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干扰素IFN-γ和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的组织学变化和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40例CHB患者分为IFN-γ治疗组、IFN-α治疗组和对照组,IFN-γ组应用1MUIFN-γ治疗9个月;IFN-α组应用干扰素α-2b,3 MU,疗程为6个月;对照组用护肝片等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总计分和血清透明质酸(HA)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肝纤维化计分在IFN-γ组和IFN-α组分别下降至(10.2±5.3)和(11.8±6.4),较治疗前(13.4±5.4)和(13.5±7.2)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血清HA水平分别下降到(165.2±98.4)ng/mL和(215.3±132.6)ng/mL,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01);治疗后两组比较,IFN-γ治疗组的纤维化计分和HA水平显著低于IFN-α治疗组(P<0.05和P<0.01).两组治疗后炎症总计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IFN-γ是治疗CHB肝纤维化的较好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祛瘀中药对干燥综合征模型样NOD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9、IFN-α、BAFFmRNA表达水平的调节作用,探讨益气养阴祛瘀中药对SS的TLR-IFN-BAFF通路信号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动物选择NOD小鼠20只及ICR正常小鼠10只,雌性,8周龄,SPF级,于无特殊病菌的恒温条件下喂养。NOD小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给药组。ICR正常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于小鼠9周龄时开始每日定时灌胃一次,持续12周。于实验第12周末时所有小鼠股动脉取血后处死,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TLR9、IFN-α、BAFF的mRNA表达水平。小鼠股动脉取血后处死,摘取小鼠颌下腺,用光镜下观察小鼠颌下腺病理改变。[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TLR9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15±0.03,0.92±0.05,0.29±0.06;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IFN-α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12±0.03,1.48±0.04,0.20±0.03;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BAFF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23±0.06,1.28±0.04,0.38±0.06;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TLR9、IFN-α、BAFFmRNA均明显升高(P<0.01 或P<0.05),给药组和模型组比较TLR9、IFN-α、BAFFmRNA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NOD小鼠存在血清TLR9、IFN-α、BAFF mRNA水平过度表达。益气养阴祛瘀中药对NOD小鼠TLR/IFN/BAFF通路的过度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将IL-17A基因敲除病毒性心肌炎小鼠腹腔内注射抗IL-22抗体,探讨抗IL-22抗体对IL-17A基因敲除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的影响。方法将18只小鼠分为抗IL-22抗体组、病毒性心肌炎组和对照组,抗IL-22抗体组和病毒性心肌炎组小鼠建立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建模当天抗IL-22抗体组小鼠腹腔内注射抗IL-22抗体50μg,病毒性心肌炎小鼠腹腔内注射等体积PBS液,对照组小鼠不做任何处理。观察建模2周时各组小鼠心肌Nancy株柯萨奇病毒的复制情况、心肌炎性因子表达情况和血清IL-22蛋白、心肌IL-22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抗IL-22抗体组小鼠心肌Nancy株柯萨奇病毒RNA和病毒滴度均明显高于病毒性心肌炎组(P0.05)。抗IL-22抗体组IFN-γmRNA含量和TNF-αmRN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抗IL-22抗体组IFN-γmRNA含量和TNF-αmRNA含量均低于病毒性心肌炎组(P0.05);病毒性心肌炎组IFN-γmRNA含量和TNF-αmRN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抗IL-22抗体组血清IL-22蛋白和心肌IL-22 mRN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抗IL-22抗体组血清IL-22蛋白和心肌IL-22 mRNA含量均低于病毒性心肌炎组(P0.05);病毒性心肌炎组血清IL-22蛋白和心肌IL-22 mRN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IL-22抗体能够加重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病毒的复制,降低小鼠心肌炎性因子的表达,降低小鼠血清IL-22蛋白和心肌IL-22 mRNA水平。  相似文献   

4.
己酮可可碱对NOD 小鼠1型糖尿病的免疫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念玮  吴艺捷  王煜非  顾丽萍 《上海医学》2005,28(10):877-880,F0003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PTX)对NOD小鼠1型糖尿病的免疫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NOD小鼠以环磷酰胺加速发病,给PTX后测血糖、糖尿病患病率,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胰岛炎,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胰腺组织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结束时,PTX组的血糖值为13.04 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53 mmol/L(P<0.01);胰岛炎评分为1.02±0.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7±1.22(P<0.05);糖尿病患病率为40.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1.43%(P<0.05);胰腺组织IFN-γ、TNF-α mRNA的表达降低(P<0.05),IL-10 mRNA的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PTX可预防NOD小鼠糖尿病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胰腺组织辅助性T细胞1型细胞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检测Mx1、IFNα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erpes simplex encephalitis,HSE)小鼠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初步评价其抗病毒作用.方法 建立HSE小鼠模型为病毒组,设置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应用RT- qPCR、RT-PCR方法检测小鼠脑组织Mx1、IFN-αmRNA的相对表达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对Mx1进行测序.结果 HSE小鼠脑组织中Mx1、IFN-α mRNA的相对表达较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Mx1、IFN-α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806,P<0.01);Mx1测序后在BLAST进行比对,显示同源性为99.8%,证实合成Mx1基因片段的正确.结论 IFN-α可能诱导机体产生Mx1,从而对HSE发挥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分离97例HBV慢性感染者血清,其中41例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水平正常,56例血清ALT水平异常.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12,IFN-γ和IL-10水平.结果 HBV慢性感染者血清ALT正常组和ALT异常组的血清IFN-γ水平分别为(16.62±15 15)和(24.91±48.68)ng/L,均比正常对照组水平(6.25±2.22)ng/L显著增高(均P<0.01);ALT异常组血清IL-10及IL-12水平分别为(16.80±7.96)和(60.18±72.59)ng/L,也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8.45±4.56)和(34.10±15 55)ng/L(分别P<0.01、P<0.05);ALT异常组血清IL-10水平与ALT正常组水平(8.78±3.31)ng/L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HBV慢性感染者血清IL-12、IFN-γ和IL-10水平升高可能与免疫病理性肝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
《浙江医学》2001,23(8):453-454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分离24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12、IFN-γ和IL-10水平.结果轻中度AD组和重度AD组血清IFN-γ水平分别为(17.72±18.25)ng/L和(25.31±46.38)ng/L,较正常对照组(5.95±2.72)ng/L显著增高(均P<0.01);重度AD组血清IL-12、及IL-10水平分别为(62.23±65.45)ng/L和(17.10±8.08)ng/L,均较正常对照组水平明显增高(均P<0.05);重度AD组血清IL-10水平较轻中度AD组(9.28±2.41)ng/L明显增高(P<0.01).结论 AD患者血清IL-12、IFN-γ和IL-10水平升高可能与患者的脑免疫病理性损伤有关.检测AD患者上述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AD患者的免疫应答程度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藤三七皂苷组分对代谢综合征小鼠及其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 45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藤三七皂苷组(n=15).采用高脂饮食建立代谢综合征小鼠模型,对照组小鼠用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小鼠饲以高脂饲料,藤三七皂苷组高脂饲料饲喂同时用1 00 mg/(kg·d)藤三七皂苷灌胃液灌胃.每周测体重,第2、4、6周每组随机处理3只小鼠,第8周每组处理6只小鼠.以体重、肝脏与附睾脂肪系数、血脂等指标,观察皂苷的作用.并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法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结果 第8周,模型组体重(36.36±2.44)g明显高于对照组(29.33±1.89)g(P <0.05);模型组体重增量(14.86±3.66)g明显高于对照组(8.41±1.83)g和藤三七皂苷组(9.70±1.55)g(均P<0.05).第8周,模型组附睾脂肪系数(4.18±0.97)%明显高于对照组(2.29±0.69)%(P<0.05),也高于藤三七皂苷组(3.65±0.8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周,模型组血清总胆固醇(TC)(7.13±0.67)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4.81 ±0.55) mmol/L(P <0.05),也高于藤三七皂苷组(5.38±0.15) mmol/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模型组TC(7.20±0.35) 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4.23±0.46) mmol/L和藤三七皂苷组TC(6.12±0.33) mmol/L(均P<0.05).第6周,模型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1.62±0.19) 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03±0.32) mmol/L和藤三七皂苷组(1.06±0.18) mmol/L(均P <0.05);第8周模型组LDL(1.56±0.67) 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0.57±0.30) mmol/L和藤三七皂苷组LDL(0.68±0.07) mmol/L(均P<0.05).藤三七皂苷组与模型组相比,肠道嗜胆菌(Bilophila)、葡萄球菌(Staphlococcus)、乳球菌(Lactococcus)、Ruminococcaceae、Anaerotruncus丰度降低,Allobaculum、Alloprevotella丰度升高.结论 藤三七皂苷组分对代谢综合征小鼠有一定的减肥及降脂作用,并能改善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9.
本文测定了25例全身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内cAMP、cGMP含量与比值,血清α干扰素(IFN-α)和兔疫球蛋白G(IgG)水平,结果显示SLE患者PBLs内cAMP为2.79±0.9pmol/10~6细胞,cAMP/cGMP为10.21±3.41(P<0.05),血清IFN-α、IgG水平方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IFN-α与PBLs内cAMP含量、血清IFN-α与IgG水平,PBLs内cAMP含量与血清IgG水平等间均呈直线相关(r分别为0.7824,0.8401,0.7641,P值均<0.05)。结果提示:SLE患者血清高水平IFN-α可能是导致PBLs内cAMP含量增高,并由此而产生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加等变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整合素α5、β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 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18例EM患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研究组)和18例非EM患者子宫内膜(对照组)行整合素α5、β3 mRNA检测.同期放射免疫法测定EM患者体内雌二醇(E2)、孕酮(P)、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对EM患者术中行美国生殖学会评分系统(AFS-r)评分. 结果整合素α5 mRNA在EM患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及对照组子宫内膜中表达水平分别为0.773±0.113、1.077±0.032、0.924±0.120,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合素β3 mRNA在EM患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及对照组子宫内膜中表达水平分别为0.653±0.080、0.963±0.132和0.763±0.090,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M组血清E2水平与异位内膜整合素α5、β3 mRNA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793、0.917;而P水平与异位内膜整合素α5、β3 mRNA表达均无相关(P>0.05).CA125水平与异位内膜整合素α5、β3 mRNA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763、0.754,AFS-r评分与异位内膜整合素α5、β3 mRNA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801、0.773. 结论EM异位内膜组织中整合素α5、β3高表达可能与EM黏附发生有关,整合素α5、β3表达受雌激素调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红豆杉多糖调节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机制。 方法 将48只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为空白组、模型组及红豆杉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小鼠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0.2 mg/kg,隔天1次,共14 d,制备免疫低下模型。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0.9% NaCl溶液200 mg/kg,红豆杉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红豆杉多糖100、200、400 mg/kg,阳性组按猴头菇多糖11 mg/kg灌胃连续14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血CD4+、CD8+T细胞数量。 结果 ①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血清中IL-2、IFN-γ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红豆杉多糖各剂量组及阳性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中IL-2含量均有所增加(P<0.05),其中高剂量组明显增高(P<0.01);红豆杉多糖各剂量组、阳性组与模型组比较,红豆杉多糖高、中剂量组及阳性组血清中IFN-γ均明显增加(P<0.01);②模型组与空白组对比CD4+、CD8+T淋巴细胞均明显降低(P<0.01),红豆杉多糖各剂量组与模型组对比,CD4+、CD8+T淋巴细胞均有所增加(P<0.05)。 结论 红豆杉多糖调节免疫功能机制可能通过调节体液免疫来增强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睡美人"(SB)转座子与白细胞介素10(IL-10)共表达对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脾细胞中Th17/Treg细胞平衡的影响,阐明IL-10对NOD小鼠的可能治疗机制。方法:提取C57BL6小鼠的脾细胞并培养,将脾细胞分为对照组、空载体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脾细胞不做任何处理,空载体组将不含IL-10基因而有转座子序列的腺病毒载体和不含转座酶的腺病毒载体共同感染小鼠脾细胞,治疗组将含有IL-10基因和转座子序列的腺病毒载体以及含有转座酶的腺病毒载体共同感染小鼠脾细胞。感染48 h后RT-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脾细胞中IL-10 mRNA表达水平。感染48 h后将上述3组处理的脾细胞分别种植到对照组、空载体组和治疗组NOD小鼠右后腿的腘窝皮下,每组6只小鼠,每周注射1次,共6次。注射结束后4周处死小鼠,ELISA法检测各组NOD小鼠血清中IL-10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NOD小鼠脾细胞中CD4+IL-10+、CD4+IFN-γ+、Th17和Treg细胞的比例。结果: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比较,治疗组C57BL6小鼠脾细胞中IL-10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F=72.71,P<0.05),NOD小鼠血清中IL-10表达水平明显升高(F=8.89,P<0.05),NOD小鼠脾细胞中CD4+IL-10+细胞和Treg细胞比例明显升高(F=72.09,P<0.05;F=12.98,P<0.05);但治疗组小鼠脾细胞中Th17细胞比例明显下降(F=6.39,P<0.05);NOD小鼠脾细胞中CD4+IFN-γ+细胞比例在对照组、空载体组和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72,P>0.05)。结论:腺病毒介导的SB转座子与IL-10共表达后可以升高NOD小鼠血清中IL-10表达水平;同时可明显升高NOD小鼠脾细胞中CD4+IL-10+细胞比例,降低Th17细胞比例,升高Treg细胞比例,调控Th1/Th2和Th17/Treg的平衡,对NOD小鼠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对弓形虫眼病小鼠视网膜组织炎症和体内γ-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C57BL/6小鼠分为3组:①对照组40只;②感染组(实验A组)40只;③IL-10干预组(实验B组)40只腹腔注射弓形虫感染小鼠后,观察小鼠眼部的组织学切片,对眼球和外周血做基因检测;注射IL-10后,观察其对眼部炎症反应和体内IFN-γ和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 弓形虫感染第6天,在实验组小鼠眼部和外周血中均可检测到小鼠P30基因;房水中IFN-γ(4531.4 pg/mL)和TNF-α(1572.3 pg/mL)的浓度升高;血清中IFN-γ(456 ± 39) pg/mL和TNF-α(14.6 ± 2.2)pg/mL的浓度升高;视网膜组织可见到弓形虫,且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IL-10注射后,房水中IFN-γ(2482.7 pg/mL)和TNF-α(1248.1 pg/mL)的浓度降低,血清中IFN-γ(266 ± 27)pg/mL和TNF-α(12.1 ± 1.9)pg/mL的浓度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视网膜组织中仍可见到弓形虫,但炎症反应减轻,将三组血清中两种细胞因子的浓度组间差异进行方差分析,P < 0.01,表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鼠急性眼部弓形虫感染病变主要集中在视网膜,IL-10可减轻弓形虫感染小鼠的眼部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 DNA双加氧酶Ten-Eleven Translocation 2(TET2)在老年痴呆动物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探讨TET2蛋白对氧化应激中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C57BL/6小鼠分为成年组、老年组和老年痴呆组,成年组和老年组分别为6周和8个月的正常C57BL/6小鼠,老年痴呆组为8个月的老年痴呆转基因小鼠。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3组小鼠大脑皮层、海马和小脑组织中TET2 mRNA水平。将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慢病毒干扰对照组、TET2慢病毒干扰1组和TET2慢病毒干扰2组,慢病毒感染72 h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细胞给予50 μmol·L-1过氧化氢(H2O2)或者2.5 mmol·L-1 L-高半胱氨酸(L-HCA)处理4 h分别建立胞外和胞内氧化应激模型,利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加,在老年组小鼠大脑皮层、海马和小脑中TET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与老年组小鼠比较,老年痴呆组小鼠的大脑皮层、海马和小脑中TET2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在H2O2和L-HCA诱导的氧化应激模型中,TET2基因慢病毒干扰效果较显著的TET2慢病毒干扰2组神经元的存活率较慢病毒干扰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 TET2在老年痴呆动物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减少,下调TET2表达后神经元更易受到氧化损伤,提示TET2可以对抗氧化应激保护神经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BALB/c乳鼠肠道感染轮状病毒(RV)的动物模型,检测血Th1细胞因子Ⅰγ-干扰素(IFN-γ)和Th17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的水平,比较两类细胞因子在不同时间点变化的差异性,进一步探讨RV感染后机体的细胞免疫过程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深入了解RV感染的免疫病理特点,为临床防治RV感染及肠道外损伤寻找新的办法.方法:以恒河猴胚肾细胞(MA-104)培养猴RV SA-11株,扩增.实验动物选用清洁级BALB/c乳鼠603,日龄3~5 d,雌雄不拘,随机分为2组,每组303,即观察组(RV感染模型组):胃内灌入100μL(1×10-4)TCD50感染性滴度的SA-11株RV;对照组:胃内灌入100μL0.9%氯化钠注射液.接种当天以第0天计,每天观察乳鼠情况,收集大便检测RV抗原.分别在接种后的第3天和第8天留取血清检测IFN-γ和IL-17水平.处死乳鼠,留取肝脏、心脏等光镜下观察形态学改变.结果:感染后第3天观察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第8天时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后第3天观察组IL-17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8天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光镜下观察组乳鼠第3天大部分肝细胞肿胀,中、重度空泡变性,灶状淋巴细胞浸润;心肌细胞浊肿,心肌间质水肿,心内膜、心肌层淋巴细胞浸润,第8天时个别肝脏细胞稍肿胀,轻度空泡变性,心肌细胞大致正常.对照组肝脏及心脏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乳鼠感染RV早期以IFN-γ表达为主,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肠外脏器损害,但总体上程度轻.而后期IL-17应答占优势,说明IL-17可能在RV的控制上起一定作用,且对肠外脏器的损害有一定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TORCH感染及血清IL-4、IFN-γ和TNF-α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TORCH中巨细胞病毒(CMV)、风疹病毒(RV)、弓形体(TOX)及单纯疱疹病毒(HSV)在住院新生儿中的感染情况及其血清细胞因子IL-4、IFN-γ和TNF-α的变化。 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65例住院新生儿血清CMV-IgM、TOX-IgM、RV-IgM和HSV2-IgM,对检出的18例TORCH-IgM阳性患儿及正常对照组15例出生正常的新生儿脐血(已检测TORCH-IgM为阴性),同样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细胞因子IL-4、IFN-γ和TNF-α的含量。 结果:65例住院新生儿中CMV-IgM阳性14例,TOX-IgM阳性8例,HSV2-IgM阳性5例,RV-IgM阳性3例。感染率分别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21.54%、12.31%、7.69%及4.62%。TORCH-IgM阳性组(18例)IL-4、IFN-γ和TNF-α的含量分别为(20.47±2.55)、(292.6±73.9)和(219.11±22.127)ng•L-1,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7.11±8.97)、(204.5±25.7)和(147.74±20.19)ng•L-1。TORCH阳性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中IL-4水平低下(P<0.05),而TNF-α和IFN-γ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 结论:新生儿中TORCH感染较普遍,其中以CMV为主,TOX次之。TORCH感染后,免疫平衡遭到破坏,细胞因子分泌失衡,提示在TORCH感染时除单一抗病原治疗外,尚应重视免疫调节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柯萨奇B3病毒(CVB3)感染BALB/c小鼠后心肌细胞 L-型钙通道(LCCs)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 CVB3 感染BALB/c小鼠制作病毒性心肌炎模型,辛伐他汀混悬液灌胃,按辛伐他汀剂量分为10 mg•kg-1 组、30 mg•kg-1 组及90 mg•kg-1 组,并设正常对照组及病毒感染对照组,行心肌病理观察,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正常对照组、病毒感染组及辛伐他汀组心肌细胞LCCs α1亚单位mRNA 表达量。结果:病毒感染组小鼠心肌组织有局灶性或弥漫性以单核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重者可见大片状心肌细胞坏死;辛伐他汀组心肌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及坏死灶明显减轻;正常对照组和病毒模型组心肌LCCs α1亚单位的mRNA表达量分别为0.06±0.01和1.37±0.32,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辛伐他汀10 mg•kg-1、30 mg•kg-1 及90 mg•kg-1 组LCCs α1 亚单位的mRNA表达量分别为1.14±0.22、0.17±0.04和0.11±0.02,与病毒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以中、高剂量组下降最明显。结论:辛伐他汀可减轻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损害,并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心肌细胞LCCs α1 亚单位的mRNA表达,发挥心肌保护功能,对病毒性心肌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Bcl-2短发夹状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与甲氨喋呤(methotrexate,MTX)联用后对人淋巴瘤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45只裸鼠注射Raji细胞悬液制备裸鼠人淋巴瘤模型,将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与Bcl-2 shRNA载体质粒(本实验室制备)的混合物及MTX直接注入肿瘤内,观察Bcl-2 shRNA及联合MTX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在用药21 d后无痛处死动物,分离皮下肿瘤,称重,计算抑瘤率;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的病理形态;以RT-PCR法检测Bcl-2 mRNA在肿瘤内的表达情况。结果:Bcl-2 shRNA与MTX联用组移植瘤的生长最慢,与单用Bcl-2 shRNA和MTX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结束后剥离瘤块,Bcl-2 shRNA组瘤质量与阴性shRNA组、空质粒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 shRNA与MTX联用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率最高,高于Bcl-2 shRNA和MTX的单用组(P<0.05)。H-E染色可见使用Bcl-2 shRNA组及MTX组出现明显的凋亡和组织坏死。瘤组织的单细胞悬液经RT-PCR检测显示Bcl-2 mRNA表达在Bcl-2 shRNA组均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Bcl-2 shRNA可增强MTX对人淋巴瘤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蜈蚣全蝎散(CS)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及伴随的毒副作用,为其"功效-毒性"相关性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CS 20 mg/kg组(C1组)、50 mg/kg组(C2组)、80 mg/kg组(C3组),不同剂量的CS灌胃,1次/d,连续4 d后,采用醋酸扭体法检测其镇痛效应;采用转棒试验检测小鼠感觉、运动行为改变;采用自主活动能力测试检测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改变;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改变,评价CS对小鼠肝毒性的影响。 结果 与对照组小鼠扭体数[(20.3±5.3)次/10 min]比较,各CS给药组小鼠扭体次数减少[分别为(11.8±6.5、7.6±5.7、4.1±2.8)次/10 min],抑制率分别为41.9%、62.6%、79.8%,其镇痛效果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在小鼠感觉、运动功能及自主活动能力测试中,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CS对小鼠感觉、运动功能、自主活动次数均无显著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毒性实验检测显示,与对照组血清ALT[(30.3±5.3) U/L]、AST[(19.5±3.7) U/L]比较,C3组小鼠血清ALT[(43.9±6.8) U/L]、AST[(32.8±5.8) U/L]活性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蜈蚣全蝎散对实验小鼠具有剂量依赖性镇痛作用,并且低、中剂量对神经系统无明显影响,但高剂量能引起肝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蜈蚣全蝎散(CS)对骨癌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雌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6组:假手术组(S组)、胫骨癌痛组(A组)、生理盐水组(NS组)、CS 20 mg/kg(C1组)、40 mg/kg(C2组)、80 mg/kg(C3组)。采用大鼠左胫骨上端骨髓腔注入Walker256癌细胞悬液(10 μl,2×107cells/ml)的方法建立骨癌痛模型。造模9 d后,采用不同剂量的CS灌胃,2次/d,连续4 d后,测定各组大鼠机械痛阈值;并取L4和L5脊髓背角,运用Western blot法测定c-fos蛋白表达及RT-PCR法测定c-fos mRNA表达。 结果 与S组比较,A组造模后第9、12天机械痛阈值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第9天机械痛阈值分别为:(8.69±0.53)g、(6.61±0.22)g,P<0.05;第12天机械痛阈值分别为:(8.67±0.43)g、(6.56±0.48)g,P<0.05],造模后第12天脊髓背角内c-fos蛋白、c-fos mRNA表达均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46±0.19、3.61±0.51,P<0.05;mRNA表达量分别为:0.65±0.22、2.53±0.31,P<0.05);与NS组比较,造模第12天后,C2、C3组机械痛阈值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脊髓背角内c-fos蛋白、c-fos mRNA表达均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蛋白表达量分别为:3.24±0.67、2.71±0.43、2.15±0.37,P<0.05;mRNA表达量分别为:2.39±0.44、1.62±0.21、1.46±0.14,P<0.05)。 结论 蜈蚣全蝎散可缓解骨癌痛大鼠的痛觉过敏,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其脊髓背角内的c-fos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