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颌骨造釉细胞瘤复发的临床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造釉细胞瘤是颌骨最常见的牙源性上皮性肿瘤 ,它具有侵袭性缓慢持续生长和局部浸润周围骨质的特点 ,多次复发后可侵袭到颞部、眶、额部 ,甚至颅底、颅内。多次复发手术后 ,不仅影响面容 ,造成功能障碍 ,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对我院收治造釉细胞瘤的复发因素进行临床探讨。1 材料与方法我院 1 980~2 0 0 1年共收治经病理确诊颌骨造釉细胞瘤 1 43例 ,其中 2 8例复发。手术方式包括摘除术或刮治术 ,摘除刮治辅以冷冻或烧灼 ,方块切除术 ,部分或单侧颌骨切除术并同期或二期植骨术。最短随访时间 1年 ,平均为 5 .6年。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 ,经病…  相似文献   

2.
51例成釉细胞瘤局部复发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成釉细胞瘤不同病理类型和不同手术方法对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作者收集 1990~1999年 10年间收治的成釉细胞瘤 5 1例的完整病史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 1例中 ,有 2 4例复发 (2 4 /5 1,4 7% ) ,以滤泡型和丛状型为基本类型 ,共 15例 ;共计手术 6 5人次 ,其中单纯摘除者 39人次 ,30人次复发 ;颌骨方块或部分切除及扩大切除者有 2 6人次 ,复发 11人次。结论 成釉细胞瘤的病理学分型不能提示其术后复发与否 ,不同手术方式的术后复发率显著不同 ,颌骨方块或部分切除及扩大切除都能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造釉细胞癌(或称恶性造釉细胞瘤)是一种较罕见的牙源性恶性肿瘤,由良性造釉细胞瘤恶变而来。1961~1983年我科经治4例颌骨造釉细胞癌,现报告如下: 病例报告例1:女,17岁,住院号:13074,患者入院前二年曾在他院行“颌骨囊肿刮除术”,术后包块迅速长大,伴局部疼痛和出血。  相似文献   

4.
材料与方法1.一般临床资料 :资料来源 ,从 1990年至 1997年我科行下颌骨切除后修复病例中 ,资料完整者 18例 ,其中男性 10例 ,女性 8例 ,年龄最小 14岁 ,最大 6 9岁 ,平均 42 .1岁。病例随访最长 4年 ,最短 2年。病变分布情况见表 1。表 1 行下颌骨切除病变分布良性例数恶性例数造釉细胞瘤 4牙龈癌 3骨巨细胞瘤 2软骨肉瘤 2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2颌骨中心性癌 1颌骨囊肿 2牙龈恶性黑色素瘤 1骨肉瘤 1 合 计 10 8   2 .修复方式 :①钛板支架式修复。采用国产钛板厚2mm ,螺打直径 2 .7mm、长 16mm。所有病例皆为双端固定 ,每端 2颗钛…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颌骨造釉细胞瘤对放射治疗呈抵抗性,而且放疗还可能导致恶变。本文作者复习了多伦多Princess Margaret医院1958~1982年间治疗的颌骨造釉细胞瘤病例,其中10例接受~(60)Co放射治疗。10例中,4例单一放疗,4例术后复发放疗,2例术后切缘阳性行补充放疗。随访1~10年。10例为肿痛范围大,年龄大的患者。其中上颌4例,下颌6例;男性8例,女性2例;平  相似文献   

6.
造釉细胞瘤在颌骨囊肿和肿瘤中占的比例并不大,仅1%左右。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30~50岁,多发生在下颌且无性别差异。造釉细胞瘤呈限局性侵犯,如切除不彻底易于复发。造釉细胞瘤初期治疗的方法很多,有刮除、摘除、烧灼、颌骨节段切除及放疗等,但是都不太理想,复发率达50%。本文讨论的是我们经治的22例复发颌骨造釉细胞瘤。临床资料:我们在1961~1976年的16年中共经治了174例颌骨造釉细胞瘤。有22例经病理证实为复发的造釉细胞瘤,其中3例是在其它医院进行的初期手术,以后来我院就诊的。所有22例均进行了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术式治疗颌骨造釉细胞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59例造釉细胞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病理分型、治疗方法及术后复发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59例中单囊型31例,实体型或多囊型28例。保守性手术术式27例,复发6例。根治性手术术式32例,复发2例。结论:彻底切除肿瘤是减少复发的关键,但根治性手术会增加颌面部的继发畸形,选择手术方式需权衡利弊,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8.
颌骨组织外发生的造釉细胞瘤称为外周性造釉细胞瘤(peripheral amelobasfome),少见。1993年初我们收治一例由牙龈组织发生的造釉细胞瘤,因此瘤在临床上易与其他肿瘤混淆而误诊,现将该病例报道如下: 患者李××,女,35岁,左下颌2—5舌侧牙龈无痛性肿物二年。1991年初诊时肿物如花生米大小,于国外(印尼)由一牙医生切除(未做病理检查),但半年后该  相似文献   

9.
成釉细胞瘤是主要发生在造釉器的牙源性肿瘤,19岁以下年轻病例少见。本文报告了71例颌骨成釉细胞瘤的临床、X线片和组织病理学等特点,其中不少为30岁以下的年轻病例。 病例和方法 自1989~1999年共计71例成釉细胞瘤住院病例,对所有临床和X线片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症状和病变部位)进行分析。所有病例分别接受了常规(摘除和刮除术)或根治术等治疗,对每例病理切片作了评价并按组织学类型分类,至  相似文献   

10.
造釉细胞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切除病变颌骨,也有采用保守疗法开窗术的。作者旨在探讨开窗术的适应症,以便提高上述两种方法选择的准确性。调查分析了过去20年间曾经治疗的72例造釉细胞瘤,特别就采用开  相似文献   

11.
<正> 造釉细胞瘤为颌骨中心性上皮肿瘤,为临界瘤,手术切除后局部复发率高,但肺内种植极罕见,除国外有少数学者报道外,在国内尚未见报道,我科于1991年收治1例左下颌骨造釉细胞瘤局部剜除术后2次复发合并肺內种植患者。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52岁。于1980年偶然发现左下前牙唇侧一肿物,如玉米粒大小,无任何不适,在当地医院行肿物剜除术,术后送病理诊断为造釉细胞瘤。5年后患者发  相似文献   

12.
造釉细胞瘤是颌骨常见的良性肿瘤 ,常规治疗是将肿瘤周围的骨质至少在 0 .5cm处切除。但是对大型瘤体切除后不进行植骨术会造成颌面部缺损畸形。本文报道 1例高龄患者特大型造釉细胞瘤局部刮治的体会。  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 ,72岁 ,左侧面部肿块十余年 ,无疼痛、下唇麻木症状。专科检查 :左下颌体外侧膨隆 ,可扪及6cm× 5cm大小的肿块 ,前缘至颏部、后缘至下颌角 ,下颌骨下缘轮廓消失 ,质地硬 ,无乒乓感 ,口内牙齿无松动。X线片示 :左下颌体及升支部可见多房囊性阴影 ,提示为“左下颌骨造釉细胞瘤”。  治疗经过 由于该患者年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成釉细胞瘤的锥形束CT(CBCT)表现进行总结分析,为其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病理确诊的有完整CBCT影像资料的37例成釉细胞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不同CBCT表现。结果 37例资料中,31例为原发病例,6例为复发病例。CBCT表现: 37例病变中,有 36例(97.3%)为骨内型,其中多房型 17例,单房型 17例,蜂窝型 2例; 1例(2.7%)为骨外型,即软组织型。88.2%(15/17)多房型病变内见舌形嵴;34例(94.4%)颌骨呈唇颊侧或(和)腭舌侧膨隆,颌骨骨密质局部不连续。结论 CBCT检查能精确地反映成釉细胞瘤病变形态和内部结构,对其术前诊断及手术计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下颌骨造釉细胞瘤切除双亲骨即时移植修复1例夏镇斌刘海俊陈东程玉华(天津254医院口腔科)造釉细胞瘤手术不彻底易复发,目前仍主张在肿瘤外作颌骨截除,同时行骨移植术。本文报告1例取其母亲新鲜髂骨作即时骨移植取得良好效果,报告于下。患者,女,14岁,因右下...  相似文献   

15.
患者 ,男 ,48岁 ,因上颌骨肿物复发 ,于 1997年 5月 18日入院。 1993年 1月在当地因上颌骨前部膨隆住院 ,诊断为上颌骨肿瘤 ,并行上颌骨 3 4区部分切除术 ,术后病理报告为造釉细胞瘤。术后 1年在病变缺损区的右侧及鼻侧骨质膨隆 ,诊断为肿物复发 ,再次行上颌骨部分扩大切除术 ,术后仍诊断为造釉细胞瘤。术后 2年 ,在颌骨缺损区上前方 ,左右两侧发现颌骨膨隆并向外突出 ,肿物质地硬 ,患者无任何症状 ,来我院治疗。  作者单位 :3 0 0 40 0天津北辰医院口腔科 (赵宝莲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口腔科 (李满敬 )面部发育两侧对称 ,左侧鼻翼旁隆…  相似文献   

16.
我们将 342例经病理证实的成釉细胞瘤分为一般型(classictype)和低复发型 (lowerrecurrencetype)进行回顾性研究 ,旨在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自 1 963~ 2 0 0 0年共收治颌骨成釉细胞瘤 349例 ,其中恶性成釉细胞瘤 7例 ,良性成釉细胞瘤 342例。根据WHO牙源性肿瘤组织学分类 ,复习全部 342例良性成釉细胞瘤病理切片。将其分为低复发型和一般型两大类 ,其中低复发型 72例 (包括单囊型 56例、周边型 3例、增生型 1 3例、一般型 2 70例 )。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 …  相似文献   

17.
造釉细胞瘤为颌骨中心性上皮肿瘤,在牙源性肿瘤中常见,极少发生于胫骨或脑垂体内。治疗一般采用留有一定安全缘的下颌骨切除,立即植骨术,术后复发者极少。我院去年收治了一名这样的患者,现报告如下。患者韩××,女,50岁,病案号11109。1966年因右下颌骨造釉细胞瘤于某院行右下颌骨切除,同侧  相似文献   

18.
<正> 颌骨造釉细胞癌临床较少见。1972年~1985年我科收治5例颌骨造釉细胞癌,现报告如下: 讨论一、病因及临床表现:造釉细胞癌的发病年龄,好发部位及性别与造釉细胞瘤无明显差异。本组病例男3例;女2例,年龄在32~52岁之间。发生在下颌骨者3例;上颌骨者2例。该肿瘤多数患者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或压痛,牙齿松动,功能障碍。本组病例有1例侵犯翼腭凹,引起张口受限。  相似文献   

19.
按国际肿瘤组织学分类标准,造釉细胞瘤分为良性与恶性两种。本文对92例颌骨造釉细胞瘤不同治疗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其具体方法及结果是: 下颌骨造釉细胞瘤72例。外照射治疗9例。6例早期反应敏感,但2—8年后复发,复发后均作了部分或半侧下颌骨切除,结果4例生存12—24年,1例术中死亡,1例术后2个月死亡。其余3例无效。2例作了部分下颌骨切除,生存25及47年,1例未再治疗。挖除治疗32例。仅3例分别在挖除后4、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研究成釉细胞瘤不同临床病理类型、治疗方法与复发的关系。方法:对100例成釉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分型、治疗方法及术后复发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确切概率法(SAS9.13软件包)检验各相关因素与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病年龄与临床分型有一定关系,单囊型成釉细胞瘤主要见于青少年。100例成釉细胞瘤患者中,单囊型术后复发率7.69%(3/39)、外周型复发率为40.00%(2/5)、一般型复发率为57.14%(32/56),三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减压术治疗29例,术后8例复发;刮治术治疗38例,24例复发;颌骨方块切除11例,3例复发;根治性切除22例,术后2例复发。不同术式术后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临床类型、不同术式治疗的成釉细胞瘤术后复发率显著不同,设计手术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临床分型、发病部位等因素,选择相应的适应证。不当的手术方案设计也是引起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