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比较观察日本血吸虫发育中虫体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免疫反应性差异。方法选择昆明鼠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分别收集感染前0 d和感染后第8 d、12 d、16 d2、0 d2、4 d和28 d虫体 用Western-blot分析正常鼠血清与感染鼠血清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免疫反应性。结果Western-blot分析显示,被SjInMS识别的特有条带在0-28d分别为4条、7条、9条、7条、7条、10条和6条 在7个不同发育阶段虫体中,仅持续被SjInMS识别的条带有23、26、32、50和79 kDa分子 各不同发育时段虫体存在生物学动态变化规律或不同时点虫体间存在生物学差异。结论Sj童虫在不同发育时段的抗原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老素在日本血吸虫生殖发育及产卵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收集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后16、18、24 d后虫体,首先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早老素在上述3个阶段表达;从感染后28 d雌虫中分离卵巢,荧光定量PCR分析早老素在卵巢的表达量.体外培养28 d雌雄合抱的成虫,应用siRNA对早老素进行干扰,10 d后,观察早老素被敲降后对血吸虫产卵量,雌雄合抱及生殖系统的影响.结果 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早老素在24 d雌虫表达量明显上调,同时证实该基因在卵巢组织高表达.当早老素被敲降后,雌雄合抱率和雌虫的产卵量也有明显下降.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和Mock组,RNA干扰组的生殖细胞减少,生殖系统形态出现异常.结论 早老素在日本血吸虫生殖发育和产卵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黄芪、南瓜子仁和槟榔单一与联用抗血吸虫的效果差异.方法 实验设感染对照、感染后1~10 d用复合中药、感染后8~17 d用复合中药、感染后15~24 d用复合中药、感染后28~37 d用复合中药、感染后1~10 d单用黄芪组、感染后1~10 d单用南瓜子、感染后1~10 d用南瓜子+槟榔、感染后36 d用300mg/kg·d的吡喹酮(PZQ)等9个组,观察以黄芪为主药所组成的中药复合剂对感染小鼠体内不同发育期虫体作用的差异.结果 与平行的感染对照组相比,复合中药用于血吸虫感染后1~10 d组、8~17 d组和15~24 d组的减虫率,分别为36.21%、26.74%和39.04%,肝卵减少率分别为58.6%、32.2%和47.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肝表面虫卵结节密度值可见明显减小.在感染后28~37 d复合中药组、感染后1~10 d单用黄芪、单用南瓜子组和南瓜子+槟榔合用组与平行的感染对照组比较,减虫率和肝卵减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黄芪、南瓜子和槟榔组合对发育中的血吸虫具有较好的抗虫效果,明显优于单用黄芪或南瓜子和槟榔组合的抗虫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日本血吸虫肝门型童虫蛋白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4d肝门型雌雄童虫出现33条蛋白区带,主带8条;21d肝门型雌雄童虫出现34条蛋白区带,主带8条;21d雄性童虫出现31条蛋白区带,主带7条。各组童虫与成虫比较,有27~28茶共同蛋白区带,提示日本血吸虫不同时期的肝门型童虫与成虫的蛋白组分在质与量方面虽然存在着某些差异,但总体上两者的蛋白组分有很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日本血吸虫肝门型童虫蛋白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4d肝门型雌雄童虫出现33条蛋白区带,主带8条,21d肝门型雌雄童虫出现34例蛋白区带,主带8条,21d雄性童虫出现31条蛋白区带,主带7条,各组童虫与成虫比较,有27~28条共同蛋白区带,提示日本血吸虫不同时期的肝门型童虫与成虫的蛋白组分在质与量方面虽然存在着某些差异,但总体上两者  相似文献   

6.
日本血吸虫雌雄成虫可溶性蛋白组分的双向电泳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分析日本血吸虫雌雄成虫可溶性蛋白组分。方法:双向电泳法。结果:用双向电泳分析雌雄虫体多肽斑点分别有310个和290个,匹配的蛋白点为51个。日本血吸虫雌雄成虫可溶性蛋白中存在一些共同多肽斑点,但不同的多肽斑点较多。结论:日本血吸虫雌雄成虫可溶性蛋白组分存在较大差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应用SDS-PAGE对日本血吸虫4周、5周和6周-SEA进行分析,分别出现21、14和20条组分蛋白带,三者间既有共同组分又存在差异,显示出不同的分子基础。于攻击感染后0~8周作动态观察,ELIB结果表明,4周-SEA及其免疫鼠血清的免疫学特性与5周-SEA和6周-SEA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被4周-SEA免疫鼠血清识别的72.4~68.5ku蛋白宽带至攻击感染后6~8周消失,与该抗原免疫鼠肝内虫卵数减少、虫卵发育延缓及肉芽肿缩小(在6周前)及后来的恢复(8周)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童虫活细胞诱导小鼠产生的保护性免疫效果.方法采用日本血吸虫肝期童虫的活细胞和虫体组织碎片,在未加佐剂条件下分别接种昆明小鼠,每组10只,每2周接种1次,共4次,末次接种后第7天攻击感染血吸虫尾蚴30条/鼠,感染后第42天解剖小鼠,与对照组比较检测和分析虫体发育数、虫体大小、鼠肝病变及其组织内虫卵肉芽肿大小、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和IgG2a/IgG1亚类比值.结果细胞接种组和虫体碎片接种组分别与PBS注射组比,虫体发育数分别下降67.6%%和46.3%;肝组织中虫卵数(LEPG)在细胞接种组和虫体碎片接种组中分别减少95.4%和64.8%;在细胞接种鼠组肝表面卵结节和虫卵肉芽肿及雄虫长度均显著小于其他两组者;特异性IgG2a/IgG1比值≥2,但总抗体水平低于虫体接种组.结论该研究首次建立了一种血吸虫细胞型疫苗研究模型,初步结果表明,在不加佐剂条件用血吸虫童虫活细胞可诱导小鼠产生显著的抗攻击感染免疫力,其机制可能主要为Th1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日本血吸虫成虫分泌代谢抗原,对其免疫原性以及免疫反应性进行初步鉴定。方法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家兔,42 d后剖杀获取成虫,将虫体置无血清DMEM培养基中,5%CO2孵箱37℃培养4 h,得到成虫分泌代谢抗原;用该抗原免疫小鼠,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反应;用该抗原包板,ELISA法检测血吸虫感染人血清抗体效价;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酰烯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其组分进行分析,然后用Western blot分析其对抗成虫分泌代谢抗原单抗发生反应的蛋白条带。结果成功制备日本血吸虫成虫分泌代谢抗原;免疫小鼠可产生较高滴度(1∶16 000)抗体反应;急性血吸虫病患者、慢性血吸虫病患者、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和钩虫病患者血清抗该抗原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800、1∶400、1∶800和1∶100,华支睾吸虫患者和正常人血清均为阴性;SDS-PAGE显示其具有4条蛋白条带,分子量分别是13、40、60和180 ku左右;Westernblot结果表明该抗原能够被抗成虫分泌代谢抗原单抗在5ku左右处识别。结论制备的日本血吸虫成虫分泌代谢抗原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制备日本血吸虫成虫分泌代谢抗原,对其免疫原性以及免疫反应性进行初步鉴定.方法 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家兔,42 d后剖杀获取成虫,将虫体置无血清DMEM培养基中,5% CO2孵箱37℃培养4 h,得到成虫分泌代谢抗原;用该抗原免疫小鼠,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反应;用该抗原包板,ELISA法检测血吸虫感染人血清抗体效价;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酰烯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其组分进行分析,然后用Western blot分析其对抗成虫分泌代谢抗原单抗发生反应的蛋白条带.结果 成功制备日本血吸虫成虫分泌代谢抗原;免疫小鼠可产生较高滴度(1:16 000)抗体反应;急性血吸虫病患者、慢性血吸虫病患者、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和钩虫病患者血清抗该抗原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800、1:400、1:800和1:100,华支睾吸虫患者和正常人血清均为阴性;SDS-PAGE显示其具有4条蛋白条带,分子量分别是13、40、60和180 ku左右;Western blot结果 表明该抗原能够被抗成虫分泌代谢抗原单抗在5 ku左右处识别.结论 制备的日本血吸虫成虫分泌代谢抗原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11.
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与旋毛虫抗原交叉性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运用EITB技术分析日本血吸虫(Sj)尾蚴、肝期童虫及雌雄成虫与旋毛虫(Ts)肌蚴抗原的交叉性。结果显示:Sj尾蚴、肝期童虫、成虫各阶段不同程度地被抗-TsSARS,TsIRS识别,其识别的抗原分子量在15 ̄100(尤50 ̄70)kD之间,两种抗血清识别的带型基本相同。所识别的各期Sj抗原中以尾蚴抗原最多,次为肝期童虫。30天成虫仅雌虫抗原与上述两种抗血清在97kD处显出一条弱带。抗-Sj♂ARS  相似文献   

12.
用低浓度PEG(MW6000)提取的日本血吸虫感染兔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直接免疫家兔,制备CIC兔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印迹技术(EITB)分析鉴定日本血吸虫CIC中抗原成份。结果表明,CIC中成虫及其排泄分泌物源性抗原成份有17种,虫卵源性抗原成份有5种。且IFAT方法分析CIC中抗原成份定位于成虫表膜及肠腔上皮。  相似文献   

13.
The susceptibility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 of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to praziquantel has been studied by several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raziquantel was more effective against 3-h old schistosomule (d 0) and 2&day old t0 42-day old adult worms (d 28 to d 42), but had no effect on 3-day old t0 21-day old schistosomules (d 3 to d 21). Since praziquantel could be excreted and secreted from the skin of mouse after administration, the drug exhibited a prophylactic effect when it was given to the host before infectiom The susceptibility of 12-h old t0 48-h old schistosomules to praziquantel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3-h old schistosomule. This difference may be ascribed to varied immuno- reaction on the worm surface within 2 days after infection. Besides, d-21 worms lodging in rabbits with higher specific antibody level could be killed by praziquantel.  相似文献   

14.
用低浓度PEG(MW6000)提取的日本血吸虫感染兔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直接免疫家兔,制备抗CIC兔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印迹技术(EITB)分析鉴定日本血吸虫CIC中抗原成份。结果表明,CIC中成虫及其排泄分泌物源性抗原成份有17种,虫卵源性抗原成份有5种。用IFAT方法分析CIC中抗原成份定位于成虫表膜及肠腔上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SD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MCAO)急性期热休克蛋门70(heatshockresponse70,Hsp70)和抗凋亡蛋门Bcl-2(Bcelllymphoma/leukemia2)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表达,探讨其变化的规律,为临床治疗靶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n=4)、假手术组(n=16)、手术组(n=16)。手术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术后0.5h、2h、3h、6h、12h、24h、3d、7d共8个DI采血。用ELISA法测定Bcl-2和Hsp70的OD值,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对应的浓度。【结果】(1)Bcl-2的表达:手术组Bcl-2术后6h显著升高,12h到达高峰,3d时下降接近空F1对照组水平。手术组与假手术组在6、12、24h时问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与空白对照组在2h、3h、6h、12h、24h、3d、7d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内6、12、24h与其他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sp70的表达:手术组Hsp70在术后0.5h就开始表达,24h达到高峰,3d时逐渐下降接近对照组水平。手术组内24h与各时间点内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l-2和Hsp70在脑梗死急性期均显著升高,参与神经元缺血缺氧的病理过程,在神经细胞损伤早期发挥重要作用。二者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4℃下标本保存时间对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三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采血后2h凝血三项测定值分别与采血后4℃下保存8h,12h,24h测定值进行比较,计算两时间段间测定结果的相关系数,作线性回归,求回归方程;把医学决定水平X1,X2,X3分别代入回归方程求Y值,计算各给定的医学决定水平的系统误差,以系统误差小于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的总允许误差1/2作为判断标准,以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来判断两时间段间测定结果一致性是否为临床可接受。[结果]凝血酶原时间采血后2h与采血后4℃保存8h,12h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为临床可接受,保存24h检测结果为部分接受;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采血后4℃保存8h检测结果为临床可接受,保存12h检测结果为部分接受,保存24h检测结果为临床不接受;纤维蛋白原采血后2h与采血后4℃保存8h,12h,24h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为临床可接受。[结论]凝血酶原时间检测,4℃下原始标本可稳定12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测,4℃下原始标本可稳定8h;纤维蛋白原检测,4℃下原始标本可稳定24h。  相似文献   

17.
多导人工耳蜗植入后电极阻抗和ECAP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人工耳蜗植入后不同时间段的电极阻抗和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CAP)阈值的变化,探讨其对调试间隔的指导意义。【方法】对17例植入人工耳蜗的患儿术中及术后30d开机时、开机使用10、20、30、40、50、60、90、150d的电极阻抗值和ECAP阈值进行观测和分析。【结果】术中和术后30d开机两个时间点与其它各时间点的阻抗值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第22号电极的阻抗值与第2、4、6、8、10、12号等电极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余电极间差异无显著性;电极2,4、6、8、10、12等的术中ECAP阈值与术后30d开机时的ECAP阈值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人工耳蜗植入电极的阻抗在开机使用后10d有急速的下降,开机使用30d时达最低值,但ECAP阈值的变化不明显;如果电极的阻抗和ECAP阈值在开机使用后2个月均变化不大,可以根据患者的表现适当推迟下次调试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肺吸虫和血吸虫总RNA的提取及电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构建肺吸虫cDNA文库,获得目的重组抗原,用以肺吸虫病的诊断,而制备卫氏肺吸虫的总RNA。方法采用改进的一步法(A和B)提取了卫氏肺吸虫成虫的总RNA,同时提取了日本血吸虫成虫及其虫卵、小鼠肝脏的总RNA。结果人睾丸组织的总R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到方法A所提取的肺吸虫、血吸虫及其虫卵的总RNA在凝胶上只有一条略大于18S的条带。用方法B提取的肺吸虫以及血吸虫的总RNA则出现2条条带,其中1条色淡,并略小于28S,另1条色深,并略大于18S。结论肺吸虫的L-rRNA中也存在切口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