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海底双重保温管道水下修复工程实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底管道除直径大小不同外 ,还有单层管和双层管之分 ,因此海底管道的维修技术、方法和施工机具等也各不相同。结合涠洲油田海底管道修复工程的实例 ,介绍海底双重保温管道的水下维修技术。  相似文献   

2.
海底管道检测与维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底管道检测与维修技术是重要的海底管道安全保障技术,文章重点介绍了海底管道的内检测和外检测技术,海底管道的修复技术和更换技术,可供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对海底管道进行维修之前,通常需要清理管道外敷的混凝土防护层和防腐层.文章介绍了国内近年来在海底管道维修中开始使用的高压水清洗技术,包括高压水清洗系统的组成、高压水喷嘴的种类和选型,以及高压水清洗系统在海底管道维修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海底管道应急维修方法分为水上维修和水下维修。国内海底管道主要铺设于水深300 m以内的浅水区域,其维修主要采取水上维修方法,因此海底管道应急回收技术是水上维修中的关键步骤,但该技术在国内尚属薄弱环节。以恩平23-1项目为例,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海底管道拖拉头的设计及其在水下的安装步骤,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使用上述设计的拖拉头进行海底管道回收的具体步骤等内容。工程实践表明,该技术不仅可用于海底管道切割后提吊回收至甲板,也适用于废弃海底管道的水下拖动、移位等作业;该技术适用于水深较浅、且海底管道状态良好的情况。若海底管道服役年限过长,回收前需要安装浮袋以降低海底管道所受应力,对于水深300 m以上的深水区域,需由ROV进行操作,并配备专业ROV开孔工具,施工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5.
以2008年惠州油田120 m水深海底管道抢修项目为例,介绍了国内首例深水海底管道维修项目的实施。通过项目实施,积累了一些深水海底管道维修经验,同时对未来深水管道维修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6.
《石油机械》2013,(7):57-61
加快开展海底管道维修方法研究,做好应急抢修准备对于促进我国深海油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介绍无潜式维修连接技术和无潜式焊接连接维修技术的基础上,对国内的海底管道连接维修技术进行了概述。指出机械连接技术是海底管道修复技术中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维修方法,作业时采用纯机械连接,连接深度可达3 000 m;焊接维修技术可以保证管道结构的完整性,且维修费用低、维修管径大。针对我国深海管道无潜式维修连接技术和设备与国外差距较大的状况,提出重点开发性能可靠、施工方便的机械管道连接器和加强水下维修配套设备研发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国内外水下管道的基本状况,综述了海底管道的海面和海底修复技术,包括海面焊接维修法、钢套维修法、机械连接器维修法、海底机械式三通维修法、法兰维修法和水下焊接法等,介绍了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海底管道登陆段泄漏点的维修,常规的方案是水面维修和围堰维修,但都存在投资大、费时费力的缺点。文章论述了对围堰维修技术进行改进,开发出一种干式箱的维修技术,可较好地克服这些缺点。文章从海底管道泄漏点修复方案的提出、干式维修箱设计要求、主要性能指标、修复的实施方法、千式箱维修技术在管道泄漏点修复中的应用等方面介绍了这一技术。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南海深水油气田的开发利用,深水海底管道维修研究成了行业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在调研国内外相关企业维修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500 m和1 500 m海底管道维修工艺流程。根据DNV船级社海洋工程相关规范,提出了深水海底管道维修的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开发了相应的风险评估软件系统。最后,分析比较了500 m和1500 m水深海底管道的机械连接器应急维修流程,应用专家打分法开展了风险分析,并推荐了相关风险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海洋油气田中,海底管道是输送油气水介质的关键设施,海底管道一旦遭受破坏,油气田的正常生产将无法进行。海底管道的维修十分重要。本文依据S-N曲线及MINER线性累计损伤理论,利用OFFPIPE软件建立海底管道铺设模型,对海底管道维修过程进行疲劳分析,论证了各对应海况下按方案施工的可行性,同时也为维修过程选择合理的施工海况提供了计算支持。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对石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流失的原因;阐述了稳定知识型员工队伍的基本思路;从提高待遇、增进感情、发展事业、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