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帕罗西汀对心理应激大鼠下丘脑室旁核c-fo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对心理应激大鼠下丘脑c fos表达的影响,以揭示帕罗西汀治疗心理应激引起焦虑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心理应激模型,观察抗焦虑药物帕罗西汀用药组大鼠血浆皮质醇和下丘脑c fos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应激组大鼠血浆皮质醇含量明显升高,下丘脑室旁核c fos表达显著增加,而帕罗西汀单次、连续给药能减少应激大鼠血浆皮质醇含量和下丘脑室旁核c fos表达。结论:帕罗西汀通过抑制c fos基因表达,下调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水平,从而发挥中枢应激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和低剂量阿司匹林相互作用对冠状动脉结扎致心衰大鼠模型左室心肌组织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结扎致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梗后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按照正交设计试验方案给药5wk,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联用两药对左室心肌组织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c—fos蛋白阳性颗粒数目明显增多,卡托普利各剂量组对心肌组织c—fos蛋白表达均无影响,且与低剂量阿司匹林无显的相互作用,而低剂量阿司匹林增加c—fos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分布,尤以急性心肌梗死组多见。结论 低剂量阿司匹林介导c—fos蛋白表达增加,可能是其拮抗卡托普利减轻心衰大鼠左室重建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太极通天液配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偏头痛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太极通天液配合西比灵)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给予尼莫地平扩张血管,必理通镇痛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太极通天液早、中、晚各10 ml口服,西比灵5~10 mg睡前口服治疗14天,观察两组疗效。结果: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太极通天液配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自制三七总皂苷鼻用凝胶喷雾剂的生理适应性、家兔给药后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及其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扫描电镜法,考察喷雾剂的鼻纤毛毒性;HPLC法测定三七总皂苷鼻用凝胶喷雾剂家兔鼻腔给药后血样中人参皂苷Rb1、Rg1的浓度,考察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并计算药动学参数;建立大鼠急性缺血性心肌梗死模型,考察三七总皂苷鼻用凝胶喷雾剂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结果三七总皂苷鼻用凝胶喷雾剂给药后,Rb1、Rg1在家兔体内的过程符合二室模型,其绝对生物利用度比三七总皂苷滴鼻液高,分别为(42.31±7.54)%和(81.06±32.71)%;可大幅减少大鼠左冠状动脉闭塞所致的心肌梗死面积,且呈剂量依赖性,剂量越高,保护作用越强;该喷雾剂基本无明显鼻纤毛毒性。结论药动学、药效学及鼻纤毛毒性试验结果证明,三七总皂苷鼻腔给药制剂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
补肾口服液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补肾口服液的药理作用。方法:将补肾口服液分大、中、小三个剂量组,给行睾凡切除术的大鼠灌胃给药,设空白去势组和睾凡素模型组作为对照。结果:补肾口服液对大鼠生殖器官有明显增重作用,且能提高性器官功能。结论:本研究为验证补肾口服液的补肾壮阳作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曲安奈德喷雾剂对变应性鼻炎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曲安奈德鼻腔局部给药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对组胺致大鼠鼻气道阻力增加的缓解作用。方法以实验性变应性鼻炎模型豚鼠和组胺致鼻气道阻力增加模型大鼠为试验对象 ,以豚鼠鼻腔分泌物量、喷嚏次数、搔鼻次数、鼻组织学及大鼠鼻气道阻力为指标 ,全面考察曲安奈德喷雾剂对变应性鼻炎的作用。结果曲安奈德鼻喷雾剂 (5 0、10 0、2 0 0 μg·kg-1,对卵蛋白致敏实验性变态反应性鼻炎豚鼠模型的各种变应性鼻炎的症状和体症均有明显改善作用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各给药组动物鼻腔分泌物量、喷嚏次数、抓鼻次数明显减少 ,并可对抗组胺所致大鼠鼻气道阻力的增加。结论曲安奈德鼻喷雾剂鼻腔局部给药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绞股蓝皂苷对小鼠白血病P388细胞内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绞股蓝皂苷 (gypenosides ,GP)体外给药对小鼠白血病P 388细胞内原癌基因c fos和c my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Northern杂交和狭线杂交的方法检测c fos和c myc基因表达的水平。 结果 GP在给药剂量0 0 15和 0 0 30 g·L-1的条件下 ,体外给药 2 4h ,c fos和c myc的表达水平分别为 0 5 2 2 ,0 947和 0 16 5 ,0 12 0 ,而对照组则为 0 36 0和 0 30 8。结果表明 ,GP作用 2 4h使P 388细胞内的c fos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c myc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GP对原癌基因c fos,c myc表达水平的影响是其抑制P 388细胞生长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氯胺酮对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的分子基因机制.检测了氯胺酮对大鼠大脑皮质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将4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各7只。腹腔注射氯胺酮100mg/kg后,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15、30、60、120、180min提取大脑皮质总RNA。经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扩增出cDNA产物。用成像分析系统计算曲线下面积,与内参照比较表示各时点的c—fos mRNA水平。结果表明,氯胺酮注射后引起大脑皮质c—fos mRNA表达增高。其高峰在30~60min。3h后回至基线水平,且与行为呈时间相关性。结论:c-fos基因参与了氯胺酮引起精神症状的分子基因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鼻疗法喷剂对偏头痛大鼠模型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神经生物学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组、鼻疗法喷雾剂大、中、小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以外的其他5组SD大鼠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注射液10mg/kg进行造模;造模后,阳性药组每天灌胃天舒胶囊溶液1ml/100g;鼻疗法喷雾剂大、中、低剂量组分别每天滴0.1ml/100g、0.05ml/100g、0.025ml/100g体质量;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1ml/100g体质量,连续4d。末次给药后1h后取脑,测定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c-fos蛋白含量。结果大剂量鼻疗法喷剂组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c-fos的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结论鼻疗法喷剂能降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c-fos基因的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康灵口服液(Nao Kang Ling Oral Liquid,NKL)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作自由落体脑挫裂伤大鼠动物模型;设立对照组、外伤组和NKL治疗组,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fos基因在脑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 伤后24h外伤组及NKL治疗组均检测到高水平表达的Fos蛋白,但NKL治疗组Fo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外伤组。结论 服比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c—fos的表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NKL对创伤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由于目前科技水平所限,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糖尿病动物模型作为人类糖尿病病理生理的最直观体现,至今仍是医学研究糖尿病发病机制、筛选糖尿病活性药物最常用、最直观的研究工具,选择适当的动物模型对于研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意义重大.因此,该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糖尿病研究中常用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动物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动物是指基因组中稳定整合外源基因 (或特定的DNA片段 )并且能遗传和表达的一类动物。啮齿类转基因技术最早是Gordon在 1980年开创的 ,这一技术的应用打开了生物技术和基因调节之门 ,通过建立整体模型转入基因调控成分 ,已经能在复杂的细胞组织环境中再现或模拟人类的一部分疾病。药物研究的动物模型不断发展和运用 ,正在开辟新药研制和生产的新天地。本文简要介绍转基因动物在药理学中的应用和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一种大鼠高铝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AICI3.6H2O,分别于不同时间段观察进食情况、皮毛情况、反应力、体重改变、大小便变化情况等,以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清和尿中铝的含量。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大鼠相比,具有厌食、皮毛不光亮和体重减轻等变化;血中、尿液中铝的含量增加,与制模前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大鼠的高铝模型,可以为深入研究高铝对大鼠其他生理功能的影响,避免铝损害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糖尿病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揭示该病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至关重要。该文对国内外相关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诱发性、自发性及转基因三类动物模型的优势与不足,并对各模型致病机制、疾病表现、肾脏病理改变及应用等进行了比较,目的在于完善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模型,为今后防治糖尿病肾病的药物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5.
To date, there is no acceptable animal model to investigate fixed drug eruptions (FDEs) in humans. We briefly report here observations suggesting that the Yucatan micropig may be a useful animal model for that purpose. During an investigation of antipyrine absorption and disposition, we observed the development of FDEs after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of a 1 g dose. Our observation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reported in several investigations of humans taking a single dose of antipyrine. To confirm these results, a naïve micropig was challenged. A male uncastrated Yucatan micropig (27.2 kg) was given a 1 g dose of antipyrine intravenously. After 30 days, this pig was rechallenged with the same intravenous dose of antipyrine (1 g). Blood samples were obtained to examine immunological endpoints. During the initial challenge, a fluid plaque (ca. 1–1.5 cm) appeared on the left hip of the pig ca. 6 h after dosing. After the rechallenge, inflamed pink patches were observed at the same sites where the blisters formed initially; however, no blisters re‐formed. Changes of neutrophil, lymphocyte and eosinophil levels from baseline were noted 8 h after challenge. The micropig did not seem otherwise affected by the FDEs. These observations suggest that the Yucatan micropig, or swine in general, may be a useful animal model for detecting drugs that may cause FDEs in humans.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颈椎横突旁注射硬化剂制作兔颈椎病模型的效果。方法:20只兔子随机分为两组:空白组和模型组。用硬化剂注射法造模,分别于造模开始第1周后、第2周后、第4周后取兔血清,ELISA检测动物血清TNF-а(肿瘤坏死因子-а),SP(P物质),NPY(神经肽-Y),CGR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清TNF-а、SP、NPY升高(P<0.05),且3次检测呈逐渐升高趋势,CGRP降低(P<0.05),3次检测呈逐渐降低趋势。结论:颈椎横突旁注射硬化剂可能通过炎症因子刺激引起神经递质释放,导致颈椎周围疼痛,它是制作颈椎病动物模型的较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是向肝硬化发展的中间阶段。制作和选择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是防治肝纤维化研究的基础之一。本文对目前建立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几种常用方法的机制、途径、效果及优缺点等进行综述,分析了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选择依据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抑郁症动物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丽芳  明亮 《安徽医药》2005,9(11):801-804
疾病研究和新药开发有赖于有效的实验性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该文阐述了目前在药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几类抑郁症动物模型,并对模型的原理及其应用作了介绍,最后对未来发展抑郁症动物模型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治疗肿瘤的药物过程中,白血病动物模型常被选用.早期的白血病动物模型与人类白血病的拟合度不高,但随着对白血病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白血病动物模型与人类白血病的拟合度明显改善.本文介绍几种白血病鼠类动物模型及研究进展.研究与人类白血病的拟合度高的动物模型对于抗癌药物的研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常用于骨质疏松的模型动物有大鼠、小鼠、兔、犬、羊、猪等。以大鼠最为常用。用于制模的方法有年龄相关的骨丢失,去势模型,药物类模型,废用性骨质疏松模型,营养类模型等。其中以去势模型,特别是去卵巢动物模型最常用。常用的评价方法有生化指标的测量、骨密度测量、骨组织计量学观察、骨生物力学指标检测等。其中生化指标和骨组织计量学是主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