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 调查巴彦乌拉铀矿周围饮用井水中总放射性水平。方法 采集2020年巴彦乌拉铀矿周围枯水期和丰水期饮用井水174份,以及居民家中经过滤后的饮用井水5份。分析枯水期和丰水期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是否存在差异,总放射性水平与距离铀矿中心不同位置的关系,并对居民家中过滤后的饮用井水进行放射性水平调查。采用低本底α、β放射性测量仪测量分析其放射性水平。结果 巴彦乌拉铀矿周围饮用井水中,枯水期总α范围为0.024~ 2.468 Bq/L, 平均为(0.605±0.507)Bq/L,总β变化范围为0.125~1.395 Bq/L,平均为(0.420±0.235)Bq/L。丰水期总α变化范围为0.049~2.988 Bq/L,平均为(0.825±0.605)Bq/L,总β变化范围为0.059~1.623 Bq/L,平均为(0.506±0.265)Bq/L。距离铀矿中心位置水样的总放射性水平均值关系为10 km>30 km>20 km。结论 巴彦乌拉铀矿周围饮用井水中的放射性活度偏高,丰水期水样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均大于枯水期,放射性水平较未开采前未见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秦山核电站周边的饮用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本底水平。方法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方案,2018年在海盐县内距秦山核电站周围30 km范围内的11个监测点,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采集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各1次,依据GB/T 5750.13-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放射性指标》进行采样、检测分析。检测的饮用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按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并比较2018年与2016-2017年末梢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结果 11个采样点分别在2018年4月和9月共采得水样22份,测得饮用水蒸干后的残渣率与不同类型水体有关,水源水残渣率稍高,达0.033 7%。不同类型水体中总α放射性水平范围为0.008~0.040 Bq/L,平均值为(0.015±0.009)Bq/L,总β放射性水平范围为0.014~0.320 Bq/L,平均值为(0.188±0.068)Bq/L。水源水和出厂水总α放射性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286,P<0.05);残渣量与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无线性关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8年末梢水与2016-2017年比较,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76、-2.031,P<0.05),2017年末梢水与2016年比较,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42、-3.214,P<0.05),2018年末梢水与2017年比较,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12、-2.511,P<0.05),但均符合标准要求。结论 核电站运行未对其周围饮用水的放射性水平产生影响,秦山核电站周围饮用水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分析三门核电站运行前后,三门核电站周围生活饮用水中总放射性及食品中90Sr的放射性水平。方法 在2012-2019年,选取三门核电站周围7个生活饮用水监测点,分别采集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测定分析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结合当地居民饮食习惯,采集三门当地出产的谷类、青菜、淡水鱼、海鱼等4种食品,测定分析其中的90Sr放射性水平。结果 三门核电站运行前,核电站周围生活饮用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范围为0.001~0.063 Bq/L和0.019~0.210 Bq/L;运行后,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范围为0.001~0.084 Bq/L、0.025~0.079 Bq/L,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国家标准指导值。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未见明显变化。运行前,4类食品90Sr放射性活度浓度范围为0.037~1.216 Bq/kg,运行后为0.049~0.692 Bq/kg,均低于《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制浓度标准》(GB 14882-94)指导值。结论 三门核电站运行前后,生活饮用水中总α、总β及食品中90Sr放射性水平平稳,低于国家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广东省饮用水源水中的总α、总β放射性本底水平,建立水源水放射性水平基线值,为评估核技术应用或人类活动可能所致的饮用水潜在放射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在全省191个在用水源,分别采集丰水期、枯水期各1次,依照GB/T 5750.13-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监测方法-放射性指标》要求进行采样、检测分析。按照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评价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结果 丰水期、枯水期共采样382个。用于总α、总β分析的样品为377个,其中丰水期189个,枯水期188个,丰水期与枯水期一一配对样品186个。所有水源水,枯水期总α放射性水平为(0.034±0.060)Bq/L (0.008~0.582 2 Bq/L)、总β放射性水平为(0.108±0.091)Bq/L (0.014~0.637 Bq/L),丰水期总α放射性水平为(0.045±0.064)Bq/L (0.008~0.402 Bq/L)、总β放射性水平为(0.125±0.128)Bq/L (0.014~0.848 Bq/L)。除汕尾地区响水水库枯水期有1个样品的总α放射性水平(0.582 Bq/L)超过国家饮用水放射性标准指导值外,其他样品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皆远低于国家饮用水放射性标准指导值,丰水期总α放射性水平高于枯水期(t=2.619,P<0.05)。不同水系丰水期、枯水期总α(F丰水期=1.819,F枯水期=1.985,P<0.05)、总β(F丰水期=2.709, F枯水期=8.461,P<0.05)放射性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以粤西诸河为最高。地下水在丰水期的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均高于河流水和湖库水,河流水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高于湖库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总α=39.323, F总β=25.911,P<0.05);枯水期的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高于河流水和湖库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总α=11.520,F总β=28.435,P<0.05);总体上呈现为地下水最高,其次是河流水,最低是湖库水。结论 掌握了广东省全省饮用水源水放射性本底水平分布,低于我国规定的饮用水指导值。粤西诸河水源水放射性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水系,河流水放射性水平也明显高于湖库水。  相似文献   

5.
赤峰市饮用水中的总放射性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赤峰市饮用水中的总放射性水平,估算由饮用水摄入放射性核素所致辐射年均有效剂量。方法 在赤峰市12个旗县区布点采集水样,用低本底α、β放射性测量仪和高纯锗γ能谱仪进行测量。结果 本次调查的赤峰市饮用水中的总α放射性水平为0.016~1.230 Bq/L,总β放射性水平为0.039~0.878 Bq/L。居民通过饮用自来水摄入总α放射性所致辐射年均有效剂量为0.071 mSv/年。结论 本次调查的赤峰市饮用水中的总α总β平均值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指导值,居民饮用自来水所致辐射年均有效剂量在安全水平之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内蒙古地区水中的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估算居民通过饮水所致辐射年有效剂量。方法 采集内蒙古地区全部101旗县、辖区和12个盟市的自来水和出厂水,以及当地主要的河水、湖水、水库水和井水等,共768份水样,用低本底α、β放射性测量仪测量分析其放射性水平,估算居民饮水所致剂量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EPA)Federal Guidance Report 11的通用方法。结果 内蒙古地区自来水、出厂水、河水、湖水、水库水、井水、泉水中总α放射性活度范围分别为0.016~1.003、0.016~0.975、0.017~1.544、0.120~0.672、0.016~0.492、0.016~1.139、0.032~3.156 Bq/L;总β放射性活度范围分别为0.030~0.828、0.031~0.571、0.066~0.873、0.169~2.268、0.046~0.519、0.071~0.526、0.087~1.063 Bq/L。结论 内蒙古地区居民饮用自来水中的总放射性活度均值小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导值,估算出饮水所致年均有效剂量值小于WHO建议值0.1 mSv/年,其他种类水样总放射性活度也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内蒙古地区饮用水中的放射性水平,研究分析内蒙古个别地区饮用水中总α放射性水平较高的原因。方法 根据已筛查结果再次采集内蒙古地区部分城镇总α放射性水平较高的水样,用低本底α、β放射性测量仪测量、微量铀分析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其放射性指标异常的原因,估算居民饮水摄入放射性所致待积有效剂量。结果 自来水样品总α放射性活度0.508~1.00 8 Bq/L,出厂水总α放射性活度0.507~1.965 Bq/L。激光荧光法测量自来水铀浓度范围为3.41~35.71 μg/L,出厂水铀浓度范围为3.62~32.61 μg/L。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法测量自来水中的238U浓度范围5.83~34.36 μg/L、232Th浓度范围0.002~0.359 μg/L;出厂水中的238U浓度范围5.62~29.41 μg/L、232Th浓度范围0.003~0.327 μg/L。结论 通过对内蒙古部分地区饮用水样的复测分析研究发现,水样中总α放射性水平较高的原因源于铀,铀含量的偏高导致总α值偏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辽宁红沿河核电站运行前周边地区食品和饮用水以及环境放射性本底水平。方法 监测核电站周边30 km范围内12个采样点的食品、饮用水、土壤中γ核素浓度和2个采样点的沉降灰、气溶胶放射性水平以及地表天然γ辐射水平,并估算当地居民由膳食摄入所致内照射剂量。结果 当地食品中的放射性核素主要为天然核素238U、226Ra、232Th、40K以及人工核素137Cs,其中食品中 137Cs平均活度水平(0.029±0.043)Bq/kg。饮用水中总α放射性水平(0.07±0.06)Bq/L,总β放射性水平为(0.32±0.35)Bq/L,沉降灰总β放射性水平(0.40±0.14)Bq·m-2·d-1,气溶胶样品中未发现人工核素,周边地区土壤中137Cs平均活度为(2.16 ± 1.37)Bq/kg。结论 核电站周边地区采集的食品中除微量137Cs外,未见其他人工γ核素,食品和饮用水中放射性核素水平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沉降灰及气溶胶放射性水平在正常本底范围,居民由食入人工核素137Cs所致年有效剂量为0.18 μSv/年。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千岛湖成为杭州市主城区水源前后, 杭州市饮用水中的总放射性水平。方法自2012年起, 每年分别在丰水期和枯水期采集杭州市主城区的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 测定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2—2020年杭州主城区3类水样总放射性活度浓度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规定的限值, 3类水样在丰水期和枯水期监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千岛湖湖水中总α(0.008±0.000)、总β(0.034±0.013)放射性活度浓度均小于钱塘江下游段和东笤溪,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235, -4.058, -2.181, -4.577, P<0.05);千岛湖供水前后, 杭州市主城区的出厂水和末梢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2—2020年, 杭州市主城区饮用水中总放射性水平较低, 处于安全水平。千岛湖水总放射性水平低于钱塘江下游段和东苕溪, 千岛湖成为主要水源后, 未对杭州市主城区饮用水中总放射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串道现象对饮用水中的总放射性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方法:采用不同标准物质、不同的厚度、不同面积进行总放射性测量试验。结果:241Am粉测试的串道因子数随质量增加无明显变化,铀粉则随质量增加而增加。仪器测试通道不同,串道因子数也不同。总α对总β的串道影响很明显,反过来串道因子数很小,可忽略。串道因子数受样品盘面积的影响不明显。结论:做饮用水中总放射性检测使用α-β同时测量模式时,总β放射性活度受α串道影响,可以通过粉末标准物质进行修正,减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