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负荷运动训练对大鼠心血管系统内分泌功能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90min训练组和180min训练组。测定8周不同负荷游泳训练后大鼠血浆内皮素(ET)、肾上腺髓质素(ADM)、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180min训练组与90min训练组相比ADM含量显著下降(P<0·05);180min训练组ET较对照组显著上升了17·70%(P<0·05)。90min训练组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180min训练组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90min训练组(均P<0·05);各组SOD活性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中等负荷运动训练后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增强,ET、ADM适度分泌;大负荷的运动训练降低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血管活性肽分泌失衡。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基础训练期体能训练对战士机体的影响,为调控训练安排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武警某部队32名新训战士,平均(18.96±1.23)岁.训练日晨6∶ 00时空腹状态及在3 km跑后5 min内取肘静脉血,用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全血细胞检测.检查主要指标为WBC,HB,RBC、HCT、MCV、MCH 、MCHC、RDW 等8项指标.结果 训练日晨战士WBC、HB、RBC、HCT、MCV、RDW在参考值范围内,MCH和MCHC低于参考值下限.运动后WBC和HCT升高, MCH降低,与晨安静值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应加强新训期战士身体功能状况监测,3 km努力跑能够对战士机体形成较大强度的刺激,跑动后应避免安排有可能进一步过大刺激机体的训练内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训练负荷对基础训练期武警士兵心肌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武警某部新训士兵100例,分别在训练日晨6:00空腹状态和完成1km、3km、5km耐力跑后10min内取静脉血,检测谷草转氨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cTnI)等指标,比较训练前后上述指标血清水平变化。结果:与训练前比较,1km耐力跑训练后,仅hs-CRP水平显著升高(P<0.05),上述其他各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3km和5km耐力跑训练后,血AST、CK、hs-CRP水平显著高于训练前(P<0.05),但反映心肌是否受损最具特异性的指标cTnI水平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科学合理安排1km、3km、5km耐力跑程度的训练负荷,不会引起新兵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4.
朱敏  何晓军  赵武伟  汪勇  宫尚凤  夏磊  雷文婧 《武警医学》2011,22(12):1029-1031
 目的 观察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与心理肌肉放松法对新学员5 km越野训练肌疲劳的影响,以得出最佳运动后疲劳的恢复方式.方法 选择南京某院校2006-09入学的144名新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PNF干预组)、B组(心理肌肉放松干预组)和C组(对照组),在训练前、训练后第3天、第5天分别评定肌疲劳度并行相关血液生化指标检查.结果 PNF干预组训练后第3天、第5天的肌疲劳程度及血液生化指标增幅较心理肌肉放松干预组及对照组低,心理肌肉放松干预组训练后第3天、第5天的肌疲劳程度及血液生化指标增幅仅较对照组低.3组新学员肌疲劳变化程度差异和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平均增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NF干预组<心理肌肉放松干预组<对照组.结论 PNF法与心理肌肉放松训练法均能有效降低参训人员运动后疲劳,其中PNF法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卢宇  徐君  谭颖  门珊珊  王辉 《人民军医》2005,48(2):76-77
目的:观察膝关节松动术、肌力训练和药物封闭等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评分差异均不显著(P>0. 05)。观察组采用膝关节松动术、肌力训练、药物封闭等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物理疗法加药物封闭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差异显著(P<0. 05);对照组中肿胀、行走能力和综合评分差异显著(P<0 .05)。两组治疗后对比,上下楼能力、屈曲程度和综合评分差异显著(P<0.05),肿胀评分差异不显著(P>0. 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关节松动术、肌力训练和药物封闭等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团队心理训练对新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考察团队心理训练对新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125 名新兵分为2 个训练团队,分别于训练前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 -90)、人际关系量表的测试,将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于心理训练5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1)心理训练后的团队,人际关系和恐怖因子阳性的人数比未经心理训练的团队明显减少,差异显著(P<0 .05);(2)心理训练后团队的总分值,阳性项目和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因子分值明显低于未经心理训练的团队,差异显著(P<0 .05);(3)第2 个心理训练团队训练前总分值,阳性项目和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精神因子分值均高于中国新兵常模,差异显著(P<0 .05),心理训练后除躯体化和阳性项目分值高于常模外,其余各项差异均无显著性(P>0 .05);(4)全体新兵心理训练后在人际关系方面有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 .);(5)新兵SCL -90 的多项因子分值保持稳定或降低,个别因子分值有所增高。结论:对新兵进行团队心理训练可以提高新兵心理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定不同负重量以及性别对躯体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研究采用随机的交互式设计,20名健康青年学员,男性学员10名,完成0 kg、15 kg、27.5 kg和50 kg负重,女性学员10名,完成0kg、15 kg、27.5 kg负重,负重采用双肩背式,着军用背囊,内着规定的军用装具。利用PK254P平衡仪进行静态平衡能力测试。结果:与负重0 kg相比,男性学员负重15 kg时躯干稳定性参数COP的前后标准偏差和运动椭圆面积显著减少(P<0.05),左右标准偏差、前后方向平均运动速度、左右方向平均运动速度和运动长度无显著变化(P>0.05);负重27.5 kg时,仅左右标准偏差显著增加(P<0.05),其他稳定参数无显著变化;负重50kg时,除前后标准偏差外,上述指标均显著增加(P<0.05);女性学员负重0 kg、15kg和27.5 kg躯干稳定性参数无显著变化(P>0.05)。与0 kg相比,男性学员负重15 kg时躯干对称性参数横向中心压力和纵向中心压力显著减小(P<0.05),负重27.5 kg和50 kg时上述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女性学员负重15 kg和27.5 kg时,横向中心压力无显著变化,但纵向中心压力显著增加。男性和女性学员躯干稳定性参数和横向中心压力无显著差异(P>0.05),但纵向中心压力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一定的负重量下男性学员稳定性增加,负重过量机体维持静态平衡能力受到损害,而女性学员负重增加,躯体前倾,需要代偿性维持躯体静态平衡。  相似文献   

8.
尚冬梅  马燕  郑磊朋  刘洋 《武警医学》2017,28(4):329-331
 目的 探讨军事训练中运动性猝死高危人员的初步筛查方法。方法 先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从某部拟参加5 km越野训练的460名官兵中筛选出心血管高危人员进入高危组,从无高危因素的官兵中按照年龄匹配原则随机选择同样例数人员进入正常对照组。然后,比较两组官兵5 km越野前后(训练前30 min,训练后10 min)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共有44名为心血管高危人员,其中确诊1名高血压,1名疑似冠心病人员,不适宜再参加5 km越野活动,予以剔除。剩余的42名作为高危组,选择42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运动前,高危组异常心电图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异常心电图比例分别为33.33%和0;运动后高危组出现异常心电图的比例更高于对照组,异常心电图比例分别为52.38%和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再利用心电图筛查军事训练中运动性猝死高危人员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某部士兵高温高强度军事训练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某部参加10 km长跑训练士兵52例,于训练前后进行生化指标检测,比较训练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1)训练后电解质Ca+、Na+较训练前升高[(2.6±0.07)mmol/L vs. (2.5±0.06)mmol/L,(145.2±1.6)mmol/L vs. (141.9±5.5)mmol/L,P<0.01],Mg+、K+较训练前降低[(0.9±0.06)mmol/L vs. (1.0±0.07)mmol/L,(4.4±0.4)mmol/L vs. (5.0±0.4)mmol/L,P<0.01];(2)训练后AST较训练前升高[(20.7±6.6)μmol/L vs. (18.7±4.2)μmol/L,P<0.01],ALT、GGT、ALP、TBIL、DBIL训练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训练后Cr、UA、LAC较训练前升高[(74.1±11.2)μmol/L vs. (67.4±14.6)μmol/L,(426.4±77.3)μmol/L vs. (411.2±78.3)μmol/L,(7.4±0.6)μmol/L vs. (4.4±0.7)μmol/L,P<0.01],Urea、β2-MG训练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训练后LDH、CK较训练前升高[(229.9±24.1)U/L vs. (188.3±31.2)U/L,(188.3±57.2)U/L vs. (149.6±58.8)U/L,P<0.01],CHE、CK-MB训练前后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温高强度训练可对机体造成影响,但未发生器官损伤,在训练后及时补充电解质,是尽快恢复体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战士在 5km越野前后的血皮质醇变化。方法 :建立一种直接进样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血清中皮质醇的方法。结果 :在波长 2 4 5nm处检测 ,皮质醇的保留时间为 8min ,在浓度 0 .0 5~ 0 .2 5 μg·ml-1范围内显示良好的线性关系 ,最低检测浓度为 4 0ng·ml-1,回收率达 10 0 .89%。越野后战士血清中皮质醇明显升高。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专一性强 ,测定结果可用于指导军事应激训练  相似文献   

11.
Changes of white blood cell count during prolonged exercis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eukocytosis was postulated to accompany short- and medium-length exercise; in this report, we have studied the changes in leukocyte count during and following prolonged exercise. White blood cell (WBC) counts were obtained in 15 endurance-trained subjects before, during, and at a recovery period after an ultralong exercise (120 km march), lasting 24 h. WBC counts increased after 16 h march from a baseline value of 8.5 +/- 0.3 10(9) l-1 to 11.3 +/- 0.8 10(9) l-1 (P less than 0.05) and then declined to 7.1 +/- 0.9 10(9) l-1 after 24 h march with no further significant changes during 64 h of recovery. These observations were supported by previous findings in three separate marches performed by a second group (40, 70, and 120 km). A parallel increase in plasma creatine phosphokinase activity from 127 +/- 4.4 ul-1 to 539 +/- 106.3 ul-1 was observed after 16 h march (P less than 0.01), indicating muscle cell damage.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in extremely long marches, WBC counts return to baseline values before exercise is terminated. This phenomenon may reflect WBC infiltration to damaged muscle tissue.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营养状态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患者围术期隐性失血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5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接诊的9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按照微型营养评价法评分分为对照组(营养良好)、研究1组(潜在营养不良)、研究2组(营养不良),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70~90岁,平均77.1岁;研究1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71~90岁,平均79.0岁;研究2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70~91岁,平均78.9岁。所有患者均采用PFNA内固定进行治疗,记录3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血清学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A)、淋巴细胞百分比(TLP)、淋巴细胞计数(TLC)、血红蛋白(Hb)],采用面积法检测血液浸润面积进而检测患者失血量,并计算高、低隐性失血量患者的术前术后血清学指标,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前,研究2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明显低于研究1组和对照组;术后,3组患者的血清指标均有所下降,而研究2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明显低于研究1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患者的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以及高隐性失血量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和研究1组,术后血细胞比容(HCT)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研究1组,3组高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组患者的TP、ALB、PA、TRA、TLP、TLC、Hb等血清指标与术前比较,均有下降,而高隐性失血组患者下降较为明显,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高隐性失血组患者的各指标明显低于低隐性失血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营养状况的恶化,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失血量以及高隐性失血率逐渐增多,其中TP、ALB等血清学指标可以作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隐性失血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对血液流变性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25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133例重用丹参静滴,对照组 121例常规中药煎剂口服,同时设健康人组 108例。观察治疗前后各组的血液流变性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重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后,血液流变性和凝血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 (P<0. 05 ),并且接近健康人组;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善 (P>0. 05 )。结论 血液流变性和凝血指标的改变可为临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后的疗效判断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移居高原居住不同时间尿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对移居海拔4 300 m高原3个月(103人)、6个月(70人)及1年(106人)的男性汉族健康青年,采用自动尿分析仪进行晨尿11项指标分析。结果:移居高原者尿11项指标均有异常出现,主要以尿蛋白、尿潜血、白细胞居多。尿蛋白、尿潜血和白细胞在移居高原3个月较6个月和1年以上的阳性率均增高(P<0.01或0.05);6个月与1年以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低氧环境对肾脏的损害是随着居住时间的延长而减弱。低氧导致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降低和肾小球透性增强。  相似文献   

15.
王鑫 《临床军医杂志》2005,33(2):158-159
目的评价老年病人腹膜透析的疗效。方法对已进行透析6个月以上能定期门诊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两组:评估时年龄≥60岁为老年组,年龄<60岁为非老年组。观察两组病人透析前后血压、营养性指标(包括血脂、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充分性指标(包括Ccr和KT/V)及生存率变化。结果两组病人透析前与透析后比较,血压、血红蛋白和血脂差异无显著性(P>0.05);老年组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浓度降低,而非老年组无变化;老年组Ccr明显低,其中两组腹膜Ccr无差别,主要是老年组残肾Ccr更低;KT/V两组无差别;两组病人的1年、2年及3年的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膜透析简便易行,安全有效,适用于老年病人持续性透析。  相似文献   

16.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and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ingesting liquids during a 16-km military march under moderat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wenty-six volunteer male subje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GW received water (n=12), and group GP received an electrolytic carbohydrate solution (n=14). Blood and urine samples were obtained immediately before and after the marc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rinks were found for any of the measured variables. However, important results (p < 0.05) were observed by comparing variables before and after exercise. The variables included sodium, hematocrit, red blood cell, hemoglobin, and lactic acid levels and body weight (group GW) and sodium, potassium, hematocrit, red blood cell, hemoglobin, and lactic acid levels (group GP). Under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hydration procedures applie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similarities in the behavior of the variables, regardless of the kind of beverage consumed.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老年再发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与初发者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老年再发脑梗死(第2次)患者(再发组)31例,首次脑梗死者(对照组)30例,另设健康组30例。再发组与对照组于入院第2天清晨空腹抽静脉血送检,采集前未用抗凝和溶栓药物。健康体检者清晨空腹采血1次。检测全血黏度(BV)、血浆粘度(PV)、血小板聚集率(Pag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总胆固醇(P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结果对照组与健康组比较,BV,PV,PAgt,TC,TG,HDL-C,LDL-C,Apo-A,Apo-B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或P<0.01),TT、PT、APTT无明显变化(P>0.05);再发组与对照组比较,BV,PV,Psgt,TC,TG,LDL-C,Apo-B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HDL-C降低(P<0.05),Apo-A,TT,PT,APTT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高血脂与高凝、高黏度血症密切相关,均参与血栓形成。血脂及血液流变学部分参数升高或降低,是老年脑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进高原地区3种中药组方药物对人体心电图的影响,为选择有效抗缺氧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服用复方1号、复方2号、复方3号及安慰剂组上山前及上山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5天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组间及服药前后对比观察。结果:进驻前后心率自身比较,除复方3号第7天、复方1号及复方3号第15天与进驻前比较无差别(P>0.05),其余进驻后与进驻前各值有显著差别(P<0.05、P<0.01);进驻后,安慰剂组与实验组比,复方3号第7天有显著差别(P<0.05);组间比,第7天复方2号与复方3号有显著差别(P<0.05)。QT/TQ进驻前后自身比较,除复方1号进驻15天与进驻前无差别(P>0.05),其余进驻后与进驻前均有显著差别(P<0.05、P<0.01);进驻后实验组与安慰剂组比较无差别(P>0.05);组间对比,复方2号与复方3号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三种组方药物都有不同程度增加机体供氧、改善心肌缺血能力,但以复方3号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并双侧输卵管切除对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汉中市中心医院妇科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绝经后子宫良性肿瘤患者145例(含19例脱落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切除双侧输卵管分组,观察组86例切除双侧输卵管,对照组59例保留双侧输卵管,剔除脱落病例,观察组最终纳入75例,对照组最终纳入51例。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随访术后24个月,对比手术前、术后3、12、24个月雌二醇(estradiol,E2)、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Vmax)、舒张末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阻力值(resistance value,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 PI)变化,并行改良更年期综合征(Kupperman)评分,记录随访24个月内输卵管病变、盆腔包块及再手术发生率。结果2组术后12、24个月E2、FSH、LH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24个月E2显著低于对照组,FSH、L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Vmax、Vmin显著下降,RI、PI显著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术前及术后3、12、24个月各时间点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末期Kupperman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输卵管病变、盆腔包块发生率分别为0、5.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61%、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并双侧输卵管切除对卵巢功能有不良影响,会加重绝经后症状,但可降低术后输卵管病变、盆腔包块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血生化指标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测定 3 8例血浆置换后患者血浆置换治疗的血清丙氨酸氨基移换酶 (ALT)、门冬氨酸氨基移换酶 (AST)、L r 谷氨酰基移换酶 (GGT)、碱性磷酸酶 (ALP)、乳酸脱氢酶 (LD)、胆碱脂酶 (chE)、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 (DBil)、前白蛋白 (PA)、总胆汁酸 (TBA)、总蛋白 (TP)、白蛋白 (ALB)、球蛋白 (GLOB)、白蛋白球蛋白比例 (A/G)、肾功能和电解质。结果 血浆置换后ALT ,AST ,ALP ,GGT ,LD ,TBil,DBil,TBA和GLOB明显降低 ,与治疗前比较 ,P <0 .0 0 1或P <0 .0 2。chE ,PA ,TP ,ALB ,肾功能和电解质无明显变化 ,与治疗前比较 ,P >0 .0 5。结论 血浆置换后肝脏功能明显改善 ,它为治疗重型肝炎提供了一个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