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医脏腑之数有五六之争,《难经.三十八难》和《难经.三十九难》有脏五腑六与腑五脏六两种不同的论述,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三焦与命门属腑属脏的问题。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重功能而轻形态,《难经》脏五腑六与腑五脏六之异,实则强调了三焦通行元气、运行水液之功能及命门寓元气而藏元阴元阳与肾脏之异同。  相似文献   

2.
<针灸甲乙经>是魏晋时期皇甫谧将<素问><针经>(即<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书"删其浮辞,去其重复,论其精要"编撰而成的.它保留了<黄帝内经>的大部分内容,对照后世流传下来的<素问><灵枢>以及隋唐时期杨上善类编<内经>而成的<太素>,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文字方面的问题.本文选取<针灸甲乙经>中出现的"搏""搏"二字在各种版本中有互混的9条材料进行考辨.  相似文献   

3.
<难经>从第六十九难到八十一难讨论了针灸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其中特别阐述了特定穴俞穴、募穴、原穴、八会穴、五输穴的内容,补充了<内经>对这些特定穴论述的不足.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难经>关于特定穴的论述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4.
《难经》命门脏器实质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命门之名 ,始见于《内经》 ,但最早将命门作为内脏的记载 ,则是《难经》[1 ] 。而《内》、《难》二者所记述的命门 ,乃名同实异[2 ] 。近人徐氏依据《内经》“命门者 ,目也”(《灵枢·根结》)的记载提出为免与《难经》发生混乱 ,《内经》所言之“命门”宜改为“明门”[3] 。鉴于古今医家对《难经》命门脏器实质认识颇不一致。笔者从中西医结合角度 ,探讨如下。1 .“命门”在解剖结构上相当于肾上腺笔者认为 ,考证“命门”的解剖结构实质 ,首先必须以最早将“命门”作为内脏记载的《难经》为依据。而归纳《难经》对命门的记述主要有 :《难经…  相似文献   

5.
《难经》创立元气学说,阐发命门学说,论述三焦理论,可谓中医学术发展的创新之举。本文从《难经》命门、元气、三焦之论述;后世医家阐发命门、元气、三焦之关系;命元三焦之论的现代研究及临床启示,对命元三焦理论及其临床应用进行阐发。  相似文献   

6.
考察命门学说的历史,分析命门学说理论结构,探讨命门学说兴衰原因,进一步探讨中医临床实践对中医理论发展的影响。命门学说兴于明代,衰于清代,在现代统编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处于边缘地位。其兴起源于对阐述生命原动力及动力机制的需求,并以宋明理学为核心基础构建;其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命门学说自身的存在缺少实证基础。现代处于边缘位置,主要是有两个特点:第一,在介绍命门学说的章节中,缺少命门学说原本的理论框架;第二,出现了以命门学说理论框架部分结构构建的新概念,即以"动力—肝、心、脾、肺、肾"这一结构重新构建新的概念。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肝主疏泄的理论构建上,其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主流思想的改变,使命门学说的核心结构与核心理论的结构存在差异,相互排斥,使得命门学说原本的问题被放大;第二,对生命动力及原动力的解释是中医理论不可缺少的部分。厘清这一点,对中医脏象理论研究和中医临床实践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内经>的成书时代,历代众说纷纭.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成书于黄帝时代;成书于战国;成书于秦汉之际;主要成书于西汉,少数篇章是东汉的. 前代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考查了<内经>成书时代,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近现代学者从<内经>成书的社会背景、科学技术、语言文字以及与<内经>相关的史志、著作、出土文物等多角度、多层次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使我们对<内经>成书时代的认识由模糊到逐渐清晰,由笼统到逐渐具体,可谓成绩斐然.本文试图通过对<淮南子>、<内经>"明、行"二字用韵情况的考查、统计,用具体的数据来说明<内经>成书的时代,也许我们会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为什么要用<淮南子>、<内经>"明、行"二字的用韵进行研究呢?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8.
<周易>为五经之首,由<易经>和<易传>两部构成,<内经>为中医基础理论奠基之作,分为<素问>、<灵枢>两部分.这两部巨著的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两者对养生观均有较系统、精辟的论述,且观点鲜明.然而,<内经>成书于<周易>之后,故受其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便有历代诸多医家"医易相通"、"医者,也"、"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为用"之说.唐孙思邈云:"不知<易>者,便不足以以知医".明张景岳曰:"早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由此可见,<内经>的养生观源于<周易>.  相似文献   

9.
在"命门医案的选择标准与临床应用初探"[1]文中,笔者以明代江瓘、江应宿父子编辑的<名医类案>(1549年),清代魏之琇编辑的<续名医类案>(1770年),鲁兆麟教授等主编的<二续名医类案>[2]485和余瀛鳌、高益民教授主编的<现代名中医类案选>[3]4本医案为研究范围;命门医案选择的标准,则以明确记载治疗命门病证如命门火衰、火不生土、邪留命门,或真(元)阴、真(元)阳不足/亏虚等字样者为标志.  相似文献   

10.
有感于近年否定<伤寒杂病论>与<内经>学术渊源关系的言论,本文通过考证<伤寒论>、<金匮要略>对<内经>、<难经>学术理论的引用和发挥情况,认为张仲景系在继承和发扬<内经>、<难经>学术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融会了当时经方学派的方药学成就而确立了伤寒六经辨证和杂病脏腑辨证体系.张仲景对于中医学术的伟大贡献,在于其超越了当时的医经和经方的学派框架,并将其学术理论熔于一炉.而从<内经>到<伤寒杂病论>,既是中医学术的成功传承,亦是重大的发扬和创新,充分地体现了<内经>在中医学术史上的原典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的成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内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藏象学说.藏象学说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其中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指导.梳理先秦及西汉早期诸子著作有关藏象学说的内容,可以从发生学的角度认识<内经>藏象学说.  相似文献   

12.
《金匮要略》作为中医的四大经典之一,是中医院校中医本科必修的一门课程。但由于本书的成书年代较远,加之文字古朴深奥,难于理解,所以学生觉得难学。老师觉得难教。进行《金匮要略》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然而应该怎样进行,各个兄弟院校都在进行研究,笔者硕士、博士阶段均从事仲景学说的研究,博士毕业后又从事《金匮要略》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肾为先天之本"是中医学约定俗成的概念.考其源流,概因<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肾者主水,受五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灵枢·本神>亦云"肾藏精";同时于<内经>一书中又有"夫精者,生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生之来,谓之精"(<灵枢·本神>),"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决气>)以及"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灵枢·经脉>)等记载,致使后人将人体先天之精的寄存之处定位于肾而有"肾为先天之本"之称.  相似文献   

14.
<难经>是中医学重要古典著作之一,它阐发了<内经>等古代医籍的经旨并补充其不足,本文从八会穴、五输穴、俞募穴及原穴四方面,论述<难经>对腧穴学的独特贡献、对后世的影响以及临床上对其理论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肺合大肠”理论在针灸临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脏腑相合、互为表里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枢·本输>曰:"肺合大肠",即"肺与大肠相表里".此理论自<难经>释疑后一直奉为圭臬,无人质疑.现代医学研究也为肺和大肠的关系提供了相应的依据,临床应用每每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内经》对"证"内涵的认识解读方药与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是中医理论的渊薮,也是辨证论治的学术源头,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对"证"的认识是其关键.方药与证一脉相承,是辨证论治的集中表现,正确认识方药与证的关系是方药证研究及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必不可少的基石.我们基于<内经>对"证"内涵的认识,即证是对疾病从整体功能关系失调角度概括的综合性动态病理模型来解读方药与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治节"出自<黄帝内经>的<灵兰秘典论>,其谓:"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后世称之为"肺主治节".近代有关"治节" 的论述很多,也存在不少分歧,比较公认的是<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上对其字面含义及内涵的分析,另外也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诸如节律性、协调性、节气、节度、节制等来解释.笔者认为前述各种解释虽然各有其道理,但也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并对"治节"的字面含义有不同于前的认识解释,兹略陈于下.  相似文献   

18.
自然界存在着"生物钟"现象,现从中医<内经>理论对"日钟"、"月钟"、"年钟"的认识,认为"生物钟"是生物、生命体的生存基础,进而揭示时间医学在中医临床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针灸甲乙经>是魏晋时期皇甫谧将<素问><针经>(即<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3部书"删其浮辞、去其重复,论其精要"编撰而成的.它保留了<黄帝内经>的大部分内容,是中医针灸方面一部重要的著作.由于时代久远,有很多文字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比如"知"就是一个意义比较特殊的词语,但历代以来,对"知"并没有给予一个明确的解释,造成了对文义理解的困难.而"篡"或"纂"历来解释为两阴之间,即会阴穴,但通读<针灸甲乙经>全文,发现这种解释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下面对"六经本"<针灸甲乙经>中的"知""纂"进行穷形尽相的测查研究.  相似文献   

20.
<难经>记载"阳虚阴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阳盛阴虚,汗出而死,下之而愈",古今对此段文字有着不同理解,本文从不同角度简要分析"阳虚阴盛、阳盛阴虚"观点,并论述经文中提及的汗法、下法在此类证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