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添加功能性单体甲基丙烯酸2、2、2 三氟乙酯,制备一种功能性丙烯酸树脂黏合剂。研究了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聚合温度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功能性丙烯酸酯制备的最佳工艺为单体用量15%,引发剂用量0.8%,非离子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XL 90乳化剂用量为5.0%,聚合温度70~75 ℃,滴加时间2.5 h。以功能性丙烯酸树脂为黏合剂制成涂层胶,对织物进行整理,涂层工艺为轧光(100 MPa,90~100 ℃,90 t)→涂层→预烘(130 ℃,1 min)→焙烘(170 ℃,1.5 min)。整理织物具有防水、防油、抗静电、抗菌等一系列耐久功能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一种丙烯酸树脂黏合剂,用于喷墨印花涂层胶的开发。试验考察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聚合反应温度,以及滴加时间对乳液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用量3%,引发剂用量0.8%,非离子型脂肪族聚氧乙烯醚XL 90乳化剂4%,聚合温度70~75 ℃,滴加时间2.5 h,乳液稳定性最好,产品线条轮廓线清晰度、织物水洗牢度、胶膜水洗牢度等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3.
无皂丙烯酸酯类印花黏合剂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传统乳液聚合制备的印花黏合剂因含有乳化剂,织物耐水和耐污性差,手感粗糙。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印花黏合剂,研究了主要单体和聚合条件对乳液性能以及对应用性能的影响。优化的黏合剂制备配方为:烯丙基磺酸钠(ALS)1.4%,甲基丙烯酸(AA)6%,丙烯酸羟乙酯(HEA)3%;聚合温度77~82℃,搅拌转速100~200 r/min。涂料印花时,黏合剂用量以20%为宜。印花织物具有优异的干、湿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手感柔软。  相似文献   

4.
短链含氟防水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六氟丁酯(FA-01)及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含氟织物防水整理剂乳液.结果表明,取聚合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2h,BA∶MMA为5∶2,丙烯酸六氟丁酯35%,乳化剂1.8%,引发剂0.6%(以上均为占总单体质量分数)时,可以得到外观透亮、细腻、稳定的聚合物乳液.优化的防水整理工艺为:二浸二轧(防水整理剂60 g/L,浸置时间25 min,轧余率75%)→预烘(100℃,3min)→焙烘(180℃,3min).经该防水整理剂整理后棉织物对水的接触角可以达到129.3°.  相似文献   

5.
鞠镭 《染整技术》2023,(6):23-26+30
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为单体,HEA和AAEM为交联剂,在低乳化剂用量条件下采用改进的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了自交联高耐静水压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将其用作织物涂层剂基础胶,并探讨了制备条件对乳液及其应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液优化聚合工艺为:使用改进的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单体质量比m(丙烯酸丁酯)∶m(丙烯酸乙酯)∶m(甲基丙烯酸甲酯)=15∶7∶4,丙烯酸、衣康酸、HEA、AAEM、引发剂过硫酸铵和还原剂亚硫酸氢钠的用量分别为1.44%、1.44%、2.45%、0.79%、0.18%和0.18%(对单体总质量),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5 h;引入小分子反应单体可以保护聚合稳定性,将乳化剂的用量控制在0.4%左右,远小于常规产品用量,大幅减少了其对成膜致密性的影响;制备的水性聚丙烯酸酯乳液含固量在50%左右,乳液膜拉伸强度可达6.8 MPa;涂层后表面干爽,手感柔软,耐低温性能好,涂层织物耐静水压可达18 kPa。  相似文献   

6.
赵振  樊增禄  李庆  刘倩倩 《印染》2012,38(4):14-17
以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Actyflon-G02)、苯乙烯(SM)和丙烯酸异辛酯(2-EHA)为聚合单体进行乳液聚合,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式制备了短链含氟丙烯酸酯拒水剂;对制备的共聚物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并将其应用于织物整理上。通过研究拒水剂用量、轧余率、预烘温度、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对织物拒水性能的影响,优化的应用工艺为:棉织物→二浸二轧(短链含氟丙烯酸酯拒水整理剂50 g/L,轧余率75%)→预烘(80℃,3 min)→焙烘(160℃,3 min)。整理后织物对水的接触角可达134.5°,具有良好的拒水性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棉织物开发一种功能性仿皮革面料涂层胶,探讨了涂层胶中聚丙烯酸酯乳液合成乳化剂、引发剂用量、聚合反应温度及两种功能单体用量对聚合乳液性能的影响;同时,探讨涂层胶复配的功能填料二氧化硅用量对织物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引发剂用量0.8%、非离子乳化剂7.0%、聚合温度75℃、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用量10%、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5%、二氧化硅用量15%,聚合乳液稳定性好,织物拒水、拒油、抗扭曲弯挠性良好、手感柔软具有仿皮革效果。  相似文献   

8.
将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异丁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作为基本反应单体,制备含氟丙烯酸酯乳液整理剂,使其具有完整的核壳结构。研究了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温度等因素对合成反应及产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乳化剂用量为3.5%(占总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为0.6%(同前),温度为80℃条件下,合成的含氟乳液整理剂具有最佳的理化性能。将其应用于亚麻织物的后整理,织物可获得良好的疏水性能。  相似文献   

9.
以马来酸、衣康酸和丙烯酸为单体 ,采用水相聚合制备棉织物无甲醛防皱整理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合成聚合多元羧酸 (PCA)的最佳条件为 :聚合温度 85℃ ,反应时间 3h ,引发剂用量 (m引发剂/m总单体)为9% ,单体摩尔比 1∶1∶1。聚合多元羧酸适宜的整理工艺条件为 :PCA浓度 8% ,SHP浓度 4% ,浴液 pH值2 ,1 80℃焙烘 2min。整理后织物折皱回复角提高 80 %以上 ,可达 2 80° ,织物断裂强力保留率则有所下降 ,白度下降不大 ,且具有较好的耐水洗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聚丙烯酸酯类无氟防水剂配方,研究聚乙烯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烷基烯酮二聚体用量及热固温度对防水性能的影响。对聚丙烯酸酯类无氟防水剂乳液的稳定性、织物防水性、织物与水的接触角等性能进行表征,得出优化制备配方及整理工艺。结果表明:当丙烯酸十八酯(SA)用量为75.00%(对单体总质量,下同)、甲基丙烯酸丁酯(BMA)用量为15%、烷基烯酮二聚体(AKD)用量为10%、乳化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AEO-9质量比3∶11)用量为8.75%、保护胶体聚乙烯吡咯烷酮(K30)用量为1.25%时,单体转化率可达95%以上;当焙烘温度为185~190℃、焙烘时间为5 min时,整理织物的防水性能达4.5级,表面静态接触角达138°。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新型固色剂Rionfix NF对弱酸性染料上染的锦氨弹力针织物进行固色试验,介绍了染色工艺和固色工艺,分别测试了不同固色剂用量、整理液p H值、固色温度、固色时间、焙烘温度下采用新型固色剂固色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和色光偏差等。结果表明,新型固色剂Rionfix NF对酸性染料染锦纶织物的最佳固色工艺为:染色锦纶织物→二浸二轧(固色剂15~25 g/L,45~50℃,p H值为6.5~7.5,轧余率80%)→预烘(90~100℃,3.0 min)→焙烘(115~130℃,2.5~3.0 min);经新型固色剂固色的织物湿牢度可以达到4级以上。  相似文献   

12.
以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合成高聚物溶液;以胶黏剂GH-710、氢氧化铝作为交联剂,将其整理到织物上。考察了单体配比、丙烯酸中和度、聚合温度、交联剂用量等对织物吸水倍率的影响,并对吸水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水浴温度65℃,丙烯酸20 mL、中和度80%,丙烯酸和丙烯酰胺质量比为0.4∶1,过硫酸钾质量为0.12 g,胶黏剂GH-710、氢氧化铝分别为单体总质量的3%、0.5%,烘干温度80℃时,经超吸水树脂整理后的人棉沙障吸水倍率最好,可达180 g/g。  相似文献   

13.
胡啸林  王春梅 《印染》2008,34(10):13-15
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硬挺整理剂,讨论了乳液聚合的工艺条件及单体配比对织物硬挺度等性能的影响,确定了硬挺剂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剂用量0.3%;乳化体系用阴/非离子复配,乳化剂用量为2%;聚合温度为70~72℃,软硬单体的比例为2:3.整理织物在130℃焙烘3 min不泛黄,且有一定的耐洗性.  相似文献   

14.
郭建生  胡大艳 《纺织学报》2006,27(12):84-87
采用一种环保型微胶囊产品,应用于涂层整理,以提高涂层织物的透气性。采用原位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壁材,以水为芯材,对微胶囊的制备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采用正交法对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分析了单体用量、乳化剂、引发剂种类及用量等参数对其性能如粒径大小、分布的影响。最后将所制备出的微胶囊用于织物涂层整理实验,结果显示,在一定程度上此微胶囊可以提高涂层织物的透气性。  相似文献   

15.
《印染》2015,(11)
采用水相核-壳乳液聚合法,分别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为主要硬单体和软单体,以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制备核壳型聚丙烯酸酯硬挺剂,通过对单体、乳化剂、引发剂、电解质等的选择或用量优化,以及聚合反应温度的控制,优化了聚丙烯酸酯硬挺整理剂的制备条件: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丙烯酸(AA)=48∶27∶12∶3(质量比),乳化剂4%(对单体重,下同)、阴非离子乳化剂质量比3∶1,引发剂过硫酸铵0.4%,电解质碳酸氢钠0.4%,聚合反应温度85℃;在该条件下制备得到的硬挺剂乳液性能稳定。将其用于涤纶机织物硬挺整理,可使织物抗弯长度从1.8 cm提高至4.8 cm,且整理效果具有较好的耐洗性,织物白度和强力几乎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6.
高巧燕  贺江平 《染整技术》2012,34(7):38-41,1
本文以丙烯酸十二氟庚酯(Actyflon-G04)、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原料,NP-40和SDBS为复合乳化剂,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通过不同的聚合方式制备了不同结构的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本文采用种子乳液聚合,选取最优的聚合乳液对棉织物进行防水整理,研究不同的整理剂浓度、轧余率、浸渍时间、焙烘温度和时间等对棉织物防水效果的影响,最终得到最优处理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当单体的用量为总质量的30%,乳化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6%,BA:MA=3:2时,乳液稳定泛蓝光,经其整理的棉织物对水的接触角达到140°。最适合的整理工艺为:棉织物→二浸二轧(含氟丙烯酸酯乳液70g/L,轧余率75%)→预烘(90℃,3min)→焙烘(160℃,4min)。  相似文献   

17.
角鲨烷微胶囊在织物护肤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护肤保健整理已成为国际市场织物后整理的一种流行趋势。将自制的护肤整理剂角鲨烷微胶囊用于织物整理,考察了整理方式、黏合剂及整理剂用量、焙烘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织物上角鲨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SCJ939为黏合剂,采用浸渍法整理方式可获得比浸轧法更好的效果。通过正交实验优化的最佳整理工艺参数为: 黏合剂质量浓度为40 g/L,微胶囊整理剂质量浓度50 g/L,焙烘温度100 ℃,焙烘时间3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织物上角鲨烷的含量约为1.2%。水洗20次后,织物上角鲨烷的含量仍能保持原有量的30%~40%。  相似文献   

18.
《印染》2015,(21)
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AA)为聚合单体,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有机硅-丙烯酸酯织物印花黏合剂,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将乳液应用于纯棉织物涂料印花,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印花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增稠剂2%,黏合剂20%,焙烘温度150℃,焙烘时间3 min时,织物印花效果较佳。印花织物具有良好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且手感柔软。  相似文献   

19.
水性发泡阻燃涂层胶的合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烯丙基磷酸二甲酯和丙烯酸酯单体为原料,羟乙基纤维素(HEC)为保护胶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为乳化剂,合成水性发泡阻燃涂层胶.通过FTIR,SEM,TG-DTA和Zeta电位测定,表征了水性发泡阻燃涂层胶的结构和性能.试验表明,涂层胶软/硬单体的比例为1.5:1~2:1,烯丙基磷酸二甲酯、交联单体、乳化剂和引发剂用量分别占单体总质量的5%,2%和0.3%~0.4%,水性发泡阻燃涂层胶含固量为50%,反应温度为85~90℃时,制备的涂层胶发泡力高、附着力好、状态稳定,经其整理的竹纤维织物阻燃效果良好,且手感柔软,富有弹性.  相似文献   

20.
施建刚  赵振河  杨少艳  王孟 《印染》2012,38(12):5-8
以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异辛酯(EHA)和苯乙烯(St)为主单体,采用阴-非复合型可聚合乳化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进行无皂乳液聚合.讨论了引发剂、交联单体、功能单体用量以及聚合条件对乳液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合成工艺.将该丙烯酸酯黏合剂应用于织物涂料印花,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等良好,无游离甲醛释放,符合健康和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