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教育及各种短期职业培训等。中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着重培养专业型的应用技术人才,因此中职教育的特点是以专业技术课为侧重点,以文化课为辅助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目前我们中职教育的现状是学生的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学生自我约束力不强,厌学现象严重,家长对中职教育缺乏重视等,尤其体现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正视中职数学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分析现状,找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等职业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是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不可代替的。如何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这是新形势下中职学校面临的极大挑战。中等职业教育要迅速适应社会、适应市场经济。因此,大力发展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是中职学校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版)》确定了中职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应秉承新课程标准,积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提出了四点关于立足新课程标准的中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观点,分别是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注重个性化和时代感、创新阅读教学的方式、实施多形式的文化实践活动,以期在新课程标准下,推动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中等职业医学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医学方面的实用性人才,亦即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提高中职学生的执业能力。在学校实施了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基础上,针对本专业特点开展技能大赛,无疑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执业能力有着非常重的意义,也是实现中等职业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5.
张迪 《中国科技博览》2014,(11):213-213
中等职业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综合素质的实用性人才的重要使命。社会需要具有良好口才的人,中职语文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语文课中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演讲与口才的训练,可以循序渐进地推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从业实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的只中等职业学校不重视艺术课程教学的现状,笔者谈了自己对中职学校开设艺术课程意义的认识,对此类课程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我们的中职教育能够培养合格和全面的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的特殊属性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有别于普中语文教学,它有其固有的特点和教学规律,在教学中要把“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与专业的“职业化”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专业性,“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为此,本文从现行教材的弊端、围绕中职语文教材的差异性、多元性、实用性等特点,根据自己教材编写及使用上的一些实际经验,从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专业化”导向的角度对中职语文教材进行一些探讨,阐述了对中职语文教材编写及使用上的专业化导向方面的有关思考。  相似文献   

8.
十五、六岁是人生的花季,刚刚迈入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们,他们怀着对未来职业生活的憧憬,带着自信与豪迈,开始了人生的新的起点。对手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找准前进的方向。中等职业教育为每一个有志青年,开辟了一条光明之路。所以如何提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是重要之举。本文论述中等职业素质教育所涵盖的内容及如何提高中职学校的职业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杨峰  方晓 《中国科技博览》2014,(19):234-234
本文在了解我国中职教育中对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基础上,从中职学校的教育角度,尝试讨论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希望能够对中职业校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和方法”确定为教学重点,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掌握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和方法对于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道德水平,升华职业道德境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在理论上在指导实际上都十分重要。我从以下几方面谈如何重视中职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  相似文献   

11.
王洋 《中国科技博览》2012,(22):105-105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教育不仅要给予学生文化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对于职业教育中德育的种种问题,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结合自身实际,我肤浅地谈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重要性及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出高质量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如何搞好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是摆在职教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是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保障,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面临巨大的生存困境,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良莠不齐,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评价不高,职业学校之间争夺生源十分激烈。因而大多数在学习上、在行为习惯上都是比较差的学生才会选择就读中等职业学校。而中等职业学校还没有完全从过去的教育思想上走出来。本文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体验德育模式的优势认为学生德性养成是外部引导和自主建构的统一。在这种模式的基础上,本人试图构建有中等职业学校特色的体验德育模式,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为突破口,以思想政治、专业知识、法律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工学结合、职业试探、活动体验、课堂渗透为基本途径,让学生在体验中成就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4.
面对人才市场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需求的新特点,本文主张中职语文教学在教学目的上的定位是:实用语言文字解读能力的培养,如此才能适应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中职计算机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本文着重探讨了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挖掘学生的各种智能,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整合,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本着“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型人才。如何强化学生的操作水平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社会输送与时俱进的计算机人才,让中职毕业生拥有更强的竞争能力,是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本文就我校引入“校本证书”考核对计算机科目教学改革,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7.
中职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指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的将理论教学内容、形式与实践技能教学、训练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试图在理论和实践上突破中等职业教育中传统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训练"及"学科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的框架。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教育大家庭中的一员,是我国教育体系里的重要一环。然而,与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不对称的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形势近几年虽有改善但仍然有些严峻,其主要问题是很多年来持续的大学扩招引发了普高扩招,再加上现实社会中对人才使用普遍存在盲目追求高学历现象,因此中职学校生源竞争激烈,造成了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素质每况愈下的状况。中职学校入学的学生已不仅仅只是学习落后于整体水平,而且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学生日常行为表现较差,甚至出现焦虑、冷漠、自卑、对抗等非正常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进入到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的教育水平也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培养技能型的人才以及高素质的劳动者是中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因此加强中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工作是很重要的,要想做好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工作,就要加强中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加强学校礼仪文化和教师德行方面的教育工作,同时还必须加强社会、学校以及学生家长三方联动教育机制的建设工作。本文便对中职院校学生不良行为的分析以及中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方法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从而详细的论述了中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20.
杨勇 《中国科技博览》2014,(26):112-112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那么对于中职教育来说,计算机的教学更是必不可少的。从宏观方面来说,国家重视教育的发展,要求培养出复合型的人才,来满足社会的需要。从微观方面来说中职教育由于起步比较低,从学生还是学校方面来说,更应该重视计算机教学。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本文作者对计算机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提出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