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稀土元素Y和Gd对AZ61镁合金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Y和Gd的加入使合金中析出了Al2Y和Al2Gd相;改善了镁合金的显微组织,提高了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当Y和Gd的添加量为2.7%时晶粒最为细小,铸态和T6态合金的拉伸强度也都分别达到了236.2 MPa和254.8 MPa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的稀土含量(富Ce和Mg-Nd中间合金)对AZ61镁合金在热挤压变形过程中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入1%~4%的混合稀土后,铸态AZ61镁合金组织中的β相明显减少,铸态组织晶粒得到细化,大部分的Ce,Nd与Al结合生成高熔点、高稳定性的稀土相Al4Ce或者Al4Ce和Al3Nd稀土混合相,并呈针状、棒状或者不规则块状分布于晶界或晶粒内部,同时各试验合金中均不同程度分布有不规则的块状α-Al8Mn5相;在热挤压过程中,Al4Ce或者Al4Ce和Al3Nd稀土混合相阻碍晶粒或亚晶粒长大,使晶粒较铸态组织变细,合金力学性能随稀土含量的增加有所提升,但由于稀土相较粗大,割裂晶界及晶粒间的结合力,使其性能大幅度下降;铸态AZ61+xRE各试验合金均为脆性断裂机制,挤压态AZ61合金断裂方式属于以韧性为主的韧脆混合断裂,含稀土挤压态合金中分布有塑性特征的韧窝,但主要以解理断裂为主。  相似文献   

3.
Nd添加对AZ80镁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添加稀土元素Nd对AZ80镁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Nd元素可以有效地改善AZ80合金的铸态组织,其晶粒尺寸由448μm细化至125μm,凝固组织中出现条状的Al11Nd3相和块状的Al2Nd相,且β-Mg17Al12相显著细化,由连续网状变为不连续分布。时效过程中Nd元素的添加抑制了晶界处不连续析出相的出现,并推迟合金时效峰值的出现。在AZ80合金中添加1.0%Nd时,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103.7MPa、224.0MPa和8.4%。该合金T6态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141.1和231.1MPa。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挤压铸造AZ91D镁合金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以及厚度对镁合金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铸造AZ91D镁合金铸态显微组织主要由基体α-Mg和在晶内及晶界上分布的β-Mg17Al12相组成,经固溶处理后得到单相α-Mg固溶体组织,而且在α-Mg晶粒内部也出现了少量颗粒状析出物,经固溶时效处理后β-Mg17Al12相再一次在α-Mg晶内和晶界析出,且晶粒变得更加细小;挤压铸造AZ91D镁合金的硬度、屈服强度、抗拉强度随着试样厚度的增加而减小,而伸长率随着试样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Ca和Zr元素对AZ31镁合金铸态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化学成分与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在AZ31镁合金中加入Ca后,合金的组织明显细化,晶间析出相增多,β Mg17Al12相数量减少,当Ca含量为0.37%时,在晶界上出现了新相Al2Ca相,Al2Ca相对合金有强化作用,合金的抗拉强度为190.4 MPa.当Ca含量达到1.54%时,晶粒尺寸最小为63.4 μm;采用电磁悬浮铸造技术,在AZ31镁合金中加入Zr,可以细化合金的显微组织,提高其力学性能,当Zr含量达到0.07%时,合金的抗拉强度为210.8 MPa,与铸态AZ31镁合金相比提高了19.56%,伸长率为12.9%,提高了20.56%.  相似文献   

6.
稀土Nd对AZ31变形镁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在AZ31B变形镁合金中添加稀土Nd对AZ31B合金铸态和热轧退火态性能及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Z31B变形镁合金中添加Nd后,合金的铸态和热轧退火态的室温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降低;加入的Nd与Al形成Al2Nd相,Nd还可以与Al和Mn形成Al-Nd-Mn化合物,剩余的Al还可以和Mg形成Mg17Al12相。含Al和Mn的金属间化合物削弱元素Al、Mn对镁合金的晶粒细化作用导致晶粒粗大,进而降低铸态AZ31B合金性能;热稳定性好的粗大第二相的出现也是导致合金铸态性能降低的原因,增大变形量使第二相得到充分破碎,会使板材力学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Gd对铸态AZ31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稀土元素Gd对铸态AZ31镁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d的加入使AZ31合金中出现了颗粒状和块状的Al<,2>Gd相,并使β-Mg<,17>Al<,12>相的含量减少,从而细化了AZ31铸态组织;0.8%的Gd的加入使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从约290μm减小到约140 μm,合金的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提高到210 MPa和18.3%.  相似文献   

8.
通过合金制备、微观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Ca对 AZ61-1.2Y镁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Ca的加入使AZ61-1.2Y镁合金的组织得到明显细化,β(Mg17Al12)相消失,同时析出了高熔点的粒状化合物Al2Y、Al2Ca.合金力学性能的提高,一方面是由于基体晶粒细化产生的细晶强化,另一方面是由于在晶内以及晶界弥散析出的Al2Y和Al2Ca相所产生的析出强化.  相似文献   

9.
对汽车用AZ91镁合金进行了挤压铸造、等温模锻成形和人工时效处理,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合金的组织和性能演变规律,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挤压铸造AZ91镁合金主要由初生α-Mg基体、离异共晶β相(Mg17Al12相)和二次析出β相组成;等温模锻处理后的合金中存在难变形区、大变形区和小变形区,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在难变形区和小变形区的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大变形区主要由细小的动态再结晶晶粒组成;等温模锻处理后,不同变形量下合金的力学性能较铸态合金均有所提高,且随着变形量的增大,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和硬度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等温模锻和人工时效处理后的AZ91镁合金综合性能明显高于挤压铸态合金。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研究了稀土Nd对AZ80镁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AZ80镁合金铸态组织由基体α-Mg和晶界处析出的粗大连续网状β-Mg_(17)Al_(12)相组成。添加Nd后,使原本粗大连续的β-Mg_(17)Al_(12)相转变为细小和断续分布,同时,合金中产生了形态分别呈杆状的Al_(11)Nd_3相和块状的Al2Nd稀土相。随着Nd元素添加量的增加,AZ80镁合金的铸态力学性能呈先提高后下降的趋势。当加入0.9%的Nd时,合金的铸态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达到最高,分别为205MPa和135MPa,伸长率达到7.5%。时效过程中稀土元素Nd抑制了片状β-Mg_(17)Al_(12)相的不连续析出,延迟合金达到峰时效的时间。T6处理后,AZ80-0.6Nd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最高,分别为221MPa和164MPa,伸长率为4.1%。  相似文献   

11.
二轴数控转台是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关键部件,文章运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对摇篮式二轴数控转台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转台的结构仿真模型和动力学模型,然后在理论推导动力学方程和耦合方程的基础之上,借助动力学仿真软件RecurDyn仿真并验证了其动力学性能和耦合作用.在进行耦合分析时,提出了一种将两轴单独运动与同时运动相对比的方法,得出了反映转台在各种运动状态下耦合作用的图形与数据,并提出优化设计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F35MnVN非调质钢热变形中流动应力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实验机对F35 MnVN非调质钢进行单道次压缩实验,获得不同变形条件下的流动应力-应变曲线.根据laasraoui和Jonas所建立的方程分别对动态回复、动态再结晶两阶段建立流动应力模型,计算出F35MnVN非调质钢热变形激活能为202.9 kJ/mol.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模型中的参数,并把模型预测的值与实验所得数据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凸轮系统的动力响应及动力系统的有限元等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锻态Ti-55511合金经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获得等轴和片层2种初始组织。采用SEM、EBSD、TEM和拉伸试验研究了等轴和片层Ti-55511合金在热轧和退火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750 ℃轧制,等轴组织中的α相轻微变形,β相发生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而片层组织中的α相几乎平行分布,有些部分破碎,β相仅产生动态回复。等轴组织中的α相织构强度略有增加,片层组织中α相织构强度显著增加;而等轴和片层组织中β相织构强度均降低。同时,等轴组织力学性能各向异性很小,片层组织各向异性明显。600 ℃退火后,片层组织的αβ相织构强度均降低,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种用于水泵叶轮的全自动平衡修正设备,阐述了其机械系统和测控系统.机械系统由平衡测试机、抱紧装置和切削去重装置组成,测控系统包括信号检测方法、夹具几何偏心的消除及动平衡方法等模块.实验结果表明设备在完成基本功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平衡精度.  相似文献   

16.
Warm extrusion of submicron crystalline Cu-5%Cr from 100 ℃ to 600 ℃ was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extrusion ratios and different extrusion temperatures on micro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submicron crystalline Cu-5%Cr were studied. The microstructures of the extruded Cu-5%Cr were characterized by backscattered electron irnages(BSE)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extruded Cu-5%Cr were measured by means of microhardness and tension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formation, dynamic recovery and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of the extruded Cu-5%Cr are mainly produced in Cu matrix. The higher extrusion ratio leads to more uniform microstructure and finer Cu grains. When being extruded in the range of 100-600 ℃, dynamic recovery of Cu is the dominant process, and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of Cu occurred above 300 ℃ is far from end. The most part of microstructure of as-extruded Cu-5%Cr is subcrystaUines produced by dynamic recovery, only a few recrystallines exist, and the average size of these grains is not larger than 400 nm. With extrusion temperature rising,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microhardness of Cu-5%Cr decrease, and elongation increases gradually.  相似文献   

17.
原禄春  刘珂  张家泉 《连铸》2011,(Z1):452-456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2150mm板坯连铸机是一台主要引进国外新技术、新装备大型高效化板坯连铸机。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动态轻压下模型、二冷配水模型等关键技术的优化,铸机生产被动局面得到缓解,铸坯质量不断改善。2010年,实现铸机年产量175万吨,单机无漏钢浇钢153万吨;铸坯质量显著提高,铸机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比例明显提高,X52~X80管线钢、高强结构用钢、汽车用板等已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8.
论文给出了零动态刚度被动减振系统的理论分析,论证了基于零动态刚度原理和利用被动减振的方法,可实现低频频率范围内的减振。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利用ADAMS仿真软件对其垂直方向的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当系统的振动幅值为0.5mm和10mm时,减振系统动态刚度大大减小,使得系统的等效固有频率降低到在0~0.5Hz范围内,从而实现了低频减振且减振效果良好。同时在实现系统的零动态刚度情况下,其静态刚度值不变,从而保证减振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得到17Cr2Ni2MoVNb和20Cr2Ni4A齿轮钢在1000~1150 ℃、0.01~10 s-1的流变应力曲线,构建了两种钢的动态再结晶Avrami动力学模型和热加工图。结果表明,两种钢在高变形温度、低应变速率下易发生动态再结晶。17Cr2Ni2MoVNb钢中较高的Nb和Mo含量对动态再结晶的抑制作用大于20Cr2Ni4A钢中的高Ni含量的影响,导致在相同的热变形条件下17Cr2Ni2MoVNb钢的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小于20Cr2Ni4A钢。17Cr2Ni2MoVNb钢的最佳热加工工艺参数为:温度为1050~1150 ℃、应变速率为0.1~0.6 s-1;20Cr2Ni4A钢的最佳加工参数为:温度为1100~1150 ℃、应变速率为3.3~5.5 s-1。  相似文献   

20.
板坯连铸机生产包晶钢、中碳钢、含硼或铌微合金钢容易产生角裂,将导致对应的轧材出现边部翘皮和边部裂纹,为了不影响轧材质量,连铸工序必须对角裂进行火焰清理,加大了生产成本。2013年宝钢决定将罗泾两台单流2 300 mm板坯连铸机搬迁到宝钢湛江钢铁基地。原罗泾连铸机所生产板坯的角裂问题严重,针对该问题,中冶赛迪和宝钢从弯曲段辊列、扇形段辊缝精度控制、二冷分区、二冷宽度控制、动态二冷模型、动态轻压下模型等方面做了全面的优化和改进,解决了原罗泾连铸机生产板坯易产生角裂的难题,包晶钢、中碳钢、含硼或铌微合金钢板坯角裂发生率从90%以上降低到1%以下。着重阐述在设计阶段针对角裂问题所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