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肿瘤病人院内感染部位与治疗方案的关系。方法 对作者单位 1998年 3月~ 1999年3月 90例肿瘤患者经手术、放疗、化疗后感染发生部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治疗以呼吸道、皮肤感染为主 ,放疗以放疗照射野内相应组织器官感染为主 ,尤以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最多 ,化疗以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为主。结论 院内感染好发部位与治疗方案有关 ;为减少肿瘤病人院内感染对易感染部位进行必要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杨新妹 《中国肿瘤》2007,16(8):667-668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与医院感染的关系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24例恶性肿瘤住院死亡患者发生院内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死亡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医院感染与既往治疗及住院日,以及血白蛋白水平.[结果]既往曾行放疗、化疗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75.4%)明显高于未行过放疗、化疗患者(35.8%).住院>30天患者感染发生率(68.0%)明显高于住院≤30天者(34.7%).血白蛋白水平低于或等于30g/L感染发生率(69.7%)明显高于血白蛋白水平高于30g/L(31.3%).[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与既往治疗方式及住院日、血白蛋白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90例肿瘤病人院内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病人院内感染部位与治疗方案的关系。方法:对作单位1998年3月-1999年3月90例肿瘤患经手术、放疗、化疗后感染发生部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以呼吸道、皮肤感染为主,放疗以放疗照射野内相应组织器官感染为主,尤以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最多,化疗以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为主。结论:院内感染好发部位与治疗方案有关;为减少肿瘤病人院内感染对易感染部位进行必要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患者因其免疫功能低下,且多数接受手术、放疗、化疗及介入治疗等,极易发生院内感染,给治疗带来困难[1-3]。为探讨其感染率与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长期卧床,KPS评分等的关系,如何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作者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肿瘤内科住院的864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分析。  相似文献   

5.
10673例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通过对2年的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了解我院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10673份恶性肿瘤患者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0673例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475例,感染率4.45%,其中呼吸道265例(占55.79%),其次术后切口72例(占15.16%),胃肠道43例(占9.05%),皮肤27例(占5.68%)。结论恶性肿瘤患者以手术、放射、化学药物治疗为主,机体抵抗力降低;大量抗生素使用,扰乱机体正常菌群导致医院感染,因此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259例肿瘤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4年12月~2005年12月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调查住院患者4096例,医院感染率为6.32%,例次感染率为6.73%;感染部位依次是下呼吸道(50.58%)、胃肠道(17.37%)、泌尿道(12.36%):外科ICU感染率占6.70%,是高危科室;下呼吸道病原体以条件致病菌白色念珠菌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9.69%。[结论]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免疫力低下、侵袭性操作、化疗药物的应用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等;在常规监测的基础上,应将好发部位和高危科室列为监控的重点目标.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调查1993年1月-1994年10月420例肺癌住院病例,发生46例次医院感染,总发病率为11%,其中接受化疗者占61%,接受放疗者19.5%,接受手术者占19.5%。呼吸道感染占80.4%,败血症占6.5%,泌尿道感染占4.3%,胸腔感染占4.3%,切口感染占2.2%,皮肤感染占2.2%。因医院感染死亡患者人数占住院肺癌患者死亡总数的9.2%。病原菌中以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金葡菌常见,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及治疗对策。方法 对我科1998年1月~2002年1月126例院内感染的部位、易感因素及感染菌种等情况做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共发生院内感染126例,占同期收住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10.7%,死于感染的占感染人数的20.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首位(50.0%),其次为胃肠道(18.3%)。各种原因引发的骨髓抑制及慢性衰竭、长期卧床是本组病例的常见感染因素。白细胞总数低下者感染率明显高于白细胞正常者(P<0.05)。结论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机率较高,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慢性衰竭、长期卧床患者均较易发生院内感染,尤其要警惕真菌感染的发生。一旦确定感染,应尽早足量使用抗感染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肿瘤死亡病例医院感染的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降低死亡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63例死亡病例医院感染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63例死亡病例中发生医院感染25例,感染率为39.68%,而且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老年患者、住院时间越长的其医院感染率越高。结论: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时、准确的病原菌监测是预防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规律和临床病原学特点,以便能早期诊断并给予恰当治疗。方法 对我院2001年1-12月住院的各种肿瘤病人的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参照王枢群等主编的《医院感染学》诊断标准进行了统计。结果恶性肿瘤病人医院感染率为11.1%。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4.8%。其中呼吸系统感染最常见为38.3%。致病菌中格兰阳性菌占58.1%,真菌占19.4%,大剂量抗生素的使用也为主要致病原因。结论 采用综合治疗措施控制肿瘤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生,以减少由此产生的对患者造成的各种损失。  相似文献   

11.
温登瑰  张敬 《中国肿瘤》1999,8(12):551-551
河北省肿瘤医院既是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教学医院,又是河北省肿瘤医院,地处食管癌、胃癌高发区。为使我院的肿瘤医疗水准再上一个新台阶,我们对照《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临床肿瘤手册》(ManualofClinicalOncology)第5版等,分析了我院1981年~1997年间对食管、胃、肺、乳腺癌四种主要恶性肿瘤计28534例患者的手术、放疗、化疗及其它非常规抗癌治疗的情况,以便总结提高。1食管癌单纯手术占48.93%,手术加放疗占3.58%,手术加化疗占0.43%,全部病例手术率为53%,所有手术病例出院时的治愈及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颌面部深部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经过治疗的 15例患有颌面部深部恶性肿瘤的病人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手术进路及综合治疗等进行讨论分析。结果 经手术治疗及放疗、化疗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存活时间长 ,而未行手术治疗只进行放疗或化疗者治疗效果较差存活时间短。结论 颌面部深部恶性肿瘤的治疗应采用综合措施 ,先手术后放疗或化疗。  相似文献   

13.
恶性肿瘤病人医院感染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医院感染是当今医学界非常重视的问题,卫生部已将医院感染列入医院管理的重要目标,医院等级评审的标准之一。三级医院要求医院感染率<10%。我们曾对浙江省人民医院lop3年各科住院的7听例恶性肿瘤病人的医院感染率进行调查,发现恶性肿瘤病人的医院感染率较高,现将调查结果分析报道如下。一、恶性肿瘤病人医院感染的现状该院是一所拥有650张病床的省级综合性医院,1993年共收治恶性肿瘤病人7po例,占全院总收治人数的10.34%,在797例恶性肿瘤病人中有101例发生了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2.67%,是医院总感染率5.94%的一倍,明显高于三…  相似文献   

14.
王海  纪志刚  薛翀 《癌症进展》2009,7(6):665-668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2006年间500例肾移植后并发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情况。结果14例病例发生恶性肿瘤,占肾移植病例总数的2.8%。治疗方法包括:停用或减少部分免疫抑制剂的用量,更换免疫抑制剂的种类;手术切除肿瘤,辅以化疗和放疗。后者转归较佳。讨论要重视肾移植后病人发生肿瘤的问题。肾移植后个体化监测及治疗对术后并发恶性肿瘤患者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颌面部深部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经过治疗的15例患有颌面部深部恶性肿瘤的病人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手术进路及综合治疗等进行讲座分析。结果 经手术治疗及放疗、化疗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存活时间长,而未行手术治疗只进行放疗或化疗者治疗效果较差存活时间短。结论 颌面部深部恶性肿瘤的治疗应采用综合措施。先手术后放疗或化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肿瘤死亡病例医院感染的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降低死亡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63例死亡病例医院感染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63例死亡病例中发生医院感染25例,感染率为39.68%,而且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老年患者、住院时间越长的其医院感染率越高.结论: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时、准确的病原菌监测是预防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20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特点及其合理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例为院外局部手术后复发病例;单纯手术4例,单纯化疗1例,手术加放疗15例。结果:单纯手术切除4例中2例复发,单纯化疗1例肿瘤未控伴严重感染死亡。手术加放疗5例,复发率仅6.7%(1/15)。结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属低度恶性肿瘤,转移少,治疗失败原因主要为术后局部复发,术后放疗能降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院几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288例医院感染调查显示,发生医院感染189例,感染率65.5%,共发生医院感染366例次,例次感染率127.1%,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口腔及败血症为主,而且主要发生于诱导缓解期。同时针对各种危险因素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对恶性肿瘤治疗方案的完善,许多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延长、生活质量提高,但由于多种因素,恶性肿瘤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直接或间接引起病人死亡,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已有报告[1],但恶性肿瘤中实体瘤医院感染未见详细报告。为提高对恶性实体瘤医院感染的认识,提供防治对策的依据,回顾性分析我科刀例恶性实体瘤医院感染主要特征,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我科1995年4月一1997年12月共收治恶性实体瘤287例,均经临床、影像学、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发生医院感染者70例,男42例,女28例。年龄24-78岁。原发肿瘤类型:肺癌23…  相似文献   

20.
大肠癌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治。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普外科2004年1月~2005年12月实施根治性手术的大肠癌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68例大肠癌患者医院感染率22.10%,涉及医院感染的病死率26.6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造瘘口为主,各占感染人数的40.00%和20.00%;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占44.44%和20.00%。感染因素与患者年龄、住院天数、接受化疗、应用激素及多种抗生素使用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医院感染严重影响预后,也是导致患者非肿瘤死亡的主要因素,减少或消除口咽部和胃肠道病原菌的定植吸入、减少切口的细菌污染、合理应用化疗、激素和抗菌药物是降低大肠癌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