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4 毫秒
1.
旋转推进法是临床上修复单侧唇裂最常用的术式。但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对单侧Ⅲ0 唇腭裂患者 ,应用旋转推进法修复唇裂 ,术中患侧唇峰下降有限 ,术后随访患侧唇峰较对侧高 ,唇弓形态差。为此 ,我们采用旋转推进法结合对偶三角瓣法整复单侧Ⅲ0 唇裂 34例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 1 999年至 2 0 0 2年 6月住院病人。 34例中 ,男性 1 9例 ,女性 1 5例 ;年龄最小者 3个月 ,最大 1 1岁 ,其中 1岁以内 2 6例 ,1~ 2岁 4例 ,3~ 4岁 3例 ,1 1岁 1例。全部病例均为单侧Ⅲ0 唇腭裂患者修复唇裂者。1 .2 手术方…  相似文献   

2.
吴滨 《口腔医学研究》2008,24(2):180-181
目的:评价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整复唇裂的临床效果,提出唇裂显微外科整复术的微创概念.方法:在2.0~3.0X的便携式手术显微镜下,采用现代显微外科技术对165例3个月至6岁唇裂患儿进行唇裂显微外科整复手术,术后1年观察随访,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例数151例,随访率91.5%;2例因患儿术后唇部瘢痕较明显、2例红唇出现复裂,其余患者整复效果理想或整复效果明显改善.结论:唇裂整复手术中的微创理念非常重要,显微外科技术整复唇裂能达到更为精细的手术整复和理想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单侧唇裂整复术中红唇的整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红唇的整复是唇裂整复术中的重要步骤之一 .作者自 1991年以来将下述方法用于 32例单侧唇裂整复术中的红唇整复 ,经过 1~ 5年的随访观察 ,红唇的整复效果较为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 单例唇裂患者 32例 ,年龄 6月~ 12月 ,其中男 2 1例 ,女 11例 ,均为初次来院手术者 .1.2 手术方法1.2 .1 设计 : 在单侧唇裂整复术中红唇以上部分手术完成后 裂隙两侧唇峰点待红唇修整完毕后再予以对位缝合 ,将裂唇两侧红唇分别自两患侧唇峰点向下作直线切除 ,再将裂隙健侧红唇残端口内粘膜横形切开约 2~ 3mm 该切口与红唇缘相对应 ,然…  相似文献   

4.
狄华君  陈斌 《口腔医学》2001,21(3):151-152
氯胺酮是一种静脉麻醉药 ,因其操作简便 ,作用迅速 ,镇痛效能强 ,安全范围大 ,效果确切 ,易维持及苏醒快等特点 ,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唇裂整复术。我院对 6岁以下小儿唇裂整复术 2 83例 ,术中出现各种呼吸道意外 18例。本文就其发生原因、主要临床表现、抢救及预防措施分析如下 :资 料 和 方 法1 本组病例 18例 ,男 12例 ,女 6例。年龄 5个月~ 6岁。唇裂程度 :一侧 Ⅱ° 5例 ,Ⅲ° 8例 ,双侧唇裂 5例 (其中两侧 Ⅱ° 2例 ,一侧 Ⅱ°、另一侧 Ⅲ° 1例 ,两侧 Ⅲ° 2例 ) ,手术时间在 30~ 12 0min。2 麻醉方法 :2 1 术前 30m…  相似文献   

5.
单侧唇裂术后畸形(以下简称术后畸形)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由于其复杂多样,无一定的规律性,所以二次整复术远较首次困难。为探讨术后畸形的规律性,改进整复方法,现将我们对140例术后畸形的临床分析和二次整复的体会教训总结如下: 临 床 资 料 1.性别与年龄:本组共140例,占我院20年所作单侧唇裂的10.1%(140/1377),其中男101例,女39例,男女之比为2.6:1年龄最小者8个月,最大者48岁,平均年龄为14.29岁。年龄分组情况详见表1。  相似文献   

6.
唇裂的唯一治疗方法就是进行手术整复 ,以达到消除或基本消除先天性畸形。由于手术方法选择不当 ,常常会造成新的畸形 ,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不同程度伤害 ,因此手术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从 1 980- 1 995年我科作唇裂整复手术 361例 ,无一例死亡 ,住院手术的病人 ,其伤口均获一期愈合出院。本文试从手术成败的另一侧面 ,一术前准备、术中注意事项及术后护理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科 361例、唇裂住院手术病人中 1 - 1 0岁占55.55% (其中 1岁以下婴儿有 30例 ,1 1 - 1 5岁占2 5.67% ,1 6岁以上占 1 8.77%。2 术前准备2…  相似文献   

7.
唇裂手术是口腔科常见手术,包括一期的唇裂修补术及二期畸形整复术,通常对术中皮肤创口采用丝线缝合的方法,术后常面临创口被污染、疤痕明显、拆线时疼痛不配合等情况。2010年10月以来我科在唇裂手术时应用Histoacryl组织胶水替代常规丝线缝合,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0月以来收治我科唇裂病例56例,Ⅰ度裂9例,Ⅱ度裂18例,Ⅲ度裂12例,唇裂二期  相似文献   

8.
根据文献记载唇裂整复术的死亡率一般在1.~6.6%。Vean氏报告的唇裂整复术的死亡率为2.%Kossakowski氏报告的数字为5.4%;上海第二医学医颌面外科早期曾报告唇裂整复术420例,其死亡率0.24%;我院收治唇裂整复术共1,116例,发生死亡者2例,占0.18%。收集资料因唇裂整复术致死者12例,报告如下。 死亡原因 一、全身因素有关者5例,其中1例尸体解剖证实为胸体质并发全身性疾病或肺炎者4例,其中1例因术后高热等并发症,引起呼吸困难,施行气管切开术,失血性休克致死。 二、与麻醉因素有关者5例,其中2例因麻醉过  相似文献   

9.
随着先天性单侧唇裂整复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 ,手术效果也在不断提高和完善 ,近年来主要采用三角瓣法和旋转推进法。虽然 Tennison法与 Mil-lard法较其它方法可以使唇裂患者更好地恢复上唇形态 ,但国内外学者对两种方法的比较尚难分仲伯 ,现有的结论多受研究者的主观印象、病例组成、施术技巧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我科对 80例单侧唇裂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术式 ,对上述两种术式后患者进行观察测量 ,并进行对比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80例中 ,男性 52例 ,女性 2 8例 ,左侧 48例 ,右侧 32例 , °59例 , °2 1例 ,年龄最大 2 4岁 ,最小 6个…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唇腭裂同期整复术进行临床总结。方法 31例先天性唇腭裂患者腭裂整复术,并同期行唇裂整复术。单侧唇裂整复采用旋转推进法,双侧唇裂整复采用原长法,腭裂整复采用兰氏法。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为3h12min,伤口I期愈合,无术后无并症,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2岁以上唇腭裂患者进行同期整复术是完全可行的,可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单侧唇裂术后畸形并非少见,畸形表现与原唇裂裂度、首次选用的手术方法、术者操作技术水平及术后是否感染等有密切关系。二期整复治疗也较为困难而复杂。为了探索带规律性的特点,以助于探讨二期整复的手术方法,我们通过近几年来单侧唇裂术后畸形70例的观察分析以及手术治疗的体会,就畸形的分类和二期整复手术问题作如下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血友病为一种X染色体伴隐性遗传的出血性疾病.血友病伴唇裂畸形病例更为少见.我院共收治3例血友病唇裂患儿,采用术前、术中、术后48小时内纠正凝血因子缺乏,使凝血因子Ⅷ、Ⅸ在血浆中的浓度术前分别保持在75%、50%以上,48小时后保持在30%、32%以上,手术年龄1岁左右,采用三角瓣法整复,术中注意减少创伤,缝合严密.3例经手术整复成功,无术后出血及复裂.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唇裂多在6个月~1岁左右修复,术后常出现创口感染,裂开或疤痕挛缩畸形,直接影响美观,从而常需再次手术整复。本科将近年收治的112例唇裂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术后局部应用北京光明中医烧伤创疡研究所研制的MEBO治疗,对照组应用4%硼酸酒精常规治疗,术后6个月跟踪对比观察,结果两组疤痕及挛缩畸形程度具有明显差别,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特此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1990~1996年6月收治的112例先天性唇裂患者,手术年龄皆在6个月~6岁之间,予以随机分组,(见表1)。表1 唇裂类型及分…  相似文献   

14.
Mohler法修复单侧唇裂的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侧唇裂的修复方法很多。 1a来 ,我们采用Mohler法 (毛氏法 )修复各型唇裂 2 0余例 ,取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 ,但是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2 0 0 1年 3月~ 2 0 0 2年 8月 ,采用Mohler法行唇裂修补术共 2 2例 ,年龄 3月~ 1 2岁 ;其中男性 1 2例 ,女性 1 0例 ;完全性唇裂 1 8例 ,不完全性唇裂 4例。有 2例发生C瓣坏死 ,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病例均一期愈合。2 手术方法2 .1 定点以单侧完全性唇裂为例 ,手术定点同常规方法 ,定“1”、“2”、“3”、“4”点 (见图 1 )。图 1 手术定点2 .2 划线鼻小柱用一支双钩皮…  相似文献   

15.
尽管双侧唇裂修复的术式很多 ,但一般只能达到关闭裂隙 ,取得静止状态下的协调与对称。近年来 ,国内外相继开展了唇裂的功能性整复手术 ,但主要用于单侧唇裂。本文作者利用改良的 Black法修复双侧唇裂 1 8例 ,获得了功能较好的口轮匝肌环及满意的外形。1 一般资料我院自 1 996年以来共收治小儿先天性双侧唇裂 1 8例 (男 1 2例 ,女 6例 ) ,年龄 7个月~ 1 0岁 ( 2岁以下占 1 1例 )。其中合并先天性腭裂 1 6例 ,无其它先天性畸形及心脑肺肾系统疾病。 1 8例均施行 期唇裂修复术。2 手术方法2 .1 麻醉方法由于双侧唇裂修复需要时间相对较…  相似文献   

16.
耳甲软骨移植修复单侧唇裂鼻畸形的手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唇裂患者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鼻畸形。单侧唇裂术后 ,唇部的解剖形态得以恢复 ,遗留的鼻畸形更加突出。我们采用耳甲软骨移植修复单侧唇裂鼻畸形 ,效果理想 ,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唇裂鼻畸形二期修复 2 1例 ,同期修复 2例。年龄 13岁至 2 2岁。男性 10例 ,女性 13例。二期修复者在 1岁前已行唇裂修补术 ,同期修复者为腭裂修复术加咽后壁瓣成形术加唇裂修复术 2例 ,已行唇裂修复术 ,同期行咽成形术加腭裂修复术 7例。二、手术手法1.采用V字形切口 ,两侧延伸至鼻翼缘外侧 ,仔细彻底解剖分离两侧鼻翼软骨 ,切除两侧鼻翼软骨穹隆部间多余的…  相似文献   

17.
SpO2评估低龄唇裂患儿整复术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SpO2 评估 3~ 6月先天性唇裂患儿唇裂整复术的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择先天性唇裂择期整复术患儿 80例 ,按年龄分为 2组 :Ⅰ组 :3~ 6月。Ⅱ组 :>6月 ,对比观察二组唇裂整复术患儿围麻醉期SpO2 (脉搏血氧饱和度 )的变化 ,从而估算患儿对手术的耐受性及安全性。结果 :Ⅰ组和Ⅱ组SpO2 的变化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3~ 6月先天性唇裂患儿接受唇裂整复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8例Ⅱ°唇裂功能性整复术术后一月、一年、七年的疗效观察,并与同期所做的10例Ⅱ°唇裂用Millard法修复后的疗效比较,认为前者近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后者。对唇珠、人中嵴、人中凹修复有特别好的效果。并对功能性唇裂整复术的方法进行了阐述,认为该手术方法是一种理想的唇裂整复术。  相似文献   

19.
软腭后退术加双颊肌粘膜瓣整复宽大腭裂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裂隙宽大于 2cm的腭裂常规手术方法往往整复较困难 ,需要剥离广泛 ,创伤较大 ,难以达到有效的双层关闭裂隙 ,术后伤口裂开的机会较大 ,给二期整复带来困难。对宽大腭裂的整复术 ,应尽量减小对上颌骨发育的影响 ,后退软腭。作者采用软腭后退加双颊肌粘膜瓣整复 5例宽大腭裂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例患者中 ,男 1例 ,女 4例 ,年龄 5~ 16岁。单侧完全腭裂 1例为男性 ,其余 4例为双侧不全U型裂 (无唇裂 ) ,均为女性。全麻静态下测量裂隙的最宽处均约 2cm ,软硬腭交界处或其前方最宽。2 手术方法2 .1 切口设计2 .…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二期整复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自1997年3月-2001年2月在本科求医的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中的78例,全部采用鼻小柱基部的飞鸟形切口进路行鼻翼软骨内侧脚上移悬吊术,进行鼻畸形的二期整复,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鼻外形有明显改善,鼻小柱居中,双侧鼻孔大小基本相等,鼻翼鼻底丰满,鼻尖高挺。结论:鼻小柱基部飞鸟形切口进路的患侧鼻翼软骨内侧脚上移悬吊术是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的二期整复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