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技术,建立广藿香饮片快速鉴别方法,建立专属性特征性强的广藿香饮片气味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对广藿香饮片及黑龙江、四川和湖南3个产地的藿香饮片样品进行气味分析,根据获取的气味色谱信息,结合Kovats保留指数及Arochembase数...  相似文献   

2.
梅茜  许金国  苏联麟  毛春芹  陆兔林  房方 《中草药》2023,54(16):5165-5171
目的 基于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对枳壳Aurantii Fructus饮片麸炒前后气味差异标志物进行快速识别研究,拟建立一种基于气味的有效快速识别生、麸炒枳壳饮片的方法。方法 通过建立生、麸炒枳壳饮片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检测方法,结合Arochembase数据库,采用主成分析、判别因子分析方法对生、麸炒枳壳饮片气味色谱峰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 建立了生、麸炒枳壳饮片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分析方法,通过对生、麸炒枳壳饮片气味指纹图谱分析,匹配出11个气味特征成分,推测D-柠檬烯、β-月桂烯、γ-松油烯为生、麸炒枳壳饮片气味差异标志物。结论 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可较好地快速识别生、麸炒枳壳饮片气味特征成分,可应用于饮片生产过程的质量在线监测,为饮片不同炮制品的快速识别及质量控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色谱电子鼻对温郁金醋制前后气味差异标志物进行快速识别研究,拟建立一种基于气味的有效快速识别方法.方法 通过建立生、醋温郁金的Heracles NEO检测方法,结合Arochembase数据库,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技术对不同硫熏程度天麻进行气味识别,以期寻求一种基于气味快速鉴别硫熏天麻的方法。方法 利用Heracles NEO型超快速气相电子鼻采集未硫熏和不同硫熏程度天麻饮片的气相色谱图,气相色谱条件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40 ℃,以0.2 ℃·s-1升温至60 ℃,再以4 ℃·s-1升温至250 ℃),进样量5 mL,孵化温度65 ℃,孵化时间35 min,结合Kovats保留指数和AroChemBase数据库进行定性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建立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因子分析(DF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等模型,达到对不同硫熏程度天麻饮片进行有效鉴别的目的。结果 根据AroChemBase数据库对比分析,硫熏天麻和未硫熏天麻气味特征差异大,环戊烷、丙酮、庚烷可能是鉴别天麻饮片硫熏与否及硫熏程度的气味成分。PCA模型识别指数81,DFA模型的判别因子累计区分指数92.09%,PLS-DA模型的监督模型解释率0.963,预测能力参数0.956,说明PCA、DFA和PLS-DA模型均能较好地区分不同硫熏程度的天麻饮片。结论 Heracles NEO型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可用于快速鉴别和区分不同硫熏程度天麻饮片,可为中药饮片的硫熏鉴别提供快速、简便、绿色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以气味特征为指标的黄芪药材品质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技术,获取黄芪药材气味色谱信息,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判别因子分析(discriminant factor analysis,DFA)、聚类分析(cluste...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2017,(5)
目的:通过HeraclesⅡ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技术,建立麦冬硫熏样品与未硫熏样品的快速鉴别方法。方法:采用HeraclesⅡ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对硫熏与未硫熏麦冬样品进行气味分析,根据获取的气味色谱信息,结合Kovats保留指数及Arochembase数据库内容,对两类样品的差异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另外,通过建立的化学计量学模型实现了对硫熏与未硫熏麦冬的快速鉴别。结果:通过Arochembase数据库对比分析,硫熏麦冬硫化物明显比未硫熏麦冬多,气味特征差异大;PCA模型可明显区分硫熏麦冬与未硫熏麦冬;运用SIMCA模型能够实现对硫熏麦冬的快速鉴别。结论:HeraclesⅡ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技术可用于硫熏麦冬与未硫熏麦冬的快速鉴别,为中药材的硫熏快速鉴别提供新技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黄精蒸制过程中气味成分的物质基础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清蒸法和酒蒸法分别制备不同蒸晒次数的黄精炮制样品,建立黄精的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分析方法,对黄精蒸制过程中的气味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分析气味成分的动态变化。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结果生黄精识别出19个气味色谱峰,清蒸九蒸九晒黄精识别出16个气味色谱峰,酒蒸九蒸九晒黄精识别出17个气味色谱峰。黄精蒸制过程中有多处色谱峰发生明显变化,丙醛、乙酸甲酯、3-己醇、乙醛的色谱峰峰面积在清蒸与酒蒸后均降低;糠醇的色谱峰峰面积随着蒸晒次数的增加,整体呈增加趋势;糠醛、5-甲基糠醛的色谱峰峰面积均随着蒸晒次数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PCA模型中,生黄精与黄精炮制品明显分为两个不同区域。结论 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可以快速分析黄精蒸制过程气味变化的物质基础,可应用于生、蒸黄精的气味差异标志物快速识别,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快速气相电子鼻对3种五味子Schisandrae Chinensis Fructus(SCF)饮片进行气味特征分析,并建立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快速判别模型,拟解决生产流通及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品种混淆问题.方法 通过建立五味子饮片Heracles NEO快速气...  相似文献   

9.
电子鼻在多基原郁金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电子鼻技术实现多基原郁金的快速准确鉴定。方法:以检测器响应值为指标筛选样品的检测参数和金属传感器,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辨别因子分析对特征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建立了多基原郁金的电子鼻检测方法,绘制了多基原郁金气味识别指纹图谱。结论:电子鼻可用于多基原郁金的鉴定,为多基原中药材的鉴定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不同基原的郁金进行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和气味信息进行差异分析,建立对不同基原郁金的快速判别方法。方法 利用感官总结比较郁金的性状,运用显微成像系统观察比较郁金的横切面及粉末特征,同时采用电子鼻对4种郁金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结果 4种郁金的性状、横切面及粉末鉴别特征差异较为明显。结合特征雷达图分析、主成分分析、气味综合值分析对4种郁金检测区分效果显著。结论 本研究结合性状、显微、气味特征,建立郁金基原快速判别方法,对临床用药品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采用CM-5型分光测色计及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分析色泽与气味变化,结合DFA、PLS-DA等多种分析方法,识别不同炮制程度醋香附饮片并对炮制终点进行量化。结果表明随着炮制程度的加深,醋香附饮片明暗度L*逐渐下降,红绿值a*和黄蓝值b*先增加,炮制8 min时达到最大,随后逐渐下降,并建立了基于颜色参数L*、a*、b*的判别模型(判别正确率98.5%),能对不同炮制程度醋香附进行有效区分。通过电子鼻从不同炮制程度醋香附中共识别得到26种气味成分,并建立不同炮制程度醋香附饮片DFA及PLS-DA模型,结果表明炮制8 min样品能与其他样品显著区分,以VIP>1筛选得到3-甲基呋喃、2-甲基丁醛、2-甲基丙酸、糠醛、α-蒎烯等10个气味成分为区分不同炮制程度醋香附的气味差异标志物,结合色泽及标志性气味成分变化规律确定醋香附最佳炮制时间为8 min。该研究可为醋香附炮制工艺的规范化研究及改进该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其他中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麸炒白术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Rhizoma炮制全过程的定性判别模型,筛选出可以表征麸炒白术不同炮制程度的气味成分。方法 制备麸炒白术饮片,不同时间点取样进行分析。采用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采集气味图谱,与Arochembase数据库对比得到气味成分信息,结合峰面积分析气味成分的变化规律并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 通过判别因子分析(discriminant factor analysis,DF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等将麸炒白术炮制全过程样品成功分为4类:生品、炮制不及、炮制成品和炮制太过。在炮制过程中,3-甲基十五烷、十二烷基丙酸酯、正辛基环己烷、1,3-二硝基苯、8-甲基十五烷5个气味成分的峰面积占比较高,其中1,3-二硝基苯在炮制全过程中峰面积呈降低趋势;3-甲基十五烷从炮制不及到炮制成品的过程中峰面积呈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电子鼻技术建立气味指纹图谱进行秦艽药材产地鉴别探索,为秦艽药材产地快速鉴别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电子鼻技术对收集的10个产地的10批秦艽样品进行检测,获得不同产地秦艽药材气味信息的电子鼻传感器响应值,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因子分析(DFA)对传感器响应值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 PCA分析不能很好地对不同产地的秦艽药材进行区分,DFA分析能很好地进行秦艽药材产地鉴别。结论采用电子鼻技术对不同产地秦艽药材的气味信息进行数据化分析,可以实现秦艽药材产地的快速区分鉴别。  相似文献   

14.
中药人参与西洋参饮片的电子鼻检测方法及识别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电子鼻技术研究中药人参与西洋参饮片的气味检测方法进行分析,采用PCA模式识别方法,达到准确、快速鉴别人参、西洋参饮片的目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对人参、西洋参样品的粒径,检测样品量,顶空进样量,孵化时间,孵化温度等重要因素进行筛选,确定人参、西洋参饮片电子鼻检测的最佳条件;并采用归一法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通过PCA多元统计学方法对特征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人参与西洋参饮片的电子鼻检测方法,得到人参、西洋参气味识别指纹图谱,建立了人参与西洋参饮片的PCA识别模式。结论:本实验采用电子鼻技术建立了人参与西洋参饮片准确而快速的鉴别方法,为中药真伪的快速鉴别及气味的科学化、标准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陈鹏  肖晓燕  梅茜  李林  毛春芹  刘明贵  陆兔林  徐葱茏 《中草药》2022,53(14):4285-4297
目的 对薏苡仁麸炒过程中的色泽与气味进行客观量化并对色泽与气味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CM-5型分光测色计(电子眼)及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技术,并通过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判别因子分析(discriminant factor analysis,DFA)、风味热图等方法对获取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随着炮制程度的加深,薏苡仁外观色泽整体上呈现变暗(L*值不断降低)、变红(a*值不断增加)、变黄(b*值不断增加)的变化趋势,基于粉末色度值L*、a*、b*所构建的判别函数实现了生薏苡仁及不同炮制程度麸炒薏苡仁饮片的区分。薏苡仁固有及在麸炒过程中共检测出34种挥发性气味物质,随着炮制程度的加深,挥发性气味物质的丰富度不断提高。热图分析结果表明1-丁烯、2-丁烯、丙烯醛、乙硫醇、2-丁醇、乙偶姻、1,4-二氧六环、丙二醇、1-甲基-1H-吡咯、甲基环己烯、丁酸乙酯、丁基二甲硫醚、糠醇、辛内酯14种成分在薏苡仁麸炒过程中变化最为明显。PCA与DFA均可实现生薏苡仁及不同炮制程度麸炒薏苡仁饮片的区分。结论 ...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温郁金源3种中药气味差异。方法通过电子鼻和顶空-气-质联用技术(HS-GCMS)分析3种中药的气味及挥发性成分,采用双标图分析传感器响应值与挥发性化合物之间的联系。结果雷达图显示3种中药的气味响应值不同,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均能较好区分3种中药;从温郁金、温莪术、片姜黄中分别鉴定出23、19、36种化合物,三者共有成分12种;PLS双标图显示传感器LY2/G、LY2/AA、LY2/LG、LY2/gCT、P40/1与烯烃类、酮类成分具有相关性。结论电子鼻可快速区分温郁金源3种中药,结合顶空-气-质联用技术为温郁金源中药的电子鼻响应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HeraclesⅡ快速电子气味分析仪因其可以将样品中的挥发性物质与“气味”建立联系,逐渐被应用于中药“气味”研究中,但其适用度并不十分明朗。该文基于生姜3种炮制品干姜、炮姜、姜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用气相-质谱联用技术验证HeraclesⅡ快速电子气味分析仪定性准确性及其适用范围。采用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和HeraclesⅡ快速电子气味分析仪对不同产地的10批生姜各炮制品中的成分进行检测,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判别因子分析(DFA),考察产地及炮制程度对干姜、炮姜、姜炭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炮制程度对各炮制品有较大影响,产地因素对炮制品影响较小。同时,HeraclesⅡ快速电子气味分析仪和气质联用分别检测到42、45种化合物,其中共有化合物29种,重合度64.4%,表明快速电子气味分析仪相较于气质联用在定性方面有一定的可参考性。结合此气味分析仪方便快捷、处理数据准确高效的特点,在以挥发性物质进行整体评价为目的的“气味”研究中有一定的优势,并在中药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机器视觉和电子鼻技术实现生马钱子饮片及其不同炮制火候砂炒马钱子饮片的鉴别与区分,并研究其颜色、气味与内在成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和电子鼻技术获取生马钱子及其炮制品的颜色和气味信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主成分分析、判别因子分析)分析炮制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采用HPLC测定不同炮制程度的马钱子饮片中生物碱成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通过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不同样品颜色值、气味值与成分的相关性。结果:马钱子炮制过程中随着炮制程度的加深,色调H值逐渐变小,饱和度S值逐渐变大,亮度V值逐渐变小,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因子分析可实现炮制品的区分和判别;不同炮制程度的马钱子气味呈一定规律性变化;随着炮制程度的加深,马钱子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不断降低;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色调H及亮度V的颜色值变化与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变化呈显著相关性,而气味与2种成分变化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通过机器视觉与电子鼻技术对颜色、气味的客观化评价,可实现马钱子与其不同炮制火候饮片的鉴别区分。传统以颜色作为马钱子炮制过程中的控制指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气味客观化的黄连及其炮制品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味是鉴别黄连炮制品的重要评价指标,其不同炮制品具有各自独特的气味。该研究以气味客观化为切入点,采用电子鼻技术,建立适合黄连的电子鼻检测方法,分别对生黄连、酒黄连、姜黄连及萸黄连的气味进行检测,依据获得的客观化气味信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黄连及其不同炮制品进行区分判别。结果表明,黄连及其不同炮制品在气味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统计质量控制分析(SQC)与软独立建模分析(SIMCA)模型能够实现黄连炮制品与生品的区分,主成分分析(PCA)分析可明显区分黄连及其不同炮制品;另外,对黄连及不同炮制品的区分识别,判别因子分析(DFA)模型正确判别率为100%,线性判别分析(LDA)模型的初始判别率以及交叉验证识别率分别为100%,94.4%。该研究采用电子鼻技术实现了黄连及其炮制品的气味特征差异表征,与化学计量学方法结合实现了黄连及其不同炮制品的鉴别区分;该研究为中药气味客观化鉴别研究提供了思路与方法,有利于传统气味鉴别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电子鼻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快速、有效鉴别南北五味子的方法。方法通过电子鼻技术分别获取20批不同来源的南北五味子样品气味指纹图谱,利用主成分分析(PCA)、统计质量控制分析(SQC)、软独立建模聚类分析(SIMCA)及判别因子分析(DFA)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特征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与其他三种化学计量方法相比较,DFA法可完全区分南北五味子样品,其识别正确率为100%。结论电子鼻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实现对南北五味子品种的快速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