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分析患者血型不规则抗体,选择合适的血液进行输注,防止出现迟发型溶血性输血反应,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保障。方法应用经典抗人球蛋白法对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的血标本进行抗体鉴定,分析特异性。结果在患者血清中检出IgM合并IgG性质抗-E抗体,效价为IgM 32、IgG 128。结论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阳性标本进行抗体鉴定,首次输血的患者在输血前进行Rh抗原分型(CcEe)检测,对保证患者临床输血安全、降低溶血性输血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调查2012—2017年Kidd血型系统特异性抗体在本院患者人群中分布情况。方法抗体筛选技术应用微柱凝胶法进行,抗体筛选阳性标本做抗体鉴定,确定为抗-Jk~a,抗-Jk~b。调查患者的性别、年龄、诊断、妊娠史、输血史分析抗体产生原因。患者输血采用经交叉配血确定为阴性的血液。结果 2012年1月—2017年12月,共进行了325 091人次抗体筛选试验,共检出2 288人(0.70%)不规则抗体,其中Kidd血型系统抗体25人(0.008 0%),占红细胞不规则抗体1.09%。25例抗体中包括15例抗-Jk~a,10例抗-Jk~b,并且有6例合并其它血型系统的抗体。25例抗体22例进行了抗体性质鉴定,19例为IgG性质的抗体,2例为IgG合并IgM性质的抗体,1例为IgM性质的抗体。体内存在抗-Jk~a、Jk~b的阳性患者中7例只有输血史,7例只有妊娠史,6例既有输血史也有妊娠史,5例不详。15例患者输注了相应抗原阴性且交叉配血为阴性的血液,输注后无急性和迟发型溶血反应发生。结论 Kidd血型系统抗体并不常见,均为免疫抗体,绝大部分是IgG,少部分是IgM,常合并其它血型抗体。Kidd系统的抗体在体内及体外均容易减弱,在对输入的红细胞抗原的回忆反应中,抗体能迅速产生,并破坏在循环系统中的红细胞,有导致严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风险,应引起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和新生儿溶血病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目的输血前对患者血清(浆)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分析不规则抗体的分布特征,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用微柱凝胶法对2006年6月到2007年12月间临床送检的疑难配血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分析不规则抗体的类型和分布特征。结果不规则抗体筛选鉴定阳性54例,其中同种抗体26(51.85%)例,自身抗体26(48.15%)例,抗体特异性未确定2例,同种抗体中以Rh系统最多,占15/28(33.57%),其次为MNSs系统,占5/2B(19.23%),Rh系统抗-E明显多于抗-D,与以往文献报道不同;MNSs系统主要是抗-M;自身抗体主要为抗IgG型抗体占14/26(53.84%),其次为抗IgG和抗C3d抗体同时阳性占8/26(30.77%),冷自身抗体最少占4/26(15.38%);对有同种抗体的患者输入相应抗原阴性的红细胞后,患者未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有自身抗体的患者按自身溶血性贫血的输血原则进行输血后患者贫血症状缓解。结论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选择合适的血液输注能有效地降低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范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2):2994-2994
目的:减少或杜绝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输血安全。方法:对临床送检的用凝聚胺法或微柱凝胶法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标本,加用抗球蛋白法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同时统计不规则抗体筛选的阳性率。结果:共筛选抗体阳性11例,阳性率0.36%;通过抗体鉴定,检出抗-M 1例,抗-D 4例,抗-E 3例,抗-cE 2例,抗-c 1例。结论: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能有效地减少和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车丽敏  周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0):7432-7432
目的对患者(输血前、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及配血不合的供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减少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确保输血安全。方法对患者及供血者标本用微柱凝胶技术(抗人球蛋白法)不规则抗体筛检,阳性标本用抗人球蛋白法加谱细胞进行特异性鉴定。结果对2 169例标本进行抗体检测,阳性15例,其阳性率约为0.7%,其中抗D 2例,抗E 6例,抗M 4例,自身免疫性抗体2例,冷抗体1例。结论不规则抗体筛选的意义能有效减少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的筛选与输血安全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5月到2011年4月在该院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选的984例患者,采取盐水法、抗球蛋白法和菠萝酶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及鉴定,采用标准对照的方法进行抗体特异性判定。结果 984例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检出6例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61%,特异性分布为抗-Mur 1例,抗-M 2例,抗-A1 1例,抗-E 1例,抗-D 1例;其中Rh系统血型2例,占33.33%,MNSs系统血型3例,占50.00%,ABO系统不规则抗-A1亚型1例,占16.67%。结论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是输血安全的重要保证,可有效降低溶血性输血的发生,保证输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王谦  燕备战  于洋 《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1):966-968
目的检测患者血清中不规则抗体,评估不规则抗体在患者的性别、输血史/妊娠史上的发生频率,并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及孕妇产前检查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盐水法及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对解放军总医院2009年10月~2010年10月31 766名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并对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病例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在被检标本中共发现217例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阳性率为0.68%,其中男84例,占被调查男性的0.51%,女133例,占被调查女性的0.86%,女性高于男性(χ2=14.34,P<0.01)。其中有204例曾经有输血史或妊娠史,显著高于无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χ2=230.29,P<0.01)。在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患者中自身抗体17例,有抗体特异性未能确认者66例,确认抗体特异性134例,其中Rh系统抗体79例(36.40%),MNS系统29例(13.36%),Lewis系统17例(7.83%),其他系统:抗-K 2例、抗-Kpa1例、抗-Fya1例、抗-Jka2例、抗-P1 2例、抗-e联合抗-P1 1例。免疫球蛋白类别IgG抗体152例(70.04%);IgM抗体26例(11.98%);IgM+IgG抗体39例(17.97%)。结论患者在输血前及孕妇在产前进行抗体筛查,并对出现的不规则抗体特异性进行鉴定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有输血史/妊娠史的患者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围手术期和内科输血的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以减少或杜绝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用微柱凝胶Coombs卡对35,210例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标本用盐水、酶、抗人球蛋白、结合谱细胞和各种血型定型试剂确定抗体特异性。结果微柱凝胶Coombs卡筛选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标本83例,阳性率0.236%。结论微柱凝胶Coombs卡抗体筛选能有效降低和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输血的安余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永州地区住院输血前患者不规则抗体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的阳性率及抗体特异性。方法选择3454例住院输血前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法筛查不规则抗体及DAT,并对筛查阳性标本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在3454例患者中共检测出不规则抗体6例,阳性率为0.17%,其中抗-E3例、抗-C1例、抗-c1例、抗-JKa1例,DAT阳性35例,阳性率为1.01%,其中IgG型抗体18例、C3型抗体7例、IgG+C3型抗体10例。结论输血前筛查不规则抗体及DAT,在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临床输血中检出不规则抗体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检及抗体鉴定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对1年来我市输血患者做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检,抗体筛检阳性者进一步做鉴定,分析抗体特异性,测定抗体效价,总结各抗体出现频率,统计输血反应例数。结果1年来检测病例3022例,结果检出不规则抗体62例,占总检测量的2.1%,阳性标本Rh系统占74.2%,其中抗-E抗体占37.1%,抗-D抗体19.4%,其他系统占25.8%,自身抗体7例。结论不规则抗体筛选应作为输血检查前检查之常规,对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保障临床用血完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本院住院患者血清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的分析,探讨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对本院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33157名住院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并将阳性结果复查后再采用谱细胞分析,确定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结果:1)在33157名患者中共查出不规则抗体阳性101例,占0.30%,其中女性患者阳性率为0.420%,高于男性患者(0.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61例患者接受了抗体类型鉴定,其中检出特异性抗体42例(68.85%),包括Rh系统患者31例(50.82%),MNS系统患者8例(13.11%),Lewis系统患者2例(3.28%),抗-Ec合并抗-Mur患者1例(1.64%);非特异性抗体患者15例(24.59%),包括自身抗体7例(11.48%),冷抗体3例(4.92%),自身抗体合并同种抗体5例(8.20%);性质不明抗体4例(6.56%)。3)按临床科室划分,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以风湿免疫科患者最多,占4.67%,其次为血液科患者,占1.71%,内科患者占0.49%,产科患者占0.33%。结论:输血前血型不规则抗体的筛查与种类鉴定非常必要,及早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保证患者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患者进行输血前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分析意外抗体的分布特征,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安全有效输血。方法用微柱凝胶法对2006年9月~2010年9月申请输(备)血的患者血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抗体筛查阳性标本进行进一步抗体特异性鉴定,并分析抗体的类型与疾病分布情况,及迟发型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129例,其中同种抗体70例,自身抗体48例;抗-E比例最高占65.7%;疾病发生分布以反复多次输血的血液病为最多。结论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选择完全配合型的血液输注,能有效地降低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对临床安全有效输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孕妇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降低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和新生儿溶血病防治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对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辽宁省大连市血液中心273例孕妇的血液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抗体筛查试验阳性的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鉴定和抗体效价的测定。结果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阳性6例,阳性率为2.198%。所检出抗体分别为抗-D抗体(IgG)5例,抗-M抗体(IgM)1例。结论对孕妇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保障产妇临床输血安全和新生儿溶血病的有效预治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抗人球蛋白法)对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3148例临床申请输血患者及供血者血清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并采用抗人球蛋白法加谱细胞对阳性血清标本进行特异性鉴定。结果本组3148例血清标本中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24例,阳性率为0.76%,其中4例为供血者血清标本;24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标本受检者中有输血史者8例、有妊娠史者11例,4例系天然产生、1例患者为自身免疫性抗体;经合理安排及处理,本组患者未发生不良输血反应。输血前筛查患者及供血者血清标本不规则抗体,可有效降低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风险,对临床安全配血、输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及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通过抗体筛查和鉴定,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以避免不规则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并选择相合的血液,确保患者输血安全。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检测978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需要输血患者的血清(浆)不规则抗体,结果阳性的标本再送南京市血液中心进行抗体特异性进一步鉴定。对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78例择期手术患者的不规则抗体筛查发现不规则抗体阳性6例,阳性率0.61%。筛检阳性的6例标本经南京市血液中心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发现在6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抗-E 3例、抗-D 1例、抗-cE 2例。对6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提示少输或不输血,其中2例未输血,4例输注经南京市血液中心配合型血液,无1例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结论在输血前对受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发现有意义的不规则抗体,以及选择和准备相适合的血液,防止溶血性输血反应。这对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海南地区疑难交叉配血患者不规则抗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输血前患者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发生频率和分布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海南地区各医院送检的439例疑难配血标本,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和抗人球蛋白法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 439例送检标本中,共检出血型不规则抗体32例,阳性率7.29%。女性患者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10.19%)明显高于男性患者(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3,P0.05)。检出的不规则抗体包括同种特异性抗体13例,自身抗体14例和非特异性不规则抗体5例。各系统疾病中,以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检出不规则抗体的比例最高,达到78.13%。结论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于保证患者输血安全、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袁青  冯宝莹  赵才翰  邹勇 《新医学》2021,52(10):787-790
目的 分析不规则抗体分布特征及产生的相关因素,探讨其对临床输血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拟接受输血治疗的11 150例住院患者的不规则抗体特异性,绘制不规则抗体分布图,并分析与不规则抗体产生相关因素。结果 通过抗体筛选及抗体鉴定证实,11 150例临床拟输血患者共检出24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21%。在所检出的同种抗体中,RH血型系统的抗体最常见,占比为62.5%(其中抗-E 29.2%,抗-Ce 12.5%,抗-cE 12.5%,抗-C 4.2%),其次为MNS血型系统,占比为20.8%(抗-M 12.5%,抗-N 4.2%,抗-Mia 4.2%); Lewis 系统抗体(抗-Lea 2例)占比为8.3%;另发现抗-H抗体1例,抗-E合并抗-Jkb抗体1例。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中有输血史、妊娠史者比例高于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患者(P均< 0.05)。在疾病类型分布上,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阳性患者中多见于妇产、血液和肾脏病患者。结论 不规则抗体的产生主要以RH血型系统和MNS血型系统为主,及时、有效地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对长期输血患者或孕产妇的输血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根据红细胞温自身抗体的血清学特点寻求简便有效的临床输血治疗对策.方法 对患者标本做自身对照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吸收试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 32例标本,血清中检出不规则抗体22例占68.7%与谱细胞反应未见明显反应格局,其余10例占31.3%未能在血清中检出不规则抗体(仅在红细胞上检出自身抗体).其中同种抗体4例,均为Rh血型系统抗体,占不规则抗体阳性的18.1%,占所有病例12.5%,氯化钠溶液递质抗体阳性1例,占3.1%;室温反应型冷抗体2例,占6.25%.结论 根据检验结果 显示,温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同时存在时,绝大部分同种抗体属于Rh血型系统,因此通过提供Rh血型系统抗原配合型红细胞的方法 替代自身吸收试验和其他繁琐的试验,及时为临床解决因配血不合的输血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回顾性分析该院不规则抗体产生的频率及其特异性,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时的分析处理方法和临床意义,以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 对2005年11月至2010年7月在该院拟输血或手术备血的10 479例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阳性的标本送北京市血液中心进行抗体鉴定,分析抗体特异性.结果 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70例,阳性率为0.67%,其中有临床意义的抗体49例,包括血液病22例、恶性肿瘤12例、良性肿瘤5例、肾病4例、其他疾病6例,血液病和肿瘤患者占79.6%,抗体鉴定确定自身抗体10例;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4例;确定同种特异性抗体35例.结论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十分必要,发现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一定要做进一步的抗体鉴定,并选择无相应抗原的配血相合的血液输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输血前不规则血型抗体筛查对提高临床输血安全的意义。方法对2000例预输血患者进行抗体筛查,对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标本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统计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和检出率。结果共筛出不规则抗体阳性者8例,阳性检出率为0.4%。其中血液系统疾病和肿瘤患者6例,占75.0%,高于其他疾病患者所占比例(2例,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显示, Rh系统抗体占62.5%,MNS系统抗体(抗-M抗体)占37.5%。结论输血前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有利于选择适合患者的血液,有效减少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的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