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彭柏  刘昀 《电力系统通信》2012,33(1):112-117
配用电通信网作为智能电网六大关键环节中通信信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智能电网的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华北配用电网结构的复杂性与多样性,配用电通信系统必须综合采用光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电力线载波技术等多种通信方式进行组网.文章针对华北配用电网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各种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应用场景,并进行技术比较,总结和归纳出适用于不同配用电业务需求的配用电通信组网方式.  相似文献   

2.
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广、测量点多,是配用电系统智能化的基础之一。文中从配用电业务出发对无线宽带在配用电通信接入网的带宽、时延、安全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种新型的电力无线宽带系统的解决方案。这种基于电力专用频谱资源,使用分时长期演进(TD-LTE)技术的电力无线宽带能承载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配电自动化、配电监测终端以及视频监控等业务,有效解决了配用电业务信息传输的可靠性、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面向智能配用电网络的电力无线专网技术方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广、测量点多,是配用电系统智能化的基础之一.文中从配用电业务出发对无线宽带在配用电通信接入网的带宽、时延、安全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种新型的电力无线宽带系统的解决方案.这种基于电力专用频谱资源,使用分时长期演进(TD-LTE)技术的电力无线宽带能承载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配电自动化、配电监测终端以及视频监控等业务,有效解决了配用电业务信息传输的可靠性、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智能通信配电网中通信网络规模的扩大、终端设备种类的增多、通信技术更新的加-陕、网络拓扑结构复杂,使得驾驭通信网络的难度加大等问题,文章提出终端接入网网管系统。首先从智能配电网通信发展要求出发,分析被管网络的网络结构,并提出了终端接入网系统的总体体系结构以及总体资源模型,根据智能配用电通信的管理需求,详细分析本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最后对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做出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配用电业务层出不穷,现有配用电通信网络架构不能很好地满足未来配用电业务灵活性、开放性的要求。对新兴的智能配用电业务在通信网络方面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SDN技术并结合网络虚拟化与融合网关技术的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方案,研究了网络的基本架构和涉及的关键技术,最后,对SDN技术在配用电业务中的拓展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智能配用电网通信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EPON通信的3种组网方案和3层结构模型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种的具体应用,提出智能小区用电信息采集、多网融合的建设策略,介绍了建设包括通信综合网管系统、基于GIS平台的光缆线路资源管理系统及光缆在线监测系统的智能通信网管平台建设内容,讨论了光传送网、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无线专网、物联网等智能配用电网通信新技术及其特点,对配用电通信网建设与维护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智能电网是电力、控制与信息结合的新技术领域,其通信网络建设,尤其是在电力配电网段的建设,是目前的重点和难点。文中从工业控制角度讨论了智能配用电网的通信需求,提出了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设计应考虑的技术适应性问题和定制改造方向。讨论了现有局域工业通信技术和广域电信技术的标准体系,提出了智能配用电通信网应参考电信的技术发展路线以及网络设计关键点。进一步讨论了智能电网信息通信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深度融合的信息结构。讨论了电力公司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的工程建设路线,提出了"专网"与"公网"的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8.
构建新一代智能配用电通信网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智能电网是电力、控制与信息结合的新技术领域,其通信网络建设,尤其是在电力配电网段的建设,是目前的重点和难点。文中从工业控制角度讨论了智能配用电网的通信需求,提出了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设计应考虑的技术适应性问题和定制改造方向。讨论了现有局域工业通信技术和广域电信技术的标准体系,提出了智能配用电通信网应参考电信的技术发展路线以及网络设计关键点。进一步讨论了智能电网信息通信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深度融合的信息结构。讨论了电力公司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的工程建设路线,提出了"专网"与"公网"的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9.
针对配电通信EPON网络点对多点特殊结构下光纤故障的监测需求,研究与开发了基于GIS的配电通信EPON网络光纤故障监测系统。介绍了系统构成、硬件技术指标以及软件系统接口等,并以扬州供电公司110 k V双桥变配电通信EPON网络为试点线路进行了设备安装与系统测试,并将OTDR测试结果结合EPON网管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故障判断与定位展示,从而实现对配电通信EPON网络光纤故障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张明昭  郭年 《湖北电力》2014,(10):62-65
智能电网下的配电网通信建设直接影响着配网智能化功能的发展。文章结合湖北电网配网通信系统建设情况,介绍了配电通信系统的组网模式和组网技术,提出了在建设中需注意的问题,为今后开展配电网通信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低压配电通信网是电力通信网络的薄弱环节,制约了智能电网的实施和发展。本文在分析比较智能电网中各种不同宽带通信接入技术的基础上,提出面向智能配用电环节的多网融合技术的全方位通信体系。该体系以xPON光纤接入网为核心,以宽带无线、PLC等通信方式作为必要补充,实现智能配用电网"一体化、全覆盖"。最后结合配用电应用场景,提出了主要通信技术的实现模式,并给出一个多介质融合的整体通信应用方案,满足智能配电网发展各阶段对电力通信网络的需求,为智能配用电环节的深入发展和实施提供网络基础。  相似文献   

12.
鉴于多样化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多,建立与业务需求和系统特征相适应的信息交互模式是实现智能配用电的关键。在分析智能配用电业务需求和系统架构的基础上,提出集成式和一体化这2种典型的智能配用电信息交互方式及相应的部署方式;针对智能配用电的物理通信需求,形成智能配用电通信方式组合方案;结合电力系统信息安全要求,提炼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体系。通过剖析业务需求、系统架构、信息交互方式及部署方式、物理通信方案和安全防护体系等几个方面情况,建立智能配用电信息交互典型模式。该模式已应用于智能配电网优化调度等实际工程之中。  相似文献   

13.
无源光网络技术在配用电通信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智能电网的建设已经开始逐步实施,电网的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建设大容量的光纤通信网是目前最适合配用电通信发展的通信方式。针对配用电系统的业务种类和特点,分析了PON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探讨了PON技术在配用电通信网中的应用,并对2种常见的网络结构进行分析,证明了基于PON技术的通信接入方案能较好地满足配用电系统通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业务断面的智能配用电通信网业务流量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子岩  胡浩 《电网技术》2011,35(11):12-17
分析了智能配用电通信业务的组成及特点,按照配电网和用电系统的应用特点划分了配电信息采集点、用电信息采集点及营业所信息采集点3个业务断面,并对3个断面中的业务组成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配用电通信业务向变电站汇聚的流量模型及3个业务断面业务流模型,提出了各个业务断面流量的计算方法及3个业务断面汇聚到变电站的计算方法。通过“十二...  相似文献   

15.
面向智能电网的配用电通信网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国内外最新的智能电力通信网建设理论,研究了配用电通信网建设的具体规划和设计实现。首先分析了智能配用电网的相关业务、业务之间的关系、业务通信需求等,构建出对应各类业务的基础业务网络模型。然后从多业务融合网络发展角度,分析了构建4种业务融合通信网络涉及的关键技术要素(如可用的通信技术、通信协议结构、综合网管技术、网络安...  相似文献   

16.
智能电网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使通信领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提高通信网络运行维护效率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分析陕西电力通信网运行维护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通信运维管理的经验和实践,依据“三集五大”体系下公司发展对通信的要求,提出一种新的省、地两级通信运维集中管理模式的体系架构,讨论了各级管理层面的管理职责和组织结构,并提出以面向业务安全和提高服务质量为原则的通信运维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全面和实时的监控,分布广泛的公用因特网将在智能电网通信系统中占有越来越多的比重。智能配电网的开放性为电力系统中公用网络接入了大量的恶意攻击入口。为了阻止恶意的终端接入到智能配电网通信系统,在智能配电网通信系统层次化结构设计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多级信息安全过滤模型和综合加密技术实现对智能配电网的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综合加密通信编程实例表明,该方案增强电力网敏感信息安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智能终端信息安全风险分析对于配电网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分析了智能电表、负控/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三遥/二遥配电自动化终端等3类配电网典型智能终端的特征;其次从中选取了智能电表与用电采集终端作为研究对象,搭建了相应的仿真平台,从应用系统与通信协议两方面对其进行渗透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一些终端的应用系统与通信协议存在安全风险,可被攻击者利用,进而引发电网扰动。基于测试结果,对配电网智能终端进行了安全风险分析,最后给出了配电网安全防护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志杰  姚贤炯  夏仕俊  王锐 《供用电》2012,29(4):26-29,39
智能电网的建设对电力企业的通信管理系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了通信管理系统建设面临的问题,介绍了上海电力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建设的功能目标、功能构架及具体功能。对通信管理系统功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对通信管理系统建设的实施原则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