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苏北GZ地区三维地震解释需要,在常规三维地震解释的基础上,制作精细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层位,同时,应用的井、震联合技术对地震资料进行构造解释,为测井资料的对比提供了有利的依据。总体上突出了构造解释的细致性、准确性和客观性,为下一步的油藏评价和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对大庆长垣地区进行精细构造解释研究,应用全三维立体特色解释技术,保证了断层和层位解释的精度,同时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多方位检查构造解释的闭合质量,对掌握研究区整体构造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次研究综合运用多种地震解释技术手段,更直观地展现了研究区的构造特征,为建立精确的地质模型和后续的油田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精细构造解释在苏丹GU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丹GU油田的3D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较低,该区处于断陷盆地、构造复杂,精确构造解释是保证有效开发的前提。在对该区地震资料进行重新精细构造解释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合成地震记录标定技术、方差体技术、蚂蚁体识别小断层技术、时深转换技术、三维可视化等技术,使断层解释和构造解释精度有了很大提高,为建立精确的地质模型和油田开发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静安堡北部及周边地区利用三维地震资料与测井资料结合,实现了地震解释剖面上层位准确标定,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构造精细解释,对研究区内断裂的构造特征、演化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隐蔽小断层、低幅度构造采用多种地震综合解释技术,完成了沙三段底界、沙四段底界及潜山顶界约108km^2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工作,编制了高精度构造图,进一步落实了区内的断裂空间展布特征和构造形态,指出了有利圈闭,为下步井位部署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5.
东濮凹陷构造极其复杂,是典型的复杂小断块油气田,文西一刘庄地区断块破碎,又有火成岩分布,靠常规的解释技术搞清构造特别困难,在测井资料标准化处理、优选子波,制作高精度合成地震记录精细标定层位基础上,利用三维可视化地震解释系统进行该区三维地震立体解释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孤东垦东地区利用三维地震资料与测井资料结合,实现了地震解释剖面上层位准确标定,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构造精细解释,对研究区内断裂的构造特征、演化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隐蔽小断层、低幅度构造采用多种地震综合解释技术,完成了沙一段底界、馆陶组下段底界、馆陶组上段底界及明化镇组底界约1200km2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工作,编制了高精度构造图,进一步落实了区内的断裂空间展布特征和构造形态,指出了有利圈闭,为下步井位部署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7.
孤东垦东地区储层精细构造解释及构造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孤东垦东地区利用三维地震资料与测井资料结合,实现了地震解释剖面上层位准确标定,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构造精细解释,对研究区内断裂的构造特征、演化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隐蔽小断层、低幅度构造采用多种地震综合解释技术,完成了沙一段底界、馆陶组下段底界、馆陶组上段底界及明化镇组底界约1200km^2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工作,编制了高精度构造图,进一步落实了区内的断裂空间展布特征和构造形态,指出了有利圈闭,为下步井位部署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8.
三维地震沉积解释方法是随着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方法,通过建立等时格架约束下的高密度地层切片,结合剖面精细构造解释,能够从平面和剖面两个视角互动解释地震资料,在高密度地层切片上进行沉积微相的解释,大大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利用率,真正做到了全三维地震解释,同时平面和剖面的互动解释,解决了因为地震纵向分辨率低,在剖面上很难识别沉积微相的问题,降低了解释难度,大大提高了解释效率。  相似文献   

9.
三维构造精细解释是储层研究的基础,是地震勘探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以新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利用相干数据体,进行层位标定、地层对比、断层解释等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对断层组合取得了新的认识,增加了地质分析和模型基础数据的精度。本文对广利油田构造进行了时深转换量板的制作、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以及精细解释,进而在此基础上对该区进行了构造特征分析和储层评价。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探索了三维地震属性信息分析技术在构造精细解释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通过提取的地震属性与钻井资料的岩芯、综合录井及电性曲线等资料建立相关性,研究断裂系统及构造特征,储层精细描述和岩性解释。通过应用地震数据体相干分析技术、图分析技术可以识别出小断层并精确地刻画出小断层的分布,做到了各种属性的综合运用,大大降低了储层小断层的多解性,而且突破了以往单纯运用地震振幅强弱来识别断层技术手段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王开燕  张伟  尹浩然 《当代化工》2014,(11):2285-2287,2290
以工区的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生成的构造格架为基础,对汪南区块采用Jason软件来进行波阻抗反演,运用测井资料、地质资料对波阻抗反演数据体以及地震属性进行储层的标定,综合储层的波阻抗和地震属性特点,从而对工区扶杨油层各段进行立体精细的储层预测。  相似文献   

12.
文明寨地区构造复杂,断块多,岩性变化大,一些地质问题不明,需要高精度三维资料处理来提高资料的纵、横向分辨率^[1][2]及为储层、油藏研究提供精确的依据。针对东濮文明寨地区高精度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大量分析试验,形成了一套适合东濮地区的较为完整的3D高精度地震资料处理流程。实际资料处理表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辽河油田辽河裂谷西部凹陷西斜坡地层岩性复杂,构造断裂破碎情况复杂,沉积范围小,石油地质条件复杂。本文从该地区的构造,沉积储存特征进行了油藏描述研究。利用LANDMARK综合油藏描述软件,综合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沉积储层特征参数分析,过井反演成果和生产试油数据,进行了油藏综合描述。直观地展现了主要目的层段局部构造和断裂系统发育特征,有效地预测了三角洲砂体发育情况,迅速准确地指导油气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14.
辽河油田欧利坨子区块沙三段地层岩性复杂,构造断裂破碎情况复杂,沉积范围小,石油地质条件复杂。本文从该地区的构造,沉积储存特征进行了油藏描述研究。利用DISCOVERY综合油藏描述软件,综合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沉积储层特征参数分析,过井反演成果和生产试油数据,进行了油藏综合描述。直观地展现了主要目的层段局部构造和断裂系统发育特征,有效地预测了三角洲砂体发育情况,迅速准确地指导油气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15.
地震解释方法是有效地利用区域地质、钻井、测井以及试井资料来指导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方法。本文充分利用钻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从井点出发,通过地质基础研究,进行构造建模,采用邻区三维引层技术、多线联合解释技术以及层拉平技术,解释断层和地震反射层位,对红旗坝地区油气藏圈闭的发现和进一步认识该区油气分布规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家琪 《云南化工》2018,(3):160-161
近年来对储层研究的要求愈发精细,也加快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等技术的发展。储层地质建模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区域油藏评价,部分油田的开发管理,以及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指导油气田开发工作。储层地质建模可以精确描述相应地质结构和参数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精细描述出油气藏地下特征.论文简要介绍了普通克里格方法和序贯高斯模拟方法,从理论上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了已有算法中的优缺点,为更好、更充分地指导后续油气田开发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张广宁 《河北化工》2014,(7):14-16,19
煤矿开采一部分主要地质任务是探测采区内地质构造的分布及其含(导)水性,采区三维地震勘探主要用于探测地质构造,而电法勘探则用于构造含水性的探测。为了探求三维地震勘探探测含水构造的可能性,采取对地震资料进行波阻抗反演的方法来提取含水信息,并结合实际的地震资料反演成果与瞬变电磁探测成果在富水区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地震资料提取的富水特性信息与瞬变电磁法测得的富水区域基本一致。结果表明,地震勘探技术在探测地质构造方面精度比较高,构造含水与否也可通过钻孔测井资料的标定来提取波阻抗反演信息来确定,并且关于含水信息定性解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以后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桥口东北翼油源充足,油气分布关系复杂。为了进一步开发动用油田构造边部油气资源,迫切需要滚动勘探开发,寻找有利目标区,使之投入形成新的产能建设区块。因此基于2010年新采集文南-刘庄的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综合应用全三维地震构造连片精细解释技术、地震相干体断层识别技术,对RFT、HDT、试油试采资料和地层对比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对桥口东北翼进行分层系油藏评价和整体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