树脂具有最佳的吸附及洗脱参数,其动态饱和吸附量达到151.7mg·g-1干树脂,其最佳工艺为以6倍柱体积去离子水、4倍柱体积10%乙醇、6倍柱体积60%乙醇依次洗脱,二苯乙烯苷转移率为95%,其纯度为75.3%。结论HPD500树脂吸附性能较好,适合于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的纯化。  相似文献   

8.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鲜地黄叶中梓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择合适的大孔吸附树脂对鲜地黄叶中梓醇进行富集纯化。方法:以高效液相为检测手段,梓醇含量为检测指标。采用吸附和解吸试验考察了12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梓醇的吸附解吸性能,筛选出H103树脂进行了分离纯化研究。结果:H103树脂对梓醇具有很好的吸附解吸性能,其纯化条件为上样液浓度1mg/ml,上样体积2BV,上样吸附速度1~2BV/h,洗脱速度1~3BV/h,10%乙醇洗脱8BV。结论:采用H103树脂分离纯化鲜地黄叶中梓醇,可简化步骤,降低成本,方法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9.
大孔树脂吸附法分离丹酚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大孔树脂吸附法分离丹酚酸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动态吸附-解吸方法,用HPLC法测定丹酚酸B的含量对工艺进行评价。结果采用ZTC-1型大孔吸附树脂,上柱量按每毫升树脂吸附7.95mg丹酚酸B计算,以4倍柱体积水洗脱;收集30%乙醇洗脱液,约为6倍柱体积。总丹酚酸得率为7.9%,含丹酚酸B为77.8%。结论该法简单可行,分离效果好,可为工业生产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0.
从7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筛选出HA-3,对其物理性能及对地高辛的吸附性能进行了测定,同时观测了HA-3对体外血浆中地高辛的静态及动态吸附能力。结果发现,HA-3具有适中的孔径(r=19.0nm),较大的比表面积(s=640m2/g),良好的机械强度,在pH7~8时对地高辛具有较高的吸附率;对地高辛中毒的家兔血液灌流吸附100min,血清地高辛浓度呈阶梯式下降,HA-3最终可使血中地高辛清除40.0%~68.8%;而未进行血液吸附的家兔血中地高辛的自然清除率仅为16.7%~20.0%,明显低于使用HA-3树脂进行血液灌流吸附的清除率(P<0.0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茵陈总黄酮对四氯化碳(CCl4)致肝损伤模型大鼠的肝脏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雄性清洁级SD大鼠112只, 实验分为6组, 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茵陈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茵栀黄口服液组)。正常对照组12只, 其余每组20只。测定大鼠的体重和存活率, 测定大鼠血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活性、蛋白浓度及肝组织羟脯氨酸的含量, 并取肝脏组织作病理检查。结果 茵陈总黄酮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LT为(2659.8±923.8) nmol/(s·L), 与模型对照组(6274.3±2018.3)nmol/(s·L)相比显著性降低, 且茵陈总黄酮各组大鼠血清ALT活性随剂量增加而降低。大鼠血清AST变化趋势与ALT相同。与模型对照组相比, 茵陈总黄酮组的总蛋白和白蛋白浓度有所增加, 而茵陈总黄酮各组肝组织病理学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 其中高剂量组病理组织学评分为(1.92±0.79), 与模型对照组(3.86±0.43)相比降低得最明显, 此外茵陈总黄酮还能降低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及抑制肝纤维化作用。结论 茵陈总黄酮对CCl4所致大鼠慢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以阳离子交换树脂精制夏天无中总生物碱的方法及其工艺条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夏天无总碱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原阿片碱,延胡索乙素含量。采用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精制夏天无中总生物碱,考察工艺和参数条件。结果阳离子树脂对夏天无总碱的最大吸附量为31.33 mg/g。上样浓度:1 g/ml。上样流速:1 ml/min,洗脱方法:先用蒸馏水除杂,经氨水碱化后,再用3 BV 80%乙醇洗脱,洗脱率为89.5%,得到的总生物碱含量为62.4%。再经酸碱沉淀纯化后的夏天无总生物碱的含量大于70%。结论阳离子交换树脂对夏天无总生物碱的吸附能力较好,可用于夏天无总生物碱的提取精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口底癌MSCT灌注成像的可行性.研究口底癌的MSCT灌注特征.方法:19例口底癌患者行MSCT灌注检查.全部为活检或病理证实;分别测量口底癌组织和自身残存正常口底组织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平均通过时间(MTT)作为灌注指标,比较灌注值差异,以评价口底癌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根据空间站树脂消耗最少化以及离子交换反应器结构设计的需要,进行离子交换树脂去除乙酸的实验研究。方法采用静态以及动态吸附乙酸的实验方法研究了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乙酸的性能。结果与树脂201×4吸附乙酸性能相比,树脂IRA67吸附容量大,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75.0 mg/g,动态饱和吸附容量为109.4 mg/g,但吸附速率慢;吸附等温线符合H2型等温线特点。结论 IRA67吸附乙酸的规律可用Langmuir或Freundlich方程描述,属于物理吸附;吸附动力学可用假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吸附传质速率控制步骤可用HSDM模型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