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娟  章明川  陈孟丽  宋玉宝  范卫东  周月桂 《动力工程》2001,21(1):1026-1147,1184
(上海交通大学 能源工程系) 摘要:采用热天平研究了低温(30°C~130℃)条件下湿高钙煤灰的脱硫特性,指出水是低温下高钙煤灰进行 脱硫反应的前提条件。探讨了水钙摩尔比(H2O/CaO)、温度、二氧化硫浓度和钙硫摩尔比(Ca/S)对煤灰脱硫 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2O/CaO、二氧化硫浓度和Ca/S的增大,脱硫效率提高;随着温度的升高,脱硫 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脱硫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内蒙古1台7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了脱硫试验,根据现场数据分析了温度、粒度、升温速率及摩尔比等因素对循环流化床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小Ca/S摩尔比下,脱硫效率随时间增加呈上升趋势,随着Ca/S摩尔比增大,脱硫效率上升趋势减缓,且存在一个最佳的Ca/S摩尔比;加入石灰石脱硫时,需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调节石灰石给料机的出力,以协调脱硫效率和锅炉效率之间的平衡.研究结果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实际运行中SO2的排放和脱除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钙煤灰增湿脱硫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玉宝  周月桂  章明川  于娟  尹斌  吴江 《动力工程》2002,22(6):2106-2110
该文以热天平和半工业性热态试验系统对高钙煤灰增湿脱硫过程进行了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自由水分是高钙煤灰低温固硫反应的首要条件,而雾化液滴粒径、停留时间和Ca/S比等因素对煤灰增湿脱硫工艺的脱硫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实际烟气条件下,该工艺脱硫效率为40%-50%,能够达到燃用神木煤的锅炉环保标准。  相似文献   

4.
为测试和分析Ca/S摩尔比变化对燃烧福建无烟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效果以及SO2、NOx等污染物排放和电除尘器效率的影响,在1台燃烧福建无烟煤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炉内添加石灰石脱硫的工业热态试验。试验表明:(1)燃烧福建无烟煤循环流化床锅炉自脱硫效率较高,并且脱硫效率随着Ca/S摩尔比增大而呈"S"型曲线变化,在Ca/S摩尔比较低(<2.02)或较高(>2.82)时,脱硫效率随着Ca/S增加而迅速提高;当Ca/S摩尔比在一定范围内(2.02~2.82),脱硫效率缓慢提高;(2)炉内添加石灰石脱硫对NOx和CO排放的影响不明显,均随着Ca/S摩尔比增加而轻微上升;(3)飞灰含碳量随着Ca/S摩尔比增加而有所下降,但当Ca/S摩尔比达到较高值以后(本例Ca/S>2.02),飞灰含碳量不再明显变化,并有上升的趋势;(4)随着Ca/S摩尔比增加,飞灰比电阻增加,电除尘器进口、出口浓度同步增长,但除尘效率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5.
在一台燃烧福建无烟煤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炉内添加石灰石脱硫的工业热态试验,测试了Ca/S摩尔比变化对燃烧福建无烟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效果以及SO2、NOx、CO等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试验表明:燃烧福建无烟煤循环流化床锅炉自脱硫效率较高,并且脱硫效率随着Ca/S摩尔比增大而呈"S"型曲线变化,在Ca/S摩尔比...  相似文献   

6.
旨在为商业运行循环流化床锅炉混烧石油焦与煤提供指导及优化方案,首次在金陵石化220t/h商业运行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了石油焦与煤混合燃烧脱硫性能试验研究.研究了燃烧过程中,密相区床温、Ca/s摩尔比、石油焦/煤热量比等参数对烟气中SO2排放浓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密相区床温是影响脱硫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本试验温度范围内,随着床温升高,脱硫效率下降很快.床温有一最佳温度,其SO2排放浓度最低。随Ca/S摩尔比增大,SO2排放浓度降低。石油焦/煤热量比对脱硫没有明显的影响。表3、图7、参考文献9。  相似文献   

7.
对惰性粒子流化床的烟气脱硫过程进行了试验,分析和研究了Ca/S、入口SO2浓度、静止床高、惰性粒子粒径、近绝热饱和温度和床层温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近绝热饱和温度和Ca/S对脱硫效率影响较大,惰性粒子粒径和静止床高对脱硫效率也有一定影响;近绝热饱和温度越低、Ca/S越大、流化床床层温度越低、烟气表观速度越小、惰性粒子粒径越小以及静止床层越高,则烟气脱硫效率越高;当烟气入口SO2浓度小于7×10-4时,随着入口SO2浓度的增大,脱硫效率相应提高;当烟气入口SO2浓度增加到7×10-4以上时,随着入口SO2浓度的增大,脱硫效率反而降低;在基本试验工况下,惰性粒子流化床的烟气脱硫效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8.
循环悬浮式烟气半干法脱硫技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烟气处理量1500Nm^3/h的中试试验台,对循环悬浮式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运行参数(包括烟气在吸收塔内的停留时间,Ca/S,绝热饱和温距,浆滴粒径,入口二氧化硫浓度,入口烟温等),脱硫灰再循环等因素对脱硫塔内和整个系统脱硫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运行参数中绝热饱和温距、钙硫比以及浆滴粒径的变化对系统脱硫效率的影响明显,循环灰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脱硫效率。图18表2参9  相似文献   

9.
运用烟气分析仪和PH计进行化学反应动力学试验,得到石灰浆液荷电雾化吸收SO2的反应级数、速率常数和反应速率方程,进而计算出在不同Ca/S摩尔比、SO2浓度以及荷电电压下的反应速率,并与石灰浆液荷电雾化脱硫的试验脱硫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Ca/S摩尔比和充电电压的增大,反应速率增大,脱硫效率提高,且反应速率增大和脱硫效率提高的趋势基本一致;从微观的化学机制角度分析,雾滴荷电后确实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提高石灰浆液的脱硫效率,同时认为荷电对反应速率产生增益作用的原因主要是增大了单位容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单位接触面积上活化分子的有效碰撞次数和雾滴与烟气的接触几率.  相似文献   

10.
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效率因素很多,针对不同的钙硫摩尔比(Ca/S)、石灰石粒径和锅炉床温进行脱硫参数的优化试验,由正交试验法得出:当Ca/S为2.5、石灰石粒径为0.5mm、锅炉床温为900℃时,锅炉的脱硫效果最佳。在某300MW CFB锅炉脱硫测试中SO2排放浓度最低为117mg/m3。  相似文献   

11.
炉内脱硫效率影响因素诸多,其中Ca/S是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1060t/h亚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脱硫试验及其所得数据的分析可知:随Ca/S的增大,炉内脱硫效率也随之增大,当Ca/S小于3时,炉内脱硫效率随其增大变化幅度较大,当Ca/S大于3时,炉内脱硫效率随其增大变化幅度较小;同一Ca/S下,840℃时炉内脱硫效率最大,脱硫剂的反应速度最佳,床温低于或高于这一温度,脱硫效率均降低,且Ca/S为3时,脱硫效率便可达90%以上。不同床温下CFB锅炉炉内脱硫效率随Ca/S改变的变化趋势可为炉内脱硫脱硫剂投入量的多少以及锅炉最佳运行床温的控制提供一定的依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静态试验装置中,通过化学沉淀与混凝法相结合的二次除氟工艺处理电厂高浓度含氟脱硫废水,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多因素操作条件对脱硫废水除氟效率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钙除氟性能优于氢氧化钙,最佳钙氟摩尔比n(Ca)/n(F)一l:1.3;添加硫酸铝、氯化铁等混凝剂可明显改善药剂的除氟性能,确定了最佳”(A1)/n(F)=1.5、最佳n(Fe)/n(F)=0.3;在PH=5~6的弱酸性条件、温度约为30℃、转速约为500r/min、添加聚丙烯酰胺(PAM)质量分数约为0.1%的情况下,除氟效率高达95%以上;影响脱硫废水除氟效率的因素由主到次依次为:CaCl2〉Al2(SO4)3〉PAM〉FeCl3〉PH〉温度〉搅拌转速.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烟气增湿实验台的基础上,进行了低温烟气脱硫的实验研究。试验工况参数为钙硫化:Ca/S=1.5,2,2.5,3;烟气温度与水蒸汽露点的温差△T=20,10,5℃;烟气流速V=1,2m/s,沿程对水合反应器的不同高度的脱硫反应程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T,Ca/S和烟气流速是影响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富钙生物油充分结合了生物质的可再生性及有机酸钙盐的高脱硫脱硝性,是一种优质的环保型脱硫脱硝剂,对煤燃烧过程中污染物的脱除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利用连续燃烧实验装置,研究了温度(T)、过量空气系数(a)、钙硫比(Ca/S)等因素对富钙生物油在煤燃烧过程中脱硫、脱硝特性以及联合脱除特性的影响,并与醋酸钙、石灰石的脱硫脱硝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富钙生物油脱硫效率在900℃左右达到最大值,高达90%左右;脱硝效率在1 200℃左右达到最大值,为55%左右;富钙生物油同时脱硫脱硝较适宜的Ca/S为2~3;为保证较高的脱硫脱硝效率,过量空气系数不宜太高;3种钙基中,富钙生物油脱硫脱硝性能最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影响固定床烟气脱硫因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CaO粉末做吸收剂,通过固定床干法脱硫实验,分别研究了温度、进口浓度、Ca/S摩尔比、吸收剂粒径和停留时间等各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 825℃、Ca/S=2.82、粒径为75μm、进口浓度Cin=1783 mg/m3、tR=0.4 s时,脱硫效率可达89.6%,出口SO2浓度为185 mg/m3,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260 mg/m3.  相似文献   

16.
在小型喷雾气流反应脱硫脱硝实验台上研究了过氧化氢水溶液浓度以及各种因素(Ca/S摩尔比、Ca/N摩尔比、喷水量)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过氧化氢水溶液增湿Ca(OH)_2脱硫时,其脱硫效率随着过氧化氢水溶液浓度的增加而有较大的提高,提高幅度达15%~20%。单独脱硝和同时脱硫脱硝实验表明,采用过氧化氢水溶液增湿Ca(OH)_2脱硫效率有明显的提高,而过氧化氢溶液增湿Ca(OH)_2脱硝的效果并不明显,脱硝效率为5%左右。  相似文献   

17.
张中林  陈晓平 《热能动力工程》2012,27(4):455-458,516,517
在440 t/h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了燃烧不同比例煤和石油焦混合燃料时二氧化硫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研究了燃烧不同比例的混合燃料、炉膛温度、过量空气系数和钙硫摩尔比对二氧化硫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过量空气系数和钙硫摩尔比的增加可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存在一个最佳脱硫温度,二氧化硫排放浓度最低,对于各种混合燃料最佳脱硫温度应在830~850℃之间。  相似文献   

18.
管道喷射烟气脱硫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地研究了钙硫化、趋近饱和温度、SO2入口浓度、喷嘴雾化风量、分层喷浆及加压消化等因素对烟气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钙硫比,降低△T,采用分层喷水及加压消化等有利于提高脱硫率;在Ca/S比为2.5的情况下,加压消化喷浆脱硫的脱效率可达65%以上。  相似文献   

19.
污泥与煤混烧过程中HCl排放和脱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管式炉中混烧处理的石化污泥与煤,在600℃~900℃温度范围内,进行了废弃物焚烧时HCl的排放特性及添加CaO脱除HCl气体的实验研究。实验研究表明随着污泥占燃料比例的增加,燃料中Cl→HCl转化率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燃料中Cl→HCl转化率增大。实验研究了Ca/(S+0.5Cl)摩尔比、温度对HCl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a/(S+0.5Cl)摩尔比的增大,HCl去除率增大;当温度低于70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HCl去除率增大,700℃时达到最大,然后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HCl去除率呈下降趋势,即存在一最佳脱氯温度。  相似文献   

20.
《动力工程学报》2017,(10):848-854
在旋转喷雾脱硫(Spray Drying Absorber,SDA)实验台上对低含湿量、高烟温的模拟焦炉烟气进行了脱硫实验,研究高入口烟气温度、高绝热饱和温差条件下,Na_2CO_3和Ca(OH)_22种脱硫剂的脱硫特性.讨论了化学计量比、脱硫塔入口烟温、绝热饱和温差和脱硫塔内烟气温降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化学计量比的增大,Na_2CO_3脱硫效率增长速率比Ca(OH)_2脱硫效率增长速率更快,当2种脱硫剂与SO_2的化学计量比分别达到1.1和1.5时,脱硫效率趋于平缓;脱硫效率随绝热饱和温差的增大呈指数形式下降;在保持出口烟气温度不变条件下,提高入口烟气温度有利于提高脱硫效率;脱硫塔内烟气温降增大也有利于提高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