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五年教育技术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内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我国2002—2006年间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从论文研究的服务对象、研究方向和研究类型三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特点和变化趋势,以期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及相关研究人员的选题和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1984~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14个核心期刊发表的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的论文为样本,从论文的期刊和年度分布、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作者这四个方面对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了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促进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朱艳  李太凤 《教育评论》2015,(4):99-101
文章以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2006届到2009届的79篇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内容分析法,分别从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方向、研究类型和参考文献四个维度分析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论文基本现状。  相似文献   

4.
学位论文选题与研究方法的选择是考察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的重要环节,分析近5年来的3914篇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论文,以关键词知识图谱、研究方法类型分布等描述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的选题意趣和研究方法技能,发现我国大陆高校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虽然较为分散,但基本契合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跨学科选题渐增,但不同培养机构对教育技术学科定位的理解存在差异,导致偏"技术"或重"教育"的不同选题意趣;混合的方法不断涌现,但亦存在研究方法选择不合理、研究仅停留在经验总结的层面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1991-2004年国内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元分析,通过研究论文研究题目来考察教育技术14年来的发展变化与发展趋势,最后提出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技术》2017,(3):49-55
在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教育技术学研究现状如何是值得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之一。文章采用共词分析法,以2001~2016年间我国教育技术领域核心期刊载文为数据来源,通过高频关键词的聚类树状图和共词网络图等的可视化呈现,解读了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热点包括网络时代的远程教育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模式研究、新技术支持的教与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等五个方面,处于共词网络边缘位置的MOOC、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可能成为未来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2004-2008年度《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了2178篇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论文,针对这些论文中的3853个关键词,运用词对关键词、相对词频统计和理论词对关键词矩阵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近5年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热点是: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网络课程、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等。总体来说,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尚未形成某一方面的研究群体,研究的深度还不够;还有一些研究空白,需要研究者关注。  相似文献   

8.
《成人教育》2007,(4):F0003-F0003
杨晓宏 男,1965年出生,甘肃正宁人。1986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电教系。1991年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现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教育技术学专业媒体理论及教育应用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学科教育电视重点研究方向负责人,分管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教育技术学研究如何变迁是本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对7本教育技术学领域CSSCI期刊近30年所刊发文章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这一时期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变迁过程,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文章通过对高频关键词的时间演进分析,指出近30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热点可以分为电大教育研究阶段(1988-1993年)、电化教育研究阶段(1994-2002年)和信息化教育研究阶段(2003-2012年)。文章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进行内容分析发现,研究热点主要为教学过程研究、媒体教学研究、教学设计研究、网络教育研究、远程教育研究、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以及网络信息环境下的学习模式研究七个方面。其中,教学设计、多媒体技术等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处于核心地位,移动学习、协作学习、网络远程教育、教育信息化等则可能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1999—2008年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张,这10年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时期。硕士生招生数量的迅速扩大直接决定了其学位论文总量的迅速增加,其主题分布形势表明了硕士研究生关注的热点,研究呈现出从学科理论向问题实践转移的趋势。研究主题是直接影响学位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做好学位论文的选题工作,势必会增强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内容分析研究中国有关网络教育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内容分析法,以国内五种教育技术核心学术期刊为材料,对有关网络教学(教育)的内容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网络教育的热点领域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论的研究;采用新技术开发教学平台的研究;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研究;新理论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育技术的研究重点内容广泛,这些研究包括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与资源建设研究、教与学的应用研究、评价研究等。通过维普资讯电子期刊数据库和CNKI学术期刊总库,以中国教育技术研究领域5种学术期刊10年间收录论文为依据,从载文数量、载文内容、关键词等方面总结得出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社会网络分析及其应用案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介绍了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知识,对该方法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并对该方法的典型应用和一般过程进行总结概括。最后从发现"新数据"的视角,指出期刊论文的题录信息是一类重要的分析对象,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网络信息,并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了社会网络分析用于分析期刊题录信息的一般过程,期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从教学模式视角谈网络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网络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CAI(计算机辅助教学)、WBI(基于网络的教学)不仅带来了教育技术上的革命,更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上的一次革命.本文从网络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现状着手,重点分析了网络在远程教育各种模式中的应用以及各自的特点,最后讨论了网络在远程教育中存在的负面作用,以期在应用网络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比较教育评论》在1998—2007年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论文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以及在研究地域上的差异,发现:在研究主题上,《比较教育评论》重视宏观教育制度研究,关注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紧跟时代发展,研究当前热点问题;微观教育实践领域的研究日益升温;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探讨起伏不定。在研究方法上,文献研究仍然是《比较教育评论》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不同研究方法的的综合运用成为当前《比较教育评论》的一大特色,定性与定量研究呈均衡态势,两者的结合更能体现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研究地域上,单一国别研究是《比较教育评论》的主体,对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尤其关注,大规模的跨国比较研究引人注目,全球趋势和区域研究渐渐增多。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应明确比较教育的研究主题,提升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科学水平,拓展比较教育的研究地域,创建立体化的研究对象,加强比较教育学术群体的自身建设,深化学科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技术促进有效教学方面,教育叙事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该研究以小学数学的某个知识点的教学为例,用教育叙事的研究方法在真实的环境下记录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从实践的角度阐述信息技术对有效教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教育创新本质上是教育文化创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何选用合适的形式展现教学信息,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论教育技术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教育技术研究形成了一个学术"怪圈",一方面专家辈出,一方面却未形成本学科成熟的思想理论及研究方法。究其原因,是缺乏从批评角度对教育技术研究的审视。教育技术批评要在充分认识与肯定教育技术发展成绩的前提下,以教育技术学科发展为目标和准绳,遵从孔子思想教育体系中"和而不同"的理念,深入了解教育技术批评主体和教育技术批评客体,以矛盾分析法为基本研究方法,在借鉴与吸收其他批评形态研究成果的同时,将"批评"本土化、专业化,发挥教育技术批评对教育技术创新的积极功能,避免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技术在在高校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被大家广泛关注和接受,本文从教育信息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具有的优势、局限性、应用前景等问题,对教育信息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推动教研发展,引发教研形态转型。文章在梳理网络技术支持教研形态演化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互联网+教研”是信息化教研发展的高端形态,其内涵表现为:以多维空间的开放互通,优化教研生态环境;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拓展教研活动场域;以教师学习方式变革,促进教研形式创新;以促进教师高水平专业成长为核心,推动教师质量和教育质量的内涵式发展。同时,从教研主体、环境、内容、过程及评价五个方面分析了“互联网+教研”的关键特征。最后,文章提出以下研究发展趋势:以研究范式转型来构建“互联网+教研”理论体系;重视人工智能技术与教研应用的创新融合;开展大数据驱动的“互联网+教研”服务的综合效能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