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郭锦丽  薛瑞芳  王琦 《护理研究》2008,22(26):2441-2442
肢体大面积皮肤剥脱伤是刨伤骨科难度大、并发症多的损伤之一,目前四肢大面积剥脱伤的治疗及护理无成熟的经验可循.封闭负压吸引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乙醇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将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是一种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方法,是用医用泡沫材料包裹多侧孔引流管,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大面积皮肤毁损伤及创面感染的病人的治疗,此项技术是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人工皮)来覆盖或填充受损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封闭状态,最后将引流管与负压瓶连接,通过控制负压来促进皮肤损伤创面愈合的一种方法.由于对创面充分引流,并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促使快速愈合;此外,还可以有效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保证创面清洁[1].其与传统换药相比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创面肉芽生长好,减轻病人痛苦,还可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是一种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新方法.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VSD技术治疗28例下肢骨折并皮肤毁损伤的病人,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封闭负压吸引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用置入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加以封闭,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将引流管与负压源接通,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减少渗出从而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1].我科将VSD技术应用于污染较重且复合组织缺损,无法Ⅰ期行皮瓣和植皮修复的病例,为Ⅱ期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郭锦丽  薛瑞芳  王琦 《护理研究》2008,22(9):2441-2442
肢体大面积皮肤剥脱伤是创伤骨科难度大、并发症多的损伤之一,目前四肢大面积剥脱伤的治疗及护理无成熟的经验可循。封闭负压吸引技术(vacuulnsealingdrainage,VSD)是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乙醇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将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我科于2007年10月采用VSD治疗1例左下肢广泛皮肤剥脱伤后皮肤坏死、创面感染合并胫骨部分骨外露病人,VSD技术在我省应用尚属首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是外科创面引流的革命性变化。VSD是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应用VSD时被引流区是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负压一旦消失时间过长,引流区内就会开始积液且无法溢出,因此保持有效负压是维持VSD成败的关键。骨科创伤多发于四肢,创口四周、  相似文献   

7.
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慢性创面不愈的方法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31例慢性创面的病人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方法介绍材料:医用海绵:无毒、吸水性好、抗张力强。多孔引流管:硬质塑料管。手术贴膜:不透气、密封性好。可调式中心负压器。方法:清洁创面,去除坏死组织和异物,按创面形状剪裁海绵,置于创面。带侧孔塑料引流管的一端插入海绵,另端由创旁皮肤引出。深创面可用一块以上海绵重叠覆盖。之后,用贴膜封闭整个创面。引流管连接于中央负压终端,调整负压值为-16kPa(-120mmHg)[1]。护理:(1)注意吸引管通畅和负压值变化情况,防止病人在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损伤感染创面的临床治疗与护理要点。方法对污染较重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2008年11月至2010年10月,30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患者的损伤感染创面全部愈合,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损伤感染创面疗效确切,密切的护理观察和引流管的管理是护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损伤感染创面的临床治疗与护理要点.方法 对污染较重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 2008年11月至2010年10月,30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患者的损伤感染创面全部愈合,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损伤感染创面疗效确切,密切的护理观察和引流管的管理是护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况世荣  吴海燕  李惠 《护理研究》2012,26(14):1307-1308
[目的]探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按住院时间顺序将61例严重软组织损伤病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观察组运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比较两组病人引流管堵管、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及创面感染率、创面平均清洁时间、肉芽组织生长时间.[结果]观察组负压封闭引流管堵管、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创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创面平均清洁时间及肉芽组织生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改良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既可预防创面感染,又可减少引流管堵管及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提高引流效果,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1.
刘新 《护理研究》2011,25(28):2586
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又称负压创面疗法,是近年来提出并广泛开展的伤口治疗新方法。VSD的主要原理:在对创面进行引流管时,把医用高分子泡沫材料作为负压引流管和创面间的中介,这样有效阻止创面块状引出物进入引流管,更换引流管时,泡沫材料也能一起离开机体,从而使创面保持清洁并抑制细菌生长。由于其能有效地防止传统负压引流时可能发生的脏器被吸住或受压而致的缺血、坏死、穿孔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使用简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 对30例皮肤损伤患者采用简易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者经8~20 d(平均15 d)简易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均恢复良好,见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毛细血管丰富,触之易出血,无脓性分泌物,创面周围皮肤红肿明显消退.经直接缝合或皮瓣修复后,...  相似文献   

13.
封闭式创面负压引流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彭建宇  孙秀玲  韩维红 《护理研究》2002,16(12):692-693
封闭式创面负压引流技术 (vacuum -sealingtechnique ,VST) ,即在临床传统的负压引流方法的基础上 ,创面置引流管 ,引流管不与创面组织直接接触 (或用Coldex聚乙烯酒精水化海绵包裹 ) ,创面用生物透明膜封闭 ,形成一个密闭的引流系统 ,从而 ,防止外界细菌入侵 ,改善创面血运 ,达到创面快速愈合的效果[1,2 ] 。此方法操作简便 ,省时、省力、省材料 ,且病人痛苦小。1 创面负压疗法的实验研究1.1 负压疗法对人体血压、脉搏及心电图的影响 孙庆华[3] 观察负压治疗前后血压、脉搏、心电图R波差值、肢体导联、…  相似文献   

14.
孙蕊  曹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29):7279-7280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是一种新型引流技术,用医用泡沫材料包裹多侧孔引流管,使泡沫材料成为引流管与被引流区之间的中介,再利用透性粘贴薄膜封闭被引流区使之与外界隔绝,接通负压源形成一个高效引流系统,是处理创面的全新方法[1]。我科于2009-01-2010-09对  相似文献   

15.
刘新 《山西护理杂志》2011,(10):2586-2586
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又称负压创面疗法,是近年来提出并广泛开展的伤口治疗新方法。VSD的主要原理:在对创面进行引流管时,把医用高分子泡沫材料作为负压引流管和创面间的中介,这样有效阻止创面块状引出物进入引流管,更换引流管时,泡沫材料也能一起离开机体,从而使创面保持清洁并抑制细菌生长。  相似文献   

16.
倪静 《当代护士》2013,(9):37-38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骨科复杂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保持有效的连续负压吸引,防止管道脱落,负压吸引瓶的更换及消毒,保持引流管的通畅等。认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四肢复杂创面中的应用及护理具有重要性,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真空负压封闭技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真空负压封闭技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本科室2007年9月至2009年3月我院共收治的21例使用真空负压封闭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病例资料并对其归纳总结.结果:对该21例糖尿病足患者提供严密的观察及护理,所有患者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均治愈,治疗时间最短者14 d,最长者30 d.结论:真空负压封闭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地促进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的治疗方法,护理重点是在糖尿病基础护理之上,注意负压引流管的通畅、创面负压的维持以及惠肢血运的观察.  相似文献   

18.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一种新v引流技术,用医用泡沫材料包裹多侧孔引流管,使泡沫材料成为引流管与被引流区之间的中介,再利用透性粘贴薄膜封闭被引流区使之与外界隔绝,接通负压源形成一个高效引流系统,是处理创面的全新方法[1].我科于2009-01-2010-09对51例下肢严重开放性骨折的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术后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在传统临床的负压引流方法的基础上创面置引流管,需要注意的是引流管不能直接与创面组织接触,为了防止外界细菌入侵,使创面快速愈合[1],创面应使用生物半透性薄膜完全封闭,使其形成一个密闭的引流系统.这一系统可以彻底去除创面的坏死组织、分泌物或腔隙,更好地使切口愈合,因此是外科引流技术的又一革新[2].本院骨科及手足外科2009年4月-2014年8月,应用负压封闭式引流技术(VSD)处理软组织缺损创面28例,经过细致的护理后,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高秀芳 《全科护理》2012,10(21):1958-1959
[目的]探索封闭负压引流治疗(VSD)各种创面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11年5月—2012年3月20例复杂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和各种慢性难治创面的病人,使用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技术进行治疗,对病人进行观察护理。[结果]本组接受VSD治疗的20例病人中,直接通过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愈5例,游离植皮闭合9例,局部转移皮瓣闭合4例,二期缝合2例,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维持病人适当的体位,保持引流管道通畅,做好观察护理及宣教工作,保证有效的负压吸引,是护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