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廖咏梅,广西植保,1999(2),23~24广西蔗区常见的甘蔗病害有凤梨病、黑穗病、赤腐病、黄点病、梢腐病、褐条病、线虫病等。随着甘蔗种植面积的增加和种植年限的增长,加上人们长期忽视甘蔗病害的防治问题,目前甘蔗病害已成为威胁甘蔗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文中提出了甘蔗病害的综合防治策略。(邢海萍摘)广西甘蔗病害的发生现状及其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
五六十年代广东蔗区甘蔗病害的种类仅有14种,除凤梨病外,蔗区各种病害的为害并不严重,对甘蔗生产的影响不大。但目前蔗区甘蔗病害已发展到35种,其中黑穗病、黄点病、眼点病、叶枯病、鞘腐病等曾先后在蔗区流行。针对甘蔗病害已对甘蔗生产造成威胁的形势,本文提出以甘蔗抗病育种、建立严格的甘蔗引种检疫制度、对蔗区的甘蔗病害进行积极防治和建立健全甘蔗病害防治机构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1989年10月,广东东莞糖厂蔗区发生大面积的甘蔗病害。笔者于10月20日到发病区进行实地调查。经鉴定,所发生的病害是甘蔗梢腐病。现将调查情况和分析意见综合如下:一、梢腐病的概述梢腐病于1986年最先在爪哇发现。1927年梢腐病在爪哇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4.
一、五、六十年代蔗区病害发生情况五、六十年代广东蔗区除甘蔗凤梨病外,其余病害虽有零星发生,但没有发现任何一种病害发生流行并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据前国营广东制糖工业公司甘蔗试验场1954—1955年在广东中山、顺德、番禺、东莞等蔗区调查,主要的甘蔗病害有梢腐病、  相似文献   

5.
《甘蔗糖业》2021,50(3)
甘蔗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广西的支柱产业。而甘蔗病虫害的发生为害给甘蔗的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广西蔗区主要病害(黑穗病、梢腐病)发生严重且遭受新病害白条病的威胁,全区螟虫发生严重而其它虫害区域性发生为害,近年来受到草地贪夜蛾入侵为害。蔗区虫害的发生常诱导病害发生,且病虫害发生受到广西区内气候的影响。因此,需从工作措施和技术措施着手,在各阶段全面做好病虫害防控。  相似文献   

6.
甘蔗梢腐病原菌的鉴定及其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镰刀菌引起的甘蔗梢腐病,是甘蔗生产过程中一种常见病害.更为重要的是,甘蔗梢腐病株中常含有串珠镰刀菌类水溶性毒素,对人畜禽均有毒害作用,严重威胁食品安全及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本文针对从海南岛不同甘蔗种植区采集甘蔗梢腐病的典型病斑,对其分离和单孢纯化及鉴定.继而从中挑选了分别来自不同蔗区的4个有效单孢菌株,进而选择了6种常用杀菌剂,于室内对它们分别进行了毒力测定.进一步分别求得不同杀菌剂对相应菌株的剂量反应回归方程,各药剂对相应菌株的抑制中浓度EC 50、EC7 5及相关系数r值等.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灭病威、正品甲津托3种药剂对甘蔗梢腐病菌毒力较强,尤以多菌灵为最佳,其EC50为1.77~2.51μg/mL.菌核净的次之.比较而言,百菌清和代森锰锌2种药剂效果均不如前者的,特别是代森锰锌,其EC 50为62.5~227.63μg/mL.  相似文献   

7.
第四节影响甘蔗成熟和质量的病虫害因素一、影响甘蔗成熟和质量的病虫害因素问:甘蔗发生病害对成熟和质量有什么影响? 答:在甘蔗生长前期发生的病害有凤梨病、虎斑病、黑穗病……等,它们能导致甘蔗种苗或幼苗死亡,这些病害与甘蔗成熟无关。但是一些病害在甘蔗的伸长期发生,影响甘蔗生长,对甘蔗的成熟和质量有影响。例如1953  相似文献   

8.
按照国际标准检疫程序对从菲律宾、泰国、缅甸、柬埔寨等亚洲国家引进的36个甘蔗品种(材料)于昆明甘蔗检疫温室进行了病害疫情监测,未发现疫情;并利用已建立的分子检测技术对甘蔗斐济病、花叶病、白条病和宿根矮化病等4种重要病害进行了检测,结果有8甘蔗品种(材料)宿根矮化病呈阳性,其余均呈阴性。同时对呈阳性的甘蔗品种(材料)进行了隔离处理,从而确保了国际合作甘蔗品种交换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9.
CP品种病害研究近况任大方等,甘蔗,1994,l(4),回~2甘蔗农业文摘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农业部运河点甘蔗育种场CP品种几种病害的近况。这些病害包括甘蔗温性锻纹病、甘蔗黄叶综合症、甘蔗干稍癌病、甘蔗杆状病毒病和白条病。这些病害信息对我国的甘蔗引种工作(特别是品种检疫工作)和这些病害的防治工作有很大帮助。利用生物技术快繁甘蔗良种的研究何新民等,甘蔗,1994,1(4),3~7甘蔗农业文摘本试验探讨了用甘蔗腋芽静态培养技术,快繁甘蔗良种,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等问题。结果表明:l、腋芽液态静止上培养技术,不经过脱…  相似文献   

10.
甘蔗重要病害研究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甘蔗病害防治是提高我国甘蔗单产及蔗糖分的关键措施之一。本文简介了国内外甘蔗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及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我国甘蔗病害研究及防治工作应加以重视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降低甘蔗生产成本,提高我国甘蔗产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永 《甘蔗糖业》2010,(6):44-50
本文通过与先进甘蔗生产国对比,详细分析了造成我国甘蔗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包括:整合土地资源,培育、壮大专业户、专业村、专业镇,规模化种植;选育推广高产、高糖、多抗、宿根性强的新品种,扩大其面积;逐步推行全程机械化耕作,尤其是要解决甘蔗机收问题;科学施肥,提高肥效,减少肥料投入;生控为主,化控为辅,多种措施配合,综合防控蔗田有害生物;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增加灌溉面积;应用化学催熟增糖,提高榨季早期甘蔗蔗糖分。以此降低甘蔗生产成本,增强我国甘蔗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盈江县甘蔗宿根矮化病(RSD)的调查、检测,结果显示,RSD占80%;对2012年温水脱毒健康种苗进行田间测产,与未脱毒甘蔗的产量比较增34.995 t/hm2,增产率36%,说明RSD在盈江县蔗区普遍发生,但通过培育和推广应用甘蔗健康种苗,不仅可有效控治甘蔗宿根矮化病的蔓延,而且增产效果明显。本文结合盈江县甘蔗发展实际情况,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防治甘蔗宿根矮化病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甘蔗赤腐病对甘蔗品质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粤西甘蔗赤腐病对甘蔗品质指标的影响,对来自不同蔗区的3个品种,按田间自然感染赤腐病的不同级别进行了检糖化验分析。结果表明,赤腐病对甘蔗蔗糖分、纤维分、还原糖、重力纯度等品质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各品种品质指标受影响的程度存在一定差异,以ROC22受影响最大,且发病级别越高品质指标受影响越大。ROC22发病最高级与最低级之间的平均蔗糖分、蔗汁还原糖、重力纯度均达差异显著水平,各级别的纤维分之间差异不显著。发病的与对照比平均蔗糖分减少1.86%~16.46%,纤维分下降2.15%~18.72%,重力纯度下降0.31%~7.45%,还原糖上升3.12%~103.57%。研究指出,赤腐病的为害是造成近年来粤西蔗区蔗糖分偏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电话调查等方式对2013年临沧市甘蔗栽培面积、良种推广、新技术应用和病虫害发生防治等情况进行了研究,得出目前临沧市甘蔗原料蔗生产的基本情况,对目前生产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分析甘蔗葡聚糖形成原因及对制糖工业的危害,综合比较国内外甘蔗葡聚糖各种检测方法,得出甘蔗葡聚糖是评定糖料甘蔗品质的一个新指标,并指出免疫检测方法是很有前景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澜沧是我国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甘蔗产业是当地重要经济支柱产业,是农业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向东南亚国家辐射的蔗糖产业“双高”基地建设区,也是云南具有代表性的旱坡地蔗区。2018/19年榨季,云南澜沧甘蔗总面积为19313 hm2,入榨量为999700 t,蔗糖分达到13.84%,出糖率为11.9%;2019/20年榨季,澜沧蔗区种植面积为19660 hm2,高优良种推广面积18880 hm2,产业覆盖20个乡镇,蔗农2.9万户(约11.01万余人)。但澜沧蔗糖产业发展还存在生产条件差、品种单一、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慢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蔗糖产业发展。因此,提出加强高标准糖料基地建设、加快甘蔗新一代良种良法、建立现代化甘蔗生产技术示范基地等对策,旨在深入推进我省高原特色现代甘蔗产业发展,进一步研究开发甘蔗生产集成配套栽培技术,进而为蔗农增产增收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瑞丽糖厂成功摸索出一条提高糖厂产糖率和蔗农收益的技术路线,近二个榨季显著降低吨糖生产成本,其技术方法主要包括正确认识甘蔗品种及改良工程,品种改良系统工作方法,建立甘蔗品种工艺性状综合评价指标和一套的原料蔗生产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粤北霜冻蔗区甘蔗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粤北翁源蔗区对18个甘蔗新品种进行了2年新植1年宿根试验,结果表明:新植宿根平均蔗产量居前4位的品种有引1号、引9号、闽糖86—05和粤糖93—159,平均蔗茎产量均较对照种ROC10增产20%以上;新植宿根单位面积平均含糖量居前五位的品种有引9号、引1号、粤糖93—159、ROC25和ROC22,均较对照种新台糖10号增产糖15%以上;新植宿根平均蔗糖分(11月至次年1月)居前5位的品种有引9号、引8号、引1号、粤糖93—159和引6号,平均蔗糖分均超过14.3%,其中引9号平均蔗糖分达15.63%,11月上旬蔗糖分超过15%,成熟高峰期达17%。综合性状表现较优良的品种有引9号、粤糖93—159,这两品种均表现特早熟高糖、高产、分蘖性强、粗生易种。  相似文献   

19.
甘蔗施用糖蜜酒精废液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永 《甘蔗糖业》2007,(5):11-15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和简单对比法设计,将经预处理的糖蜜酒精废液于甘蔗播种时淋施于植沟内并结合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以及于宿根蔗开垄后淋施于行间.结果表明:淋施处理对甘蔗萌芽、分蘖无明显不良影响;能促进幼苗生长,增加前中期株高,增加茎长;增加有效茎数和单茎重;新植蔗增产达42.4%,宿根蔗增产达26.3%.每1/15 hm2施用该废液5 t,对甘蔗蔗糖分和蔗汁重力纯度无明显影响;当施用量增加到10 t,甘蔗蔗糖分和蔗汁重力纯度都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孟加拉甘蔗研究所、甘蔗糖业主管部门与甘蔗生产基地的考察学习及与甘蔗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基本掌握孟加拉甘蔗研科和生产现状,对开展中孟甘蔗科研领域合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