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花天牛亚科三新种记述(鞘翅目:天牛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训国花天牛亚科3新种--黑角瘤花天牛Gaurotina nigroantenata,sp.nov.,青海皮花一在牛Rhagium qinghaiensis,sp.nov.,四面山华花天牛Sinostrangalissimianshana,sp.nov.。模式标本存西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2.
本文了中国花天牛亚科3新种-卵斑长颊瘦花牛Gnathostrangalia elliptica,sp.nov。,暗背脊花天牛Stenocorus fuscodoralis,sp.nov.,四斑短腿瘦花天牛Pedostrangalia quadrimaculata,sp.nov。模式标本存西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3.
蒲富基 《昆虫学报》1992,35(2):217-221
膜花天牛属(Necydalis)以往隶属于花天牛亚科Lepturinae,70年代以来,日本、苏联某些天牛分类专家主张膜花天牛族Necydalini从花天牛亚科独立出来,提升为亚科级,即Necydalinae,鉴于我们对该族缺乏成虫翅脉及幼虫的研究,因此本文仍将该族归入花天牛亚科。该族在我国包括两个属,即膜花天牛属及蜂花天牛属(Ulochaetes),  相似文献   

4.
中国花天牛亚科新种及新记录(鞘翅目:天牛科)王文凯,蒋书楠(西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四川省重庆市630716)关键词天牛科,花天牛亚科,新种,新记录,中国花天牛亚科LePturinae是天牛科Cerambvcidae中的第三大亚科,因其大多数种类的成...  相似文献   

5.
天牛科,花天牛亚科Lepturinae、花天牛族Lepturini的长颊花天牛属Gnathostrang alia是由Hayashi于1985年建立的,并将条胸长颊花天牛Lepturabilineatithorax Pic,黑条长颊花天牛Strangalia rufovittata Pic,天目山长颊花天牛Strangalia tienmushana Gressitt,黑尾长颊花天牛Strangalia aurivillei Pic以及横条长颊花天牛Strangalia longiceps Aurivillus等5个种移入此属,其中,分布在越南的有3种,加里曼丹1种,中国浙江天目山1种。该属与长尾花天牛属Pygostrangalia很近似,但头前部更长,前胸背板较宽,后侧角较发达,鞘翅基部较宽,向中部收狭,端半部外侧缘较直。本文记述了在广西龙胜和四川重庆江津四面山发现的两个新种。  相似文献   

6.
记述采自云南和西藏的中国花天牛亚科1新纪录种,拉维花天牛Leptura lavinia Gahan,1906。检视标本保存在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7.
长白山北坡访花天牛区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长白山北坡访花天牛种类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有访花天牛31种,其中花天牛亚科25种,占80.65%,天牛亚科6种,占19.35%。中国新记录1种:黑翅裸花天牛,优势种10种:北亚伪花天牛、六斑凸胸花天牛、黑胫宽花天牛、黑带宽花天牛、曲纹花天牛、红翅裸花天牛、桦肿腿花天牛、黑角伞花天牛、双斑厚花天牛、刺槐绿虎天牛。优势种访花天牛主要访问的优势种植物为长白金莲花、棣棠升麻、黑水当归、翼果唐松草、珍珠梅、柳兰、大独活。长白山北坡访花天牛种类,主要以古北区系成分为主,随着海拔增高,访花天牛种类逐渐减少,古北区系成分种类增多,古北、东洋区系成份种类减少。  相似文献   

8.
本文记述采自中国吉林的花天牛亚科Lepturinae中国2新记录种,即显突花天牛属Macropidonia的红胸显突花天牛M.ruficolisPic和宽翅花天牛属Judolidia的庞氏宽翅花天牛J.bangi(Pic)。  相似文献   

9.
记述中国花天牛亚科1新种--裂跗脊花天牛Stenoconus schizotarsus, sp. nov., 模式标本存西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0.
记述了中国花天牛亚科1新纪录属角花天牛属Munamizoa Matsushitaet Tamanuki,1940及1新种长白山角花天牛Munamizoa changbaishanensis sp.nov.,模式标本采自吉林省长白山,保存在北华大学林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Steiner&Buhrer) Nickle的媒介昆虫云杉花墨天牛Monochamus saltuarius Gebler在辽宁省被发现意味着我国北方松林的生态安全正在遭受严重的威胁。明确松材线虫入侵松林内的天牛种类、数目,可以为早期监测松材线虫媒介昆虫和潜在媒介昆虫的种群动态以及预测松材线虫病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为了明确天牛广谱型引诱剂、APFI持久增强型松墨天牛高效诱剂、F8型松墨天牛引诱剂及其复配诱芯的诱捕效果,于2019-2020年的5-10月在辽宁省抚顺市的油松林、红松林、落叶松林开展诱捕天牛试验。【结果】将天牛广谱型引诱剂和F8型松墨天牛引诱剂放在同一诱捕器中具有较好引诱效果,每诱捕器捕获的天牛物种数量(油松林18种,红松林14种,共计19种)和天牛样本数量(油松林(18.31±8.86)头/周,红松林(23.44±10.92)头/周)最多。在试验林地共计诱捕到34种共计13307头天牛,其中云杉花墨天牛数量最多,占总诱捕量的67%,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锯天牛Prionus insularis、小灰长角天牛Acanthocinus griseus、松皮花天牛Rhagium japonicum分别占总诱捕量的13.2%、6.6%、4.1%和2.7%。【结论】捕获到危害针叶树的天牛8种,包括云杉花墨天牛(优势种)、小灰长角天牛、灰长角天牛Acanthocinus aedilis、褐梗天牛、脊鞘幽天牛Asemum striatum和锯天牛。根据天牛的取食产卵习性推测,小灰长角天牛、灰长角天牛在补充营养的时候可能会传播松材线虫到健康松树上,而褐梗天牛、脊鞘幽天牛和锯天牛羽化成虫后不需补充营养且产卵在衰弱木的树皮缝隙或者表土处,它们有效传播松材线虫的几率较小。  相似文献   

12.
金丝花天牛Leptura aurosericans Fairmaire,1895广泛分布在中国南方与东南亚地区,而金绒花天牛Leptura auratopilosa(Matsushita,1931)仅分布于台湾岛。最近10年,国内在金绒花天牛与金丝花天牛的鉴定及分布记录方面出现了一些不一致的报道。为了澄清这些问题,在核对模式标本及检视系列标本(包括许多正在自然交配的成对标本)的基础上,重新描述了这两个种的形态特征,给出了这两个种的鉴别特征并提供了彩色照片,认为金绒花天牛是台湾特有种,目前在大陆尚未发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音天牛属二新种记述(鞘翅目:天牛总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记述了中国音天牛属2新种--细点音天牛和齿胫音天牛,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4.
记述了天牛科Cerambycidae花天牛亚科Lepturinae驼花天牛属Pidonia1新记录种——雅玛驼花天牛Pidonia (Pidonia) yamato Hayashi et Mizuno,标本保存在西南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5.
天牛科高级阶元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抗震  杨星科 《昆虫知识》2003,40(3):211-217
从比较形态学 ,特别是外生殖器形态研究和生物地理学等诸方面对天牛科高级阶元的分类研究进行了综述 ,并据此总结了当今关于天牛科高级阶元分类的几个观点 ,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 1 )天牛科包括 :锯天牛、异天牛、幽天牛、椎天牛、锯花天牛、膜花天牛、花天牛、天牛、沟胫天牛共 9个亚科 ;( 2 )瘦天牛亚科 (Disteniinae)提升为瘦天牛科 (Disteniidae) ;( 3 )狭胸天牛、裸天牛、暗天牛和盾天牛 4个类群的分类位置还有待确定 ;( 4 )也正因为上述 4个类群的分类地位尚未确定 ,因而天牛总科的提法和天牛总科下分几个科的问题尚待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祁连山刺脊天牛属一新种(鞘翅目:天牛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祁连山刺脊天牛属一新种(鞘翅目:天牛科)蒲富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汪有奎李晓明(甘肃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73400)1995-05-25收稿,1995-12-26收修改稿·82·在1991~1994年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生物地理学、形态学、生态学、行为学、生理学、天牛—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地质学、气候变迁等诸方面,探讨了天牛科高级分类阶元实体的进化证据,提出了各阶元实体进化关系的新假说。研究结果表明,沟胫天牛亚科、锯天牛亚科和天牛亚科可能于侏罗纪在冈瓦纳古陆上分化出来;花天牛亚科和幽天牛亚科于白垩纪在劳亚古陆上分化出来。各亚科的进化顺序有两种可能:(1)沟胫天牛亚科、锯天牛亚科、天牛亚科、花天牛亚科、幽天牛亚科;(2)沟胫天牛亚科、天牛亚科、锯天牛亚科;花天牛亚科、幽天牛亚科。文章最后还讨论了各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  相似文献   

18.
郑雅楠  时勇  李洋  范立淳  王珏  王伟韬 《昆虫学报》2021,64(12):1478-1482
【目的】近年来,松材线虫病扩散到我国的中温带地区,云杉花墨天牛Monochamus saltuarius成为该地区松材线虫的新媒介昆虫。由于中温带地区松材线虫危害松树种类较多,本研究对云杉花墨天牛成虫对4种寄主松树的取食偏好性进行测定,为明确云杉花墨天牛成虫补充营养特性,进而为中温带地区松材线虫病和云杉花墨天牛监测与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0年5月云杉花墨天牛羽化前,在辽宁省抚顺市大伙房实验林场采集被云杉花墨天牛侵入的红松Pinus koraiensis疫木,锯成1 m长木段,两端蜡封,置于养虫笼内,每天收集初羽化的云杉花墨天牛成虫。养虫笼内四角分别放置寄主植物红松、油松P. tabulaeformis、樟子松P.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和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3年生树苗,将同一天羽化的5对雌雄成虫配对放入养虫笼中央,调察其在不同寄主松树上的日均取食频次和在寄主松树各部位的日均取食量。【结果】云杉花墨天牛成虫主要停留在油松上,日均取食频次为7.05±3.87次/d,其次是红松、长白落叶松上,停留在樟子松上的频次最少,日均取食频次仅有1.02±0.81次/d;各种寄主松树上雌雄成虫间的日均取食频次差异显著。云杉花墨天牛成虫在4种松树上的日均取食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对油松的日均取食量最高,为129.14±50.23 mm2,占取食总量的62.89%;其次是对红松、长白落叶松,对樟子松的日均取食量最低,为9.87±11.02 mm2,仅占取食总量的4.81%。另外,云杉花墨天牛成虫在同种松树植物的不同部位上取食量差异显著,在4种松树上均主要取食嫩枝。【结论】从云杉花墨天牛成虫补充营养期间在不同松树上取食频次和取食量分析,云杉花墨天牛对油松的选择性明显高于其他3种松树。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云杉花墨天牛Monochamus saltuarius为我国中温带地区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病的主要媒介昆虫,近年来在辽宁省危害十分严重。本研究对云杉花墨天牛在红松Pinus koraiensis上补充营养特性进行观察和分析,以期为明确该天牛的生物学特性,评估其在林间的虫口密度和危害程度以及确定其携带松材线虫的传播规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初羽化的云杉花墨天牛雌、雄成虫成对放入装有红松木段和松枝的透明玻璃缸内,在温度23±3℃、相对湿度55%±5%、光周期16L∶8D的条件下连续观察云杉花墨天牛在红松上的主要取食部位,在不同部位的取食量,取食红松时的成虫寿命、平均取食频率和单次取食的平均时间,在红松侧枝上的取食量随发育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取食频率占比的昼夜节律,直至其自然死亡。【结果】云杉花墨天牛成虫主要取食红松针叶,其次是嫩枝和嫩芽,取食量占总取食量的比例分别为77.11%,21.46%和143%。云杉花墨天牛成虫取食红松侧枝后的平均寿命为16.63±6.63 d,其中雌成虫的平均寿命为17.11±5.91 d,雄成虫的平均寿命为16.14±6.77 d。云杉花墨天牛自羽化后第4天起开始取食红松,且随发育时间的变化取食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第16天取食量最大,为526.48 mm2。在一天24 h内,云杉花墨天牛成虫每个小时均有取食行为,且雌、雄成虫的取食频率占比均呈现反复升降的状态。【结论】云杉花墨天牛成虫在室内利用红松饲养,其补充营养的起始时间为羽化后第4天,取食量和取食日节律无明显的规律,该天牛成虫在林间补充营养的特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天牛科昆虫高级分类阶元实体的进化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生物地理学、形态学、生态学、行为学、生理学、天牛—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地质学、气候变迁等诸方面,探讨了天牛科高级分类阶元实体的进化证据,提出了各阶元实体进化关系的新假说。研究结果表明,沟胫天牛亚科、锯天牛亚科和天牛亚科可能于侏罗纪在冈瓦纳古陆上分化出来;花天牛亚科和幽天牛亚科于白垩纪在劳亚古陆上分化出来。各亚科的进化顺序有两种可能:(1)沟胫天牛亚科、锯天牛亚科、天牛亚科、花天牛亚科、幽天牛亚科;(2)沟胫天牛亚科、天牛亚科、锯天牛亚科;花天牛亚科、幽天牛亚科。文章最后还讨论了各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