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据报道,在发生污泥膨胀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厂中,约有90%的污泥膨胀问题是由活性污泥中丝状菌的过量生长而引起的。文章在对污泥膨胀的特征及引起污泥丝状菌膨胀的成因、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以调节微生物代谢机制为出发点的补充痕量金属元素控制污泥膨胀方法和以调节环境条件为出发点的采用选择器控制污泥膨胀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前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应用最多的方法是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在活性污泥法运行过程中,时常发生两种工艺运行异常现象,即污泥膨胀和生物泡沫:关于污泥膨胀问题,很早以前就引起了污水处理专家和技术工作者的关注与研究,已经总结出污泥膨胀发生机理及解决的措施,为控制污泥膨胀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同时,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逐渐提高,活性污泥法的新工艺不断采用(A/O、A^2/O、SBR、氧化沟等),对污泥膨胀发生有了有效地预防;而生物泡沫问题近年来困扰着国内很多污水处理厂,生物泡沫在污水处理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污泥膨胀现象在全球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已成为制约活性污泥工艺发展的重大难题之一。通过研究王新庄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污泥负荷、溶解氧等数据,找出了引起污泥膨胀的原因。通过调节泥龄、污泥负荷、溶解氧等措施,成功地控制了污泥膨胀。  相似文献   

4.
活性污泥法污泥膨胀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涛  王敏 《广州化工》2013,41(3):106-108
活性污泥法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但污泥膨胀现象是该工艺运行中的棘手问题。通过对活性污泥法污泥膨胀现象的分析,了解其膨胀原因。另外针对几种活性污泥变形工艺的膨胀问题作了具体研究,并总结出污泥膨胀现象的几种常用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5.
武秀琴  谷立坤 《河北化工》2010,33(12):41-43
活性污泥法是污水处理采用最普遍的方法,运行中最大的问题是污泥膨胀。分析总结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主要介绍污泥膨胀的类型、引起膨胀的原因和控制措施,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仉春华 《水处理技术》2003,29(4):228-229
本文以处理辣根废水为例,介绍一种新的水处理方法-膜分离活性污泥法,并阐述了膜分离活性污泥法如何解决污泥膨胀问题以及传统活性污泥法所不具有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污水处理工艺中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该工艺污水运行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丝状菌污泥膨胀。通过分析在环境工程中污泥微膨胀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引起污泥膨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低温环境下城镇污水处理厂发生非丝状菌活性污泥膨胀的机理特征,以及对污水处理的影响;提出了通过SVI值、镜检、观感判断非丝状菌污泥膨胀的方法和解决措施。通过采取物化方法改良活性污泥组成结构提高其沉降性能,调整控制生化系统合适的MLSS、DO浓度、稳定进水量、内外回流比等工艺参数,能有效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将SVI值由400 m L/g左右降至150 m L/g以下,达到理想的泥水分离效果,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9.
污泥膨胀问题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运行过程中经常发生且难以彻底杜绝的棘手问题,且90%以上的污泥膨胀是由丝状菌的过度生长造成的。SBR法由于其间歇式的进水和反应方式,在时间上存在着很高的基质浓度梯度,因而能有效地抑制丝状菌的生长繁殖,被认为是最不易发生污泥膨胀的活性污泥工艺,  相似文献   

10.
磁活性污泥法是对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一种改良.相对于传统活性污泥法,磁活性污泥法减小了生物反应器占地面积、提高了处理负荷、改善了脱氮除磷效果、有效控制丝状菌污泥膨胀、降低剩余污泥产量.该文介绍了磁活性污泥法的技术原理及研究与应用进展,对磁活性污泥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汤曼琳  张顺  田晴 《广东化工》2014,(10):71-74
污泥膨胀问题普遍并长期存在于全球污水处理厂中,是制约活性污泥工艺发展的难题之一。尽管国内外的研究者对污泥膨胀做了大量的研究,但仍然没有找到一个可行的全面的解决办法。本文总结了新近丝状菌的鉴定和表征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丝状菌的特性及其功能,结合丝状菌形成的诱因,提出了预防控制丝状污泥膨胀的工程化手段与最新工艺。同时,文章结合当前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提出了需对丝状污泥进行控制与利用相结合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活性污泥膨胀的机理及控制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萌  孙宝盛  曹伟 《天津化工》2007,21(3):53-55
在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是最为普遍的处理工艺。而丝状菌污泥膨胀是该工艺运行中最易发生,危害最大的问题。本文从丝状菌种类,污水水质条件的多方面分析了产生污泥膨胀的原因和机理。并归纳了污泥膨胀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吴晶晶  曹蓉 《广州化工》2011,39(1):30-31,37
污泥膨胀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重大难题.文章系统介绍了活性污泥膨胀的特点和类型,总结分析了污泥膨胀的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实际运行中出现的污泥膨胀问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宁  张修奎 《净水技术》2009,28(3):45-47
以实际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为对象,研究了氧化沟污泥膨胀特性;以小试模拟试验系统为对象,分别研究了投加季铵盐、PAM和次氯酸钠以及调整运行工艺参数等对氧化沟污泥膨胀的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实际污水处理厂的丝状细菌为微丝菌(Microthrix parvicell);在连续投加50 mg/L的季铵盐2 d以后,污泥膨胀问题得到有效控制;用2 mg/L的PAM控制氧化沟污泥膨胀较适宜,较短的时间内即可有效控制;30 mg/g MLSS的次氯酸钠可以使处于膨胀状态的氧化沟系统快速得到控制;提高氧化沟的溶解氧含量和污泥负荷,有助于抑制污泥膨胀和丝状菌增殖。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耐盐污泥膨胀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控制方法,利用革新MUCT工艺重点考察了10 mg.L-1盐度长期驯化的耐盐污泥在低溶解氧条件下发生污泥膨胀的过程。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控制,同时比较膨胀前后系统对有机物和氮磷的去除能力,结合污泥微膨胀节能理论提出利用污泥微膨胀提高含盐污水生物处理效率的方法。结果表明:耐盐污泥在长期低溶解氧条件下会发生膨胀;盐度降低导致污泥膨胀加剧;提高盐度可有效抑制其膨胀;当好氧2段溶解氧(DO2)维持在1.0 mg.L-1,好氧1段溶解氧(DO1)维持在2.0 mg.L-1时,污泥容积指数(SVI)维持在190~210 ml.g-1之间,稳定处于微膨胀状态。微膨胀状态下系统出水浊度大大降低,可以利用低氧微膨胀状态提高含盐污水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6.
重金属离子对A~2/O工艺脱氮效能的毒性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某城市污水处理厂重金属离子引起出水水质恶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城市污水厂处理厂进水、出水、活性污泥中Mn2+、Ni2+、Cr6+、Cu2+、Zn2+等重金属离子的含量。结果表明,进水、出水、活性污泥(干泥)中Mn2+含量分别为0.476 5~8.248 7 mg/L、0.472 7~4.630 5 mg/L、1 582.2 mg/kg干泥,Mn2+是影响该污水处理厂水质净化效果主要原因。通过采取控制进水水质、加大活性污泥排放量、接种污泥等措施,最后恢复了该厂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Sewage and sewage sludge from a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were analyzed for 16 EPA-PAHs. This plant is a classic mechanical-biological treatment plant, consisting of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 with additional chemical treatment for the removal of phosphorus compounds. The process of sewage sludge treatment is carried out in closed as well as open sludge digesters. Primary and mechanically thickened sludge are passed through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Digested sludge is dewatered on filter-press through addition of flocculent. The measurements were obtain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 stages on PAH content in wastewater and sewage sludge. The following waste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crude ones and those after sand trap, primary sedimentation, biological treatment and secondary sedimentation. Sewage sludg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primary sludge, digested sludge and dewatered sludge. PAH load in influent, mechanically and biologically treated sewage, as well as in raw digested and dewatered sludge, were calculated. PAHs were extracted from wastewater and sludge samples, with cyclohexane, dichloromethane using an ultrasonic method. Gas chromatograph equipped with mass spectrometry was used for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PAHs. Mechanical and biological treatment proved the removal of 83–85% of PAHs from the influent. Despite this its daily PAH load introduced into the environment was high and reached 27–37% of PAH load in influent. In sewage sludge it was 46–70 g/d of PAHs (carcinogenic PAHs content 4–12%). In waste sludge (filter pressed sludge and sand from detrirer) PAH total load reached 42–68 g/d with (10–17% of carcinogenic PAHs).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中原油田污水处理残渣减量技术,结果表明:污泥处理剂与污泥比例为2.2∶100时,污泥量降低34.52%;污泥处理剂可释放污泥中的Ca2+为22.94%,Fe3+和Fe2+为108.33%;污泥处理后产出水水型为CaCl2型,能够和文二污水站来水混合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