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宽厚板剪切工艺中,对钢板长度的准确测量有助于进行准确的长度控制,以提高成材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在莱钢宽厚板生产线上,主要采用激光测速仪来完成钢板长度的测量。本文介绍了激光测速仪的工作原理及控制功能。该设备测量精度高,具有自校准功能,自该设备使用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机动车测速仪精度不高的现状,设计了一种以激光二极管作为传感器的激光测速仪.该测速仪以AT89S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可同时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和显示;并详细叙述了测速原理、单片机系统和测速误差.实验结果表明,该激光测速仪测速的相对误差为0.1%,远优于传统测速仪精度.因此,该测速仪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管理工具,也可作为传统测速仪的现场测速校准装置,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依据单双光束激光测速仪原理,提出了时间延迟基础上的校准方法。使用虚拟技术下的激光测速仪校准系统,激光测速仪发送的的脉冲激光光速为905nm,将其进行延时,求出模拟条件下在空气中的传播距离,测量相同时间范围内激光脉冲连续点间距离,对激光测速仪速度(20-250km/h)范围内任意速度值进行校准,时间延迟分辨率为5ps,位移分辨率0.75nm,模拟条件下速度不确定度优于0.5%。  相似文献   

4.
《传感器与微系统》2020,(1):105-108
针对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在使用时需提前标定、影响实战条件下应用的问题,提出了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在线标定算法。将激光多普勒测速仪比例因子误差、惯性器件安装角度误差、杆臂误差纳入组合导航误差状态量。载体姿态速度变化时,使用卡尔曼滤波对误差估计,利用估计的结果补偿测速仪的输出量。组合导航量测值采用惯性导航和测速仪测量速度的差值。算法仿真和跑车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正确分离出误差量,并且能够对测速仪和惯性导航的误差准确标定。  相似文献   

5.
针对横剪机组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介绍激光多普勒测速仪的工作原理、自动定尺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原理以及激光测速仪在横剪机上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6.
周玮  曲睿  林大松 《控制工程》2007,14(1):8-9,13
介绍了基于双光速-双散射多谱勒技术的激光测速仪工作原理,对该类非接触式直接测量线速度的仪表进行了数学解析,并在与其他测速仪比较的基础上,对激光测速仪应用对象、仪表扫描周期和采样周期与滤波的关系、测量精度主要影响因素、安装及日常使用等实际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将其应用于本钢薄板冷连轧机组,提高了产品的成材率,大大降低了产品能耗,提升了产品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7.
MCS—51单片机组成的红外光电测速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031单片机组成的红外光电测速仪,由于采用了M/T法进行数字测速,在高速和低速时都有较高的精度。该测速仪具有工作方式为非接触式,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控制功能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双机架可逆冷连轧机的计算机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科技大学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试验轧机-双机架可逆冷连轧机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仪表配置、系统组成、厚度控制、顺序控制和板形控制进行了介绍和研究,着重对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配置和厚度控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控制系统中增加激光测速仪,采用流量AGC的控制方案,解决了传统AGC控制方案中存在的系统大滞后不易稳定的缺点和厚度计AGC控制方案中存在的测量精度太低的缺点。  相似文献   

9.
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的最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A、LDV)的特点及先前在小型化方面的工作,着重介绍近年来这一领域的最新发展及技术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采用视频输入处理芯片、可编程逻辑芯片和Flash Memory组成的激光测速仪专用图像采集系统。文中首先介绍了系统硬件组成,然后详细叙述了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流程。  相似文献   

11.
介绍激光测长系统的开发,采用BETA Laser MIKE公司的激光测速仪LS9000,利用以太网通讯接口,通过S7-300的网关和ABB的AC450系统进行系统集成,实现中厚板的无接触式测长和定位。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了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A、LDV)的特点及先前在小型化方面的工作,着重介绍了近年来这一领域的最新发展及技术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针对激光微织构加工软件设计中存在的功能不齐全、人机交互性差、可视化程度低等问题,以激光微织构加工需求为背景,基于QT开发一套多功能激光微织构加工软件系统,设计四大功能模块,支持多种工艺加工。考虑到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定位精度不高、表面形貌不易观测等问题,应用机床三维坐标变换技术等关键技术设计软件功能,实现了加工平台微米级精度运动,以及激光器与加工平台协同工作,改善了激光微织构形貌观测难度。利用激光微织构加工设备构建实验环境,对软件进行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软件能够满足激光微织构加工的功能需求。软件功能设计完善、集成度高、人机交互感好,为激光微织构加工和激光表面形貌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王伟 《自动化仪表》2003,24(2):29-31
热轧钢材的速度在线检测是实现连轧张力控制的关键。叙述了利用相关技术对热轧速度进行在线测量的原理和方法,研制了非接触在线相关测速仪。该测速仪已在马钢热轧材速度测量中投人应用,经改造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星间激光通信已经成为现如今的发展热潮,星间链路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或卫星本体的振动影响,致使通信质量受损;在卫星的轨道建模以及可视化领域,传统方案极少引入卫星平台振动对链路的影响,无法满足未来星网仿真的需求;为反应星间链路通信过程中平台振动对其的影响,提出了星间激光链路状态模型,主要对地心角、激光功率、以及平台振动等主要参数进行了研究;实验验证了星间可见性方法的计算准确性和功能有效性,分别对方位角、俯仰角、星间距离进行误差对比验证,其中方位角和俯仰角误差控制在30μrad以内,星间距离误差控制在110m以内,并通过振动叠加实验,验证了卫星平台振动对链路干扰的程度,较好的还原星间链路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6.
针对纳秒脉冲激光微加工系统的发展,提出了一种集成图形文件解析和高速运动控制的加工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激光器、机械结构和光路系统。在介绍了各个部分的功能之后,重点分析了控制单元,包括上位机图形解析平台及以DSP和FPGA为核心的下位机控制硬件。通过实验分析和算法优化,解决了加工误差,在单晶硅表面得到了较好的微结构加工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层建筑功能结构特点,构建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VI)的高层建筑激光准直形变测量监测系统,系统利用Lab-VIEW6.1+IMAQVision2.1和NI-IMAQV2.5.5虚拟仪器技术软件开发平台,系统主要构成包括:准直激光发射器、固定靶板、面阵CCD图像传感器、图像采集卡、计算机及控制处理软件等部分。实际应用表明,使用基于VI技术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满足了测量对采集校正系统的要求,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高功率激光装置集中控制系统软件架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神光Ⅲ原型装置集中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高功率激光装置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系统是由十多个具有不同控制功能子系统集成的大型计算机控制系统,采用分布式软件技术及C/S控制模式实现子系统设备的有效控制及信息数据的实时传输,采用中间件CORBA技术实现网络通讯的平台及地域无关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层建筑功能结构特点,构建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Ⅵ)的高层建筑激光准直形变测量监测系统,系统利用lab-VIEW6.1+IMAQVision2.1和NI-IMAQ V2.5.5虚拟仪器技术软件开发平台,系统主要构成包括准直激光发射器、固定靶板、面阵CCD图像传感器、图像采集卡、计算机及控制处理软件等部分.实际应用表明,使用基于Ⅵ技术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满足了测量对采集校正系统的要求,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自旋飞行器高速自旋的特点,介绍了一种具有横滚隔离功能的捷联惯导系统,着重研究了横滚隔离激光捷联惯导系统稳定回路的自抗扰控制问题.通过对横滚隔离激光陀螺单轴稳定平台状态空间模型的分析,利用自抗扰控制思想,建立了二阶离散自抗扰控制算法.引入Stribeck模型模拟稳定回路的摩擦力矩,仿真分析表明,自抗扰控制的稳定回路可有效抑制干扰、跟踪指令角速度,具有精度高、收敛快、鲁棒性强等特点.该控制算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