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检测P21WAF1和CDK1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周期调节异常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76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21WAF1、CDK1蛋白的表达.结果:P21WAF1、CDK1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8%和92.1%,与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P21WAF1蛋白的表达与FIGO分期有关(P<0.05),P21WAF1蛋白与CDK1蛋白表达成负相关(r=-0.282,P<0.05).结论:P21WAF1和CDK1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P21WAF1蛋白可作为评价卵巢上皮性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 WAF1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WAF1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用RT-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30例正常卵巢、32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和55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WAF1mRNA和WAF1蛋白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进行探讨。【结果】正常卵巢、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WAF1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56%、40%(P=0.012),WAF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56%、36%(P=0.001),卵巢上皮性癌WAF1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低于其它两组。卵巢上皮性癌中WAF1mRNA表达与其蛋白表达呈正相关。WAF1蛋白低表达与卵巢癌FIGO分期晚有关(P=0.032),与年龄、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残余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WAF1mRNA与上述各项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P>0.05)。【结论】与正常卵巢和良性卵巢肿瘤相比较,卵巢上皮性癌存在WAF1基因转录抑制及蛋白表达低下,WAF1下调可能与上皮性卵巢癌发生有关;晚期卵巢上皮性癌较早期者WAF1蛋白表达低,提示WAF1蛋白低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3.
MACC1、HGF和C-met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C-met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20例正常卵巢组织、19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和52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MACC1、HGF和C-met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与卵巢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三者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MACC1、HGF和C-met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3.1%、63.5%和78.8%,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2±0.05、0.64±0.04和0.79±0.04,均显著高于正常卵巢和良性肿瘤组织(P<0.05)。在卵巢上皮性癌中,MACC1、HGF和C-met异常高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相关,临床分期越晚、组织分化越差、伴随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MACC1、HGF和C-met蛋白表达越高(P<0.05)。卵巢上皮性癌中MACC1蛋白的表达与HGF和C-met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350,P=0.011;r=0.429,P=0.002),HGF蛋白与C-met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87,P=0.000)。结论 MACC1具有作为晚期卵巢癌分子标志物的潜在价值,MACC1、HGF和C-met异常可能协同参与卵巢上皮性癌的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4.
PTEN和HIF-1α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PTEN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1α,HIF-1α)在卵巢上皮性癌十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PTEN、HIP-1α在40例卵巢上皮性癌、12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卵巢上皮癌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5%(14/40),显著低于正常卵巢组织的表达90%(9/10)(P<0.01),H1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2.5%(25/40),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的表达20%。(2/10)(P<0.05);在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中,PTEN、HIF-lα的表达分别为83.3%(10/12)、25%(3/12)分别与2者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HIF-1α的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RPTEN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也有关,而2者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分型无关;2者之间呈负相关(P<0.01)。结论:PTEN低表达、HIF-1α高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PTEN和HIF-1α为临床有效评估卵巢癌的恶性程度及反映其生物学行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泛素(Ub)与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 B1)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及5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Ub和Cyclin B1蛋白的表达.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Ub和Cyclin B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0%(17/50)和42.0%(21/50),与正常卵巢组织的5.0%(1/20)、5.0%(1/20)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的10.0%(2/20)、15.0%(3/2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χ2=11.841,P=0.003).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Ub和Cyclin B1蛋白的表达与FIGO分期(χ2=4.529,P=0.033;χ2=5.520,P=0.019)、分化程度(χ2=5.451,P=0.020;χ2=5.889,P=0.015)和淋巴结转移(χ2=6.269,P=0.012;χ2=6.226,P=0.013)有关.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Ub和Cyclin B1蛋白的表达有关联(χ2=5.451,rP=0.314,P=0.020).结论:Ub和Cyclin B1可能协同参与上皮性卵巢癌的恶性进展和转移,可用于评估上皮性卵巢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中TGF-β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逆转录-巢式PCR法检测上皮性卵巢癌40例、卵巢良性肿瘤40例及正常卵巢20例组织中TGF-β1 mRNA表达,并通过凝胶图像系统分析其相对表达量。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组织中TGF-β1蛋白的定位和表达。结果:TGF-β1 mRNA表达率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为100%(40/40),明显高于良性卵巢肿瘤的70.0%(28/40)和正常卵巢组织55.0%(11/20)(P=0.0002;P<0.01)。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且TGF-β1表达强度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腹水形成和肿瘤分期有关。结论:TGF-β1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转移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抑凋亡蛋白Survivin,P16基因和细胞周期素蛋白Cy-elinD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8例良性卵巢肿瘤、20例交界性卵巢肿瘤、58例卵巢上皮性癌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Survivin,P16和CyelinD1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Survivin在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组织中的检出率为:16.7%、40.0g、62.1%,在正常卵巢组织无阳性表达.P16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中的检出率为80.0%,卵巢良性肿瘸,交界性肿瘤,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分别为:61.1%、50.0%、22.4%.CyelinD1在正常卵巢组织中的检出率为10.0%,卵巢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组织中CyclinD1蛋白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27.8%、45.0%、58.6%.结论 对Survivin,P16和CyclinD1表达的检测有助于判断卵巢癌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并为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SFRP5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20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以及4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SFRP5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以及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正常卵巢上皮、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以及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SFRP5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分别为0.0%、10.0%、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5.0%、40.0%、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62,P<0.001)。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与SFRP5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有关联(rP=0.468,P<0.001)。结论:SFRP5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导致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并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促进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淋巴增强因子1(LEF1)在卵巢上皮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卵巢上皮肿瘤新鲜标本:卵巢良性上皮肿瘤24例,交界性上皮肿瘤17例,恶性上皮肿瘤35例;另选取因子宫肌腺瘤、乳腺癌、宫颈癌疾病切除的正常卵巢组织13例作为对照。提取组织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组织LEF1的表达情况,分析恶性上皮肿瘤组织中LEF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子宫良性疾病、良性、交界性卵巢上皮肿瘤相比,恶性上皮肿瘤中LEF1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良性及交界性肿瘤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卵巢恶性上皮肿瘤中,LEF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浆液性癌及黏液性癌(P<0.05),浆液性癌与黏液性癌组织中LEF1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病例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病例(P<0.05);在FIGO分期Ⅲ期+Ⅳ期病例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Ⅰ期+Ⅱ期病例(P<0.05);LEF1在不同年龄及不同分化程度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与原发灶相比,LEF1在转移性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F1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与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可能参与卵巢癌侵袭、转移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TGFBI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及VEGF的表达,探讨二者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及3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TGFBI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及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3种组织中TGFBI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率及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4.886和26.298,P<0.001),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TGFBI基因的甲基化率及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TGFBI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VEGF的表达有关联(χ2=13.976,rP=0.516,P<0.001)。结论:TGFBI基因启动子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发生超甲基化,可能诱导血管生成,促进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卵巢上皮性肿瘤Cyclin D1及pRb的表达与其良恶性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辛晓燕  王健 《医学争鸣》2000,21(3):343-346
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CyclinD1,pRb的表达水平与其良恶性的关系。方法卵巢上皮性肿瘤石蜡切征Cyclin,D1,pRb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在137例组织切片中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58%;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  相似文献   

12.
B7 H4、CA125及P53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B7 H4、CA125及P53在原发上皮性卵巢癌(EOC)中的表达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PV 6000二步法测定B7 H4、CA125及P53在70例上皮性卵巢癌、20例正常卵巢组织和20例良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结果B7 H4在原发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88.6% (62/70)高于卵巢良性上皮肿瘤(45%)及正常卵巢组织(0%)(P<0.05)。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CA125阳性表达率为77.1%(54/70),与B7 H4表达呈正相关(r=0.720)。上皮性卵巢癌组织P53阳性表达率为68.6%(48/70)低于B7 H4(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上皮性卵巢癌的预后与FIGO分期、术后残癌灶大小、B7 H4的表达、细胞分化程度、CA125的表达、淋巴结转移的有无及P53的表达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B7 H4表达越强,平均生存时间越短,5年累积生存率越低。结论上皮性卵巢癌中B7 H4表达上调,且B7 H4表达与CA125的表达呈正相关,高于P53的表达。B7 H4为卵巢癌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有可能作为上皮性卵巢癌新的诊断和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微RNA-338-3p(miR-338-3p)和MET转录调剂因子MACC1在卵巢上皮性癌(epithelial ovariancancer,EO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2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和65例EOC组织中miR-338-3p和MACC1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EOC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Log-rank和Cox回归分析影响EOC患者复发和死亡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分析miR-338-3p和MACC1表达对EOC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 EOC组织中miR-338-3p和MACC1基因的表达分别为0.331±0.038和0.774±0.025,与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916,P<0.001;F=77.945,P<0.001),不同性质卵巢组织中miR-338-3p和MACC1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968,P<0.001)。在EOC中,临床分期越晚、组织级别越高、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miR-338-3p表达越低、MACC1表达越高。Log-rank单因素分析显示miR-338-3p低表达与EOC患者的复发(P=0.038,HR=4.139,95% CI:1.271~8.078)和死亡(P=0.008,HR=3.007,95% CI:1.217~7.431)相关。与其他患者相比,miR-338-3p低表达且MACC1高表达的EOC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最低(χ2=16.960,P=0.001;χ2=18.930,P=0.000)。结论 miR-338-3p低表达和MACC1高表达可能与EOC患者预后不良相关,二者可能共同参与EOC的进展和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yclin D1和P27蛋白在正常卵巢、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SP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卵巢组织、3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和35例上皮性卵巢癌中Cyclin D1和P27蛋白的表达形式.结果 Cyclin D1阳性表达率在上皮性卵巢癌中最高,在正常卵巢组织中最低;P27蛋白阳性表达率则相反.Cyclin D1蛋白、P27蛋白在恶性、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Cyclin D1蛋白、P27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392,P〈0.05).结论 Cyclin D1蛋白的过表达及P27蛋白的缺失可能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抑凋亡蛋白Survivin,P16基因和细胞周期素蛋白CyclinD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8例良性卵巢肿瘤、20例交界性卵巢肿瘤、58例卵巢上皮性癌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Survivin,P16和CyclinD1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Survivin在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组织中的检出率为:16.7%、40.0%、62.1%,在正常卵巢组织无阳性表达。P16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中的检出率为80.0%,卵巢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分别为:61.1%、50.0%、22.4%。CyclinD1在正常卵巢组织中的检出率为10.0%,卵巢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组织中CyclinD1蛋白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27.8%、45.0%、58.6%。结论对Survivin,P16和CyclinD1表达的检测有助于判断卵巢癌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并为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p2 7kip1和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E)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2 4例良性卵巢肿瘤以及 5 2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p2 7kip1和Cyc linE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同良性卵巢肿瘤组织相比 ,卵巢癌组织中p2 7kip1的表达显著降低 ,CyclinE的表达则明显增高 ,差异均有显著性。p2 7kip1阴性表达与卵巢上皮性肿瘤低组织分化 ,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 ,CyclinE阳性表达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临床分期、腹水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结论 p2 7kip1和CyclinE的表达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可作为估计卵巢肿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上皮性卵巢癌(EOC)组织中含缬酪肽蛋白(VCP)的表达情况及其与EO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EOC的分子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4例EOC组织标本、13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标本、36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标本和8例正常卵巢组织标本中VCP的表达情况。分析VCP阳性表达率与EOC患者各临床病理参数(年龄、FIGO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是否有腹水和术前CA125水平)的关系。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人卵巢上皮HOSEpiC细胞和人EOCSKOV-3细胞中VCP表达;将SKOV-3细胞分为对照组(未经CB-5083处理)和处理组(经CB-5083处理),划痕实验分析2组SKOV-3细胞迁移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分析2组SKOV-3细胞克隆形成率,免疫荧光法分析2组SKOV-3细胞中VCP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SKOV-3细胞中VCP、NF-κB/P65、IκBα和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EOC、交界性卵巢肿瘤、良性卵巢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VCP阳性表达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CP表达与患者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联(P<0.05),而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是否有腹水及术前CA125水平无关联(P>0.05)。SKOV-3细胞中VCP表达水平高于HOSEpiC细胞(P<0.05),处理组SKOV-3细胞迁移率低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克隆形成率低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SKOV-3细胞中VCP和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VCP在EOC组织和细胞中呈高表达,VCP高表达可促进肿瘤的迁移和增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D133、CD44和Notch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1ivi.sionTMp1us两步法,研究46例卵巢癌、18例卵巢囊腺瘤和10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CD133、CD44和Notch1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卵巢上皮组织、卵巢囊腺瘤及卵巢癌中CD133、CD44和Notc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27.8%、60.9%,0、11.1%、47.8%及20.0%、38.9%、63.0%,三者在三组间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卵巢癌中CD133及CD44阳性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相关,Notch1阳性表达与卵巢癌的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在卵巢癌中CD133、CD44与Notch1,CD133与CD44间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401,P〈0.01;r=0.307,P〈0.05;r=0.589,P〈0.001)。结论CD133、CD44和Notch1在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囊腺瘤与正常卵巢上皮组织,提示这三者的高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陈启富  王东军 《四川医学》2009,30(3):315-317
目的研究CyclinB1、CDK1和14-3-3蛋白在人脑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人脑胶质瘤组织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CyclinBI、CDK1和14-3-3蛋白的表达。结果CyclinB1和CDK1在正常脑组织和各病理级别的胶质瘤组织中均有表达,CyclinBI和CDK1的表达强度随胶质瘤病理级别不同呈递增趋势;正常脑组织与胶质瘤之间以及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GyclinB1和CDK1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26,P〈0.05)。14—3—3蛋白在正常脑组织中主要表达于细胞胞浆,在胶质瘸组织中其表达强度随病理级别不同呈递减趋势,正常脑组织与胶质瘤之间以及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14—3.3蛋白与CyclinB1以及14.3.3蛋白与CDK1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777,P〈0.05;r=-0.701,P〈0.05)。结论联合检测三者在胶质瘤的表达水平对判断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Ras 和Sos1 蛋白在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分析两种蛋白表达水平与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临床病理 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62 例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组织、5 例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15 例卵 巢上皮性囊腺瘤、18 例正常卵巢组织中Ras 与Sos1 蛋白的表达情况,统计学分析两种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指标的 相关性。结果(1)Ras 和Sos1 在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P<0.05)高于在其它组织中的表达;(2)两种 蛋白在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细胞中的表达部位均以细胞膜和细胞浆同时表达为主;(3)Ras 的表达程度(光密度值)与病理 分型有相关性(P<0.05):其在浆液性卵巢癌的表达比在其他病理类型的表达更为显著,而Sos1 蛋白表达与这些病理参数无 相关性;(4)两种蛋白表达程度高的患者无瘤生存时间短,但不具有显著性。结论Ras、Sos1 这两种蛋白与上皮性卵巢恶性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可能存在内在联系;Ras 蛋白的表达存在组织类型的差异,可用来支持卵巢浆液性腺癌的特异性诊断;统 计学分析显示,两种蛋白表达程度高的患者,无瘤生存时间较低表达患者更短,但可能由于病例数较少有关,该结果不具备 显著性,这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