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比较旋转振动排痰仪(7MK2000-Y01)排痰法与人工叩击排痰法在老年开胸术后病人中的排痰效果。[方法]将40例老年开胸术后病人随机分为机械叩击组和人工叩击组,比较两组病人的日排痰量及床旁胸片。[结果]机械叩击组的日排疫量明显增高(P〈0.05),两组病人术前1d胸片与术后1周胸片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振动排痰仪在老年开胸术后病人排痰的作用优于人工叩击排痰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振动排痰机与人工扣击对老年长期卧床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 85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人工扣击组(46例)和振动排痰机组(39例)行辅助排痰,比较2组排痰量及SpO2和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经1周治疗后,SpO2均高于入院时;振动排痰机组每日排痰量、1周后SpO2高于人工扣击组,而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人工扣击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振动排痰机排痰效果优于人工扣击,适于在老年长期卧床患者中作为一种常规理疗手段日常应用。  相似文献   

3.
呼吸道清除系统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排痰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呼吸道清除系统排痰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排痰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108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使用人工叩击排痰,机械1组使用振动排痰机排痰,机械2组使用呼吸道清除系统排痰。比较3组患者排痰治疗前和治疗7d后日排痰量、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次数、肺部哕音消失情况、患者的耐受时间及护理工作量。结果机械1组治疗7d后肺部哕音的改善优于机械2组和对照组(P〈0.05),机械2组肺部哕音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机械1组PaO2及PaCO2的改善优于机械2组和对照组(P〈0.05),机械2组PaO2及PaCO2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3组排痰后的PaO2及PaCO2的改善均优于排痰前(P〈0.05);机械1组的排痰量优于机械2组和对照组(P〈0.01);但呼吸次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耐受时间优于机械2组和机械1组(P〈0.05)。对照组和机械2组的护理工作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1组与对照组及机械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清除系统、振动排痰机均具有良好的排痰效果,但呼吸道清除系统可明显提高肺通气质量,改善呼吸功,降低护理工作量;但舒适度不如振动排痰及人工叩击排痰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机械排痰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开颅血肿清除术后送重症监护室住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47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75例)和对照组(172例).观察组使用振动排痰机进行排痰,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叩击法进行排痰.比较2组患者2周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2周内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排痰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肺部感染中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两种排痰法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排痰护理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吴治郑丽君  高霜红 《现代护理》2005,11(3):167-168,171
目的 比较振动排痰器(G5 TherAssist^TM)排痰法与人工扣击排痰法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排痰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2组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的病情程度等均相似,统计学检验无显著差别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分为人工扣击组和机械扣击组,分别使用人工扣击排痰与G5 TherAssist^TM排痰。比较2组患者的排痰量,罗音消失的天数,退热的天数以及振痰前后SpO2变化的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平均退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的罗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排痰量明显增加(P〈0.01);在不吸氧的情况下SpO2较时照组显著增加(P〈0.01)其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的意义。结论 G5 TherAssist^TM的排痰功能明显优于人工扣击排痰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应用体外震动排痰仪排痰与人工叩击法排痰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中的排痰效果。方法:6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人工组和机械组各30例;人工组由护士直接用手叩击患者背部协助排痰,机械组采用体外震动排痰仪叩击患者背部协助排痰,治疗7d后比较2组患者的日排痰量、体温和血常规的变化。结果:治疗7d后,机械组患者与人工组比较,日排痰量明显增高(P〈0.01),体温和血常规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对于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采用体外震动排痰仪排痰,患者易接受,且效果优于人工叩击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穴位刺激辅助振动排痰与机械振动排痰对神经外科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48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给予穴位刺激辅助振动排痰,对照组行机械振动排痰治疗,比较两组排痰量、SpO2和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1周治疗后,SpO2均高于入院时;观察组每日排痰量、1周后SpO2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刺激排痰效果优于振动排痰,适合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防治肺部感染的日常手段。  相似文献   

8.
唐巍  韦燕  韦柳枝 《全科护理》2014,12(9):816-817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仪对老年肺部感染病人的排痰效果。[方法]按随机对照试验原则,将60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人工叩背排痰和振动排痰仪排痰,观察两组病人治疗7d后日排痰量、动脉血氧饱和度、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日排痰量、动脉血氧饱和度、临床症状和体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适宜的体位,应用振动排痰仪对老年肺部感染病人进行排痰,效果优于人工叩击排痰。  相似文献   

9.
振动排痰和人工排痰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振动排痰器排痰法与人工叩背排痰法对脊髓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将33例脊髓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分为排痰机排痰组(n=18)和人工排痰组(n=15),分别采用振动排痰机排痰与人工叩背排痰,比较两组患者排痰前后肺部的听诊情况、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体温恢复正常的天数以及治疗前后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胸片的情况。结果排痰机排痰组患者排痰后肺部的听诊情况好于人工排痰组(P〈0.05),而SpO2与人工排痰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排痰机排痰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较人工排痰组缩短(P〈0.05),胸片改善情况亦优于人工排痰组(P〈0.05)。结论振动排痰机的排痰效果优于人工叩背排痰法。  相似文献   

10.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不同排痰方法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吴柳  杨晶 《现代护理》2006,12(5):401-402
目的 比较旋转振动排痰仪(TMK2000-YOI)排痰法与人工叩击排痰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排疾效果。方法 将41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骗患者随机分为机械叩击组和人工叩击组。比较2组患者的日排痰量、血气分析值、体温恢复正常天数、血常规恢复正常天数。结果 机械叩击组日排痰量较人工叩击组明显增多(P〈0.01).机械叩击组排痰后第1天、第4天血气分析指标、体温恢复正常天数、血常规恢复正常天数与人工叩击组有差异(P〈0.05)。结论 应用振动排痰仪促进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排痰的效果优于人工叩击排痰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振荡排痰机在防治老年病人全麻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效果。方法将术前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的40例全麻术后的老年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均在拔管后给予双腔鼻塞给氧、雾化吸入。治疗组采用振荡排痰机振荡叩击法,对照组采用胸背人工叩击法进行胸部物理治疗辅助排痰。比较2组24h排痰量;拔管前、拔管后2h、8h、24h动脉血气分析及VAS测定值。结果2组患者术后均出现了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经过胸部物理治疗后,24h排痰量治疗组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动脉血气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VAS测定值及使用镇痛药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振荡排痰机可辅助体力和耐受力较差的老年全麻术后病人有效排痰,改善术后低氧和高碳酸血症,防治PPC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法对外科术后ICU机械通气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本科室收治的80例外科术后ICU机械通气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人工排痰法,观察组采用机械振动排痰法,比较2组的排痰效果、护理2 d后的血气指标、肺部感染率以及ICU停留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2 d的排痰量均多于对照组,痰液粘稠程度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2 d时的Sa O_2、p(O_2)大于对照组,p(CO_2)小于对照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ICU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振动排痰能够显著提高ICU患者的排痰效果,改善肺部通气,减少肺部感染,缩短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意识障碍患者应用振动排痰机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莉 《天津护理》2009,17(5):252-253
目的:探讨G5振动排痰机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伴有意识障碍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184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伴有意识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按意识障碍程度分为意识朦胧和昏迷。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G5振动排痰机,观察白细胞计数、体温及痰培养情况。结果:意识朦胧患者治疗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昏迷患者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G5振动排痰机对意识朦胧患者的预防肺部感染效果较好,昏迷患者仍需要尽早行气管切开术等有创性手段,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振动排痰机排痰时采取侧卧位和俯卧位哪种效果更佳。方法将50例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且无振动排痰禁忌的患者随机分为俯卧位组及侧卧位组,观察两组的排痰效果。结果两组振动排痰后血氧饱和度均显著提高(P〈0.001),对血压无明显影响。俯卧位组较侧卧位组排痰量大(P〈0.001),哕音更快消失(P〈0.001),病程缩短(P〈0.001)。结论侧卧位及俯卧位振动排痰均有效,俯卧位排痰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强全面护理干预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将该院收治的24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使用加强全方位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24h排痰量、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4d内24h排痰量[(22.63±5.66)、(33.41±8.36)、(34.25±8.57)、(34.72±8.69)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23±3.81)、(17.92±4.48)、(18.06±4.52)、(18.66±4.67)mL],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7.50%),住院时间[(11.74±3.05)d]短于对照组[(13.86±3.47)d],护理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7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促进术后早期排痰,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机对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老年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6例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老年患者,根据不同排痰方法分为振动排痰机组(13例)及人工扣背组(13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的差异。结果人工扣背组患者排痰后除血氧饱和度(SaO2)指标外,其余指标排痰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振动排痰机组患者排痰后Sa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指标均较排痰后有明显改善,排痰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排痰后两组患者PaO2和PaCO2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振动排痰机可改善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老年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和肺通气,具有良好辅助治疗作用。其操作便利,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G5振动排痰机在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霞  黄海燕  陈冬娥 《护理研究》2005,19(28):2570-2572
[目的]探讨G5振动排痰机在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护理人员劳累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56例非呼吸系统原发病且需要呼吸机治疗的病人,按照疾病危重度评分,应用分层随机化法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G5振动排痰机;对照组采用人工叩背法.[结果]试验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皮下出血发生率、肺不张发生率、死亡率、呼吸机治疗时间、住ICU时间、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以及护理人员劳累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使用G5振动排痰机可减少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呼吸机治疗时间以及降低护理人员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鼻在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气道湿化护理,观察组采用人工鼻进行气道湿化。观察两组患者的每天吸痰次数、排痰量及肺部感染和痰痂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每天排痰量、吸痰次数及肺部感染及痰痂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人工鼻对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进行湿化,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龚竹云  陈玉敏  付玲霞 《护理研究》2011,25(33):3047-3049
[目的]观察呼吸道清除系统(VestTM系统)用于老年腹部手术后排痰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A组、B组、C组、D组分别给予不同胸壁振动频率进行排痰治疗,观察4组病人痰液清除量、胸部X线片、引流液的量、心率血压等血流动力学、插管脱位、病人体位舒适程度与配合度等指标。[结果]D组痰液清除量优于A组,病人舒适程度与配合度优于C组,在病人疼痛主诉上D组优于B组、C组。[结论]老年腹部手术后使用VestTM系统,采取频率梯度递增法在排痰效果、病人满意度和配合度等指标均收到满意效果,有效预防老年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