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技术要点分析   总被引:38,自引:8,他引:30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技术难点及对策。方法2006年9月~2008年5月,施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91例。通过胸部3个微小切口非直视下完成肺叶解剖性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方法与常规开胸手术相同。施行右肺上叶切除21例,右肺中叶切除12例,右肺下叶切除20例,左肺上叶切除18例,左肺下叶切除20例。结果中转开胸2例。全胸腔镜下完成的89例手术时间(185.8±52.9)min(60~300min);术中出血量50~650ml,平均213.2ml;胸腔引流时间(6.9±2.9)d;术后住院(9.4±3.2)d。乳糜胸1例,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术期死亡。随访原发肺癌中2例分别于术后15、3个月发生远处转移,其余患者无复发、转移。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但是需要把握适应证并熟练掌握处理血管和清扫淋巴结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直径>5 cm的周围型肺癌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2年4月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145例,其中肿瘤最大直径>5 cm 21例。胸腔镜手术通过3个切口完成:观察孔位于腋中线第7或第8肋间;主操作切口位于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长3~4 cm;另一辅助操作孔位于肩胛下角线第8或第9肋间。镜下各肺叶切除操作顺序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基本相同,一般采用解剖性肺叶切除法,即分别处理肺动静脉和支气管。肺叶切除后常规行肺门及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左侧清扫5~9组淋巴结,右侧清扫2、4、7~9组淋巴结。结果手术时间(145.0±35.5)min(90~200 min),术中出血量(250.0±80.4)ml(150~400 ml),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6.8±2.1)d(2~8 d),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5.3±1.2)分(2~7分)。共清扫淋巴结115组,共349枚,(16.6±4.3)枚,转移淋巴结26组,阳性率22.6%。术后声音嘶哑1例,未予特殊处理,术后6个月随访未见明显好转;乳糜胸1例,经保守治疗无效开胸行胸导管结扎术后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21例随访1~24个月,平均13.5月,其中>12个月8例,1例术后4个月发生同侧肺内转移,1例术后6个月死亡,术后病理分期均为Ⅲb期,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余19例均健在,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直径>5 cm的周围型肺癌可行,且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叶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Ⅰa期NSCLC患者共32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行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手术17例(肺段切除组),其中左肺6例,包括S1+S2切除3例,S6切除1例,S8+S9切除1例,S10切除1例;右肺11例,包括S1切除5例, S1+S2切除1例,S3切除1例,S6切除2例,S6+S7+S8切除1例,S2+S7+S8切除1例;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15例(肺叶切除组),其中左肺3例,包括左上肺切除1例及左下肺切除2例;右肺12例,包括右上肺切除3例,右中肺切除4例,右下肺切除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组间比较,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组术后12 h及48 h引流量少于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叶切除组,N2淋巴结清扫数量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总数少于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叶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住院费用、术中耗材费用、引流管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日、手术时间、N1淋巴结清扫站数及个数、N2淋巴结清扫站数、纵隔淋巴结清扫总站数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检查淋巴结均无转移,随访时间1~7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远处转移及相关死亡。结论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Ⅰa期NSCLC安全有效,可以达到与肺叶切除相近的效果,更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其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4.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的扶镜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中扶镜手的作用以及扶镜技巧。方法 2006年9月~2010年4月,我们完成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329例。通过胸部3个小切口非直视下完成肺叶解剖性切除,恶性肿瘤行淋巴结清扫。施行右肺上叶切除84例,右肺中叶切除32例,右肺下叶切除65例,左肺上叶切除73例,左肺下叶切除66例,联合肺叶或全肺切除9例。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顺利,因淋巴结干扰、出血或肿瘤体积大等原因而中转开胸27例。手术时间(194.5±60.1)min(75~490 min),术中出血量中位数200 ml(20~1800 ml)。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时间(7.4±3.4)d(1~22 d),术后住院时间(10.2±4.5)d(1~36 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中扶镜手需要熟知手术步骤,了解术者操作习惯,实时调节镜头焦距和角度,以配合术者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后入路解剖性右上肺叶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12月66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行单孔胸腔镜后入路解剖性右上肺叶切除+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的围术期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并发症、胸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及术后30天死亡,无中转传统三孔胸腔镜或开胸手术。手术时间85~225(138.1±32.2)min,失血量10~500(中位数50)ml,清扫淋巴结3~35(18.5±6.5)枚,并发症发生率16.7%(11/66),胸管留置时间1~11(中位数2)d,术后住院时间3~12(5.7±1.7)d。术后第1、3、7、30天VAS分别为2.9±0.9、2.7±0.9、1.2±0.6、0.3±0.5。结论单孔胸腔镜后入路解剖性右上肺叶切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的安全性。方法 2017年1~12月我科对68例术前诊断为肺结节行单孔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44例肺结节先行单孔胸腔镜下肺结节楔形切除,术中标本送快速病理,若快速病理提示为微浸润腺癌,行相应解剖性肺段切除,进一步行纵隔淋巴结清扫;24例肺结节因位置较深,直接行相应肺段解剖性肺段切除,标本送快速病理,若快速病理为微浸润腺癌,行淋巴结清扫。结果 37例行非解剖性肺楔形切除,手术时间(68.9±8.8)min,术中出血量(61.9±12.4)ml;31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手术时间(83.3±11.3)min,术中出血量(67.1±16.0)ml。无围手术期死亡,10例发生并发症(肺部感染5例,肺不张2例,胸腔积液3例),经治疗后均治愈出院,并发症发生率14.7%。68例术后6个月随访,复查胸部CT均未见肺结节、胸腔积液及肺不张。结论单孔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治疗肺部小结节在技术上是安全可靠的,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两孔与三孔法胸腔镜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肺癌的近期效果。方法:收集总结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比较。共收集患者275例,最后纳入统计233例,其中行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79例(A组),行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154例(B组)。观察并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数量、站数、术后前3 d引流量、拔除胸引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及术后3 d、1个月、6个月的疼痛评分等。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增加操作孔或中转开胸情况。两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管保留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清扫总数量、站数、N2组淋巴结清扫数量、站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 d、1个月及6个月疼痛评分均低于B组(P0.05)。结论:两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均可有效治疗肺癌,两孔法胸腔镜手术的术后疼痛较轻。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单孔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行单孔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27例早期NSCLC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双腔气管内插管、健侧单肺通气,于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做一个长4~5 cm的手术切口,先完成解剖性肺段切除,如术中病理证实为NSCLC则进一步行纵隔淋巴结清扫或采样。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围手术期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等)、肿瘤手术效果(淋巴结切除总数、纵隔淋巴结切除站数、纵隔淋巴结切除数)及术后疼痛评分。 结果所有病例均在单孔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无增加辅助腔镜切口、无中转开胸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有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肺部感染2例,心律失常1例),经治疗后均痊愈,并发症发生率为11.1%。27例早期NSCLC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192.2±56.1)min,术中出血量(83.8±50.5)ml,术后拔管时间(4.5±1.3)d,术后住院时间(6.2±2.7)d,术后疼痛VAS评分(3.4±0.9)分。手术效果显示:每例患者平均淋巴结切除总数(13.7±5.3)枚,纵隔淋巴结切除总数(9.5±4.3)枚,纵隔淋巴结切除站数(5.6±1.3)站。 结论在有丰富腔镜手术经验的治疗中心,单孔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NSCLC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是一种更为微创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孔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6月28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行单孔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患侧第4或第5肋间腋中线与腋前线之间4~5 cm切口,全胸腔镜下完成肺叶切除和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结果 28例均于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无围术期死亡。手术时间(154.7±45.3)min,术中出血量(126.3±58.6)ml,清扫淋巴结(12±5)枚。无二次开胸,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留置胸腔引流(3.2±1.5)d。术后疼痛轻,仅5例需服用镇痛药。术后住院时间(6.5±4.3)d,均顺利出院。p TNM分期ⅠA期6例,ⅠB期10例,ⅡA期7例,ⅡB期5例。随访时间2~15个月,(6.8±3.6)月,无复发转移。结论单孔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可行,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操作方法、技术要点和适应证等。方法 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我科收治了60例周围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男36例,女24例;年龄34~79岁,平均年龄55岁。根据采用的手术术式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电视胸腔镜辅助(VAMT)组(n=30):行电视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及系统性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传统开胸组(n=30):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行肺叶切除及系统性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死亡。VAMT组患者切口长度(6.8±1.1cmvs.21.5±3.4cm)、术后杜冷丁用量(52.5±10.2mgvs.228.3±32.6mg)、术后胸腔引流时间(3.2±0.8dvs.5.7±1.5d)和术后住院时间(6.3±1.4dvs.8.5±1.8d)短于或少于传统开胸组(P0.05);而清扫淋巴结数、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胸腔引流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可手术的原发性肺癌患者行电视胸腔镜辅助下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是可行的,在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方面能达到常规开胸手术的效果,并且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完全电视胸腔镜完成解剖意义上彻底的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方法完全在胸腔镜下行解剖性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治疗周围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30例,其中右肺上叶8例、中叶1例、下叶7例、左肺上叶6例、下叶8例。结果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120~300m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量80~400ml,平均125ml。切除淋巴结6~12枚,平均8枚。术后胸腔闭式引流平均3d(1.5~5d)。术后住院平均7.5d(5~15d),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随访1~6个月,无肿瘤转移及复发。结论此肺癌手术安全可行,符合肺癌手术原则,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应用0°镜头的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操作经验及患者临床资料,探索0°镜头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分别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和澳门仁伯爵综合医院的35例肺癌患者(包含1例转移癌)经0°镜头下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包括肺叶/全肺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数据。其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63.11±9.89)岁。结果 34例手术成功完成、1例中转开胸,患者均顺利出院。统计修正后,手术时间(218.59±36.80)min,术中出血量(177.27±94.62)ml,淋巴结清扫数(19.03±6.39)枚,术后带管时间(5.74±4.34)d,术后住院时间(5.97±1.85)d。5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占全组病例14.3%。结论对比国外相关文献,本队列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接近,淋巴结清扫数稍高,证明了0°镜头下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0°镜头可能在单孔胸腔镜术中存在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我院胸外科中心单孔全胸腔镜手术(VATS)的临床资料,并初步探讨该手术的学习曲线、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于本医疗组行单孔VATS的13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79例、女54例,平均年龄(52.21±10.77)岁。结果完成单孔VATS 127例,中转开胸6例,中转率4.51%。其中完成肺叶切除78例,肺段切除6例;肺楔形切除37例,胸膜、纵隔淋巴结活检或纵隔肿瘤切除6例。肺叶切除组中,手术时间(148.75±34.12)min,术中出血量(118.87±59.96)ml,淋巴结清扫数目(11.25±6.15)枚,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2.17±1.35)d,术后住院时间(7.58±2.59)d。结论对于熟练掌握多孔VATS的胸外科医生,通过单孔VATS学习曲线的培训,在完成至少20例肺叶切除手术后,可较熟练掌握单孔VATS肺叶切除术技术;且单孔VATS肺叶切除术技术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全电视胸腔镜(VATS)下肺叶切除治疗肺部疾病的可行性、近期疗效,总结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6年3月至2007年11月,采用不撑开肋骨、完全在电视胸腔镜下完成肺叶切除56例,其中施行右肺上叶切除12例,右肺中叶3例,右肺下叶15例;左肺上叶9例,左肺下叶14例;双肺叶3例(右肺中上叶1例、中下叶2例);恶性肿瘤患者同期行纵隔及肺门淋巴结清扫。结果全组56例患者中52例(92.8%)在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45~168min(107±29min);术中失血量50~310ml(121±32m1);2例(3.6%)延长手术切口至8cm左右,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完成手术;2例(3.6%)因肺门解剖困难需行全肺切除或术中出血而中转为开胸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肺癌39例,结核瘤7例,炎性假瘤4例,硬化性血管瘤4例,支气管扩张1例,转移性软骨肉瘤1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中叶肺不张1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后痊愈;肺轻度漏气2例,未经治疗均于3d内痊愈。术后住院时间8~14d(8.9±3.1d)。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肺部疾病更加微创,且手术安全可行,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模式化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的临床经验,探讨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分析临床效果。方法 495例肺癌患者,其中腺癌320例,鳞状细胞癌147例,腺鳞状细胞癌24例,其他4例,均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并行淋巴结清扫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清扫组数、切口长度、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其临床结果。结果 495例肺癌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0例因淋巴结干扰或血管变异导致出血中转开胸。495例患者手术时间(141.8±30.4)min,术中出血量(80.2±20.8)ml,淋巴结清扫(12.6±2.8)枚,清扫淋巴结(5.2±1.6)组,术中发现患者中淋巴结转移者84例(17.0%),其中转移的淋巴结阳性淋巴结(2.4±1.4)枚,切口长度(3.2±1.2)cm,拔管时间(3.8±0.6)d,住院时间(5.2±2.2)d。术后患者预后良好,皆无肺栓塞、肺部感染、出血、肺不张等严重术后并发症,术后30 d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在单操作孔胸腔镜下实施肺癌根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其视觉效果比其他手术方法更为美观,而且可以大大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不适。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是在临床上普遍认为复杂难以操作的手术,也是有其相应的处理方法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浅析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的扶镜配合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8月上海胸科医院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66例、男84例,患者年龄43~78岁,中位年龄62岁。所有患者均在全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手术切口为通过3个胸部微创切口不撑开肋骨完成解剖性肺叶切除,同时恶性肿瘤患者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观察临床早期结果及预后。结果中转开胸2例,其余患者手术均在全胸腔镜下顺利施行解剖性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原因包括良性淋巴结肿大与血管致密黏连、无法在镜下顺利处理出血等。围术期无患者死亡,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14 d,导致延长住院时间的并发症包括肺漏气、淋巴瘘、心律失常和肺不张等,均经相应处理治愈。结论扶镜手需要良好的胸腔解剖空间结构知识,熟知手术步骤,了解胸腔镜的特性及掌握好扶镜的基本原则和技巧,了解术者的操作习惯,才能默契配合使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全腔镜下肺叶切除55例Ⅰ期肺癌及开胸肺叶切除30例Ⅰ期肺癌患者的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疼痛、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胸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95 min,术中平均出血80 m L,术后平均带管时间4.2 d,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12.0枚,术后疼痛疼痛评分3~6分,平均4分;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 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5%。开胸组平均手术时间85 min,术中平均出血130 m L,术后平均带管时间5.5 d,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13.2枚,术后疼痛疼痛评分5~9分,平均6分;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2 d。胸腔镜手术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疼痛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传统开胸手术。结论:全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治疗周围型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应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9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5例,女35例;年龄33~79(62.5±11.5)岁。观察术中淋巴结清扫组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评分。结果围术期无死亡。手术时间(135.0±32.5)min,术中出血量(230.0±80.4)ml,术后胸腔引流时间(4.8±2.1)d,术后第3 d疼痛评分(5.3±1.2)分。共清扫淋巴结520组,1 568枚,5.8组/例、17.4枚/例;淋巴结有转移71组,阳性率13.7%(71/520)。术后发生声音嘶哑2例;乳糜胸3例,经相应的治疗均治愈。随访90例,随访时间1~24个月,随访期间因肿瘤转移死亡4例;其余生存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对周围型肺癌患者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疼痛轻等优点。手术安全性、根治性与开胸手术相似,可作为治疗周围型肺癌患者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连续100例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评价其手术适应证。方法2006年9月至2008年6月我院共施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100例,男46例,女54例;年龄18~82岁(60.1±12.5岁)。所有患者均为需行肺叶切除的肺局限性病变,包括拟诊原发周围型肺癌85例,良性疾病15例。手术通过胸部3个微小切口全程非直视下完成,均为解剖性肺叶切除,恶性肿瘤同时施行淋巴结清扫;施行右肺上叶切除25例,右肺中叶切除14例,右肺下叶切除22例,左肺上叶切除18例,左肺下叶切除21例。结果中转开胸3例。术后诊断:原发性肺癌81例,肺内淋巴瘤1例,透明细胞癌肺转移1例,良性疾病17例。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分别为肺不张2例,短暂呼吸机辅助1例,肺炎1例,乳糜胸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二次手术;本组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186.4±52.9min(60~300min),出血233.9±275.9ml(50~750ml),输血1例,胸腔引流时间7.1±3.0d,术后住院时间9.5±3.2d。随访1~27个月,原发性肺癌中2例分别于术后15个月和3个月发生远处转移,其余患者无复发、转移。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更加微创的术式,适于经选择的早期周围型肺癌和需要肺叶切除的良性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手术在局灶性磨玻璃影(focal ground-glass opacity,fGGO)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007年5月~2011年5月对46例术前未确诊的fGGO行全胸腔镜手术。病变位于外周,先完成VATS下的楔形切除,在术中冰冻的基础上行解剖性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若病变靠近肺门,不易行楔形切除,则直接行肺叶切除,根据术中冰冻结果是否行淋巴结清扫。结果 4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8~117 min,平均107.5 min;术后住院时间3~5 d;切口总长度5~6 cm,术后疼痛轻;术后自控镇痛1~2.5 d(平均1.5 d)。术后病理良性8例:结核球6例,真菌病2例。恶性肿瘤38例:其中3例为PET/CT诊为良性;支气管肺泡癌14例,腺癌11例,含有支气管肺泡癌成分的腺癌11例,大细胞肺癌2例。fGGO恶性率为82.6%(38/46),其中支气管肺泡癌比例最高,为36.8%(14/38)。术后并发症3例(6.5%,3/46):2例肺不张,经对症治疗治愈;1例胸腔持续漏气11 d,自愈。术中确诊的38例行淋巴结清扫,共切除淋巴结394枚(每例9~15枚,平均12枚/例),淋巴结转移7枚,全部为N1淋巴结。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治疗fGGO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