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潘萌  张炎  薛哲 《市政技术》2012,30(3):120-122
以4个水厂的进、出水水样和一些较洁净水样作为试验对象,进行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3种检测方法(滤膜法、酶底物法、多管发酵法)的对比研究,并对滤膜法中自配培养基和商品培养基的使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滤膜法与酶底物法在水厂进、出水水样检测中无明显差异,而在某些较干净水样的检测中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的数量有显著差异;滤膜法与多管发酵法在检测总大肠菌群上无显著差异;滤膜法中自配培养基和商品培养基在检测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数量上无显著差异。通过对比可以得出,滤膜法为现阶段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中相对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酶底物法和多管发酵法同时检测长江中下游地区地表水中的总大肠菌群,结果表明,参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GB/T 5750.12—2006),酶底物法在肠杆菌属的检出灵敏度上显著高于多管发酵法,而在埃希氏菌属的检出灵敏度上基本一致,酶底物法可以作为评价水质微生物污染的快速准确检测方法,用于水厂日常的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滤膜法为检验饮用天然矿泉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国家标准方法,从检验周期、检验成本、检测精度等方面对酶底物法和膜滤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检验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虽然酶底物法检验成本高于滤膜法,但在实验操作、检验周期以及检测准确性和灵敏性方面优于滤膜法,未来可作为评价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用于检验饮用水中肠球菌的滤膜法和酶底物法进行了系统研究,重点考察比较了两个方法的检验周期、检验成本、结果差异性,结果显示酶底物法检验成本略高于滤膜法,但在检验周期以及结果的准确性和灵敏性方面较滤膜法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5.
提出水中菌落总数酶底物检测方法,通过实验室间比对、实际水样检测,比较酶底物法与平皿计数法用于水中菌落总数的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两种检测方法用于水中菌落总数检测的结果具有一致性,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别。酶底物法可以用作评价水质微生物污染的标准依据。  相似文献   

6.
由于传统方法在检测水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需要48小时左右,且操作过程复杂,难以掌握。现介绍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根据生活饮用水国家卫生标准(GB/T5750-2006)中推荐的固定底物酶底物法可购买到市售产品IDEXX公司的Colilert(可立得^TM)试剂。用于检测100ml水样,只需手工操作2分钟,即可在24小时内同时定量检测出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此方法大大的减少了工作量,避免了使用多管法的逐级稀释带来的操作误差;也避免了使用滤膜法时肉眼读数的人为误差,所以其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都比传统方法低。由于24小时内就得到结果,可以很好的用于突发事件应急。  相似文献   

7.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对微生物指示菌检测的要求是:当水样检出总大肠菌群时,应进一步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文中分别使用传统的多管发酵法和国标中最新推荐的固定底物(DST)酶底物在检测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两个指标时对所需的成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固定底物酶底物法的科立得☆试剂在检测这两项指标时不但节省时间和劳动力更能节省检测上的成本。是一项值得作为日常检测微生物指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6)
目的验证应用透视窗式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管野外现场检测生活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可行性。方法参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12-2006)中多管发酵法,用透视窗式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管与小导管式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对实验室配置的加标水样和野外环境采集的水样进行比较。结果经统计分析,两种培养液对加标水样和环境水样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其中加标水样的统计结果为P=0.539(P>0.05)、环境水样的统计结果为P=0.772(P>0.05)。结论透视窗式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管操作简便实用,稳定性好,可以用于生活饮用水样品的检测,尤其适合在野外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现场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对酶底物法(51孔定量盘法)测定水中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和培养方式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和培养时间对检测结果有显著影响,而环境因素和培养方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不明显;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培养温度需控制在35~37℃,检测培养时间分别控制在22~28、24~28 h条件下可获得准确结果;此方法与传统的滤膜法比较,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水中总大肠菌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分析了酶底物法检测过程中的实验室质量控制因素,包括保存时间、取样容器、培养历时、检测环境等。结果表明:春秋季和夏季取样后应立即放在4℃冷藏箱中保存,并于24 h内检测。采集水样时应优先选择无菌玻璃瓶,其次采用无菌塑料瓶和无菌采集袋。总大肠菌群的最佳培养时间为22~28 h,检测环境是否无菌对结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覆膜滤料以其优良的过滤性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分析了覆膜滤料的过滤机理、过滤效率、过滤阻力、过滤风速等性能指标的研究现状,通过实验对针刺毡覆膜滤料和常规针刺毡滤料进行了性能比较,指出了覆膜滤料的主要优势在于它的表面过滤机理、除尘效率高、清灰彻底、压力损失稳定且保持较低水平、对滤袋的磨损小、适用的粉尘范围广、寿命长、能耗低、成本低等,供实际选用时作参考。最后,展望了覆膜滤料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覆膜滤料清灰效果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分析覆膜滤料特性对清灰效果的影响。滤料覆膜后因滤料的堵塞,表面摩擦系数减小而使剥离率提高,运行阻力降低,从而可以明显改善清灰效果,节省能源,延长滤袋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微孔薄膜复合滤料是国外近年研制开发的新滤料,具有净化效率高、运行阻力低、清灰容易、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等许多优点。它已在空气过滤器和袋式除尘器上日益广泛应用。本文提供了我国研制并已成功应用的这种新滤料的性能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覆膜波料性能的综合评价及优化选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几种新型过滤材料--覆膜渡料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价,以便于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15.
聚四氟乙烯覆膜滤料的发展及应用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了聚四氟乙烯覆膜滤料的发展过程,分析了聚四氟乙烯覆膜滤料表面过滤的除尘机理。通过与传统滤料相比,说明了覆膜滤料的优越性,并指出覆膜滤料具有除尘效率高、排放浓度低、运行阻力小、过滤速度高、使用寿命长和运行费用省等特点。最后介绍了覆膜滤料在水泥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微孔薄膜复合滤料运行阻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多孔介质流动特性的理论,分析微孔薄膜复合滤料的结构特性及过滤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运行阻力的数字模型,经验证明与动态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根据空气过滤理论,分析微孔薄膜复合滤料的结构特性,提出此种新型材料的过滤机理主要是惯性碰撞、拦截、及扩散三种效应的联合作用,由此建立了过滤效率的数学模型,且与动态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工业除尘中,PTFE覆膜滤料因其粉尘易清除,清灰效果好,周期长等特性而常常用作过滤介质。而在家用空气净化器领域,内部高效过滤网多为纤维滤料(PP滤料),去除颗粒物的性能会随着使用而下降,导致更换频率高。本文提出了一种以PTFE覆膜滤料为介质,水洗为清灰方式的可再生空气净化器用过滤器。实验针对此种过滤器的性能,及水洗对过滤器本身影响做了相关研究,为开发水洗式PTFE覆膜滤料净化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新型填料曝气生物滤池去除氮化合物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丙烯腈中空纤维膜段作为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的填料,就系统启动期间生物膜的形成以及对生活污水中氮化合物的去除规律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稳定运行阶段的气水比、水力停留时间等对硝化和反硝化的影响.试验发现:在载体的外表面进行硝化反应的同时,其内部还发生了反硝化反应;中空纤维膜段的形状结构和表面特点使其适宜作为生物膜的载体.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研究水洗对PTFE覆膜净化器整机性能影响,在30 m3环境舱内利用香烟烟雾进行洁净空气量测试以及寿命计算,为开发水洗式PTFE覆膜滤网净化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水洗可使测试用PTFE滤网净化器寿命延长一倍,净化器整机性能略有下降,洁净空气量减少约2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