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古籍并无"抑郁症"之病名,因此,现代中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甚不统一。抑郁症之病,抑郁乃其主要临床症状,但多数研究者却将以抑郁为病因的疾病归于抑郁症之中。"癫证"、"百合病""、脏躁""、奔豚""、失眠"、"健忘"、"郁证(情志抑郁类)"等中医病证,尽管在其发病过程中出现有类似抑郁症的症状,而其所以出现之病机并未证明与抑郁症发作病机相同。中国古代疾病中,与抑郁症主证最相似的疾病之描述,乃公元前541年医和为晋平公诊断之惑疾,其病机为肾不藏精,心肾不交。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室早"一日内的变化与交感神经之关系.用Holter记录24小时之心电图,并观察每6小时尿中儿荼酚胺(CA)的排泄量与"室早"出现之频率,以及根据"室早"在一日内的变化分为类型.  相似文献   

3.
1病例介绍 患者,男,66岁,3周前因狗咬伤后左侧大腿内侧、小腿外侧出现数个钱币状红斑,有灼热感,迅速向周围蔓延,压之退色,随即出现水疱.两天后水疱融合成片,疼痛加剧并有发热,皮损逐渐变黑.在当地医院就诊,曾外敷鱼石子,口服氨苄西林胶囊(安必仙)无效.疼痛加剧,并出现瘙痒,转笔者所在科就诊.  相似文献   

4.
五精所并,是五脏之虚所造成,虚而郁,郁而并,证候由虚转实。脏实则其所主之志彰显,分别出现喜、悲、忧、畏、恐等情志改变。故此,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情志随五脏虚实之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额中缝存在与否对泸州地区出土之100例颅骨进行了观察。100例颅骨中具额中缝者43例,出现率为43±4.95%。其中属于第五级者16例,(16±3.66%)其余为二、三、四级,而以二级为多。(25例,出现率25±4.33%)较国内所有作者报告之结果均高。额中缝之位置,全额中缝上端以位于矢状缝前端右侧者为多,下端则以正对鼻间缝者为多;不全额中缝绝大多数位于眉间,且多正对鼻间缝。额中缝之形状以微波型为最多;深波型次之,未见复杂型者。在100例颅骨中发现8例(8±2.71%)具额前骨,对其形状进行了观察并测量了各额前骨之宽、高。最后本文对额中缝及额前骨出现之原因进行了讨论并指出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单纯肾囊肿常被传闻与高血压、腰痛、血尿、红血球增生等等症状有关。在本研究中,作者利用腹部超音波检查了1526位病人,而且记录其相关资料。结果显示17%出现单纯肾囊肿。而其发生率、数目和肾囊腫的大小隨年龄之增加而增加,男人比女人容易出现囊腫(23%比12%)。有没有囊肿,并不会影响腰痛、蛋白尿、血尿或杠血球增生之发生率。有囊肿的病人比较会出现高血压,但就年龄做统计上的调整后,并没有高血压较多的情形。本研究显示肾囊肿是相当常见的,而且也不会伴随疼痛  相似文献   

7.
一例最终确诊以药物性肝病为主要诊断的病例,在其重症阶段出现“疑似淋巴瘤细胞占10.5%”之髓象并“全血细胞减少”、血小板极度降低,从而使诊断颇具疑难性。兹就上述临床表现做一补充性、探讨性分析,以期对复杂症状之临床思维、对血液系肿瘤发病机制认识之深化,或有启示之益。  相似文献   

8.
逆经亦称倒经,即代偿性月经。系指经期出现的鼻衄、咯血、吐血、牙龈出血等症。往往上逆之血多时经量反少。中医对本病治疗效果颇为满意。本文简介5例不同类型之验案,并就若干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辨治失眠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所见失眠跟情志关系非常密切,或由情志不遂导致失眠,或因失眠出现情志不畅。故治疗失眠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疏肝解郁、宁心安神之品并辅以相应的心理辅导,往往能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背景:Sydenham舞蹈病(SC)是β溶血性链球菌(BHS)感染后出现的一种典型的锥体外系运动障碍。最近关于链球菌感染后出现的其他运动障碍已被报道,其中包括运动抽搐和张力障碍。与之相关的情绪与行为改变均具有特征性。目的:对1999-2002年于三级转诊中心就诊的链球菌感染后患儿所出现的运动障碍及与之相关的精神异常进行描述。方法:所有患儿在咽部BHS感染后都出现了运动障碍。通过对咽部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或链球菌血清学检查确定BHS感染。应用国际标准对患儿的运动障碍进行分级,并由经验丰富的  相似文献   

11.
临床所见失眠跟情志关系非常密切,或由情志不遂导致失眠,或因失眠出现情志不畅。故治疗失眠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疏肝解郁、宁心安神之品并辅以相应的心理辅导,往往能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火逆变证”是指用火法(包括灸法)后所出现的各种变证。仲景在《伤寒论》中所列“火逆变证”达十八条之多,指出:“微数之脉,慎不可灸”、“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后世医家因视仲景为医中之圣,方家之祖,对“火逆变证”的产生未作详细分析,并过分强调和绝对化逐渐形成了“热证禁灸”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40年代末开始,随着大批华人的移居出现,中医药才比较系统地传入美国。未出现较现代化的西医西药以前,在旧金山等华人集居地区,用中草药治病也非常普遍。真正改变中医药在美国的处境,并使之得到发展,是1972年中美关系恢复正常化后,在美国掀起了"中国热""针灸热"。  相似文献   

14.
三联律     
过去对三联律之定义一直不明确并有些争议,加藤孝和等对三联律提出明确之定义,即“每三个心搏构成一组,至少反复出现三次(周期)”。并提出可以组成三个心搏的各种搏动和三联律的详细的分类。加藤亲自观察病例和复习文献共有30种三联律,从理论推测尚可有40种。  相似文献   

15.
男患,43岁,入院前晚6时因牙痛自服阿莫西林胶囊0.5g、牙周康2粒。服药后约2小时,自觉全身骚痒,继之阴囊及两大腿内侧出现密集、大小不等之水疱,并出现寒战、胸闷、心慌、烦躁等症状,当即以急性过敏性皮炎收住院。次日,患者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呈淡红色,触之肿硬,阴囊及两大腿内侧水庖已融合成形态不整之片状大疱,大疱表皮推之可移动。根据患者既往对青霉素有过敏史,确诊为阿莫西林胶囊引发的重型过敏性皮炎。经静点氢化可的松200mg/日,维生素C2.0/日3天后,改为强的  相似文献   

16.
在脑挫裂伤后瞳孔可发生下列几种变化:1.轻型病人瞳孔常无改变,初受伤时由于大脑皮层抑制,可以出现短时间的瞳孔散大,多很快恢复。2.较重之脑挫裂伤并有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伤寒论》中"无大热"一词之确切含义。[方法]对于古今注家有关"无大热"之解释进行归纳整理,并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出现"无大热"的各条文进行分析归纳,结合个人体会,对"无大热"之确切含义作出总结。[结果]"无大热"是仲景用以鉴别阳明腑实中有形之燥屎与邪热相搏结,而出现"身热""恶热""蒸蒸发热"而不为汗衰的大热之证所提出之用词。历代注家对"无大热"一词主要观点有二,即"热在里而不在表"和"表证已罢"说,然并不符合仲景用词之惯例和临床实际。若解释"大热"为阳明腑实之热,则凡涉及"无大热"之经文意义即得通畅,而"无大热"一词之意义亦不致于落空。[结论]"无大热"是仲景用以鉴别阳明腑实中有形之燥屎与邪热相搏结,而出现"身热"、"恶热"、"蒸蒸发热"而不为汗衰的大热之证所提出之用词。厘清"无大热"一词之含义,有助于深刻理解《伤寒论》中涉及本词条文的确切含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叙述98例急性恢复期及痨型克山病人的葡萄糖耐量测定。以静脉注射法,耳垂毛细血管取血微量法检查。发现患者之耐糖量较高,平均耐糖曲线比一般正常人为低平。并有55例在注射后90—120分钟时有血糖低于休息平面之现象。有22例出现双高峰。  相似文献   

19.
采用低位脓肿一次性切开、高住脓肿挂线或挂线并引流管引流术方法治疗314例肛周脓肿患者,一次性根治305例,治愈率达97.1%,2次手术治愈2例,3例后遗肛瘘再行手术治愈,未出现肛门失禁、肛门畸形等后遗症.结果表明一次性根治术即保护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又使病人免受传统术式的易出现2次手术之苦.  相似文献   

20.
李晶  史会娟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8):2198-2200
食管癌(噎膈)的根本病理机制是血液衰耗,胃脘干槁。瘀血、痰阻、逆气只是其不同阶段派生的不同表现,而非噎膈之本质。以甘润濡养立法的启膈散,从食管癌的本质着眼,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因启膈散中应用了理气、化瘀、祛痰之品,造成了很多医者对启膈散的认识出现了偏差。故笔者还原启膈散甘润濡养之本质,并总结其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