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EICU病人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寻求妥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11例EICU发生非计划拔管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查找原因,总结归纳。结果 11例EICU病人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主要有气管导管、病人、医护人员三方面的因素。结论护理人员针对非计划拔管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使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ICU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5年收治的60例ICU气管插管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ICU的常规护理;将我院2016年收治的60例ICU气管插管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品管圈管理方式.比较两组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ICU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ICU患者在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上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式护理有效的降低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预后.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学工程》2015,(10):1397-1398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降低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40例气管插管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气管插管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在气管插管期间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并分析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的原因。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1.43%(1/70),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11.43%(8/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计划性拔管发生原因包括痰液阻塞气道引起喉部痉挛而拔管2例,镇静药物用量不足,患儿烦躁不安而拔管4例,护理人员在为患儿翻身时造成了管道脱落2例,导管固定不牢脱管1例。结论对ICU气管插管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风险,保障患儿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体系对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然后以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科学程序进行管理循环,即PDCA循环。结果: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从6.31%降至2%。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气管插管患者中,建立了一个良性循环模式,有效的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规范了护理操作,提高了护理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预防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方法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加强肢体固定,上肢手部戴自制透气手套;加强与患者沟通和适当使用镇静剂等措施.结论可降低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6.
陈晓英 《现代保健》2012,(21):37-38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减少非计划性拔管(UEX),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010年12月ICU非计划性拔管22病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综合分析其发生UEX的原因。结果:患者因素、护理因素、健康宣教不足、医疗因素、医务人员因素是导致UEX的主要原因。采取各种干预措施后,非计划性气管插管拔管例数及百分比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结论:加强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患者健康宣教,正确使用镇静和镇疼剂,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有效地肢体约束等综合措施可有效降低ICU非计划性拔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强化护理干预降低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ICU给予气管插管治疗的130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强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干预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保证ICU患者的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和患者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医院收治的行气管插管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以及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为4.5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73%(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总满意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患者家属的72.73%(P0.05)。结论:在气管插管患者中,采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开展护理管理,能够显著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率,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言秀 《工企医刊》2012,25(4):18-20
目的 通过有效的护理对策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减少.方法 对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COPD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选择有效的固定,采取适当的肢体约束和有效的镇静,严密监护高危人群,建立管道标示,规范护理操作等.结果 COPD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为11.45%,2008年2月到2010年2月为2.21% (p <0.01).结论 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对减少COPD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人民医院重症科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气管插管患者为此临床观察的观察对象,并给予40例ICU气管插管患者优质护理,并观察40例患者经优质护理干预前后非计划拔管情况,并总结患者出现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40例重症气管插管患者经优质护理干预后非计划拔管情况明显少于实施护理前,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能减少重症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护理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2年5月某科8例非计划性拔管患者的资料。结果:患者舒适的改变;身体约束欠合理;未镇静或镇静无效;气管导管固定不合理;气囊漏气或破裂;计划拔管指征掌握欠妥等因素均可造成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结论: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应高度重视非计划拔管的预防,通过加强沟通、提高舒适护理,合理的镇痛镇静,规范镇静评分,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合理的气囊管理,适当有效的肢体约束等可减少和预防ICU气管插管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相似文献   

12.
韩晓红 《现代保健》2013,(20):141-142
目的:探讨柏拉图分析法在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应用柏拉图分析对UEX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主要因素,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并进行实施前后效果对比。结果:实施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情况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死亡情况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柏拉图分析方法能针对性地找出存在的不足,减少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CU患者非计划拔管产生的高危因素,改进护理措施,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方法成立特别小组,运用FOCUS-PDCA程序探讨我科2008年全年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结果我科2008年全年发生非计划性拔管22例,其中蓄意拔管20例,占90.9%;意外拔管2例,占9.1%。单纯呼吸衰竭的患者12例,占54.5%。插管重置15例,占68.2%,其中11例(73.3%)是单纯呼吸衰竭的患者,9例(60%)GCS评分<11分,8例(53.3%)氧合指数<200,12例(80%)在拔管前的给氧浓度≥40%;未重新置管的7例患者中,4例(57.1%)为手术术后的患者。22例非计划性拔管的病例中16例(72.7%)的患者没有合理有效的镇静治疗。意外拔管的2例患者中1例发生在护士为患者翻身操作时,1例发生在医生为患者实施诊疗操作时。22例非计划性拔管的病例中,16例(72.7%)的患者没有插管史。结论影响非计划性拔管的关键因素与患者的诊断、病情危重程度、患者意识状态、镇静状况、蓄意拔管与否、给氧方式、呼吸机参数等多项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率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运用品管圈PDCA循环管理方法管理气管插管患者。结果: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我院ICU气管插管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由活动前的2.28%降低至活动后的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效果显著,运用品质管理手法管理气管插管患者,提高了圈员的质量管理能力和积极性,确保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5.
苏仁芳 《现代医院》2007,7(3):87-88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是有创机械通气中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自行拔出,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插管脱落,又称意外拔管,其发生率占机械通气患者的4.2~8.3%。对于正常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脱机拔管后只有16%需要再插管,然而发生UEX的患者中有87%需要再插管。发生UEX的患者有可能由于过早拔管而终止其所需要的机械通气支持,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故探讨UEX的原因及对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科自2003年5月以来,针对气管插管UEX这一现象,在护理过程中不断总结,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董莎 《现代养生》2014,(16):88-88
目的:探讨针对ICU患者,应用品管圈(QCC)在降低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获得的效果。方法:创建QCC活动小组,利用品质管理手法对我院ICU气管插管患者进行有效管理。结果:QCC活动的有效实施后,针对气管插管患者,在出现非计划性拔管概率方面,同QCC未实施前进行比较,低于实施前极为显著(P<0.05)。结论:品管圈的有效应用,能够有效将气管插管患者出现非计划拔管的概率降低,并且可以显著将品管圈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7.
刘静静 《中国校医》2015,(2):155+157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留置鼻饲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分析拔管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13年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留置鼻饲管166例资料,调出护理不良事件报表,回顾性分析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当时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拔管后处理情况。结果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依次为置管不适,患者精神异常,医护人员固定不牢固,健康教育不到位,未采取有效的保护性约束,交接班时未及时评估患者的置管情况。结论重视留置胃管患者的舒适护理,恰当使用有效的肢体约束,改进鼻饲管的固定方法,有效的健康教育,交接班时及时评估患者的置管情况是预防留置鼻饲管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就护理干预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探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ICU气管插管患者82例,依据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1例.予以基础护理的41例患者作为参照组,予以护理干预的41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最后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进行比对.结果: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较比参照组明显较低,其护理满意度同参照组进行比对,实验组明显较高,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后差异显著.结论:对ICU气管插管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同时使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得以明显降低,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相似文献   

19.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是集中救治外科危重患者的场所,随着城市老龄化,老年手术患者日趋增多.非计划性拔管也称意外拔管,是指患者在病情不允许,医务人员无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各种导管拔出体外或因某种原因导致导管脱落,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的拔管.患者手术后意外拔管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严重时甚至可以导致患者死亡.我科采用右美托咪定实施手术后镇静防止意外拔管的发生,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在肿瘤内科导致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到本院治疗肿瘤且行PICC导管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密切观察,统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分析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结果:150例PICC置管患者中有20例(13.3%)发生非计划性拔管。而年龄、肘窝下置管、导管留置时间较长、高浓度药物是导致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结论:肿瘤内科PICC导管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概率较高,且与患者年龄、肘窝下置管、导管留置时间较长、应用高浓度药物密切相关。所以医务人员需要掌握PICC置管的适应症,明确造成PICC非计划性拔管关键因素,从而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不断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