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玉衡 《首都医药》2006,13(1):40-42
《中国美容业市场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有50%的女性关心皮肤美白。在近年相关部门接到的越来越多的关于化妆品投诉案件中,美白产品是所有化妆品中问题最多的一类。生活中,我们经常被“3天见效,7天美白,15天还你光滑嫩白肌肤”等诱人的广告词所吸引,这些产品真的像宣传中那样有神奇的效果吗?近日,本刊记者搜集了大量的女性常用的美白产品,由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处的负责人和化妆品专家针对这些美白化妆品的功效及安全使用问题,为您一一解答。  相似文献   

2.
刘梅 《医药世界》2007,(11):9-9
新闻描述:2006年2月至2007年1月,杨小姐在“杭州美韵女子护肤健身有限公司”山水店进行皮肤护理,并使用了一种“美韵风情抗敏修复系列化妆品”。起初使用该化妆品后感觉皮肤特别好。1月,杨小姐出差,两天没有使用这种化妆品,结果皮肤上竞出现了红症、干燥、脱皮、怕光、怕热等症状,而且症状越来越严重。杨小姐向浙江省卫生厅投诉,样品经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进行检测后,发现其中含有化妆品中禁用物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7月浙江省卫生厅三级卫生监督机构联动,对该公司连锁店及部分其他美容院进行了检查,发现有违禁药物“地塞米松”和“醋酸氢化可的松”检出,添加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家庭用药》2012,(4):51-51
1.国家局检出氢醌 在2011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监督抽验中,“东洋の花美白水润面贴膜”(上海东洋之花化妆品有限公司委托江苏东洋之花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FBF114)被检出氢醌,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随着实验动物“3R”原则的兴起,动物替代实验的研究越来越重要。为了使国产化妆品的开发和国际标准接轨,中国加快了替代实验方法在化妆品“安全性”检验中的应用。针对化妆品对皮肤可能造成的刺激性、致敏性和光毒性等不良反应,本文分别对化妆品皮肤毒理学检验中的替代实验方法及毒理学终点相应的整合测试评估方法(IATA)进行概述。同时,本文也为三维重组皮肤模型和模式生物斑马鱼在化妆品皮肤毒性检验中的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人民美化生活和容貌的要求,近年来化妆品的生产发展很快,据统计仅上海市目前即有一百几十家化妆品生产企业,但是有些企业由于技术和设备的限制,生产质量不能保证,以致劣质化妆品流入市场,对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和健康损害较大。国外早有“食品、药物及化妆品法规”的颁布,在美国的“食品药物管理局”亦设有专门的化妆品处监督检查此事,而我国《药品管理法》中亦无化妆品的条文,以致形成长期无法可依的局面。为了加强化妆品生产的卫生监督,1986年11月17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上海市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这个办法规定市和区、县的卫生防疫站是化妆品的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化妆品的生产、经营的卫生监督工作。《办法》从1987年2月1日起施行。同时我国卫生部会同轻工部亦正在制订《化妆品卫生管理条例》,不久即将颁布,这就进一步有了全国性的管理法规,以便将化妆品的生产从法制的角度加以管理,从而确保消费者的利益,为进入国际市场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6.
2003年2月28日,美国卫生福利部(HHS)与FDA联合发布了人们等待已久的兰德公司关于麻黄补充剂安全与功效的独立调查报告,同时FDA还提出了必须在麻黄补充剂标签上标注“严重警告”的新法规,并要求公众尽快对新法规。以及对能使FDA  相似文献   

7.
克林顿与莱温斯基婚外情东窗事发,在不得已出庭作证时,克林顿竟脸不变色心不跳地宣称:“口交”不是“性交”。由此,在美国还引起两派争议,深居著名的《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总编辑之位达17年之久的George Lundberg竟也因同意发表一份关于美国大学生回答“口交不是“性交”的问题调查报告,被美国医学会以“不合适”地将JAMA参与到与医学科学无关的美国两党政治辩论中去”的理由解职。口交一时成为社会热点。 我们无意讨论“口交”与“性交”的文字游戏,只是从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纠葛中,可以看出,口交是一种社会存在,既然有存在,则应该让大家知道它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8.
永芳高级美容霜致敏性的研究梁雪威,徐品良,姜兰凤,褚广鑫指导近年来,因使用化妆品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患者中,以使用“永芳高级美容霜”者居多。为了确证和预测化妆品对人的致敏性,我们用该样品做了两种动物致敏试验。方法试验所用“永芳”样品采用市售商品,动物选...  相似文献   

9.
李玉衡 《首都医药》2006,13(17):31-33
时下,很多人都会选用祛痘类化妆品来除痘,但专家提醒,青春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单靠化妆品无法消除青春痘。而且按照国家对化妆品的规定,除痘类化妆品中所含有的治“痘”药物成分是很有限的,难以达到治愈的目的,长期使用一些内含防腐、抗菌成分的祛痘化妆品还可能诱发或加重痤疮。前不久卫生部对宣称“祛痘、除螨”等化妆品监督抽检结果显示,抗生素的检出率为25.4%。  相似文献   

10.
2002年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出了对人体健康最为有益“十大风云食物”,榜首是西红柿;在很多世界性组织推荐的抗癌或保健食品中,西红柿总是位居前列;在国内科学家推荐的十大有益健康的蔬菜中,也包含有西红柿。是的,西红柿除具有丰富的营养外,还有保健和防治疾病的功能,而这些功能主要来源于西红柿中的番茄红素。因此,番茄红素日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也被广泛的应用于保健食品、医药、化妆品和天然色素等行业中。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的保健食品和化妆品(以下简称“保化两品)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关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急需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保化两品“监管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自我保健意识的需求不断提高,也为化妆品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空间。化妆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琳琅满目的商品,也导致了化妆品市场鱼龙混杂,消费者难辨真假现状,为了净化化妆品市场安全环境,维护消费者权益,日前,山西省晋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发区分局推出了“化妆品监管明白墙”。  相似文献   

13.
临床前研究的专利侵权豁免——美国最高法院判例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 药品上市需要向国家相关行政部门报批,报批资料中必须要有临床试验数据,而之前还必须进行临床前试验。根据1938年美国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FDCA),药品生产厂商请求政府批准进行人临床试验时递交的研究新药申请(IND),以及请求批准上市新药的新药申请(NDA)中,必须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提交研究数据。DD必须陈述“该药的临床前试验(包括动物试验),以便评价该临床试验申请”和详细说明临床前试验必要信息。NDA必须包括“药品是否安全有效的所有研究报告”,如所有临床研究以及与药品有效性、毒性和药理性质有关的临床前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万古霉素相关的致肾衰危险因素与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G^+菌在细菌性感染中所占比例日趋增高,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在中国医学论坛报刊登的2007年国际十大医学新闻条目第17条引用2007年10月16日美国JAMA(2007,298:1763)刊登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被称为“超级病菌”MRSA在美国正呈蔓延趋势,预计每年有超过9万人严重感染这一病菌。  相似文献   

15.
三“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信息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应用成效1“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信息系统”的主要特点(1)全面性:系统覆盖了“保化两品”日常监管全部业务,并将监管工作中的众多信息环节有效链接起来,使得信息孤岛现象得以避免,保证了各类信息的实时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16.
张宇 《国外药讯》2005,(12):44-45
一个英国科学思想库的一份报告指出,医药可能不久要进人科学虚幻的领域并将可能用“精神化妆品”治疗健康人。这些“精神化妆品”即帮助改善表现、消除痛苦回忆和克服成瘾的药物将与精神病用药一样普遍。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进美容院做保养,更是成为爱美时尚女性定期必做的功课。与从商场购买化妆品使用不同,在美容院做保养的消费者,往往都认为自己享受到了符合自己生理特征的专属化、精细化服务。但是在享受服务的同时,很少有消费者注意所用化妆品的具体模样,至于卫生批件、生产批号、生产日期、质量认证标志、产品说明书等详细信息,更不会去逐一过目。正是消费者的“过分信任”,使得美容院成为假冒伪劣化妆品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18.
“白芷,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这是2000年前《神农本草经》对中草药美容护肤的解释。据史料记载,隋朝还曾出现中药化妆品专著《妆台示》,历代的美容配方多达千余种。可见,我国早在古代就已将中草药作为化妆品。而如今,许多行业企业利用现代科技将传统中草药成分融入现代产品。中草药的应用已经不仅仅限于医药领域,中药产品也不仅仅是药物.而是延伸到不同行业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中药保健食品、化妆品、调味剂、食用色素、杀虫剂等产品日渐丰富。自有品牌逐渐比肩世界名牌。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汉方”热潮。  相似文献   

19.
李佳兴  佟文鑫 《首都医药》2009,16(17):48-49
CIR的诞生 在Eagieton议案同期,化妆品行业制定了另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自律计划:化妆品成分砰估(CIR)。 CIR的起源可以追溯到FDA的一个有关化妆品成分规格和毒理学检测的提案。经过对该项提案的评估,CTFA科学咨询委员会起草了一份自己的提案,建议由CTFA发起实施“合理预期安全”(REAS)的成分评估计划。CTFA理事会于1975年接受了这一概念,并于第二年将该计划命名为“化妆品成分评估”。  相似文献   

20.
刚刚进入2006年,河北省、山东青岛、四川广元等省、市医保主管部门就一纸令下,要求医保定点药店内的化妆品及生活用品必须限时“撤架”,否则将取消其“医保定点资格”,希望以此来杜绝医保对象“串换药品”的投机消费行为。笔者认为,尽管在一些医保定点药店出现了“持卡消费不在医保目录中的产品”的现象:如化妆品、生活用品等,但这并不能把所有罪责都归咎于化妆品等的存在。“一刀撤”值得商榷。首先,“一刀撤”有悖于“多元化经营”的政策。我国一直提倡药店进行多元化经营,而化妆品进药店正是“多元化经营”的体现,不仅可以方便群众的日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