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林磊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4):115-116,118
体育舞蹈运动作为舶来品,虽然在我国的发展迅速,不少舞者在英国和德国的专业比赛上崭露头角,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是笔者访谈得知,作为舶来品的体育舞蹈,我国的专业选手在舞蹈风格的把握上仍然与国外选手有较大的差距,而相应的理论研究较为缺少,本文尝试针对体育舞蹈风格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我国职业组标准舞和拉丁舞选手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标准舞与拉丁舞虽同属于体育舞蹈项目下的两大分支,但因其舞蹈风格和技术特点的不同,所以在标准舞与拉丁舞选手体型、身高、性格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文章旨在为我国体育舞蹈后备人才力量的选拔以及体育舞蹈参与者结合自身特点选择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体育舞蹈选手运动损伤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选手是体育舞蹈事业的明日之星,在从事体育舞蹈项目的队伍中,青少年选手人数最多。研究青少年问题就是研究体育舞蹈发展的未来。然而损伤是妨碍选手达到艺术颠峰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本文对湖北省青少年体育舞蹈选手运动性损伤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同性别不同舞种选手损伤率不同,同性别不同舞种选手损伤性质不同,不同性别、不同舞种损伤组织部位损伤率不同,不同舞种选手损伤部位不同,不同舞种损伤类型不同,摩登选手以慢性损伤为主,拉丁选手以急性损伤为主。体育舞蹈选手发生运动损伤的因素有很多:训练因素、比赛因素、场地因素等,本文针对选手运动损伤的实质因素,提出科学有效的应对方针。  相似文献   

4.
体育舞蹈风格、表现力以及运动员有意识的形体表演都源自身体感觉、身体表达及技术技能.身体的空间性是体育舞蹈构建一个有意义世界的条件.体育舞蹈中身体的暂时性体现了主观与客观时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5.
体育舞蹈是在有特定节奏的音乐引导下男女选手以娴熟精湛的技艺,高度协调的默契配合,展现出舞蹈、音乐、体育相结合的艺术之美的运动.体育舞蹈包含拉丁舞和摩登舞共10个风格迥异的舞种.1960年拉丁舞才正式成为世界公认的体育舞蹈比赛项目,拉丁舞几十年的发展历史虽然短暂,但是变化很大.从之前的娱乐舒缓的简单舞步发展到现在花样复杂多变、风格各异。  相似文献   

6.
体育舞蹈选手气质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波 《体育科技》2007,28(1):57-60
从心理学角度探讨我国体育舞蹈选手的性别、年龄、舞种及训练水平与不同的气质结构的差异,总结出体育舞蹈选手的个性心理特征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对不同选手应如何正确实施区别对待的心理调控方法,以及关于体育舞蹈项目的选材趋向提供宏观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体育舞蹈是一项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项目。在比赛中选手的表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是取胜的关键。选手表现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体育舞蹈训练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怎样培养体育舞蹈选手的表现力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以期为体育舞蹈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体育舞蹈界与国外同行之间交流的不断深入,我国体育舞蹈选手的舞蹈技艺有了长足进步,但与国外高水平选手相比,还在文艺修养、心理训练、音乐融洽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对中外体育舞蹈选手之间的差距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对提高我国体育舞蹈这一运动项目的国际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疲劳的出现是运动员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无可避免的,通过分析说明过度疲劳对体育舞蹈选手的训练水平和竞赛成绩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探究过度疲劳与造成体育舞蹈选手心理影响的关系。本文从体育舞蹈的项目竞技心理特点以及竞技心理训练等角度分析体育舞蹈选手过度疲劳产生的原因、机制,结合心理训练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提高体育舞蹈选手的竞技比赛能力。  相似文献   

10.
浅谈体育舞蹈选手赛前心理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悦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4):426-42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舞蹈比赛日益增多,体育舞蹈比赛的参赛选手也日益增多,体育舞蹈选手在参赛时要想充分发挥自己的运动技术水平,取得优良的比赛成绩,不仅要有过硬的运动技术,而且还要有适应技术水平的赛前心理状态。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对体育舞蹈选手比赛前的心理状态和影响赛前心理状态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今后指导比赛,调节心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运用访问调查、问卷调查研究方法对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运动动机和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进入梯队年限短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平均分低于年长的运动员,在状态自信心上相反;运动动机的认同调节和内投调节维度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和显著性差异;在应对方式的集中解决问题的应对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个年龄段竞赛状态焦虑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在运动动机的认同调节和内投调节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应对方式上无显著性差异。不同运动等级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运动动机、应对方式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体育舞蹈中,舞蹈不仅仅是表现舞蹈节奏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体育舞蹈的内在美来,因此必须将音乐与体育舞蹈有机紧密地融为一体,具有一定的音乐知识积累可以使舞者准确的理解舞曲的风格及内涵,把握各种舞曲的结构特点,了解不同的乐器,配器和声所带来的不同感觉和感受,进而准确的表现音乐提高音乐表现力。在进行音乐知识教育的时候要有针对性,要根据舞蹈的实际需要挑选与舞曲紧密相关的知识进行传授。  相似文献   

13.
我国健将级女子篮球运动员归因倾向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韦纳的归因理论和分析方法,对我国27名健将级(包括国际健将)女子篮球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因果维度量表”(中国版)在我国健将级女子篮球运动员中试用有很好的信、效度;面对胜利倾向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归因,面对失败倾向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归因是我国健将级女子篮球运动员的基本归因类型;我国健将级女子篮球运动员归因方式存在着焦虑水平方面的差异,内部控制型的运动员比外部控制型的运动员特质焦虑水平低;成就动机水平的高低在不同归因方式的表现上除内外源维度外,没有发现明显差异,但内部的、可控制的归因类型比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归因类型成就动机分值偏高。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分析体育舞蹈音乐"中国化"的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体育舞蹈音乐中国化的解决办法,以期对在中西文化融合背景下体育舞蹈音乐"中国化"提出一些起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文化传承的理念”,该文针对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研究。强调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理念优化的重要性:体育舞蹈的“文化传承”,是中西方文化互促共进的发展需求,是传播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必要要求。分析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模式的理论优化应当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一是优化“文化传承”的教学内容;二是构建“四个课堂”的教学模式;三是建立“双向运行”的管理体系。建议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模式的结构优化应当以“四个课堂”为切入点,结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进一步丰富体育舞蹈的文化内涵,科学系统地整合教学与训练、课内与课外、普修与提高、校内与校外等方面,构建全面立体、供需平衡的教学模式,以期进一步推动高校体育舞蹈项目的发展,更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同辉 《精武》2012,(11):78-78,80
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一项新兴起的体育项目。它集娱乐、运动、艺术于一体,是文明社会里的一种高雅活动。原名国际标准准际舞,它内涵丰富,融艺术,体育,音乐,舞蹈,服饰于一体,涉及范围广,是健与美结合的运动项目的典范。按舞蹈的风格特点和技术结构,体育舞蹈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标准舞和拉丁舞。按竞赛的项目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标准舞,拉丁舞和团体舞。体育舞蹈具有体育特点、艺术特点、竞赛特点、对大学生具有教育意义、锻炼意义,增强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社交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交能力,是大学生的自娱的健身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球运动在中国飞速发展,网球运动的研究也成为体育领域中关注的论题。对网球运动员目标定向与归因方式的研究还比较缺乏。鉴于研究应用心理测量法对网球运动员的目标定向和归因方式进行探讨。了解中国网球运动员的目标定向及归因方式的现状,丰富运动员对目标定向和归因方式的认识。研究结果显示:网球运动员的目标定向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网球运动员基本归因类型,在成功情境下为: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在失败情境下为: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网球运动员在成功情境下的归因方式没有性别差异,在失败情境下内外源、稳定性存在性别差异;网球运动员的目标定向与归因方式的相关性不高,存在着低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During water polo matches, players use different front crawl styl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nduct a kinematic analysis of three water polo front crawl styles: front crawl with head under water, front crawl with head above water, and front crawl when leading the ball. Ten proficient water polo players performed 3 × 15 m sprints in each front crawl style, which were recorded three-dimensionally by two surface and four underwater cameras. The results showed no differences in performance and several kinematic characteristics among the water polo front crawl styles. However, front crawl when leading the ball showed shorter stroke length and greater stroke frequency. Front crawl with head underwater presented greater maximal finger depth and elbow angle at mid-stroke position. Front crawl with head above water and when leading the ball showed greater trunk obliquity and maximal depth of right and left foot, and shorter kick stroke frequency.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proficient players learn to master front crawl with head above water to achieve top velocity. Despite the common use of the front crawl with head underwater as the basis for water polo fast displacement, coaches should emphasize the use of the specific water polo styles to attain high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历史与逻辑等方法,对狮子由来及其形象转变,中华狮崇拜及其文化涵义以及对舞狮运动影响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华狮崇拜是人们崇拜狮子而产生的习俗,其文化涵义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而具有多重内容,具有积极的现代价值,促进了舞狮运动的发展.最后简述了舞狮运动的主要流派和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