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用国产树脂分离富集水中微量Cr(Ⅵ)和Cr(Ⅲ),并用ICP发射光谱法直接测定洗脱液中Cr(Ⅵ)和Cr(Ⅲ)的方法。文中用正交试验法选择离子交换条件,方法快速、准确。本方法可将0.05PPm数量级的Cr(Ⅵ)和Cr(Ⅲ)进行较完全的分离和有效的富集。适于环境监测工作中对有害铬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镀铬废水中铬的回收及在铬鞣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电镀废水中的六价铬还原成Cr(III),用化学沉淀法和絮凝法将其转化为Cr(OH)3沉淀,通过硫酸酸化,结晶为高纯硫酸铬,作为皮革工业的铬鞣剂。分析了镀铬废水的絮凝效果、Cr(III)溶液絮凝前后杂质的含量及硫酸铬的纯度,选定了最佳pH。结果表明,使用回收后的硫酸铬进行铬鞣与使用标准铬粉进行铬鞣达到了同等水平,废水中铬的回收率高达92.8%。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所谓 LYQ 法,就是含铬电镀废水经硫酸酸化,用亚硫酸钠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然后用氢氧化钠沉淀。其化学反应是:H_2Cr_2O_7+3H_2SO_4+3Na_2SO_3=Cr_2(SO_4)3+3Na_2SO_4+4H_2O(1)Cr_2(SO_4)_3+6NaOH=2Cr(OH)_3↓+3Na_2SO_4(2)从反应式可以看出,除电镀废水中含有少量其他金属离子外,处理后的沉淀物主要是氢氧化铬,这就便于回收。因此,LYQ 法优于硫酸亚铁——石灰法。后  相似文献   

4.
目前,铬系颜料含Cr~(6+)母液处理的方法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把+6价铬还原为+3价铬,然后再使+3价铬转化为沉淀物除去。其方法有:电解法、二氧化硫法、硫酸亚铁—石灰法、铁氧体法、铁粉还原法等;一类是直接处理含+6价铬废液。这类方法中有一种是向废液中加入碳酸钡,使之与+6价铬形成铬酸钡沉淀析出。另外还有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和反渗透法等方法回收+6价铬,上述数种方法。有的  相似文献   

5.
间接电氧化异黄樟油素合成洋茉莉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合成洋茉莉醛的新方法———间接电氧化法。对用重铬酸钠氧化异黄樟油素得到洋茉莉醛的过程中产生的含Cr3+废液转化为含Cr6+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Cr3+循环利用。实验表明,使用Nafion离子交换膜,硫酸的质量分数为5%,PbO2/Pb为阳极,Ti为阴极,极间距为1 6cm,电流密度为625A/m2,电流效率可达70 41%,Cr3+的转化率为70%左右。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氧化法 ,对合成 2 甲基 1,4 萘醌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含Cr3 废铬液转化为Cr6 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 ,使用Nafion417阳离子交换膜 ,PbO2 /Pb或PbO2 /Ti为阳极 ,Pb为阴极 ,极间距 3mm ,电解温度 6 0℃ ,阴极液硫酸的质量分数约为 5 % ,当保持电解后的铬液中w(Cr6 ) =13%时 ,平均电流效率达 75 %左右。经 30 0h连续实验证明 ,槽电压稳定在 3 75V左右 ,平均电流效率稳定 ,平均槽压波动极小 ,阳极未发现明显腐蚀现象。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用离子交换法分离镀铬液中Cr3+离子,在硝酸介质中Cr3+被H2O2氧化为蓝色的过铬酸(H2CrO6),然后被戊醇萃取.建立了镀铬液中直接测定微量三价铬的新方法.其桑德尔灵敏度为0.098μg/cm2,Cr3+含量在1.0×10-5g/ml~1.2×10-4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能准确测定镀铬液中Cr3+离子.  相似文献   

8.
本法在清浊分流,分别处理法基础上作了较大的改进。(一)在用硫酸中和脱毛碱液部份,增加了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滤液,大大降低了排放液中S~(2-)的浓度,达到了排放标准。(二)在鞣草液回收部份,废除了对Cr(OH)_3沉淀的过滤,采用静置沉降,排除上层清液。对沉淀物直接加酸,并保温处理后调节pH值,使之直接转化为新鲜鞣革液,返回生产,从而大大降低了废水中铬离子的浓度。(三)污水中的有机物得到综合利用,使生产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水泥原料和熟料的总铬检测方法,采用硝酸将样品在高温条件下消解,在酸性条件下,用高锰酸钾将原料中的Cr3+离子或其他低价态的铬离子氧化成为水溶性的Cr6+离子,依据酸性条件下Cr6+离子与二苯碳酰二肼作用生成的紫红色化合物颜色与Cr6+浓度呈正比关系,在54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变化,经与Cr6+校准液比较,得出样品中Cr6+含量,从而计算出样品中总铬含量。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安全性高,对水泥原料和熟料中总铬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使用该方法与ICP法检测熟料和转炉钢渣中的总铬含量进行对比,试验数据证明,这两种方法都具有很好的准确性,而且对应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一、LYQ 法原理LYQ 法即含铬电镀废水经硫酸酸化,用亚硫酸钠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然后用氢氧化钠沉淀。H_2Cr_2O_7+3H_2SO_4+3Na_2SO_3=Cr_2(SO_4)_3+3Na_2SO_4+4H_2O (1)Cr_2(SO_4)_3+6NaOH=2Cr(OH)_3↓+3Na_2SO_4 (2)从反应式(1).(2)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1.
甲酸盐型三价铬电镀溶液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Cr^3^+在水溶液中的化学性质,从理论上计算不同pH值下,形成Cr(OH)沉淀的Cr^3^+浓度及HCOO^-在镀液中的粒子分布。镀液中的沉淀不只是Cr(OH3)而是含Cr^3^+的混合物,镀液中的HCOO^-对沉淀的形成加速作用,提出加入适当的辅助添加剂以提高镀液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三价铬电镀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三价铬电镀的工艺特点,重点介绍了三价铬电镀中杂质的去除和镀硬(厚)铬工艺。三价铬电镀对杂质非常敏感,极少量的杂质就会大大恶化镀层质量。常采用沉淀法、离子交换树脂、螯合剂等方法来除去杂质;另外,三价铬不能镀厚铬也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原因之一是因为阴极上有大量的氢气析出,pH升高,从而Cr^3 形成氢氧化物,附着在镀件表面,致使镀层不致密,易脱落而无法增厚;此外,Cr^3 氧化产物Cr^6 还会毒化镀液。因此,要镀上厚铬,就必须对镀液进行调整,如降低pH,或选择更好的缓冲剂等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铬渣为主要原料,加以石英砂等矿物原料制成玻璃,采用X射线衍射仪判断玻璃化程度;采用粉末法制成玻璃水浸溶液,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玻璃中铬离子浸出率;分析温度、硅氧比fSi对浸出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铬渣玻璃化后,常温状态下,玻璃中铬离子浸出率为3.4×10-7/h左右,溶液中Cr6+浓度为2.5×10-10左右,固化效果突出,能较好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铬离子浸出率与玻璃中硅氧比有关,较小的硅氧比有利于减少Cr6+浸出率,并提高铬渣使用量,使用中fSi宜小于0.25。  相似文献   

14.
采用壳聚糖(CTS)对K_2Cr_2O_7中的Cr~(6+)离子进行吸附,探讨了pH值、铬离子浓度和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得出了CTS对Cr~(6+)离子吸附适宜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三价铬硫酸盐电镀铬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三价铬镀液电镀铬特别是三价铬硫酸盐镀液电镀铬的发展现状,对三价铬硫酸盐和氯化物镀液镀铬进行了比较.对三价铬硫酸盐镀液电镀铬的特点、工艺、镀层特性进行了评述,并列出了近几年来发展的硫酸盐电镀铬工艺,还对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梁奇峰 《广东化工》2007,34(11):67-68,8
镀铬工业在世界电镀行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好的镀铬层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和化学稳定性,可以长久裸露在空气中而保持颜色光泽不变。文章介绍了六价铬电镀和三价铬电镀工艺的优缺点以及一些代铬镀层的组成和特点;指出三价铬电镀工艺将会取代六价铬电镀工艺成为镀铬工艺的主体,应加大力度进行三价铬电镀工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张盛  赵晓燕 《广州化工》2011,39(6):131-133
铬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几种微量金属之一,铬作为环境中的一种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主要以三价和六价形态存在,其中的三价铬对人和动物是必需的微量元素,而六价铬则是一种毒性较大的致畸、致突变的有害物。当前含铬废水进入了综合防治、回收利用与总量控制阶段,基于含铬废水的回收是当前较为迫切的任务,本文重点阐述了重金属铬的绿色回收技术。  相似文献   

18.
电沉积镍铬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研究了在含三价铬离子的水溶液中电沉积镍铬合金的工艺条件对镀层镍含量的影响。还研究了醋酸盐对电沉积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电流密度和镀液的PH值增加镀层中的含铬量;当电流密度为25A/dm^2,pH值为2.5时,沉积出的镍合金含铬量为11.1%。0.037-0.073mol/L醋酸根离子的加入可以提高镀层中铬含量(2-3)wt%。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制的内循环泡沫浮选塔处理含铬废水,考察pH值、Fe(NO3)3浓度、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浓度、气体流量、分离时间等因素对分离效率的影响,并与常规泡沫塔比较. 结果表明,在12~35 min内,内循环式浮选塔分离效率更高,35 min时塔内铬离子浓度为0.6 mg/L,常规泡沫塔内铬离子浓度为10 mg/L. 内循环浮选塔最佳分离工艺条件为,对初始铬浓度为20 mg/L的废水,在pH 5.5、SDS 100 mg/L、Fe(NO3)3 60 mg/L、气体流量800 mL/min条件下处理效果最好,泡沫夹带率约为10%,Cr(III)脱除率可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20.
A flow plating system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chromium metal deposition from an electrolyte based on Cr(iii) and glycine. The Cr(iii) glycine species suitable for chromium deposition was identified. The chemical reactions occurring during electrolyte preparation and during metal deposition are discussed. Chemical reaction sequences for the predominant reactions are suggested. The influences of the chromium ion concentration, temperature and electrolyte velocity on chromium deposition are considered.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good quality chromium metal deposition are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