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在重度宫腔粘连切除术(transcervicalresection of adhesions,TCRA)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成都西囡妇科医院宫腔镜确诊为重度宫腔粘连的59例患者资料,根据TCRA术前阴道超声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分为A组(子宫内膜厚度≤4mm)和B组(子宫内膜厚度>4mm)。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TCRA术后结局。结果:B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A组(73.91%VS 33.33%,P<0.05);B组未愈率明显低于A组(8.70%VS 36.11%,P<0.05)。结论:TCRA术前子宫内膜厚度低于4mm时,TCRA术后治愈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随着宫腔操作次数的增多、操作时间间隔的减少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宫腔粘连(IUA)的发生率正在逐年上升,已成为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宫腔粘连患者的宫腔已失去正常的生理形态,出现不同程度的缩窄、容积的减小,给育龄期女性的家庭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目前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粘连松解术(TCRA)一直被作为是临床上解决IUA的常用手术方法,在宫腔镜视野指导下用电极将粘连部位物理性切开,最大程度的恢复宫腔的正常形态,治疗效果显著。可是术后子宫内膜的修复及高复粘率一向困扰着医护人员及患者,是术后医治的重中之重。中西医对TCRA术后子宫内膜的修复都有自己的认识及优势,现将临床中对于TCRA术后促进子宫内膜修复防止复粘的常用方法归纳汇总,以期给各位临床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造影(3D-CEUS)诊断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TCRA)后重度宫腔粘连(SIUA)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TCRA术后IUA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经阴道二维三维超声检查、3D-CEUS检查,获得子宫内膜相关参数:子宫内膜厚度、容积、血管指数、血流指数、血管化血流指数。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为准,分析3D-CEUS诊断TCRA术后SIUA的价值。结果本组TCRA术后确诊SIUA 36例,SIUA三维成像表现为宫腔形态异常、狭小、边缘不规则,内膜回声不连续等。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TCRA术后IUA分级准确率90.36%,与宫腔镜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795,P<0.05)。SIUA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容积、血管指数、血流指数、血管化血流指数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内膜厚度、容积、血管指数、血流指数、血管化血流指数与TCRA术后SIUA发生显著相关(P<0.05)。ROC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厚度、血管化血流指数鉴别SIUA的效能较高,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4、0.856,灵敏度为80.56%、74.47%,特异度为88.89%、82.98%。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可清晰显示TCRA术后宫腔粘连程度和累及范围,为IUA分级提供可靠参考。3D-CEUS测量相关子宫内膜参数可作为SIUA诊断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雌二醇凝胶和戊酸雌二醇片在中-重度宫腔粘连(IUA)电切术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探索雌二醇凝胶在宫腔镜下IUA电切术(TCRA)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该院行TCRA的213例中-重度IU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药物剂型和给药途径不同,将患者分为经皮组(n=109)和口服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剂量戊酸雌二醇预处理后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IU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中重度IUA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4例采用TCRA治疗,观察组34例采用大剂量戊酸雌二醇预处理后TCRA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宫腔形态(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及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增加,PT、TT、APTT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变化更为明显(均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戊酸雌二醇预处理后行TCRA治疗中重度IUA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宫腔形态及凝血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可吸收防粘连膜及宫腔支撑球囊联合应用在中重度宫腔粘连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6年1~1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9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均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术中根据中国宫腔粘连诊断分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术后用雌孕激素疗法3个周期(戊酸雌二醇4 mg/d共21天,后10天加用地屈孕酮10 mg bid)。根据术后处理方法分成3组:A组(14例)放置防粘连膜;B组(14例)放置宫腔支撑球囊及防粘连膜;C组(21例)放置宫腔支撑球囊。术后3个月均行二次宫腔镜探查,根据中国宫腔粘连诊断分级评分标准再次进行评分。结果 3个月后复查宫腔镜,三组患者宫腔镜粘连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防粘连膜+宫腔支撑球囊)效果最佳。三组患者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量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 TCRA术后同时放置防粘连膜及宫腔支撑球囊在中重度宫腔粘连的预防术后复粘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transvaginal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3D-TVS)在宫腔粘连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宫腔镜联合3D-TVS诊断为中、重度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并经宫腔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TCRA)治疗的患者132例,术后3个月行3D-TVS,比较手术前后子宫内膜容积及血流参数的变化,同时行宫腔镜复查,比较两者结果。结果:TCRA后组与术前组比较,宫腔容积、血流指数(flow index,FI)及血管血流指数(vascularizationflowindex,VFI)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血管指数(vascularization index,VI)虽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TVS评估复发宫腔粘连的灵敏度为85.0%(51/60),特异度为83.3%(60/72),准确率为84.1%(111/132)。结论:3D-TVS便捷有效,评估结果与宫腔镜检查结果一致性较高,可用于术后内膜恢复的评价,手术前后宫腔容积及血流参数的改变可作为辅助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宋雪妮 《大医生》2023,(2):84-86
目的 探讨宫腔镜冷刀微剪分离术用于重度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重度IUA患者78例开展回顾性研究,按照患者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以传统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观察组以宫腔镜冷刀微剪分离术治疗。对比分析接受两种术式患者的手术基本情况、治疗效果、再粘连情况、子宫内膜指标变化、血清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膨宫液吸收量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2.31%,高于对照组的71.79%(P <0.05)。观察组术后1、2、3个月再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容积、子宫内膜厚度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于对照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宫腔镜冷刀微剪分离术治疗重度IUA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控制出血,减少膨宫液吸收量,减少再粘连的发生,促进...  相似文献   

9.
石雯  王茂彩  王敏仪  陈姗  李骁 《新医学》2022,53(11):833-837
目的 比较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的不同辅助治疗方案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98 例中重度宫腔粘连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下TCRA,按患者的辅助治疗方案分为3组:TCRA组(A组,17例)、TCRA +子宫球囊支架置入术组(B组,35例)和TCRA +子宫球囊支架置入术+透明...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4):4429-4430
目的研究宫腔粘连宫腔镜手术后采用常规药物联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预防宫腔再次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的56例宫腔粘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TCRA术联合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宫腔再次粘连发生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子宫内膜厚度、妊娠率和月经情况。结果治疗组宫腔粘连再发率低于对照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月经周期、行经时间均恢复至正常水平,月经量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粘连患者在宫腔镜手术后采用常规药物联合仿生物电刺激技术进行治疗,可有效减少宫腔再次粘连,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1.
石雯  王茂彩  王敏仪  陈姗  李骁 《新医学》2022,53(12):926-930
目的 探讨重度与非重度宫腔粘连(IUA)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之间的差异。方法 收集经宫腔镜确诊IUA的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IUA AFS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重度IUA组(重度组,41例)和轻中度IUA组(非重度组,77例),并分析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与非重度组患者比较,重度组患者的孕次较多、2次以上清宫史者比例较高、宫腔镜电切操作次数较多(P均< 0.05)。2组中人工流产术后、宫腔镜下电切术后、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后宫腔操作史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重度组患者中宫腔操作次数 ≥3次者比例(85%)高于非重度组(P < 0.05);重度组患者中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宫腔异常(回声不均、连续性中断、显示不清或粘连)者的比例高于非重度组(P < 0.05)。结论 人工流产术、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可增加IUA发生的风险,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重度IUA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内节育环、INTERCEED防粘连膜+宫内节育器(Interceed)及球囊支架预防再粘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89例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中宫腔放置节育器(IUD)为对照组(n=202),宫腔放置INTERCEED为观察组A(n=199),宫腔放置球囊支架为观察组B(n=188),术后3个月复查宫腔镜了解宫腔形态恢复情况及术后半年随访月经改善情况。结果:三组对轻中度宫腔粘连患者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A、观察组B对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半年随访,观察组A、观察组B对月经量改善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轻中度宫腔粘连患者,3种材料预防再粘连效果无明显差异,而对于重度宫腔粘连患者,INTERCEED与球囊支架均能显著减少术后再粘连的发生,效果均优于节育环,而INTERCEED与球囊支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超声联合诊断在不同严重程度宫腔粘连中的应用价值(阴道超声、三维超声及能量超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63例临床诊断为宫腔粘连已婚妇女。根据宫腔镜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宫腔正常对照组及宫腔粘连组,分析两组超声图像特征。并分析阴道超声联合三维超声的准确率。根据宫腔镜检查结果及宫腔粘连严重程度将宫腔粘连组分为轻度粘连组、中度粘连组、重度粘连组。分析各组超声参数差异。结果:63例患者中有11例宫腔正常,52例宫腔粘连者(31例轻度粘连、15例中度粘连、6例重度粘连)。宫腔正常组:阴道超声示子宫内膜回声连续均匀,三维超声宫腔呈倒三角形,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宫腔粘连组:阴道超声示子宫内膜薄,形态欠规则,局部内膜回声不连续,宫腔线显示欠清或不清晰,局部与肌层分界不清。三维冠状面可见子宫腔内膜回声局部缺损。阴道、三维、能量超声诊断宫腔粘连总准确率分别为68.25%、77.78%、79.37%;阴道联合三维超声、阴道联合能量、三维联合能量超声诊断总准确率分别为77.78%、79.37%、82.54%;联合诊断确诊宫腔粘连49例,宫腔镜证实有48例,其中轻度粘连28例(90.32%),中度粘连14例(93.33%),重度粘连6例(100.00%);漏诊4例。联合诊断敏感性92.31%,特异性90.91%,总准确率92.06%。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ED、EV、VI、VF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者联合诊断更能全面、准确、直观的诊断宫腔粘连,有助于提高疾病诊断率,提高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稽留流产术后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对官腔粘连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稽留流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加服妈富隆.应用B超监测两组患者流产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及官腔、宫颈管粘连情况。结果:实验组子宫内膜修复较快,无出现宫腔粘连病例,对照组宫腔粘连发生率为6%。结论:稽留流产术后用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对发现宫腔粘连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实时监视引导下行子宫腔手术操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采用超声引导下全程监视子宫腔内手术操作的149例患者的临床及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射频消融凝固治疗术6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41例、子宫内膜息肉8例、子宫内膜增殖症13例)、宫内组织残留清宫术67例、异常节育器取出术13例、宫腔粘连伴有宫腔积液行粘连扩张术7例。结果 超声引导下149例均一次性完成子宫腔手术,未发生子宫穿孔或其他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实施子宫腔手术操作使原来复杂、盲目、困难的宫内手术变为简单、安全、准确,可顺利完成的手术。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检查对结核性不孕的诊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诊断与治疗女性结核性不孕的优势。方法: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因不孕就诊,经宫、腹腔镜检查诊断为生殖器结核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下主要表现为粟粒状结节不同程度分布于输卵管、卵巢、子宫、肠管、腹膜甚至肝膈表面,并伴有不同程度盆腔黏连。腹腔镜下取活检50例,病理确诊23例,病检阳性率为46%。术中同时对轻度黏连病例行黏连分解术,对黏连较重者行输卵管间质部电凝结扎术。宫腔镜下发现宫腔病变7例,全部病例取子宫内膜活检,病理发现4例子宫内膜结核。53例术后均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结论:女性生殖器结核的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无特异性,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可使女性生殖器结核获得早期确诊、早期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腔内粘连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TVS)诊断宫腔内粘连的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宫腔粘连的138例患者,均行TVS与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检查,并取活检做是学检查,对TVS诊断子宫腔内粘连(IUA)的价值进行评价。结果:TVS诊断IUA的敏感性为79.7%,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82.6%。HSG诊断IUA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0.0%,准确性为98.5%,118例IUA患者根据HSG的分级标准分为轻度(26例),中度(71例)、重度(21例),VS对轻度的检出率为19.2%,中度的检出率为95.8%,重度的检出率为100%。结论TVS对诊断宫腔内粘连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治宫腔黏连的临床效果,观察间苯三酚对宫颈的软化扩张作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行B超监护下宫腔镜子宫黏连切除术的1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经宫腔镜检查确诊,术后宫腔形态恢复正常17例,宫颈扩张有效15例,术后随访3月~3年,总有效15例(15/18),以闭经、月经减少及月经紊乱就诊者有效9例(9/10),以不孕及习惯性流产就诊者有效4例(4/6),以腹痛就诊者有效2例(2/2)。结论宫腔镜治疗宫腔黏连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前使用间苯三酚对软化宫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